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匯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營營銷 >
    經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科 神經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1西方倫理思想史導言西方倫理思想史導言一倫理思想史就是倫理學一倫理思想史就是倫理學1黑格爾哲學史本身就是哲學黑格爾哲學史本身就是哲學(1)研究思想史,就是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發(fā)展著的思想。其中,無數有智慧的頭腦創(chuàng)造的思想精華,構成了無窮無盡變化發(fā)展的思想史的永恒要素。(2)研究思想史,就是通過歷史的追溯來展現(xiàn)邏輯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關系。例如“馬克思博士,這個我最崇拜的人,還是一個十分年輕的人(至多不過24歲左右);他將給中世紀的宗教和政治以致命的打擊;他既有深思熟慮、冷靜、嚴肅的態(tài)度,又有最辛辣的機智;如果把盧梭、伏爾泰、霍爾巴赫、萊辛、海涅和黑格爾合為一人(我說的是結合,不是湊合),那么結果就是一個馬克思博士。”莫澤斯赫斯“樂于吸取外國的好東西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秩序+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總和=社會主義”。列寧2黑格爾“普遍”的聯(lián)系賦予個別的事實以意義我們要知道并預見它們的必然聯(lián)系,在這種聯(lián)系里,個別的事實取得它們對于一個目的或目標的特殊地位和關系,并因而獲得它們的意義。因為歷史里面有意義的成分,就是對“普遍”的關系和聯(lián)系??匆娏诉@個“普遍”,也就是認識了它的意義。黑格爾哲學講演錄【解讀】(1)研究思想史,必須把握過去思想和現(xiàn)在思想的聯(lián)系,因為只有從這種聯(lián)系當中才能解歷史上出現(xiàn)的某一思想的意義。(2)歷史上出現(xiàn)的每種具體思想在它產生時,都是與它的時代背景、理論狀況以及思想者的個人特征相聯(lián)系(比如亞里士多德、托馬斯阿奎那、黑格爾),但是他們一經產生就進入歷史,亦即進入人類思想史的普遍聯(lián)系,因而就具有了歷史意義。二倫理是什么1中國傳統(tǒng)詮釋“倫”是輩分、等次、順序;“理”是治理、整理、條理。“倫”“理”連用,主要用來指稱“道德準則”,比如孟子所言“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倫理是一種客觀的關系,是一種特定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客觀的物質性關系)以及對這種關系的領悟和治理(主觀的精神性關系)。2倫理與道德的區(qū)別(1)亞里士多德的區(qū)分人的德性分為倫理的德性和理智的德性。倫理的德性,相當于“倫理”,是指在城邦倫理關系中形成的德性。理智的德性,相當于“道德”,是指不經過倫理關系的天生的智慧之德,主要還是指社會生活和交往的結果。(2)黑格爾的區(qū)分倫理關系本質上只是現(xiàn)實合理性的秩序中的關系,倫理發(fā)展的過程就是客觀精神的發(fā)展。法和道德都是倫理關系發(fā)展過程的階段或環(huán)節(jié)。德是在這個過程中的主體意志的主觀設定,而主體只有進入客觀的倫理關系才能形成現(xiàn)實的德,因此“德是倫理的造詣”。(3)總結倫理是通過人的領悟、認同和自覺維系的客觀關系。道德和法律都是維系和調節(jié)這種倫理關系的方式,同時又是個人應有的德性或操守。德性是處于倫理關系中的人所應有的領悟和操守。可見,“倫理”突出客觀性和社會規(guī)定性,“道德”突出主觀性和個人實踐性。三西方倫理思想發(fā)展軌跡1古希臘倫理思想(1)時代背景反映著進入文明時代的歐州先進民族的倫理精神(2)主要特征探求善的本質、普遍的行為法則和城邦公民應有的品德,在奴隸制的范圍內尋求自由和公正的城邦秩序。(3)理論形態(tài)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產生了第一部倫理學著作尼各馬科倫理學。2中世紀倫理思想(1)時代背景反映著在封建專制主義和教會神學統(tǒng)治下形成的倫理精神。32內因神話的內容和特點(1)神話的內容諸神擁有與人同樣的形態(tài)特征和喜怒哀樂,這種神的觀念一旦滲透到人的純潔心靈,就意味著人的行為的種種惡性將在神的行為中得到全部肯定,不可避免地將給社會帶來道德混亂。(2)神話的特點神話是對世界起源的一種解釋,只是這種解釋建立在故事和想象的基礎之上。但是,當這種解釋要求人們無條件地信仰而不允許人們懷疑時,它就成為了一種人為的宗教式的世界觀。它必然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思想的進步。