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匯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營營銷 >
    經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科 神經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經典論述摘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經典論述摘編陳樂編青島科技大學政法學院科技大學政法學院20092009年1月編制26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社會改革的典作家關于社會改革的論述7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人民群眾典作家關于人民群眾歷史作用的史作用的論述8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個人典作家關于個人歷史作用的史作用的論述第四章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1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主本主義生產方式方式產生和形成的生和形成的論述2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原始本原始積累的累的論述3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商品典作家關于商品經濟經濟和價和價值規(guī)值規(guī)律的律的論述4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主本主義所有制和雇傭所有制和雇傭勞動勞動的論述5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剩余價典作家關于剩余價值生產、分配和交、分配和交換的論述6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主本主義基本矛盾和基本矛盾和經濟經濟危機的危機的論述7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主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政治制度的論述8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主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論述第五章第五章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1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自由典作家關于自由競爭資本主本主義的論述2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壟斷資本主本主義的論述3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帝國主典作家關于帝國主義的論述4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國家典作家關于國家壟斷資本主本主義的論述5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國典作家關于國際壟際壟斷資本主本主義的論述6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主本主義歷義歷史地位的史地位的論述7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經濟經濟全球化全球化趨勢趨勢的論述8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典作家關于資本主本主義必然必然滅亡的亡的論述第六章第六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fā)展1馬克思主克思主義經義經典作家關于無典作家關于無產階級產階級革命的革命的論述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44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學習金匱要略心得體會之學習金匱要略心得體會之脾胃病辯證脾胃病辯證仲景曰“四季脾旺不受邪?!边@一預防為主的學術思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未病先防,立足脾胃。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不受損傷,納化功能正常,氣血化生有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持此以滋養(yǎng),則疾病無從發(fā)生。若飲食不節(jié),寒溫不調,五味偏嗜,導致脾胃損傷,納化無權,氣血化生匱乏,則發(fā)為百病。說明未病先防脾胃損傷,是預防疾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二是已病防變,當先實脾。仲景認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強調肝虛,在“補用酸,助用焦苦”的同時,當“益用甘味之藥調之”。蓋甘能益脾,調和中氣,脾胃俱旺,不僅可以預防病邪傳變,防止肝侮之,而且化源漸充,肝虛得養(yǎng),還有助肝病恢復,一舉兩得,說明已病防變,當先實脾,強調疾病在轉變途中調補脾胃很有臨床指導意義。中氣乃脾胃之氣,脾胃同居中焦,職司受納運化,化生氣血,滋養(yǎng)臟腑。脾胃俱病,納化失司,氣血化源不繼,氣血一虧,臟腑失養(yǎng),便失去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tài),由此而變生各種病癥。如悸,衄,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夢失精。虛勞里急,婦人腹中痛之虛寒,皆陰陽不相維系之癥,此證并非陰陽之虛,乃氣血不足。此時,若“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故仲景以甘溫建中立法,處以小建中湯或黃芪建中湯之類,建立中氣,恢復中陽,裨使中氣立,脾陽復,脾胃納化轉輸有權,水谷歸于正化,則氣血漸生,營衛(wèi)調和,陰陽乖戾而改復平。臨床上氣虛3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所述“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等水氣病。濕熱內蘊中焦則出現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治所述“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fā)黃”的谷疸。寒濕困脾則“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jié)M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的小半夏湯證。其次辨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說明診斷疾病首先應辨別病證的陰陽屬性。中醫(yī)陰陽學說從臟腑論,脾屬陰,胃屬陽。脾胃本身亦有陰陽兩種不同屬性。所以脾胃疾病,因病因、病程、病位等不同而有傷胃陽、傷胃陰、傷脾陽、傷脾陰及導致陰陽兩虛或陰盛格陽等情況。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曰“脈弦者,虛也,胃氣無余,朝食暮吐,變?yōu)槲阜?,寒在于上,醫(y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闭撌隽艘蛘`汗傷其胃陽,以致胃中虛冷,不能腐化水谷所致的胃反證。再次為辨寒熱,金匱要略認為,脾胃病變在臟腑寒熱虛實屬性的歸屬上,表現為寒證多屬于虛,而熱證多屬于實。如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所述腹?jié)M一證,寒證多與脾腎陽氣虛衰有關,而熱證則以邪熱結聚腸腑者多見。寒證主要有脾胃虛寒,陽氣不運,如“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及大建中湯證等。熱證多由實熱、燥屎結聚于胃腸,氣機阻滯,如“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的厚樸七物湯證及大柴胡湯證、大承氣湯證等。而大半夏湯證、四逆湯證等寒證都是虛證,其病機是中焦虛寒或脾腎陽虛,使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而引起嘔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45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漢語言文字學重要論文和著作漢語言文字學重要論文和著作現代漢語部分現代漢語部分著作類著作類理論語言學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德]威廉馮洪堡特,商務印書館,1997年。普通語言學教程,瑞士費爾德南德索緒爾,商務印書館,2001。語言論,美布龍菲爾德,19331980,商務印書館SEMANTICSANINTRODUCTIONTOTHESCIENCEOFMEANINGULLMANSOXFDOXFDBLACKWELL1962PRINCIPLESOFSEMANTICSULLMANSOXFDOXFDBLACKWELL1951WDSTHEIRUSEULLMANSNYOXFDOXFDBLACKWELL1951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譯,科學出版社,1957。語言學概論,LR帕爾默,李榮等譯,商務印書館,1983。LANGUAGEMINDCHOMSKYNNEWYK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72ESSAYSONFMINTERPRETATIONCHOMSKYNLONDONFONTANA1977RULESREPRESENTATIONCHOMSKYNOXFDBASILBLACKWELL1980LANGUAGEASSOCIALSEMIOTICHALLIDAYMAKLONDONEDWARDARNOLD1978WOMENFIREDANGEROUSTHINGSWHATCATEGIESREVEALABOUTTHEMINDLAKOFFG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HISTICALLINGUISTICSRLTRASK周流溪導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愛德華阿諾德出版社,2000。