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詩詞中的桂花文化淺談詩詞中的桂花文化發(fā)布者:admin發(fā)布時間:2009112614:29:18.28閱讀:143次淺談詩詞中的桂花文化淺談詩詞中的桂花文化[來源]《藍天園林》2007年第4期總41期[作者]夏春輝孔源呂峰自古以來,桂花一直為人們所喜愛。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古人即用桂花浸酒或作為香料。古時的一些建筑還以桂為柱,如著名的漢朝甘泉宮昆明池中的靈波殿等。桂花,又名木樨、巖桂,是我國的特產名花,在園林建設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桂花
2、系木樨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百花園中,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濃,不能兩兼,惟有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jié),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不禁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shù)量雖不及詠梅、菊、牡丹等,但也頗可一觀。1桂花詩的發(fā)展階段桂花詩的發(fā)展階段1.11.1漢代漢代——萌芽時期萌芽
3、時期此時桂的意象發(fā)生了變化。桂“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南方草木狀》)。因此在人們眼里,桂具有“獨秀”的個性,再加上多生巖嶺間,凌風霜而不凋,故而歷來被視為隱士象征?!肮饦鋮采馍街模儒窟B蜷兮枝相繚。”“猿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孫兮不可以久留?!被茨闲∩降倪@篇《招隱士》最終確立了桂為隱士的地位。1.21.2南北朝南北朝——發(fā)展時期發(fā)展時期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較為嚴格意義上的詠桂詩,如南朝詩人范云的“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
4、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詠桂樹詩》)南朝吳均的“桂樹夾長陂,復值清風吹。氛氳揉芳葉,連錦交密枝。能迎春露點,不逐秋風移。愿君長惠愛,當使歲寒知。”(《夾樹》)等,都從不同的角度詠嘆了桂花。1.31.3唐代唐代——成熟時期成熟時期葩色,凌霜照碧潯?!?《紅桂樹》)詩人前寫紅桂白花紅心的奇特外貌,后寫紅桂芳潔高貴的優(yōu)雅風姿,最后借桂抒情,表明了詩人想以桂為伴,嘯傲山林的出世的渴望。2.22.2頌其芳香,贊其氣節(jié)頌其芳香,贊其氣節(jié)桂
5、花異常芳香,且氣節(jié)高尚,古往今來,許多詩人用詩來稱贊它的芳香和氣節(jié)。如宋詩人鄧肅的“雨過西風作晚涼,連云老翠入新黃。清芬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巖桂》)詩人以極為珍貴的龍涎香作為類比之物,就連它都不敢香于桂花之前,由此可見桂花之香了,全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令人嘆服。如女詩人朱淑真的“移根蟾窟不尋常,枝葉尤垂月露香。可笑當年陶靖節(jié),東籬猶帶菊花黃?!?《詠桂》)桂花移根月窟,仙風道骨,不比人間凡木,似乎一枝一葉還帶著月露的
6、清香,最后詩人通過批評陶淵明的冷桂愛菊,從側面托出桂花之美,別有一番風味。如宋朝范成大的“月窟飛來露已涼,斷無塵格惹蜂黃。纖纖綠裹排金粟,何處能容九里香。”(《次韻馬少伊木犀》)詩人將神話里的月中桂和眼前的月下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桂花抹上了神奇的色彩。細膩工致的描寫把桂花的色、香、形和內在品格都絕妙地表現(xiàn)了出來,尤其是詩的最后,巧妙地以桂花的別稱九里香鑲嵌其中,一語雙關,天衣無縫,既贊美了桂花之香,又抒發(fā)了詩人的內心情愫。如南宋吳文英
7、的“怨蛾墜柳,離佩搖洪,霜訊南圃。漫憶橋扉,倚竹袖寒日暮。還問月中游,夢飛過、金風翠羽。把殘云、剩水萬頃,暗熏冷麝凄苦。漸浩渺、凌山高處。秋澹無光,殘照誰主。露粟侵肌,夜約羽林輕誤。剪碎惜秋心。更腸斷、珠塵蘚路。怕重陽,又催近,滿城細雨?!?《古香慢?滄浪園看桂》)詞人把滄浪園中的即將凋落的桂花作為描寫對象,運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痛惜大好河山的淪陷,感嘆復國希望渺茫,隱曲地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擔憂。2.32.3詠花以自喻詠花以自喻這類詩
8、也非常多,詩人通過詠桂花來表達自己的人生際遇。如唐朝白居易的“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生為石上桂,葉如剪碧鮮。枝干日長大,根荄日牢堅。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廬山桂》)詩人托物喻意,以廬山桂自喻,一方面顯示出詩人高潔的情懷,一方面又婉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苦悶心情,直接渲泄了胸中的不平之氣。全詩不務奇麗,通俗質樸,
9、但在這質樸之中卻蘊藏著詩人深沉的情感。如宋朝方夔的“曾住仙山九折巖,夜涼蘿荔掛衣衫。月窺尊里如相伴,人立花邊自不凡。叢綠聯(lián)環(huán)玱玉佩,殘黃瑣骨現(xiàn)金函。枝空蟾窟今誰記,猶道東陵系舊銜。”(《木犀花》)夜幕中的桂花似乎比平日更為迷人,月影在詩人手中的酒杯里輕輕搖曳,把酒賞桂花,舉杯邀明月,反映了他隱居生活的自得愉悅及他的孤傲。如清朝蕭趙琰的“桂之樹,托根君之墀。大火當昏,郁郁離離。桂之樹,結葉葉,交枝枝,中有丹心君不知。君不知,含情直待秋風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