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簡體txt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敘論李唐傳世將三百年,而楊隋享國為日至短,兩朝之典章制度傅授因襲幾無不同,故可視為一體,并舉合論,此不待煩言而解者。獨其典章制度之資料今日得以依據(jù)以討論者,僅傳世之舊籍。而其文頗多重復,近歲雖有新出遺文,足資補證,然其關系,重要者實亦至少。故欲為詳確創(chuàng)獲之研究甚非易事。夫隋唐兩朝為吾國中古極盛之世,其文物制度流傳廣播,北逾大漢,南暨交趾,東至日本,西極中亞,而迄鮮能論其淵源流變之專書,則吾國史學之缺憾也。茲綜合舊籍所載及新出遺文之有關

2、隋唐兩朝制度者,分析其因子,推論其源流,成此一書,聊供初學之參考,匪敢言能補正前賢之闕失也。隋唐之制度雖極廣博紛復,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粱、陳,三曰(西)魏、周。所謂(北)魏、(北)齊之源者,凡江左承襲漢、魏、西晉之禮樂政刑典章文物,自東晉至南齊其間所發(fā)展變遷,而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孫摹仿采用,傳至北齊成一大結集者是也。其在舊史往往以“漢魏”制度目之,實則其流變所及,不止限于漢魏,而東晉南朝前半期俱包括在內

3、。舊史又或以“山東”目之者,則以山東之地指北齊言,凡北齊承襲元魏所采用東晉南朝前半期之文物制度皆屬于此范圍也。又西晉永嘉之亂,中原魏晉以降之文化轉移保存于涼州一隅,至北魏取涼州,而河西文化遂輸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兩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響,故此(北)魏、(北)齊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之一支派,斯則前人所未深措意,而今日不可不詳論者也。所謂梁陳之源者,凡梁代繼承創(chuàng)作陳氏因襲無改之制度,迄楊隋統(tǒng)一中國吸收采用,而傳之于李唐者,易言之,

4、即南朝后半期內其文物制度之變遷發(fā)展乃王肅等輸入之所不及,故魏孝文及其子孫未能采用,而北齊之一大結集中遂無此因素者也。舊史所稱之“梁制”實可兼該陳制,蓋陳之繼梁,其典章制度多因仍不改,其事舊史言之詳矣。所謂(西)魏、周之源者,凡西魏、北周之創(chuàng)作有異于山東及江左之舊制,或陰為六鎮(zhèn)鮮卑之野俗,或遠承魏、(西)晉之遺風,若就地域言之,乃關隴區(qū)內保存之舊時漢族文化,以適應鮮卑六鎮(zhèn)勢力之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之混合品。所有舊史中關隴之新創(chuàng)設及依托周官諸制度皆

5、屬此類,其影響及于隋唐制度者,實較微末。故在三源之中,此(西)魏、周之源遠不如其他二源之重要。然后世史家以隋唐繼承(西)魏、周之遺業(yè),遂不能辨析名實真?zhèn)危诶钐浦ㄖ普`認為(西)魏、周之遺物,如府兵制即其一例也。此書本為供初學讀史者參考而作,其體裁若輿舊史附麗,則于事尤便,故分別事類,序次先后,約略參酌隋唐史志及《通典》、《唐會要》諸書,而稍為增省分合,庶幾不致盡易舊籍之規(guī)模,亦可表見新知之創(chuàng)獲,博識通人幸勿以童牛角馬見責也。又此書

6、微仿天竺佛教釋經(jīng)論之例,首章備致詳悉,后章則多所闕略(見僧佑書《三藏集記》拾《僧叡大智度論》序及《大智度論記》。寅恪案:鳩摩羅什譯經(jīng)雖有刪煩,然于大智度論實未十分略九,蓋天竺箸述體例固如是也,后人于此殊多誤解,以其事非本書范圍,故不詳論)。故于前禮儀章已論證者,如三源中諸人之家世地域等,則于后諸章不復詳及,寶則后章所討論仍與之有關也。謹附識于敘論之末,以見此書之體制焉。二禮儀(附:都城建筑)二禮儀(附:都城建筑)舊籍于禮儀特重,記述甚繁

7、,由今日觀之,其制度大抵僅為紙上之空文,或其影響所屆,止限于少數(shù)特殊階級,似可不必討論,此意昔賢亦有論及者矣。如《新唐書》壹壹《禮樂志》云: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禮樂達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禮樂為虛名。及三代已亡,遭秦變古,后之有天下者,自天子百官、名號位序、國家制度、宮車服器,一切用秦。至于三代禮樂具其名物,而藏于有司,時出而用之郊廟朝廷。曰:“此為禮也,所以教民?!贝怂^治出于二,而禮樂為虛名。故自漢以來史官所記事物名數(shù)