歷史語言學,徐通鏘,商務印書館北京,1990。語言論,徐通鏘,東北師大出版社,1997。不對稱和標記論,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語言問題,趙元任,商務印書館,1980。語言哲學,陳嘉映,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認知語言學概論,趙艷芳,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周祖謨語言文字論集,周祖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語言學方法論,桂詩春、寧春巖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語音學漢語非線性音系學,王洪君,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王福堂,語文出版社,1999。3漢語詞匯研究史綱,周薦,語文出版社,1995。方言學語言地理類型學(余志鴻譯),橋本萬太郎,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漢語方言概要,袁家驊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方言與中國文化,周振鶴、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漢語概說(張惠英譯),羅杰瑞,語文出版社,1995。山西方言調查報告,侯精一、溫端政等,山西高教出版社,1993。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中華書局,1999。漢語方言學,李如龍,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年4月。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李如龍,商務印書館北京,2000?,F代漢語方言大詞典(40卷),李榮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現代晉語的研究,侯精一,商務印書館,1999。語法學語法答問,朱德熙,北京大學出版社。黎錦熙選集(20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黎錦熙,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長春,2001。漢語語義語法范疇問題,馬慶株,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馬慶株,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語法修辭講話,呂叔湘、朱德熙著,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漢語口語語法,趙元任,商務印書館,1979。近代漢語語法問題研究,馮春田,山東教育出版社濟南,1991。馬氏文通,馬建忠,商務印書館,1998。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劉堅、江藍生、白維國、曹廣順,語文出版社,1992。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劉堅、蔣紹愚主編,商務印書館,1992?,F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商務印書館,1980。近代漢語介詞,馬貝加,中華書局,2002。漢語史通考,太田辰夫(日)著,江藍生白維國譯,重慶出版社重慶,1991。中國語歷史文法,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87。漢語史稿,王力,中華書局北京,1980年6月第1版。中國語言學史,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敦煌變文12種語法研究,吳福祥,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簡明漢語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F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沈家煊,商務印書館,2005。漢語的詞庫與詞法,董秀芳,北京大學出版社,2204。漢語語法論文集,呂叔湘,商務印書館,1999?,F代漢語詞類研究,郭銳,商務印書館,2002。漢語語法化的歷程,石毓智、李訥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10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北京大學校長基金論文集(2003)網絡出版中的著作權相關問題研究網絡信息服務著作權相關案例研究網絡信息服務著作權相關案例研究RESEARCHONSOMECASESOFTHEONLINECOPYRIGHT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四年級四年級陶麗娜陶麗娜JOURNALISMCOMMUNICATIONSCHOOLGRADE4LEENATAO摘要通過COM案、陳興良訴中國數字圖書館案、中國音樂著作權協(xié)會訴網易案,比較對照WCT、WPPT和我國新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集中探討三個問題暫時復制是否歸入復制權中,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界定傳統(tǒng)圖書館的合理使用問題,以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如何發(fā)揮其作用。ABSTRACTTHROUGHANALYZINGRELIGIOUSTECHNOLOGYCENTERVCOMONLINECOMMUNICATIONSERVICEINCXINGLIANGCHENVCHINESEDIGITALLIBRARYCHINESEMUSICCOPYRIGHTGANIZATIONVEASECOMPARINGWCTWPPTWITHCHINESE2001COPYRIGHTACTOTHERRELATIVERULESTHEPAPERISCONCENTRATEDONTEMPARYCOPYTHEUNGEDUSAGEOFLIBRARIESONINTERTHEFUNCTIONOFTHECOPYRIGHTCOLLECTIVEMANAGINGGANIZATIONS今天的網絡已經可以傳播各種作品,無論是文字還是聲音,無論是靜態(tài)圖形還是動態(tài)畫面,只要將其相關信息數字化,即可通過網絡傳播,可以說現有作品被“一網打盡”在技術上幾乎已經沒有障礙了。但接踵而至的諸多著作權糾紛則明確反映出,現階段由著作權制度形成的“法網”與由網絡技術形成的“通訊網”之間還存在著很多不協(xié)調。本文擬從著作權法“利益平衡”的理念出發(fā),通過三個典型的著作權訴訟案例,探討現階段網絡信息服務著作權方面的三個重點問題臨時復制是否要歸入復制權中;圖書館在傳統(tǒng)環(huán)境下享有的合理使用權利能否直接延伸到網絡環(huán)境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網絡環(huán)境中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網絡環(huán)境下完善著作權制度的必要性網絡環(huán)境下完善著作權制度的必要性現代著作權法的理念是作者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的雙重保護,平衡二者的利益關系是著作權立法的基本宗旨和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使命,著作權法以權利專有的形式確認了作者對作品所享有的權利,同時為了使公眾能接觸和利用作品而以著作權限制制度對這種專有權予以合理約束,從而實現了作者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的大致平衡。然而,這種平衡從一開始便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從著作權的產生和發(fā)展來看,每一種新的傳播技術的產生,都會將原有的利益平衡打破,需要用法律手段重新調整各方面的關系,直到產生新的利益平衡。正如有關1995年2月,美國科學論派教堂向圣瓊斯聯邦法院起訴自然人DENNISERLICH以下簡稱E稱其在“ALTRELIGIONSCIENTOLOGY”的USE新聞組上張貼LRONHUBBARD所著之作品,網絡服務提供者COM以及為E張貼其材料的BBS(通過COM連上INTER)的站長KLEMSRUD以下簡稱K也同時被列為被告。原告稱,E竊取其貿易秘密,所張貼材料侵犯原告著作權;COM和K亦應對E的著作權侵權和商業(yè)秘密的泄露承擔責任,要求BBS經營商及ISP承擔直接侵權責任、共同侵權責任以及代替責任。法院認為,E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復制權;但是COM對直接侵權不負責任,因為在線服務提供者在侵權過程中只不過是建立和運行了一種維持網絡正常運轉所必需的系統(tǒng),沒有能力控制其用戶上載信息,即便責令ISP承擔責任對制裁著作權侵權也無濟于事,故法院判令ISP不承擔直接侵權的法律責任;法院亦拒絕了原告要求COM承擔替代責任的訴求,認為原告沒有能夠證明COM是否從E的侵權中獲得直接的經濟利益。該案幾乎反映出了網絡著作權侵權的所有問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認定暫時復制不為侵權即由此案確定(實際上是與美國1995年NII白皮書相抵觸的)。審理此案的萊特法官寫道“COM復制原告作品的行為,對于處理系統(tǒng)在USE和INTER之間傳送信息是必需的”,“COM和K都沒有促成復制COM和K的系統(tǒng)都可以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運行。因此本案僅有COM的系統(tǒng)偶然,暫時地復制原告作品的事實不意味COM造成了著作權法意義下的復制?!迸R時復制是否歸入復制權中,實際上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關于復制權的一個最大爭議。臨時復制經常是在INTER的正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而且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難以避免的,最突出的就是用戶計算機瀏覽INTER上信息而產生的臨時復制,以及ISP的計算機系統(tǒng)在用戶信息傳輸過程中產生的自動復制。如果這些復制都要得到著作權人的授權才能進行的話,那么網絡的存在將失去意義;但如果把臨時復制排除在復制權范圍以外的話,會給各產業(yè)帶來巨大災難,因為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大多對作品的利用是通過臨時復制而不是永久復制。在此有必要對關于臨時復制的多種觀點及做法做一分析,從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復制是著作權的核心概念,幾乎所有的其他的概念,如廣播、發(fā)行、出版等都是復制概念派生出來的。復制權則是著作權的基礎權利。所謂“臨時復制”是指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其CPU必須調用存放于外存儲器中的有關程序或數據,或者通過網絡調用其他計算機或服務器中的程序或數據;而這些程序或者數據在被調用過程中可能將在計算機中的內存儲器中被暫時復制,或者說將被臨時存放在計算機的內存儲器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5-22
