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對2mm厚AZ31B鎂合金DE-GMAW(雙電極氣體保護焊)焊接進行研究,分析旁路電流、焊接電壓、焊接速度三個不同焊接參數(shù)對焊縫性能的影響,得出一個相對合適的焊接參數(shù)搭配。在這一焊接參數(shù)的基礎上,通過在母材表面涂覆一層活性劑SiC,研究SiC涂覆量對AZ31B鎂合金焊接性能的影響。實驗中通過分析焊縫的形貌和焊縫尺寸來研究各個參數(shù)對焊縫成型的影響,通過對接頭的金相組織、顯微硬度和抗拉強度等性能的分析,結(jié)果表明各個參數(shù)對接頭性能具有一定
2、的影響。
?。?)在其他焊接參數(shù)一定的情況下,旁路電流從150A增加到180A過程中,焊縫熔寬和熔深都是在減小,而余高增加。通過測量得到焊縫熔合區(qū)中晶粒尺寸減小。焊接接頭顯微硬度在旁路電流逐漸增加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逐漸增加的規(guī)律。通過對不同旁路電流所得的焊接接頭進行拉伸可知,接頭的抗拉強度從旁路電流為150A增加到180A過程中一直增加,當旁路電流為180A時,抗拉強度急劇增加。
?。?)焊接電壓的增加使得焊縫熔寬增加,熔深
3、和余高減小,在焊接電壓為23V時,焊縫成型最好。同時晶粒尺寸也增加,但增加量很小,可以認為基本不受影響。焊縫熔合區(qū)顯微硬度基本保持不變,接頭抗拉強度緩慢減小,而當電壓為24V時焊縫未熔透,抗拉強度有所增加。
?。?)焊接速度從2.3m/min到2.9m/min焊接過程中,焊縫熔寬和熔深逐漸減小,而余高從焊接速度為2.3m/min開始增加到焊接速度為2.7m/min達到最大,焊縫熔合區(qū)晶粒尺寸變化規(guī)律同旁路電流時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顯
4、微硬度測試和拉伸實驗結(jié)果顯示,隨著焊接速度的增加,焊接頭顯微硬度和抗拉強度增加。
?。?)最終得出最優(yōu)焊接參數(shù)搭配為:主路電流I主=230A,旁路電流I旁=170A,焊接電壓U=23V,焊接速度V=2.7m/min。
?。?)焊縫熔深和余高隨SiC增加到ρ=5.64 mg/cm2的過程中逐漸增大,隨著 SiC涂覆量進一步增加而減小,而熔寬的變化規(guī)律剛好相反。當 SiC添加量小于ρ=5.64 mg/cm2時,可以起到細化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Z31B鎂合金TIG-MIG雙弧焊接頭性能分析.pdf
- 鎂合金雙弧焊接過程數(shù)值模擬與應力分析.pdf
- 鎂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微觀組織結(jié)構和性能研究.pdf
- 鎂合金變極性等離子弧焊及活性化焊接研究.pdf
- 生物醫(yī)用鎂合金的微觀組織分析及腐蝕性能研究.pdf
- 鎂合金活性焊接研究.pdf
- 鎂合金填絲TIG焊接工藝及組織性能分析.pdf
- 微弧氧化對鎂合金絲材性能和微觀組織的影響研究.pdf
- 稀土鎂合金微觀組織及腐蝕性能的研究.pdf
- 基于外加能量場的鎂合金焊接冶金過程及微觀組織研究.pdf
- 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微觀組織及性能研究.pdf
- 鎂合金活性激光焊接研究.pdf
- AZ系鎂合金TIG焊接接頭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的研究.pdf
- 微觀組織結(jié)構對鎂合金阻尼性能的影響.pdf
- 鎂合金活性TIG焊接法研究.pdf
- 鎂合金活性焊接工藝及機理研究.pdf
- AZ31鎂合金顆粒增強TIG焊接頭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研究.pdf
- 鎂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的顯微組織及力學性能.pdf
- 鑄造鎂合金微觀組織數(shù)值模擬.pdf
- 冷軋變形對攪拌摩擦焊接AZ31鎂合金微觀組織與性能影響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