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9課程教材改革總第249期“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是機械類及近機械類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技術基礎課,起到了從理論過渡到實際、從基礎過渡到專業(yè)的橋梁作用。與其重要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課程設計的質量逐年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學計劃安排的課程設計時間短、任務重,學生普遍缺乏設計經驗,學生在短期內不能做到全面考慮問題、確定合理參數(shù);二是課程設計任務單一,不能因材施教,設計方法陳舊,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得不到更有效的鍛煉和提高;三是教學手段及考核評

2、價方法單一等。機械類人才教育越來越關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養(yǎng)對高速的社會發(fā)展與技術變革的適應能力。為培養(yǎng)造就創(chuàng)新能力強、社會適應能力強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促進課程設計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一、多理念融合教學改革的主要思想來源近年來,全國各級各類院校及教育研究機構對“機械設計及其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各種有益的探索,[1,2]這里融合多種較先進的改革理念,基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課程與

3、理論部分及其他設計實踐類課程特點的不同,形成多理念融合教學改革方案,以提高課程設計這類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1.理念來源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提倡的是“做中學”的教學模式和“以工程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尤其適合于工程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機械設計”的理論及實踐教學。CDIO可以說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一是以產品和系統(tǒng)從研發(fā)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它強調方

4、法,強調實踐;二是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有機聯(lián)系的方式學習工程,強調的是其彼此間的方法聯(lián)系,這是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深刻體現(xiàn)。[3,4]2.理念來源二——項目教學法以項目為載體,把新知識點分解,融入到項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最終使學生能夠根據所掌握的知識設計出一個完整的項目解決方案。在項目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問題的深化和擴充,進一步拓寬學生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目的。在項目教學法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中,項目的確定與分解是最

5、基本的、最重要的。[5]3.理念來源三——任務驅動式這一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師生共同參與,將新知識隱含于任務中,學生在具有明確的任務驅動下,自主地學習和應用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6]學生是主體,教師在任務實現(xiàn)過程中起指導作用。具體過程可分為任務設計、布置和實施步驟。4.理念來源四——分層教學法將教學對象按相關影響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學層次,針對不同教學層次提出教學目標,并采用相適應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學的最終目標。[7

6、]對機械專業(yè)實踐類課程,可從選題、學生、評價標準、教師的指導等方面進行分層,將難度系數(shù)和區(qū)別度系數(shù)的概念擴展到系統(tǒng)的層面上。5.理念來源五——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8]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積極參與、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宏觀調控,給予學生在學習策略上的指導,以使學生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二、多理念融合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將“

7、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所涵蓋的內容進行模塊分解,形成設計選題、教學方法、設計方法、考評方式四大模塊。1.模塊一——設計選題課程設計選題合理與否,是課程設計改革各環(huán)節(jié)的重中之重。(1)選題的綜合性。設計題目能充分反映“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教學主要內容,讓學生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學會綜合運用所學課程(如工程力學、材料學、公差與工藝、機械制圖等)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課程設計題目的分配可在理論課講解之初即選定。(2)選題的實用性

8、。采用項目教學法,通過校企合作方式,掌握企業(yè)對知識的需求,與企業(yè)技術人員共同以企業(yè)真實工作任務為課程“主題”,所選題目應對學生專業(yè)能力、專業(yè)思想有一定的培養(yǎng)和促進,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部分選題可作為學生畢業(yè)設計或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的備選題目,使課題有延續(xù)性。(3)選題的層次性。對課程設計題目設定難度系數(shù),以適應學生不同層次的知識需求,實現(xiàn)因材施教。2.模塊二——教學方法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不合理做法,采用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教學方法并用。

9、教學方法的改革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多理念融合教學改革實踐探討范雪兵摘要:基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課程與機械設計課程的理論部分及其他設計實踐類課程特點的不同,進行了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和實踐,融合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式、分層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等較為先進的思想理念,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不合理做法,采用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教學方法并用的教學手段,分成四個模塊,豐富了課程設計的題目及類型,加大了

10、虛擬樣機技術在該環(huán)節(jié)的應用力度,重新制訂了答辯與考評方式,形成六個特色,進一步提高課程設計的教學品質。實踐表明: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加強了對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教學質量,達到了預期的教改目的。關鍵詞: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實踐教學作者簡介:范雪兵(1976),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東北電力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講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黑龍江哈爾濱150006)。(吉林吉林13201

11、2)基金項目:本文系東北電力大學教改項目“基于CDIO《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主動實踐項目化教學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6006902DOI編碼:10.3969j.issn.10070079.2012.26.036702012年第26期(1)教學主體多元化。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僅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情況,教學主體除學生外,也可以是教師、公司或工廠。教師不再僅是“教”,同時也