      頁數: 11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城市設計新理論城市設計新理論,作者C亞歷山大H納斯第一章第一章城市發(fā)展的思路I強調整體性新的生長是由原有的具體的、特殊的結構屬性產生的。II整體性的特征1整體性是漸近的一步一步開始2是不可預測的3是連貫的4是富于感情的。因為和我們密不可分可能是說,我們本身就是這個整體化系統(tǒng)的一部分,我們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種互形成的關系。III整體性是由過程得來的過程必須保證每一種新的建設行為在深層意義上都與過去發(fā)生的一切相聯系。第二章第二章總法則1大雜燴的思想城市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似乎毫不相關各執(zhí)一端的動機。這種大雜燴仍然是應該進行組織的,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偽民主?!翱傊?,沒有整體的意識,這種著名的大雜燴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亂。”2“每一個新的建設行為必須有一種基本職責它必須創(chuàng)建一種連續(xù)的自身完整的結構。”參認為產生整體性的過程“是通過逐漸產生出一種在空間上被定義為‘中心區(qū)域’(THEFIELDOFCENTERS)的機構而呈增長趨勢進行的“。這個東西,應該就是東南大學的那篇相關論文中所謂的自適應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的”基核“吧。其實,作者在后邊的補充說明中點出,總法則其實就是要求或者說追求一件事情“建設的每一個行為,即城市發(fā)展的每一次飛躍都是朝著創(chuàng)造整體性的方向進行的?!边@個事情我總是以為,他似乎還是在以一個歐洲的中世界小城為模版和榜樣來認定一個城市,但是大都市還能夠那么的機械的要求整體性嗎或者大都市的所謂的“整體性”是一種更加隱含或者說更加民主的東西大都市中的法則是什么呢肆但是,他提供了將一條法則付諸實施的一種可以借鑒的手段將一條不容易被實施的法則作為一種基本的上層導則,而根據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體化、可實施的“過渡法則”,這些法則具體而清楚,能夠指導人們做什么和怎么做。并且作者強調了法則的重要,這個非常的類似于希望在齋堂付諸實施的東西,就是說能夠通過一系列的具體的、可實施的法則來使一個城市產生一種整體性。從亞歷山大的兩本書中可以看出他似乎總是希望建立一套模塊菜單,他非常擅長的一種優(yōu)點就是能夠將某一些非常理論化的構想通過某種轉換使之非常的具備可實施性,當然這種轉換是否成功、或者說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伍總之,這條總法則可以歸納為追求整體性。起碼,這是亞歷山大對于好的城市的定義,盡管他還非常的含糊城市設計新理論筆記02第三章城市發(fā)展的七條細則壹細則1漸進發(fā)展將大的發(fā)展化作不斷的小的增長?!鞍l(fā)展規(guī)模必須相當小,以便有空間和時間進行整體化發(fā)展?!?條子法則I任何建設項目都不可過大。方式形成的。“作者舉的這個例子很好,不過就不在這里復述了,(P3343)總之,將城市的發(fā)展比做了一種連鎖反應。參細則3構想其實是說明了對于項目性質、項目所起的作用的一種建筑策劃,主要是從城市角度,同時有一定類型學的傾向,比如“它還必須具有能在人與人之間被交流并能被其他人強烈感受的特征?!安贿^他的構想似乎非常強調一種個人的幻想的色彩,反而是一種預設,這個和他前面的一些觀點產生矛盾。這一點不合乎我的方向。我想這大概來源于他對于古代某些非常有著個人色彩從而帶來一種傳奇性的建筑的迷戀吧。他認為這種構想這種個人幻想的產物更加富有人性。肆細則正向城市空間這個東西其實就是說是“積極城市空間”,其實就是蘆原信義曾經定義過的積極空間,亞歷山大只不過是強調了要把城市開放空間設計為積極空間而不是散亂的毫無秩序的消極空間。按照蘆原信義的說法,非常重要的就是這個空間應該是有邊界的,而不是散漫沒有邊界的發(fā)散的空間,邊界非常重要,邊界賦予場所以秩序。這樣的城市開放空間就能夠形成同樣是蘆原信義強調的那種杯圖中的那種互形成的圖底緊密的關系,建筑外墻成為了圖底的分界線和“折痕”。他這個里面又分類為很多實施性的細則,在這里沒必要多說了,僅僅把其中一些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東西摘錄1“特別的,建筑必須能形成一系列交叉點和街道,交叉點是一些小的露天街道這些交叉點必須來說大約相隔300英尺,中間由街道和胡同相連。這個論點非常的支持了我的”建筑形成街道“的觀點。2作者主張的城市設計順序“首先是人行空間,其次是建筑物,最后才是公路?!?“古老城市的空地正是由形式單一的形狀所組成,建筑物則是更不規(guī)則且呈松散狀,它的主要功能是包圍和形成空地。“這個對比非常有意思,就是說,在”古老城市“中看來得是歐洲的室外空間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伍細則5、細則6略去,講了一些建筑設計基本知識。陸中心的形成本書相當一部分語句看得出來都是作者作為一個實干者在努力用自己有限的理性知識描述自己從實踐中得來的經驗之談,所以很多語句都表現出一種努力追求準確的不準確性。因此寫這個書的筆記還是不如用自己的語句和邏輯順序加以整理好一些。1“每個整體都必須自成中心,還必須在它四周產生出一個中心體系?!?中心的定義作者的意思,中心不是其詞義上所暗示的“一個點”,而是一個實體、一個系統(tǒng)。僅僅是其相對于其上一層級系統(tǒng)來說相當于一個點。3對稱性作者非常強調這一點,認為“中心”的形成、發(fā)展、變化和進化的過程中總是呈現或者追求一種“基本的對稱性”,大概他認為對稱性是最穩(wěn)定的,而穩(wěn)定者容易形成中心,而且這個應該主要是其經驗之談。他所說的“對稱”倒是不是什么深奧的哲學含義,而就是一種視覺上的均衡或者對稱。或者說,作者看來的一個穩(wěn)定態(tài)的系統(tǒng),擁有一種對稱性。這個我看,這一點不必拘泥。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64
      1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管理的常識管理的常識01管理丈量管理的五個標準管理丈量管理的五個標準德魯克先生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在此基礎上,陳春花教授進一步指出,管理是一種常識,需要我們很清晰的理解,才能真正幫助我們在實踐中獲得成效,因此,有了管理的常識這部重要作品。陳春花教授在管理的常識中表達了她對管理的五點理解,我們可以用這五點作為標尺,來量一下自己有沒有在做管理。標準1做到讓下屬明白什么最重要第一個標準是,管理是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管理,并沒有真正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比如,你作為老板或上司,有沒有責備過你的員工或下屬,說他們怎么連你的話都聽不懂,甚至責備員工無法領會你的意圖,反過來,你作為員工,有沒有抱怨過你的老板,抱怨老板就是不講你能聽明白的話。我們常常稱張瑞敏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首席執(zhí)行官,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細節(jié),他的確能讓海爾員工很清楚的知道,在哪個階段,什么樣的事情和做法是最為重要的。比如,80年代他就直截了當地告訴員工,不能在車間隨地大小便,這個直截了當的表達在我們今天看起來都有點不太好意思說,可他就是一定要講的很清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質量。我們再來看看,30年后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極大挑戰(zhàn),張瑞敏直接告訴海爾人,這個時候,海爾不變就得死,還是這么直接的表達,在我們的文化里,我們甚至很多時候會很避諱說這個字,可張瑞敏必須要把這個說清楚,不然大家怎么知道今天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呢所以我們才能看到海爾能一直在成長。標準標準2能否直面現實,解決問題能否直面現實,解決問題所以,緊接著的第二個標準是,管理不談對錯,只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這是陳春花教授非常希望大家能懂得的關于管理的第二件事情。必須要讓一線人員有水,讓他們去給顧客解渴,才可以,這樣,企業(yè)才能有業(yè)績,企業(yè)才能做到水的再生,才能做到一個持續(xù)的良性循環(huán)。打通關5個標準缺一不可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無論是自檢還是應用,這五大標準有一個“通關制”的特點。比如,即便后面幾點都做到了,如果第一點沒有做到,實際上整個評價也只能得零分??梢韵胂肟?,假如給到了下屬很多資源,但下屬卻不知道最重要的是做什么,這會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所以,務必提醒大家的是,這五個標準缺一不可,要獲得管理的成效,就要全部都做到,打通關才可以。02組織衡量有效組織的四個關鍵標準在論述了管理之后,管理的常識又討論了什么是組織,同樣,陳春花教授也分享了她對組織的四點理解,我們也可以用這四點作為標準來檢驗一下自己是否進行了有效的組織工作。標準1公司不是一個家公司不是一個家,這是判別是不是有效組織的第一個標準。按照陳春花教授的管理觀,管理必須要對績效負責,這就必須從績效出發(fā)來去梳理組織與管理。所以,績效導向的思維就一定是,管理是管事,組織的核心是目標,人要依靠目標、責任、權力來建立關聯,而不是靠情感來建立關聯。原因其實很簡單,如果組織不能產生績效,如果組織目標不能實現,組織就無法存在。家庭的邏輯剛好相反。組織講任務、講目標、講責任、講權利,那是因為這是組織存在的前提。但如果把這種方式帶入家庭,那么家就變成了公司。我們常常講,血濃于水,家庭有獨特的基因和情感關聯,這個家庭的規(guī)則不能破壞,如果破壞了,家庭就難以維系。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認同,家不應該是一個公司,同樣,我們也就應該認同,公司不是一個家的觀點。標準2組織必須保證一件事由同一組人承擔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143
