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論中國古代音樂的藝術精神試論中國古代音樂的藝術精神摘要: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土壤之中,貫穿各個時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儒道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的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具有獨特的藝術精神,在人格塑造與心性的養(yǎng)成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蘊含著深層的人文意義。這種藝術精神在當代藝術價值追求上,亦是當代我國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所不能缺失寶貴精神。關鍵詞:儒家道家和氣韻意境中圖分類號:J6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
2、12(2016)33007601中國古代音樂與美學思想都有著鮮明的中國文化的精神特質,和其他門類藝術理論一樣,中國古代音樂的主流思想亦強調感物起興的精神。先秦時期的音樂美學著作《樂記》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指出音樂與人心和外物相關,二者交相感應形成音樂藝術精神的展現(xiàn)。這一以情為本的音樂藝術精神亦成為后來中國古代音樂藝術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中國古代音樂藝術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儒道多元互融的音樂美
3、學思想上,儒家之始首倡禮樂觀,人而不仁,如禮狀。徐復觀曾說:樂教和禮教一樣,都是本于仁善而節(jié)制人之自然欲望,使人成為心性澄明的君子,實現(xiàn)人內外精神人格的充實與和諧。這正是儒家在對音樂藝術的內在要求上所追求的中和之道。道家老、莊論樂在道的基礎上論述人與自然、與天、地之和,大音希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音樂美學思想對和的追求則更為玄遠遼闊。在中國古代音樂的表現(xiàn)上,表現(xiàn)這種和的精神的音樂作品亦不在少數(shù)。古琴曲《流水》是為中國古代音樂作品求和之美
4、的典范。該曲以抒情曲調為主,情景交融,形象深刻的展現(xiàn)出流水的千姿百態(tài),將自然的生命力現(xiàn)象人格化,其感情得到升華,表達出人們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與其和諧共處的頌贊。二、氣韻之美在以和為美的基礎上,中國古代音樂藝術精神還追求一種空靈玄遠、天人相通、渾然出神的氣韻之美。韻常指聲韻,在音樂形式中可以引申為音樂和諧的體現(xiàn)。音樂的氣韻以求音中有韻,韻中生意,這是中國人對音樂語言美感形式的獨特的詮釋。對氣韻的追求,這點在中國古代的聲樂歌唱藝術中體現(xiàn)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