(二)物性詮釋自然哲學的特點1自然哲學家的世界觀(1)“一元論的世界觀”立足于以一個原理解釋變化的世界傾向于尋求“質料因”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無限定者”、阿那克西美尼的“空氣”傾向于尋求“形式因”畢達哥拉斯的“數”,不僅是質料,還是一種性狀和變化原則(2)多元論的世界觀注重對宇宙和諧秩序的探討,用多種本原的相互關系來把握自然變化和多樣性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哥拉、德謨克利特2自然哲學家的道德思考(1)自然哲學家缺少把人作為特殊存在的認識,但在解釋自然變化時常常用人類社會的結構原理和人的存在原理對自然進行了擬人化闡釋?!纠纭亢绽死卣J為,斗爭是萬物之父,而對立表象的深處是和諧,猶如弓箭的弓與弦的關系;作為宇宙中心的“活火”,是在由“火”向“空氣”“水”“土”的生死轉化過程中獲得永恒不竭的能源的。這種自然觀揭示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承認他者存在的價值取向,只有相互的認同才是自我存續(xù)的根本。(2)自然哲學家對世界合理性的解釋有一個共同特征,即認為萬物有靈。【例如】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靈魂是世界的理性,肉體是靈魂的墳墓,通過“輪回轉生”的思想把來世意義提高到現(xiàn)實生活的首位;為了凈化靈魂,他們在教團生活中提倡“節(jié)制”“友愛”“誠實”的美德。德謨克利特也有“精神生活優(yōu)先”的思想。盡管他是唯物論者,但他主張節(jié)制和適度的快樂,讓肉體快樂與精神寧靜相結合,使心情不會被外在之善的過分追求所迷惑,從而達到精神的“朗悅”境界。三道德思考模式之三人文(一)自然與人為的對立人文思想興起的當下語境1自然哲學家如何看待“人為”(1)自然哲學家主要研究本原存在的問題,他們把人僅僅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看不到人類區(qū)別于自然物的固有特性。因此,他們的倫理思想只是從自然存在中來理解人。(2)自然哲學家把所有屬于人的經驗的存在(比如意識、意志、感情)都看成是人的臆見和錯覺,剝奪了其作為真實存在的資格,其結果是使人的獨立存在的因素更加受到排除。2兩論時期如何看待“人為”(1)對立概念的凸現(xiàn)公元5世紀中后期,作為政治改革的回應,“自然與人為”對立概念得以凸現(xiàn),自然屬于自身客觀存在著的世界,與此連接的是“自然主義立場”;人為即人的各種規(guī)范性約定、生活中的習慣和行為準則就是屬于人的主觀世界的產物,與此連接的是“法的立場”。(2)“法的立場”體現(xiàn)相對主義的價值觀,反映個人或城邦的習慣和品性的特殊性(二)奴隸制民主制的推行人文思想興起的政治背景1民主制推行的時間在梭倫改革之后逐漸實現(xiàn),在希波戰(zhàn)爭的勝利中得到具體體現(xiàn),在伯里克利時期達到繁榮的頂峰。2民主制推行的意義希波戰(zhàn)爭的勝利,使參加戰(zhàn)爭的平民階層的意識得到空前高揚,一般平民對自己的實力進行重新評定。此后,權力世襲的思考方式(以門閥高低、財產多寡為價值標準)遭到排除,“優(yōu)秀性”的重視(以個人的人格和實力為主)成為個人評估的價值標準。這種“優(yōu)秀性”就是一種廣義的“德性”,是指稱每一種自然存在的固有能力。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51
      1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中科大MBA1管理思想演進史淺析摘要管理思想的發(fā)展有其一定的經濟背景和理論基礎。古典經濟學催生了古典科學管理理論,以“經濟人”為核心單純追求內部效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讓管理學重新審視了人的社會性特征,學家們開始關注效益與效率的并行,重視人的社會職能的實現(xiàn)。經濟危機以后,管理學開始注重對管理過程的研究,強調在急劇變化的經濟形勢面前,管理的著重點在于建立一種自適應系統(tǒng)。新經濟時代到來以后,以知識為核心的企業(yè)形態(tài)開始出現(xiàn),關于組織的形態(tài)和組織關于知識管理的理論產生。西方管理理論的誕生有著合乎邏輯的歷史背景和理論基礎,我國的政體和經濟體制與西方有較大世界,探索西方管理理論的演進脈絡,有助于改造或創(chuàng)建適合我國企業(yè)的管理理論。關鍵詞管理要素管理理論經濟學理論管理思想經過多種社會形態(tài)和經濟制度的演變和發(fā)展,通過對管理要素的不斷認識,逐漸形成了從古典科學管理理論到“后現(xiàn)代管理理論”的多向度的科學管理理論系統(tǒng)。探究管理理論發(fā)展變化的趨勢,不可忽視其形成的歷史背景和理論基礎,并借此推動當前管理理論的實證工作是管理學者的不斷追求。本文將從管理要素伴隨經濟發(fā)展的演變的角度來淺析其發(fā)展規(guī)律。一、管理的基本框架及管理思想的演變歷程。