      5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網絡環(huán)境下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研究網絡環(huán)境下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研究摘要物質生活的逐漸豐富,使得人們的娛樂方式逐漸增多,攝影日益成為一種全民的喜好,但并不是每一張拍攝的照片都能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攝影作品,藝術性仍舊是攝影作品區(qū)別于一般圖片的重要標準。當前我國攝影作品的創(chuàng)作數量正在急劇上升,網絡已經成為人們交流作品的主要平臺。但是法律對網絡環(huán)境下攝影作品著作權的保護并未跟上其日益增長的步伐,攝影作品的侵權在網絡環(huán)境下大有擴大的趨勢。網絡環(huán)境下攝影作品著作權的保護要著眼于攝影作品的侵權特點,從現實出發(fā),以維權成本為中心,構建合理、科學的維權體系。關鍵詞攝影作品;網絡環(huán)境;侵權特點;維權成本網絡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電紙書、手機等智能終端的出現,使得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知識被電子化上傳到網絡,供人獲取。這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在網絡環(huán)境下,一旦圖書被電子化上傳到網絡,由于復制的零成本以及大量興起的一鍵分享功能,使得圖書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遍布網絡,并且難以在網絡中徹底清除盜版的副本。復制、下載的零成本,使得知識產權的網絡侵權日益嚴重化,網絡環(huán)境下著作權的保護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但是在眾多作品中,人們關注的重點多集中在文字作品以及音樂作品,卻很少提及攝影作品,實際上在當今的網絡環(huán)境下,使用手機記錄生活的人越來越多,每天各個社交軟件平臺都會收到不計其數的用戶上傳照片,相對于文字作品以及音樂作品創(chuàng)造的高門檻,攝影作品的構成要件要求較低,這就使得攝影作品的數量可能遠遠大于文字作品和音樂作品的總和,然而這一重要的作品類型卻面臨著嚴重的網絡侵權,保護網絡環(huán)境下攝影作品的著作權勢在必行。一、我國對攝影作品的定義我國的知識產權學者對攝影作品進行了諸多定義,例如,攝影作品是借助于器械在感光材料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所謂攝影著作,即將思想或感情以一定的固定影像加以表現之著作。包括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制作方法所創(chuàng)作之著作。在對攝影作品的定義上,我國學者比較注重攝影作品的藝術性,認為攝影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高度,這一理念在立法上也得到了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4條規(guī)定“攝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梢娢覈牧⒎ɡ砟钪袑z影作品的要件要求是不僅具有作品的一般屬性,即獨創(chuàng)性、可復制性等,還要求攝影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攝影作品應當是藝術作品。判斷一幅攝影作品是否具有獨創(chuàng)性及藝術性是理論及實務界長期探討的話題。攝影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即要求攝影作品是作者獨立創(chuàng)作的,而不是對既有作品的簡單復制,例如單純拍攝畫展中的繪畫作品得到的照片,因其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從而不能界定為攝影作品。攝影作品的藝術性要求攝影作品應當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這也是實務中較難把握的一點。雖然攝影作品是一種光和影的藝術,但是如何判斷其藝術價值的大小從而賦予其法律上的作品地位顯得十分困難,在實務中,往往由專案法官判斷具體攝影作品的藝術性,并且很少有攝影作品因為不具有藝術性而被編的除外。然而關于網站的轉摘、摘編權的爭論卻一直在持續(xù),最終,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頒布了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二),該解釋刪去了原司法解釋的第三條關于網站的轉摘、摘編權的規(guī)定。從法律解釋的角度來看,外界將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行為理解為對網站轉摘、摘編權的否定,我國的網站在轉摘摘編作品時,又回到了需要事先征得著作權人同意的狀態(tài)。也有學者認為這只是司法機關對網站轉載、摘編權的態(tài)度,并不代表立法機關已經否定網站的轉載、摘編權,總之,網站的轉載、摘編權在我國能否確立依然是未知數。法律對網站轉載、摘編權態(tài)度的不明確使得現實中存在著大量的未經許可即轉摘攝影作品的行為,如果嚴格依據法律來看待這些行為,那么將會出現普遍性違法現象,從而引起法不責眾效應。2、侵犯著作人身權的行為比較多樣(1)前文已經講到攝影作品要具有一定的美感,即藝術性,正是出于對藝術性的追求,大多數攝影作品并不會在圖片上明確標注作者的著作權信息,因此相較于文字作品、美術作品等,攝影作品的最大不同是難以通過表面觀察來確定著作權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機制造廠商通過在數碼化攝影作品的電子文件中加入特定字符等形式,使得攝影作品能夠內嵌一定信息。目前最通用的格式是EXIF,EXIF是英文EXCHANGEABLEIMAGEFILEFMAT(可交換圖像文件格式)的縮寫,最初由日本電子工業(yè)發(fā)展協(xié)會制定的一項標準,EXIF信息記載了數碼相機在拍攝過程中采集的信息,其中就有著作權人信息這一項。然后把信息放置在圖像文件的頭部,也就是說EXIF信息是鑲嵌在圖像文件格式內的一組拍攝參數。通過這種內嵌文件,攝影作品的作者能夠在拍攝前將自己的著作權信息寫入將要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從而達到署名的效果。但是國內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在用戶上傳攝影作品時往往會將其EXIF信息自動刪除,而這一刪除行為并沒有在上傳協(xié)議中列明,也即沒有征得著作權人的同意,從而侵犯了攝影作品著作權人的署名權。(2)此外,網絡服務提供商侵犯攝影作品著作權的另一普遍情形是不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在圖片上添加該網站的商標水印或者所謂著作權聲明。如前文所述,我國在一段時期內規(guī)定了網站的轉摘、摘編權,一些網站為了防止本網站享有著作權的作品被轉摘,會在用戶上傳圖片時在圖片上添加網站商標或者以文字的形式表明禁止該圖片被轉摘,并且由于網站事先購買了攝影作品的著作權,因此認為其添加水印的行為并未構成侵權。實際上我國著作權法僅承認著作權財產權可以轉讓,但是并未明確表明著作人身權能夠轉讓,雖然不能當然推定為著作人身權不能轉讓,但是在實務中,合同雙方約定轉讓著作權的,如無相反證據,通常認為轉讓的僅是著作財產權。網站通過合同等形式取得的攝影作品著作權僅包含著作財產權,不包含著作人身權,而在圖片上添加水印的行為無疑破壞了攝影作品的美感,是對攝影作品的修改行為。修改權作為著作人身權的一部分,網站并不享有,因此其未經特別許可的添加水印行為,即使是出于維護攝影作品著作權的目的,也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6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P2PP2P下著作下著作權刑法保刑法保護研究研究P2P下著作權刑法保護研究摘要隨著計算機數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P2P技術下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遭到了新的侵犯,如何更好的保護在P2P下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對刑法侵犯著作權罪中的主觀目的“以非法營利為目的”,對客觀行為“復制、發(fā)行”的界定以及對P2P下該罪的幫助犯的認定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對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進行更加周延的保護。關鍵詞P2P,侵犯著作權犯罪,刑法保護一、P2P技術下著作權保護P2P技術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以及互聯的迅速普及,社會生活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知識產權方面,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使著作權作品在存儲形式、傳送方式上都發(fā)生了重大變革,特別是PEERTOPEER即P2P技術的發(fā)展,用戶可以不經著作權人的許可而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資源,在盡情享受其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這樣的行為也使得著作權人的權利處于隨時隨地可能被侵犯境地。P2P,中文意思是“對等互聯”或“點對點”技術,即對等互聯絡技術,通過直接交換共享計算機資源和服務,它讓用戶可以直接連接到其它用戶的計算機,進行文件共享與交換。它改變了互聯現有的這種以門戶站為中心的大型狀結構,使人們在因特的共享行為被提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P2P技術的本質是,整個絡結構中不存在中心節(jié)點或中心服務器。在P2P結構中,每一音機、個人計算機的出現,到目前因特的發(fā)展以及由此催生出的P2P技術,都使著作權保護面臨困難與調整,這也正體現了科學技術與人類所追求的價值相互磨合的過程。著作權人一向堅持在確保對其作品的控制能力的條件下才能將其公之于因特之上。但對于P2P的普遍和分散性使其控制能力變得代價高昂。P2P的出現使其在著作權體系調整范圍之外,也是對著作權體系的顛覆。多數觀點認為,P2P絡服務實質上屬于一種絡盜版行為,屬于侵犯著作權。