12、在“學”;公司或工廠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參與。(2)先分散后集中的理實一體的教學方式。在教的層面,教師講課時結合設計課題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將課程設計的關鍵知識點分散到理論課的各章節(jié)、作業(yè)和答疑輔導中,即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理實一體的教學手段,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了解更加準確和深入。在學的層面,學生帶著任務主動學習,利用整個學期的課余時間進行準備、思考,充分醞釀。在設計周中,學生有較充裕的時間循序漸進地進行設計、繪制裝配圖及零件圖、編寫設計

13、說明書等等,以高效完成課程設計。3.模塊三——設計方法現(xiàn)代設計方法的引入包括設計理念,如綠色制造、并行設計等引入到實踐環(huán)節(jié)當中;還包括設計手段的引入,如利用機械專業(yè)常用件平面繪圖類軟件AutoCAD、CAXA,三維設計軟件ProE、UG、SolidWks等,動力學分析軟件Adams,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Nastran等的計算機軟件的輔助設計功能和虛擬樣機技術的引入。鼓勵學生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建構三維模型,建立虛擬樣機,實現(xiàn)運動

14、和裝配仿真等。實現(xiàn)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直觀化,深化對工程實踐類問題的認識,增強學生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的能力。4.模塊四——考評方式課程評價手段的改革,從注重理論學習結果的評價轉向工作任務完成過程的評價,從單一評價轉向多重評價。答辯過程分三個階段三種方式進行,三個階段分別為準備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這三個階段和課程設計的順序過程相吻合;三種方式是自評、互評、指導教師評定。以激勵為主,可操作性強,消除學生對答辯僅是

15、考核手段的片面認識,專業(yè)技能在答辯過程中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三、多理念融合教學改革的主要特色1.任務驅動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思考、運用、解決的實踐學習體系。2.先分散后集中的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在兩至三周時間內集中完成課程設計,教學效果不理想?;诖?,將傳統(tǒng)的集中式教學模式改為先分散后集中的教學模式,將理論和實踐相融合。3.分層教學將“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具體任務分解為基礎性任務、

16、提高性任務、拓展性任務三個不同層次的任務,適應性強,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身學習基礎得到發(fā)展。課程設計題目分層、學生分層、評價標準分層、教師的指導分層。4.虛擬樣機技術的應用在課程設計中分步驟分層次加入三維實體建模及相關動力學分析,在設計方法上更進一步應用虛擬樣機技術。5.過程性考評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圖紙答辯”、以教師為中心的考評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形成“過程性”考核評價體系。使準備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三者有機結合,使內容更

17、加細化、具體化,更具可操作性。6.課程后延續(xù)培養(yǎng)課程設計與畢業(yè)設計、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相結合,課程教學過程針對有創(chuàng)新潛力的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對他們進行指導,進行課程后的繼續(xù)創(chuàng)新活動。四、多理念融合教學改革的教學組織步驟1.準備階段該階段以課程設計選題、教學手段、虛擬樣機技術應用和答辯與考評方式四個子模塊進行形成和完善。2.試行階段先在本校機械專升本的課程設計過程中進行,傳統(tǒng)方法與教學改革方法并行,形成有效的比較分析數(shù)據,并進行評價和改進。

18、課程設計時,將學生分成兩批,第一批結合虛擬樣機技術完成課程設計,設計題目分層次進行,在理論課講解之初進行選定;第二批按傳統(tǒng)方式進行。從設計時間、設計質量、學生認可度、其他教師評定幾個角度來進行分析。3.推廣階段逐步逐層在機械及近機械類“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中推廣,并形成有效的反饋,最終形成較為完善的多理念融合的教學改革報告,豐富教學改革的理論體系,為其實踐操作提供依據。五、課程改革實施的評價分析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

19、設計”各方面改進后,學生完成課程設計有效可利用時間增加,學生出勤率得到了提高,任務目標理解更為透徹,虛擬樣機技術得以應用,對評價方法認可度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望調動得更為充分。從教學效率上來看,學生完成課程設計時間有所縮短;從教學效果上來看,課程設計質量有所提高;同時專業(yè)指導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定問題。其中選題設計的合理性較為突出,這主要受課程組指導教師及相關技術人員的知識所限,有待于

20、專門進行更系統(tǒng)化的研究。六、結束語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傳統(tǒng)課程如何改革,不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還是教學思想的轉變,都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工程設計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改革,要注重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9]拓展設計實踐類課程體系教學改革的思路。參考文獻:[1]鄒慧君杜如虛.美國機械工程專業(yè)設計課程改革動向及其啟迪[J].教學與教材研究1998(6).[2]何文明.我國職

21、業(yè)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述評[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25):4146.[3]楊叔子.談談我對“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認識[J].中國大學教學2008(9):68.[4]曹秒艷盧秀春.基于CDIO模式的機械系統(tǒng)設計課程體系整合與創(chuàng)新[J].科技資訊2011(1):170171.[5]莫麗萍艾靈仙.項目驅動教學法在《ProE機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8285.[6]辛紹杰.基于任務驅動的機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