8、、降登揖同書玖壹《術藝傳蔣少游傅》(《北史》玖拾《藝術傳蔣少游傳》同)略云:蔣少游,樂安博昌人也。慕容白曜之平東陽,見俘入于平城,充平齊戶,后配云中為兵。及詔尚書李沖與馮誕、游明根、高閭等議定衣冠于禁中,少游巧思,令主其事,亦訪于劉昶,二意相乖,時致諍競,積六年乃成。始班賜百官,冠服之成,少游有效焉。后于平城將營太廟太極殿,遣少游乘傳詣洛,量準魏晉基址。后為散騎侍郎,副李彪使江南。高祖修船乘,以其多有思力,除都水使者,遷前將軍,兼將作大

9、匠,仍領水池湖泛戲舟械之具。及華林殿沼修舊增新,改作金墉門樓,皆所措意,號為妍美。又兼太常少卿,都水如故,景明二年卒。少游又為太極立規(guī)模,與董爾、王遇參建之,皆未成而卒。同書柒《高祖紀下》(《北史》叁《魏本紀》同)云:(太和)十年八月乙亥給尚書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佩大小組綬。寅恪案:劉昶、蔣少游俱非深習當日南朝典制最近發(fā)展之人,故致互相乖諍。其事在太和十年以前,即《北史》肆貳《王肅傅》所謂“其間樸略,未能淳”者。至太和十七年王肅北奔,孝文

10、帝虛襟相待,蓋肅之入北實應當日魏朝之需要故也?!段簳匪寥斗糠▔蹅鞲阶遄泳安跋葌鳌罚ā侗笔贰啡痢斗糠▔蹅鞲骄安跋葌鳌吠┞栽疲悍▔圩遄泳安?,高祖諶避地渡河,居于齊州之東清河繹幕焉。顯祖時三齊平,隨例內徙為平齊民。景伯性淳和,涉獵經(jīng)史。景先幼孤貧,無資從師,其母自授毛詩曲禮。晝則樵蘇,夜誦經(jīng)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贍。太和中例得還鄉(xiāng),郡辟功曹,州舉秀才,值州將卒,不得對策,解褐太學博士。時太常劉芳、侍中崔光當世儒宗,嘆其精博,光遂奏兼

11、著作佐郎,修國史,尋除司徒祭酒員外郎。侍中穆紹又啟景先撰世宗起居注,累遷步兵校尉,領尚書郎齊州中正,所歷皆有當官之稱。景先作五經(jīng)疑問百余篇,其言該典,今行于時?!侗笔贰焚E肆《崔逞傳附休傳》(《魏書》陸玖《崔休傳》同)略云:休曾祖諲仕宋,位青冀二州刺史,祖靈和宋員外散騎侍郎,父宗伯始還魏。孝文納休妹為嬪,兼給事黃門侍郎,參定禮儀?!段簳肺槲椤秳⒎紓鳌罚ā侗笔贰匪临E《劉芳傳》同)略云:劉芳,彭城人也。六世祖訥晉司隸校尉,祖該劉義隆征虜將軍

12、青徐二州刺史,父邕劉駿袞州長史。芳出后伯父遜之。邕同劉義宣之事,身死彭城,芳隨伯母房逃竄青州,會赦免。舅元慶為劉子業(yè)青州刺史沈文秀建威府司馬,為文秀所殺,母子入梁鄒城。慕容白曜南討青齊,梁鄒降,芳北徙為平齊民,時年十六。南部尚書李敷妻司徒崔浩之弟女,芳祖母浩之姑也。芳至京師,詣敷門,崔恥芳流播,拒不見之。[中略]芳才思深敏,特精經(jīng)義,博聞強記,兼覽蒼雅,尤長音訓,辨析無疑,于是禮遇日隆。王肅之來奔也,高祖雅相器重,朝野屬目,高祖宴羣臣于

13、華林,肅語次云:“古者唯婦人有笄,男子則無?!狈荚唬骸巴贫Y經(jīng)正文,古者男子婦人俱有笄?!备咦娣Q善者久之,肅亦以芳言為然。酒闌,芳與肅俱出,肅執(zhí)芳手曰:“吾少來留意三禮,在南諸儒咸共討論,皆謂此義如吾向言,今聞往釋,頓祛平生之惑。”芳義理精通,類皆如是。高祖崩于行宮,及世宗即位,芳手加袞冕,高祖自襲斂暨于啟祖、山陵、練除始末喪事皆芳撰定。出除安東將軍青州刺史,還朝議定律令。芳斟酌古今,為大議之主,其中損益多芳意也。世宗以朝儀多闕,其一切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