我國相關主管部門對P2P下載站的盜版問題加大打擊力度,實踐中也存在對P2P以民事侵權裁判的案例。但是,各種P2P的下載站層出不窮,屢禁不止,甚至用戶群呈現出幾何級數增長的趨勢,有些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嚴重性和惡劣性已不是民事法律所可以解決的。如何將刑法引入對P2P絡服務的限制和規(guī)范,以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和對著作權人合法利益的保護,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著作權法律保護體系中,刑法保護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市場經濟條件下侵權行為的日益猖獗使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功能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在新興的絡環(huán)境下,由絡信息建構的新型空間,已經引起原有權利或利益的重新調整和分配,打破了原有與知識相關的社會關系的格局,在給原有著作權的民事法律保護或控制體系帶來了極大沖擊的同時也必然地使著作權的刑法保護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zhàn)。面對著作權人在絡環(huán)境下遭受的巨大損害,如何在著作權刑法領域應用新技術的變化而做出及時而有效的回應,使之在保護權利人權利的同時又能激勵知識的創(chuàng)新和傳播,協(xié)調好著作權人和社會公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5-21
      頁數: 10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簡述著作權的法定許可制度簡述著作權的法定許可制度2020分篇一知識產權法學第05章在線測試知識產權法學第05章在線測試C、都不必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D、都須注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稱2、合理使用中對“免費表演”的要求為()A、不得向觀眾收取費用B、表演的作品無需發(fā)表C、必須經的著作權人的同意D、不必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3、適當引用必須具備的條件有()A、引用的目的為介紹、評價某一作品B、對引用的部分沒有限制C、不得損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權人的權益D、引用的部分可以是未發(fā)表作品的內容4、個人合理使用的條件是()A、可適用于商業(yè)目的B、使用的作品可以是未經發(fā)表的C、其目的是為了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D、對個人不得做超出家庭范圍的解釋5、法定許可的使用者范圍包括()A、報刊社B、錄音錄像制作者C、廣播組織D、表演者第三題、判斷題(每題1分,5道題共5分)1、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中引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⑸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這種一般針對名人公開發(fā)表的演講。⑹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fā)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fā)行課堂教學的范圍不能過于寬泛,某省電大把北京一位教授的講義復印了幾千份給自己電大的學生使用,這肯定不屬于這一種合理使用。⑺國家機關為執(zhí)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例如法院為了獲取證據而復印某件作品。⑻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印本館收藏的作品。⑼免費表演已經發(fā)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任何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合理使用中的免費表演是“雙免”,既不向演員支付報酬也不收觀眾門票,實踐中經常還有義演的情況,義演不能享受這里的合理使用,因為義演不是“雙免”,義演僅是不向演員支付報酬,但還是向觀眾售門票。⑽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社會公眾活動處所的雕塑、繪畫、書法等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可以對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圍再行使用,不構成侵權。2簡述著作權的法定許可制度10分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8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目錄1引言111編寫目的112定義113參考資料12系統(tǒng)概述121系統(tǒng)用途122軟件系統(tǒng)結構123軟件功能概述224軟件運行環(huán)境2241服務器端2242客戶端23系統(tǒng)操作使用231用戶登錄232系統(tǒng)主界面333功能模塊操作說明5331個人菜單模塊5332基本數據維護模塊5333學員信息管理模塊7334教務信息管理模塊7335就業(yè)信息管理模塊8336系統(tǒng)設置模塊9萬順競技棋牌山莊斗地主游戲第2頁2硬盤軟件要求操作系統(tǒng)為WINDOWS2003或WINDOWS2008、IIS51及以上版本;FRAMEWK40;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SQLSERVER2008。232客戶端硬件配置要求CPUPII600MHZ、64M內存、500M硬盤空間。軟件要求推薦谷歌瀏覽器、IE80。24軟件系統(tǒng)結構3系統(tǒng)操作使用系統(tǒng)操作使用31用戶登錄本系統(tǒng)所有用戶均通過系統(tǒng)登錄口登錄系統(tǒng)后進行操作使用,登錄界面如圖一所示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30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藏藥前列寧膠囊質量標準探究藏藥前列寧膠囊質量標準探究【摘要】目的研究并提高藏藥前列寧膠囊的質量標準。方法采用薄層色譜法鑒別紅花、訶子、菥蓂子、藏茜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沒食子酸和羥基紅花黃色素A。結果薄層色譜顯色清晰,陰性對照無干擾。沒食子酸在33763376ΜGML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835,RSD為136。羥基紅花黃色素A在2682680ΜGML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903,RSD為072。結論該方法簡便、可行、可靠,可用于控制前列寧膠囊的質量?!娟P鍵詞】前列寧膠囊;紅花;訶子;菥蓂子;藏茜草;沒食子酸;羥基紅花黃色素ASTUDYONQUALITYSTARDFTIBETANMEDICINEOFQIANLIENINGCAPSULEMAHONGWEI,SHAOCHENGLEI,WEIYONGYI,ETAL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3,10(20)129132【ABSTRACT】OBJECTIVETOSTUDYUPGRADETHEQUALITYSTARDOFTIBETANMEDICINEQIANLIENINGCAPSULEMETHODTLCMETHODWASUSEDTOIDENTIFYFLOSCARTHAMI,TERMINALIACHEBULA,SEMENTHLASPI3JI’NAN250101,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0064藏藥前列寧膠囊為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產品,由菥蓂子、訶子、蒲公英、紅花、菥蓂子等13味藥材組成。主要功能清熱解毒,化瘀通淋,用于熱毒瘀阻所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屬中醫(yī)淋證者?,F行前列寧膠囊標準只有紫草茸和蒲公英兩味藥材的薄層色譜鑒別和沒食子酸的含量測定1,標準有待提高。為更好的控制其內在質量,參考中國藥典2及相關文獻,經反復試驗,建立了紅花35、訶子67、菥蓂子8、藏茜草911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并實現了同一色譜條件下,通過變化檢測波長,同時檢測沒食子酸1213和羥基紅花黃色素A1415的含量。所建立的方法簡便、可行、專屬性強,可用于該制劑質量標準的提高。1儀器與試劑11儀器KQ520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ZF2型三用紫外儀(上海市安亭電子儀器廠),L2100型日立高效液相色譜儀(日立公司),島津AUW220D型電子天平。12對照品與對照藥材訶子對照藥材(批號121015201004,供鑒別用)、紅花對照藥材(批號120907200911,供鑒別用)、沒食子酸對照品(批號110831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5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研究代議制度的開拓性著作研究代議制度的開拓性著作評周葉中博士的新著代議制度比評周葉中博士的新著代議制度比較研究較研究研究憲法不能不研究民主而民主的形式在人類民主發(fā)展歷程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世界范圍內的憲政實踐來看民主形式不完善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民主發(fā)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在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的今天民主形式理應成為憲政建設和憲法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代議制度作為實現民主的基本形式必然成為民主形式研究的中心。周葉中博士的新著代議制度比較研究在理論上改變了我國已有研究的相對落后局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因而該書出版后得到了我國憲法學界的好評。