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軍醫(yī)大學2 0 0 3 級博士學位論文V , 9 7 S 0 0 ;漢族瘢痕疙瘩家系標本保存及1 5 q 2 2 .3 l 一2 3 和1 8 q 2 1 .I易感基因定位研究S t u d yo n s a m p l e s t o r a g ea n d g e n e t i c m a p p i n g o f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g e n e o n c h r o m o s o
2、 m e s 1 5 q 2 2 .3 1 —2 3 & 1 8 q 2 1 .1i na H a n C h i n e s ek e l o i d p e d i g r e e課題來源:廣東省名醫(yī)工程( 2 0 0 4 )專 業(yè) 名 稱學位申請人指 導 教 師答辯委員會主席答辯委員會成員論文評間人整形外科學嚴欣高建華教授李世榮教授于國中教授羅深秋教授羅錦輝教授張金明教授李世榮教授于國中教授羅深秋教授2 0 0 6 年5
3、月2 0 日廣州摘 要短串聯(lián)重復序Y O ( S T R ) 廣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組中,是具有高度多念性的新一代遺傳標記。通過家系分析和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連鎖分析和相關(guān)分析,尋找與疾病高度相關(guān)S T R 位點,是目前定位疾病易感基因的主要方法。經(jīng)過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采集了一個較完整的瘢痕疙瘩家系的l 臨床資料和外周血標本,運用E B V 轉(zhuǎn)化技術(shù)建立了其中具有顯著遺傳學意義個體的永生化細胞庫,并針對人S M A D 蛋白基因
4、所在的1 5 q 2 2 .3 1 - q 2 3 及1 8 q 2 1 .1 染色體區(qū)域,選擇7 個微衛(wèi)星標記,采用S T R 連鎖分析方法對此家系疾病易感基因的定位進行了初步研究。材料與方法l 、采集中國東北地區(qū)1 個5 代瘢痕疙瘩發(fā)病家系的l 臨床資料及5 6 人的外周血標本,其中確診患者1 l 例( 男5 例、女6 例) ,并進行初步的遺傳學分析。2 、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淋巴細胞永生化細胞庫的建立選擇此家系中先證者家庭及唯一四代
5、家庭共四代2 8 人的外周血樣本,先后應用新鮮血法和凍存血法來建立淋巴細胞永生化細胞庫。新鮮血法:在無菌條件下,從外周血樣本中分離出淋巴細胞,加入E B V 懸液、C y A 等,置于3 7 。C ,5 %C 0 2 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轉(zhuǎn)化成功后經(jīng)轉(zhuǎn)瓶、傳代培養(yǎng),4 —5 代后進行凍存建株。3 個月后對凍存細胞株進行復蘇,常規(guī)培養(yǎng)、傳代。凍存血法:所有血樣均經(jīng)液氮凍存,1 月后抽取6 例凍存血標本,復蘇后加入E B V 懸液進行轉(zhuǎn)化、培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瘢痕疙瘩家系Fas基因檢測及2q23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pdf
- 漢族瘢痕疙瘩家系臨床遺傳學及7p11和10q24.1易感基因定位研究
- 中國漢族瘢痕疙瘩家系收集保存及Smad2基因突變檢測.pdf
- 中國漢族人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相關(guān)性研究.pdf
- 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的初步篩選.pdf
- 全基因組重測序技術(shù)分析漢族瘢痕疙瘩家系基因多態(tài)性及初步研究.pdf
- 瘢痕發(fā)病情況及易感基因組織定位研究.pdf
- 中國漢族Graves病多發(fā)家系臨床表型及易感基因研究.pdf
- 白癜風易感區(qū)域11q23.3的精細定位研究
- 中國漢族人白癜風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pdf
- 北方漢族瘢痕疙瘩臨床特征分析及相關(guān)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pdf
- 山東沿海地區(qū)漢族人原發(fā)性痛風家系致病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pdf
- 17979.46,xx,t(5;15)(q21.1;q21.2)相互易位染色體斷裂重接點定位方法探索
- 瘢痕疙瘩突變基因的研究.pdf
- 易感位點1q21.3和11q13.1與中國漢族人特應性皮炎的關(guān)聯(lián)性研究
- 白癜風6q27區(qū)域易感基因搜尋.pdf
- 瘢痕與瘢痕疙瘩
- 染色體5q31區(qū)Graves病易感基因的研究和中國漢族人單倍型域的構(gòu)建.pdf
- 瘢痕疙瘩RIZ基因和TNFR-Ⅱ基因突變的研究.pdf
- 瘢痕疙瘩基因診斷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