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論文氣候變化對中國水稻生產的影響及適應策略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密級:中國科學院大學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博士學位論文2 0 1 4 年5 月致謝《一》致謝我在大學校園里度過了整整十年。這十年輾轉了兩個城市——楊凌和北京,每天的生活圍繞上課、讀書、調研、數據、論文而展開。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我就碰到過這樣一個人,他非常驚訝:讀這么多年書有意思嗎? 言下之意是,一直在學校讀書也不干點

2、別的,會不會枯燥乏味。聽到這個問題后,我滔滔不絕地給他描述了一番大學學術生活的美妙。結果,不歡而散,他懶得聽我說完。學校的生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枯燥乏味。穿梭于不同校區(qū)和教室聽課、參加各種讀書研討寫作、加上全國各地的田野調查和游覽,足以讓學習和工作變得愉悅舒暢。我喜歡這種生活,平平淡淡的學習和思考,那是我的興趣。不過,大學里的學術科研是非常寂寞的,比如,需要遠離喧囂和燈紅滔綠,忍受一個人的孤獨和寒酸,剛開始我很不習慣,但后來慢慢也就習慣了

3、。一方面,我們對于環(huán)境的適應力往往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另一方面,對某一個事物的興趣,哪怕是枯燥的科研,是可以培養(yǎng)的。學術科研是一回事,生活卻是另一回事。有的時候,博士頭銜恰恰是生活壓力的重要來源。在很多人看來,博士就應該是個知識淵博的人。一個同村的在外地打工的兄弟,去年春節(jié)回到家問我:你是學農業(yè)的,明年我搞養(yǎng)殖還是種植更賺錢? 另一個高中同學有一次問我:明年他爸媽是否需要擴大棉花種植規(guī)模,因為今年棉花價格不錯。他們期待我能夠就養(yǎng)殖和種植的

4、優(yōu)劣勢侃侃而談,指望我能夠就下一年的棉花種植規(guī)模指點迷津。這個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其實好像什么都沒有學到。我并不是不愿意承擔預測錯誤的風險,只是,我實在不知道明年搞養(yǎng)殖還是種植更賺錢。我倒是很樂意就農業(yè)生產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風險談點看法( 不是嗎,看看我的博士論文) ,可惜他們對這個根本不感興趣。問題是,作為一個農業(yè)經濟管理博士,我似乎有清楚回答“搞養(yǎng)殖還是種植更賺錢”以及“下年是否該擴大棉花種植規(guī)模”這些問題的義務。可是,我哪里知道這么多

5、呢,我僅僅只是就那么一點點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劉瑜說,那些知識淵博的人是另一種生物。更多的壓力來自身邊親人的期待。在他們看來,讀書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從農村出來的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吧) 。在我們老家,因為家庭經濟或觀念的原因,同齡人中很多在初中、甚至小學就退學打工去了。因此,親朋好友殷切的目光和期盼,在寒門學子身上往往意味著更重的擔子和責任:讀了這么多年書,甚至上到博士了,總得有點出息吧,否則白培養(yǎng)你這么多年。可是現(xiàn)實中找不到工作、沒有合

6、理的薪水也難稱得上有出息,更不必說光宗耀祖了。但問題是,博士大部分的就業(yè)途徑是學術科研,而學術科研這條路注定就是清貧的。既來之則安之。選擇不同的道路,就是享受不一樣的生活?,F(xiàn)在再提到讀博和學術之路時我絕對想不到后悔、遺憾這樣的詞。相反,我能想到的是熱愛,期待和激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生活方式,那是自己選擇的權利。在這個為稻粱謀的社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很多時候還是一種奢侈。當年明月講完明朝那些事兒,最后一句話是: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