本文僅就該著的總體特色、理論特色、實踐特色談一點管窺之見。一、總體特色從總體上看代議制度比較研究表現出以下三大特點第一建立起一個比較科學的理論結構體系。作者以民主作為邏輯起點以總結代議制度的一般規(guī)律為研究目的在代議制度比較研究中構建了一個基本理論框架。作者首先系統(tǒng)全面地歸納了代議制度的基本理論分析論證了代議制度的產生與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對代議制度與選舉制度、國家機構、政黨制度、利益集團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進而總結出其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最后作者還通過對各國代議制度之間的比較研究對其具體的組織結構及其運作過程作了較為詳實的闡述。在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之中作者力求克服以前有關研究中片面和零散的缺陷摒棄純粹的實用主義態(tài)度從而使代議制度的研究走向了一個新的層次。第二在研究中運用了較新的方法論確立了比較分析法的一系列新的原則反映了作者對于比較方法運用的獨到見解。首先是研究的視角問題。作者站在歷史發(fā)展的高度進行研究不僅看到其作為國家政權運行方式的含義更將其視為人類文化不斷發(fā)展的成果。在明確了這一制度在不同國家和一國不同時期的性質的前提下從人類文化現象的角度進行比較分析揭示出其總的發(fā)展軌跡體現了我們時代的價值觀念。其次是可比性與比較的參照系統(tǒng)問題。作者認為不同國家也會存在相似乃至相同的社會問題對其處理的方法進行比較以探尋異同及其原因構成不同類型國家有關制度可比的最初動因同時不同國家的代議制度在形式上有著共同特征構成不同國家代議制度可比的客觀基礎。在比較的參照系統(tǒng)問題上作者認為就比較對象而言主要包括資本主義代議制度之間的比較、社會主義代議制度之間的比較以及這兩種類型代議制度之間的比較三個方面同時還必須將代議制度放到特定歷史環(huán)境中進行分析。最后是比較中的異同側重問題。代議制度比較研究在論述中兼顧了求同與求異兩個方面的因素既向衰落并不能斷言代議制的衰落。社會主義人民代表制將長期存在并日益興旺發(fā)達最終將取代資本主義議會制。另一方面代議制也決不會很快被直接民主制所取代。在一定條件下代議制與直接民主制相結合才是實現民主的最佳體制。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代議制時常受到人們的非難。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理解代議制度與人民主權的關系。作者從理論上完全解決了長期以來在代議制度與人民主權之間存在的矛盾認為判斷代議制是否造成主權轉讓的關鍵在于考察人民是否能夠行使最后的控制權。只要代表或議員是由人民選舉產生并且人民可以隨時予以罷免就絕無所謂主權的轉讓。代議制度到底是促進還是阻滯了人民主權的實現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即如果代表與選民是“同質”的則代議制度就起促進作用如果代表與選民是“異質”的那么代議制度就起阻滯作用。很多人不僅將政體與政權組織形式相等同而且還認為社會主義人民代表制與資本主義議會制都是國家政權組織形式。作者認為政體和政權組織形式分屬不同層次一般而言政權組織形式是實現國家權力的機關及其相互關系代議制度與其決非同一層次的概念。在此作者提出了國家政權組織制度這一頗有意義的概念認為政權組織制度是統(tǒng)治階級為鞏固自己的地位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組織、管理國家政權的制度。代議制度即屬于政權組織制度的范疇是實現國家權力而據以構建國家政權的直接依據。在此基礎上作者認為實現國家權力形式的憲法學理論應排列為政體→政權組織制度→政權組織形式→政權機關。其中政體與政權組織制度屬于國家制度的范疇政權組織形式和政權機關屬于國家機構的范疇。由此應對傳統(tǒng)的憲法學理論體系進行部分調整。盡管這一理論有待于學術界進一步探討和研究但作者無疑指出了傳統(tǒng)國家權力形式理論的重大弊端為其改革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作者在研究代議制度的外部動力機制時關于社會主義利益集團的部分最具創(chuàng)見。作者認為在國家和社會管理過程中要真正反映和貫徹各利益集團的意志和利益只有通過參政議政才能實現以制約和影響國家權力的運用和行使。在社會主義國家也不例外。但是在實踐中這種參與和影響的效果還很有限。因此社會主義國家在認識上不僅必須明確以前所謂社會團體就是利益集團而且必須明確雖然這些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但它們同時還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實踐中則必須從法律上、制度上更進一步明確利益集團在人民代表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具體分析世界各國代議制度的結構與功能時作者也沒有局限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比如資本主義議會制的模式分類作者以議會在國家權力體系中與其他國家機關特別是行政機關所形成的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所處的地位為標準將其分為王在議會制、純粹議會制、議會總統(tǒng)平行制、半總統(tǒng)半議會制四大模式。并且認為不同模式都是經濟、政治等諸因素作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5
      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淺析網絡環(huán)境下的著作權保護淺析網絡環(huán)境下的著作權保護2009年8月3日1422摘要網絡信息技術時代,著作權在網絡空間得到延伸。我國現階段在保護網絡著作權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也存在不足,本文針對我國網絡著作權保護的現狀,就如何在促進網絡文化迅速發(fā)展,支持網絡作品合理使用權的前提之下保護作品著作權和著作權人合法利益作了一些粗淺的探討。關鍵詞網絡著作權合理使用權利益平衡技術支持在知識經濟全面取代現代工業(yè)文明的過程中,由于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fā)發(fā)展,大大促進了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和普及,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時代已悄然來臨。在網絡這個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包羅了生活,教育,經濟,科技,政治,軍事,宗教等各個領域的信息。網絡信息的存在與傳播并不借助于傳統(tǒng)的載體,而是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在并在廣泛的網絡空間流動。著作權,也稱版權,是基于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而產生的法律賦予公民和其他組織等民事主體的一種特殊民事權利。1這種專有權利有力的保障了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促使他們積極的進行創(chuàng)作。網絡網羅了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是也給網絡環(huán)境下著作權的保護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何才能既保護好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又兼顧社會公眾的利益,促進網絡信息的傳播和網絡知識的共享,成了各國政府和群眾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文試就現階段我國網絡著作權保護的現狀,結合各國在此方面所做的嘗試和努力,探究合理保護網絡著作權的途徑和策略。一、網絡作品的概念和特征一、網絡作品的概念和特征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guī)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彼^網絡作品,就是指那些經過智力加工,符合作品實質性要件的網絡信息。對照法律規(guī)定,依照網絡作品的來源,可以認為兩類網絡作品應當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一類是數字化作品,指進入網絡前已經借用傳統(tǒng)載體存在,只是通過鍵盤,掃描儀等工具輸入計算機,然后通過網絡傳播的作品;另一類就是在網絡上創(chuàng)作的作品,即從被創(chuàng)作起就直接以數字化的形式在網絡上傳播的作品。區(qū)別于傳統(tǒng)作品,網絡作品具有如下特征(一)法律調整的滯后性自網絡出現以來,知識產權領域發(fā)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化,其中一點就是知識產權的法定性受到挑戰(zhàn)。作品上網后,成為網絡上的共有產品,任何人只要一根電話線就可以得到該作品,而關于網絡上著作權利益調整的法律,卻沒有及時出現,這樣,對于網絡作品的法律規(guī)制便遠遠落后于現實。(二)地域性的消失傳統(tǒng)的著作權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不同的地域使用作品要分別獲得許可,傳統(tǒng)的著作權法也沒有域外效力。但是網絡的出現,打破了這一規(guī)律,由于國際網絡本身的跨國性特點,無法判斷一件網絡作品的著作權應當依據哪個國家的法律,應當在哪個領域內有效,因此網絡著作權的地域性幾乎不復存在了。專家認為,網絡作品著作權地域性的2006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開始施行,此次解釋明確,除構成法定許可,合理使用的情形外,網站轉載其他媒體刊登的作品,不僅要支付報酬,同時要征得著作權本人的同意。在國際方面,2006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的決定,中國由此正式加入這兩個條約,意味著我國將著力提升互聯網版權保護水平。(二)對網絡著作權在技術上的保護網絡的發(fā)展是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為依托,要建設并不斷完善資源網絡系統(tǒng),技術是關鍵因素。我們應當加強技術研究,通過技術途徑完善信息資源網絡系統(tǒng),確保網絡環(huán)境下著作權法的嚴格執(zhí)行。如防火墻技術,該技術通過過濾,電路級網關和應用級網關控制用戶的權限,防止外來不良信息的滲入和內部信息的流失;再如信息加密技術,通過某些加密算法將數據交換成只有經過解密后才可讀的密碼加以保護,使未經授權的訪問即使得到數據也難以解密,目前我國的許多網絡圖書館采用的就是這種方法。