新聞采訪寫作課后習題解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劉海貴《當代新聞采訪》(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目錄上編第1章緒論第2章新聞采訪需要的基本修養(yǎng)第3章新聞采訪報道必須堅持的基本要求第4章敏銳感知與判別新聞中編第5章采訪活動的第一階段第6章采訪活動的第二階段第7章采訪活動的第三階段下編第8章時事與政治類新聞的采訪第9章經(jīng)濟與科技類新聞的采訪第10章人物與事件類新聞的采訪第11章教衛(wèi)與文體類新聞的采訪第12章社會與生活類新聞的采訪第13章其他類新聞的采訪上編第1章緒論思考題1什么叫新聞采訪?答

2、:新聞采訪是指新聞工作者為搜集新聞素材,而對客體進行的訪問、觀察、思索和記錄等調(diào)查研究活動。它是記者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也是新聞傳播過程的開端和整個傳播活動的基礎。新聞采訪主要著眼于迅速及時的采集、傳播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它主要通過觀察和訪問獲得新聞事實。新聞采訪可以分為個別采訪、現(xiàn)場觀察采訪、蹲點采訪、交叉采訪、巡回采訪。2怎樣全面、正確認識采訪與寫作的關系?答:從新聞實踐的角度看,采訪與寫作的關系是既緊密相連,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體

3、反映在四個方面:(1)反映在活動的程序上從活動的程序上看,先有新聞采訪,后有新聞寫作。這一程序不能顛倒,否則,就違反了新聞工作規(guī)律,就不叫新聞活動,變成閉門造車了。(2)反映在活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上從新聞報道的材料來源和形成過程看,事實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實的新聞報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實,后有新聞,兩者之間的媒介是采訪。離開采訪,寫作就成了無米之炊、無源之水。(3)反映在活動的性質(zhì)上新聞采訪和寫作,其活動性質(zhì),一個是認識實際,一個是反映實際。只

4、有正確認識實際,才能正確反映實際。從這個意義上說,采訪決定寫作,采訪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則是采訪的歸宿。(4)反映在寫作對采訪的反作用上實踐證明,新聞寫作常常反作用于新聞采訪。記者從事新聞工作的年代長了,經(jīng)驗教訓多了,常常在采訪之前,就能憑借掌握的寫作能力和豐富經(jīng)驗,清晰地知道采訪如何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如何才能有效地判別材料的真?zhèn)蝺?yōu)劣和訪問的深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誤和少走彎路。3采訪從形式、性質(zhì)上各有哪些具體方式?答:新聞采訪因為具有特

5、殊性,因此,其活動實施方式也具有側(cè)重點和獨特性。(1)新聞采訪從形式上分,具體有以下十種:①個別訪問這是記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種形式,通常也稱為“一對一”的訪問形式。該形式的好處是:談得具體,談得深入,且記者容易把握主動權(quán)。②開座談會也稱開調(diào)查會,是指記者就某個調(diào)查專題,邀請有關人員座談。這種采訪方式一般用于涉及面較廣的大、中型報道題材。③現(xiàn)場觀察俗稱“用眼睛采訪”,強調(diào)記者必須深入新聞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場,充分發(fā)揮視覺功能,對事物微觀細察。④參

6、加會議會議都是集中總結(jié)、籌劃一個階段的工作情況,包括成效、經(jīng)驗、教訓及問題等。所有這一切,往往可能包含著大量的新聞信息或線索。會議新聞采訪主要通過參加會議這種形式(3)項目的突發(fā)性即記者常常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忽地一個突發(fā)性事件的到來,必須立即趕赴新聞事件所發(fā)生的現(xiàn)場,迅速對其進行采訪,如一場地震的到來、火車相撞、飛機失事等,皆屬此列。(4)需要的廣泛性在社會生活中,人人需要獲得新聞欲、信息欲的滿足。然而,每個人對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形式等

7、方面的需求,又可能因職業(yè)、年齡、性別、經(jīng)歷、學歷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偏愛。人們對新聞的這種多層次、廣泛性的需求,就要求新聞報道的題材、體裁等相應地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5)知識的全面性新聞報道要適應人們多層次和廣泛性的需要,加上新聞采訪學本身又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這就要求記者的知識必須盡可能廣博、全面,除了新聞學的專業(yè)知識要相當熟悉外,文、史、哲、政、經(jīng)、數(shù)、理、化等知識,包括社會學、心理學、法學和新興的邊緣學科等方面的知識,也都應有一

8、定程度的掌握。(6)活動的艱辛性記者采訪的項目每次不一,采訪的對象性格千差萬別,記者又必須在嚴格的時間限制下完成任務,新聞采訪的艱辛性程度相應就高。5新聞采訪中有哪兩條認識路線?答:新聞采訪中有兩條認識路線:一條是唯物論的反映論;另一條是唯心論的先驗論。持唯物論者尊重客觀的事實,從事實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事物,采集事實。持唯心論者則往往喜歡預先設想好一套框框,去硬套人家的話語,從而印證自己的想法,走的是先驗論的路線,往往導致失實。采訪中堅持

9、唯物論的反映論,不僅是方法問題,而且還是采訪者的立場、思想路線問題。一個真正的記者應走一條艱辛而又實在的采訪路線,即以唯物論的反映論主導自己的采訪。相反,投機取巧,走捷徑,搞先驗論,往往會走向死胡同。6電話采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答:電話采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實施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準備要充分電話采訪時準備要充分,問題要事先擬好,要有個較為詳細的綱目,不至于在幾分鐘的短促采訪中,搞得手忙腳亂、丟三落四。(2)提問要凝練電話采訪

10、中提問是門藝術,它比起平時從容不迫的交談,來得更為急迫、凝練,有時甚至需要一點機智,因此更顯示出“問”的難度。(3)記錄要及時電話采訪還要做好記錄,盡量避免在忙亂中漏記一些重要的事實。重大題材的電話采訪,記者不妨在話機旁放個錄音機,以確保材料和新聞報道的真實。7網(wǎng)絡采訪有哪些具體特點?答:網(wǎng)絡采訪相比較傳統(tǒng)媒體采訪,具有如下主要特點:(1)信息的廣泛性;(2)采集形式的多樣性;(3)新聞采寫的即時性;(4)信息容量的無限性;(5)信息采

11、集過程的交互性等。8易地采訪有哪些作用和注意事項?答:易地采訪是指記者到分工范圍以外地區(qū)的采訪活動。易地采訪可以克服記者長期在一個地方采訪產(chǎn)生眼界狹窄、感覺遲鈍甚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等弊病,同時也是加強地區(qū)間、新聞單位間和各地記者間橫向聯(lián)系、優(yōu)勢互補的有效方法。(1)易地采訪的作用①開闊記者眼界;幫助本地記者有效地發(fā)現(xiàn)新聞。②促進各地記者互相學習、取長補短。(2)易地采訪應該注意的事項①不要自視高明,要謙虛謹慎,甘當小學生。②要利用易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