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模式論文廣西龍州天琴文化傳習館會展模式初探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琴論文:廣西龍州天琴文化傳習館會展模式初探[摘要]由于現實中的龍州天琴文化傳習館目前尚處于項目建設狀態(tài),還未開始正式運營。以天琴文化的特征作為會展策劃的依據,以國內其他少數民族文化傳習館的運作實踐作為借鑒,初步探討一個可行的會展模式。[關鍵詞]天琴天琴文化文化傳習會展會展是會議、展覽、節(jié)事活動等集體性活動的總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間由多個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體性的物質、文化、信息交流活動。它包括各種類型的會議、展覽展銷

2、活動、體育競技活動、各種節(jié)事活動等。一般而言,會展策劃包括內容策劃、運作模式策劃和策劃效果評估等。文化傳習館以場館的形式進行展演,具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能保證文化傳習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性。一、龍州天琴文化傳習館的內容策劃廣西龍州縣從2003年開始挖掘龍州金龍鎮(zhèn)的民族樂器天琴,打造天琴女子彈唱組合;2005年,縣文體局開始啟動天琴表演區(qū)的建設項目,建設天琴民族樓及舞臺;2010年,委托工業(yè)設計院設計建設美女村民俗文化園,在縣城建設天琴文化傳習

3、館,目前尚處于項目建設狀態(tài)。從這些路程我們可以看到,廣西龍州天琴文化正逐漸步入實體項目的運作階段,從一種“草根”的民間文化演變成為帶動的產生、制作、傳唱的生動描述。在20世紀80年代開展的民間集成普查中,天琴就以壯族民間樂器被編入有關集成里,成為中國民族樂器的一員。天琴在壯民族音樂史、曲藝史、美學史、社會文化史、民族宗教史等方面產生過影響,是駱越文化在曲藝方面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具有駱越文化傳統獨特的見證價值。2.天琴傳習的內容和形式天琴

4、文化傳習館主要展示天琴的制造工藝,彈奏姿勢,古傳的唱詞和唱本。天琴文化的“核心層”指天琴彈唱在現代舞臺的表演?!巴鈬鷮印敝竾@天琴所進行的一系列文化建構,如布傣的其它族群標識如長袍黑衣、原生態(tài)演唱或對唱、神秘的“唱天”祭祀禮儀,等等。“相關層”包括表演、旅游、服裝、樂器、工藝品生產和銷售的文化企業(yè)和個人。天琴文化還與發(fā)源地龍州豐富的人文資源和獨具特色的民俗民風密不可分。龍州地區(qū)的民族文化可歸納為:(1)歌圩、山歌龍州縣的歌圩文化可追塑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