除此之外,還有對網絡信息采用的水印加載技術以及向版權控制機構申請CA認證證書等等。三、當前網絡著作權保護中的存在問題三、當前網絡著作權保護中的存在問題雖然我國在立法上和技術上都努力保護網絡作品的著作權,由于網絡是一個無限廣大的空間,而網絡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與復制性難以明確區(qū)分,網絡侵權的事件屢有發(fā)生。網絡侵權行為嚴重侵害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大量的權益沖突和糾紛,擾亂了網絡傳播秩序,必須予以堅決遏制。在當前的網絡著作權保護中,我國雖然有了長足的進展,但仍然面臨著以下問題(一)不能正確分清權利與責任,侵權現象普遍而突出1網絡原創(chuàng)作品下載行為。這種行為具體指未經網絡作品權利人許可將網絡作品下載并于傳統(tǒng)媒體上傳播的行為。網絡作品只要能反映一定的思想或情感并具有獨創(chuàng)性,可復制性和一定的客觀表現形式則應享有版權。任何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將他人網絡作品下載使用的行為,都有可能構成侵權,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傳統(tǒng)作品上網傳播行為。將已有的作品數字化上網,并且不加控制的流傳,事實上侵犯了權利人的復制權和網絡傳播權。將原來非數字化的文學藝術作品數字化,無論其采用何種手段數字化都不是創(chuàng)作,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這只是原作品的存在形式和傳播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并不影響原作的版權人對該作品享有的權利。同時,權利人不僅有權決定是否進入網絡媒體傳播,還有權決定該作品的傳播范圍。因此,即使已經獲許在網絡上傳播他人作品,擅自將他人作品無節(jié)制流傳、無限擴大傳播范圍的行為也是侵權行為。3對網頁作品的侵權行為。網頁也是數字化作品的一種,設計一個好的網頁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而復制、剽竊一個網頁卻極為容易。所以,實踐中抄襲他人網頁的行為時有發(fā)生。網頁是經過著作權人獨立創(chuàng)作而成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作為一種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網頁包含網頁版面和后臺代碼兩部分,對一個網頁的外觀設計等顯著特征或后臺代碼中的關鍵技術的引用即構成侵權。(二)所有人的網絡作品專有權和廣大用戶的合理利用權難以平衡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權人的同意,又不必向其支付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8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2009年第19期總第57期經濟研究導刊ECONOMICRESEARCHGUIDENO19。2009SERIALNO57列寧改造小農生產方式思想的演變文東升1,周作武21廣西大學政治學院,南寧530004;2南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湖南衡陽421001摘要列寧在長期的革命和實踐中,對在俄國這樣落后國家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如何改造小農生產方式進行了艱苦地探索,他的思想大體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十月革命前后,主張采取逐漸窒息小生產條件的方式,通過問接的方式向社會主義農業(yè)過渡;戰(zhàn)時共產主義時期,主張采取實行共耕制,直接向社會主義農業(yè)過渡;新經濟政策時期,提出保存和發(fā)展小農生產,培植生產力,創(chuàng)造有利務件,實行迂回向社會主義農業(yè)過渡。關鍵詞列寧;小農生產方式;思想演變中圖分類號A8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9002402俄國十月革命勝利,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科學預言變成了現實,但是革命的勝利對于無產階級肩負的歷史使命來說,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無產階級還必須使經濟文化落后的、“半文明”的俄國,過渡到社會主義,將半個多世紀前馬克思提出的科學社會主義一般理論變成現實,讓社會主義新社會這種仍是理論上抽象的東西在實際中體現出來,這是無產階級必須解決的一個歷史課題,又是一個歷史難題,畢竟俄國的客觀現實離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向社會主義過渡應具有的前提和基礎相差甚遠。改造落后的小農經濟作為這一歷史難題中一個基本的內容,更是作為急迫的歷史任務提到了俄國馬克思主義者面前。對此列寧指出,“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有一個長久的、比較困難的無產階級專政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形式,在很多方面將取決于占優(yōu)勢地位的小私有制還是大私有制,是小農』K還是大農業(yè)。不言而喻,愛斯蘭這樣一個人人識字和全國都是大農業(yè)的小國家里向社會主義過渡,情景不可能是相同的。我們應該估計到這一點?!薄霸趫猿竹R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基礎上,列寧從俄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出發(fā),對如何進行小農生產方式改造進行了艱苦的理論探索,其思想的發(fā)展演變大體上經歷了I個階段。一、十月革命前后從美國式的道路到逐漸窒息小生產的條件在民主革命時期,列寧就認識到俄國農業(yè)落后的現實,認為革命揭露了這樣一個錯誤?!拔覀円詾橘Y本主義農業(yè)成分在俄國已經完全形成了既在地主經濟中盤剝性的割地除外,由此提出了歸還割地的要求,也在農民經濟中也完全形成了,以為農民經濟已經分化出了強健的農民資產階級,因此就沒有農民進行‘農民土地革命’的可能我們對俄國農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程度估計過高。當時我們認為農奴制殘余不過是很小的局部現象,認為分土地和地主土地上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十分成熟和鞏固了?!?21列寧知道,作為前資本主義的、建立在十足的自然經濟之上的村社農業(yè)經濟,相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小農經濟來講,是更為落后的一種生產方式。因此,列寧為俄國的無產階級提出了“領導農民進行最徹底、最堅決的資產階級革命”TZ喲任務。根據俄國當時革命所處的階段和農民的具體要求,列寧提出了俄國民主革命農村變革具體走美國式道路的思想即通過資產階級革命,使農民獲得土地,成為小塊土地所有者,然后通過農民自身的分化,形成資本主義大農場,推進農業(yè)的現代化。從改造農業(yè)生產方式角度來說,就是在自由農變?yōu)檗r場主的情況下,使資本主義農業(yè)生產方式迅速發(fā)展,從而改造俄國舊的、落后的、村社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實踐中,列寧逐步形成了一個達到這個目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實行土國有制不僅沒收地主的土地,而且把農民的土地國有化,打破舊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根基舊的土地制度;第二,把沒收的土地的土地轉到農民手中,為資本主義農業(yè)生產方式提供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十月革命期間,進一步發(fā)展的形勢使列寧認識到,土地國有化已不僅僅局限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土地國有化不僅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最高成就’,而且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一個步驟。”PF土地國有化推動著資產階級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蘇維埃俄國農業(yè)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樣,歷史所提供的條件和機會把改造俄國小農經濟的任務賦予了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在平分土地的基礎上根據農民的要求,十月革命的第二天,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就通過了列寧起草的決定把收歸國家的土地分配給農民的土地法令,如何把在小塊土地上耕種的小農引向社會主義大農業(yè),成了列寧思考的一個重要內容。他認為,小生產具有“無產階級的”和“業(yè)主的”兩個靈魂,無不每日每時地、自發(fā)地和大量地產Q三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所以過渡時期的一個“重大無收稿日期20090308作者簡介文東升1971一,男,湖南道縣人,副教授,博士,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一24萬方數據比”的任務就是“要造成使資產階級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產生的條件”MI,這實際上就是要逐步造成完全窒息小生產的條件,從而把小農引導到社會主義道路上去,把小農生產方式直接改造為社會主義大農業(yè)生產方式。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時期實行共耕制直接向社會主義大農業(yè)過渡具體如何逐步造成完全窒息小生產的條件,形勢的發(fā)展不容得列寧對這個問題進行過多的探索,因為,當時條件下即便是妥協(xié)的讓步的,在“不沒收普通農民和普通哥薩克的土地”【1I,不剝奪小農,“絲毫不改變私有財產關系,不剝奪任何一個私有者一個戈比”州的“工人監(jiān)督”的方式,也遭受到敵人的瘋狂的阻撓。不斷惡化的形勢促使列寧被迫改變以前逐步創(chuàng)造條件窒息小生產條件的初衷,決定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關于小農的改造,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在生產領域,大力開展集體農莊和共耕制運動,從規(guī)模上直接把小生產變?yōu)榇笊a。列寧當時認為,“分土地只在開始的時候是好的。它是要表明土地從地主手里轉到農民手里。但這是不夠的。只有實行共耕制才是出路?!?51“我們的共同任務和我們的共同目的是過渡到社會主義經濟,過渡到集體支配土地,過渡到共耕制現在這樣向共耕制過渡是正確的,具有真正社會主義的規(guī)模?!编?919年2月頒布了關于社會主義土地整理條例和向社會主義農業(yè)過渡的措施的法令,法令明確宣布,所有各種個體的土地使用形式都應當看做是暫時的和正在過時的形式,因此要求必須從土地使用的個體形式過渡到集體形式。與此同時,在建立一大批國營農場基礎上,把大量的農民組織到農業(yè)公社、勞動組合和共耕社之中。直接用無產階級的國家法令,把小生產集合成大生產,按共產主義原則來組織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另一個是,在分配領域,實行余糧征集制,用國家統(tǒng)一分配農產品的政策取代交換,直接切斷小生產賴以生存的外部條件?!胺灿杏嗉Z而不把余糧運到糧站者一律宣布為人民的敵人,判處十年以上的徒刑。沒收全部財產,永遠驅逐出村社?!?61由政府派出大量的余糧征集隊,把每個農民家庭的所有余糧,甚至不僅僅是余糧征集走,禁止私人買賣余糧及其他工業(yè)品。同時,取消貨幣流通代之以產品的直接分配;組織全體居民加入消費合作社,由國家直接供應統(tǒng)分配等等。為了應付戰(zhàn)時經濟困難,渡過難關,蘇維埃俄國實施了以共耕制和余糧征集制為主要內容一系列戰(zhàn)時應急措施。這些應急措施的實施在客觀上使小農改造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即以強制的“直接過渡”代替了此前“間接過渡”。三、新經濟政策時期保存和發(fā)展小農生產,實行迂回過渡的思想“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措施為鞏固和保衛(wèi)蘇維埃政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如果把其當做為改造小農及其生產方式的方式、途徑和步驟,在俄國這樣一個小農占人口多數的落后國家,顯然表現出了嚴重的急躁情緒。歷史證明這是一種失敗的嘗試。1920年底,持續(xù)了三年的俄國國內戰(zhàn)爭雖然結束,但國內的政治經濟矛盾卻在迅速激化,危機不可避免。具體表現為經濟崩潰,窮困不堪,危機四伏,城市工人因失業(yè)而罷工游行;士兵發(fā)生叛亂;特別是廣大農民普遍表現出強烈不滿,生產興趣下降,播種面積大幅減少,有的地方甚至發(fā)動了暴動、暴亂和武裝起義。嚴酷的事實使列寧不得不冷靜下來,他開始認真反思和檢討過去,最后他終于認識到通過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的方式來對小農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根本無法行通。列寧對形勢進行了正確的估量,其關于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指導思想發(fā)生了變化。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列寧果斷地提出了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新經濟政策。隨著政策的轉變,列寧關于小農生產方式改造思想也發(fā)生了一次大的飛躍。他提出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中,不可能用大工業(yè)直接排擠、消滅農業(yè)小生產,而只能是適應農民小商品生產的發(fā)展,采取因勢利導,通過國家調節(jié)和市場、商業(yè)等中間環(huán)節(jié)提高小農生產力,然后逐步發(fā)展社會主義大工業(yè)和大農業(yè)。特別是列寧此時對合作社在改造小農生產方式中的作用和意義有了新的認識171。1923年,列寧在病榻上完成了他的論合作社,他在該文中重新深入思考了俄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革理論,對合作社的性質和作用作出了新的評價。他指出,合作社是對做買賣的農民讓了步,通過合作化“我們發(fā)現了私人利益即私人買賣的利益與國家對這種利益的檢查監(jiān)督相結合的適合程度,找到了使私人利益服從共同利益的適合程度。”18哈作社是過渡到新制度“農民感到簡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聞,且“對我們來說,合作社的發(fā)展就等于只有上述‘小小的’例外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盠鼉透過新經濟政策各方面的內容,可以看到列寧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的小農生產方式改造的新思路,那就是通過保存和發(fā)展小農生產,培植生產力,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實行迂回向社會主義大農業(yè)過渡。參考文獻【L】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L402【2】列寧選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55256【3】列寧選集第1卷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8【4】列寧選集第3卷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479【5】列寧選集第35卷MI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4357【6】列寧選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5【7】薛漢偉土地國有化、農業(yè)集體化、全面國有化四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國有制理論與現實【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3845【8】列寧選集第4卷第3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8773【責任編輯吳高君】一25~萬方數據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2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馬克思經典著作讀后感我用了幾天時間通讀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第一卷第一章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與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該章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唯心主義歷史觀為批判的標靶,以系統(tǒng)闡述唯物主義歷史觀為主線,涉及與歷史發(fā)展和思想斗爭相關的種種龐雜內容。因其理論內容具有獨立的價值,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一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里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述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并根據新的歷史觀對共產主義作了科學的論證。以下是我的讀后感,因為理論水平有限,其不足之處懇請劉老師斧正。本節(jié)中,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系(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并運用這些范疇系統(tǒng)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的出發(fā)點。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范疇、觀念作為歷史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作為歷史發(fā)展出發(fā)點。如何確定歷史發(fā)展的出發(fā)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復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系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以“交往行為”為核心概念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中有尚未被充分認識和挖掘的理論意義。國家代表的不是單個利益也不是全體利益,而是共同利益。單個利益通常被外在的力量輕易抹掉,許多不同的單個利益又構不成全體利益,全體利益在無數多的個體差異面前已經近乎退縮為零,任何假全體利益之名言說的論調都有值得懷疑的初衷。只有共同利益可言,共同利益體現出人與人之間不得不如此、只好如此的被動性,是彼此牽制彼此掣肘因而相互退讓相互妥協(xié)的表現形式,因而國家就是“強迫”的代名詞,國家在這種既成的“強迫”中應該容許妥協(xié)的各方在適度的范圍內的斗爭。如果一個國家又強調“強迫”又不容許斗爭,那無疑這樣的國家是最蠻橫的,是根本不值得相關各方繼續(xù)信守在它周圍維持這樣一個徹頭徹尾的虛幻共同體形式的,說穿了它的本質就是“一個階級統(tǒng)治著其他一切階級”,一小部分人壓制其他大部分人的專制。馬恩在此對共同利益和國家的強調提示哲學從對“主體性”的探討轉向對“主體間性”的研究,透過“主體間性”的特征才能更準確地分析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意識形態(tài)的特征和本質。歷史已經證明,馬恩關于共產主義實現條件的論斷是科學而有預見性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產主義實踐被“交往的擴大”所消滅,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異化”“發(fā)展成為一種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擺脫“依然處于地方的、籠罩著迷信氣氛的‘狀態(tài)’”。可以說,當前世界市場的迅猛發(fā)展正在實現著“把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5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客服 - 聯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