(一)管理框架的定義丹尼爾A雷恩對管理的定義是管理執(zhí)行特定職能活動,從而有效地獲得、配置和利用人類的努力和物質的資源以實現(xiàn)某個目標1?;谒亩x,我認為管理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為人、組織、外部社會環(huán)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以及管理行為,可以將人、組織和外部社會環(huán)境視為管理的基本要素,而其中人是管理的主題和對象。管理活動的起源具有一定的經濟背景,資源的稀缺性和人的需求要求之間的基本矛盾推動了人歸屬于某類組織并管理框架之下,通過組織的分工、協(xié)作對有限的資源進行配置、生產以滿足更廣范圍的的人類需求。因此,不同的經1管理思想史丹尼爾A雷恩P10中科大MBA3梅奧通過對“經濟人假設”的否定提出了“社會人假設”,他認為人除了對經濟利益的需求外,還有對社會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人們的行為除了追求經濟利益的動機外,還要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安全感、歸屬感和社會地位等,她提出工人是“社會人”的概念。需求理論的代表馬斯洛通過對人性的假設定位提出了最為早期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論。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愛的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五個層次。他認為人的需求是有明顯界限的層次需求,人是由低級層次需求向高級層次需求的順序來實現(xiàn)自我的。由此提出了“自我實現(xiàn)人”的假設。克林頓阿爾德弗爾隨后對馬斯洛需求層次進行了整合,提出了人的三種核心需求,即生存、相互關系和成長。到此隨著對人性的假設的不斷認識,管理理論形成了當代較為主流的“以人為本”的思想3。除了對人性的假設、人類需求的不斷重新認識推動了管理理論的發(fā)展,組織形態(tài)和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也推動了管理理論的發(fā)展。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下截然不同的政治體制、經濟環(huán)境導致了組織形式的差異,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不同推動了組織形態(tài)由初級向更高級別的進化。組織形態(tài)由家庭、部落、國家、教會,而企業(yè)形態(tài)經歷了作坊、工廠、公司和知識型經濟下的多種形式的發(fā)展。由此可見,生產力水平所推動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發(fā)展實際推動了管理要素的新認識和新發(fā)展,直接推動管理思想的發(fā)展。二、管理思想理論演變的經濟學脈絡精神文明的誕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物質文明為基礎,社會生產方式,是管理思想產生和發(fā)展的基礎,管理學的歷史沿革中始終顯現(xiàn)著經濟學的脈絡。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yè)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的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lián)系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由此可見,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因而,始終必須把‘人類的歷史’同工業(yè)和交換的歷史聯(lián)系起來研究和探討?!笨梢姡芯抗芾硭枷氲陌l(fā)展,必須聯(lián)系當時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生產關系狀況。管理思想是人們在總結、研究一定的生產方式下的管理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而生產方式的變革、管理實踐的發(fā)展和管理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實問題又必然促使人們去進行理論3蔣景楠彭波濤管理學中的人性假設探討及趨勢分析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7
      頁數: 9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610500322中國行政史5選考,2012年版主編/虞崇勝上篇中國古代的行政管理第一章夏商周的行政管理;第二章秦漢的行政管理;第三章魏晉南北朝的行政管理;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第五章五代、宋的行政管理;第六章遼金元的行政管理;第七章明的行政管理;第八章清的行政管理;下篇中國近代的行政管理第九章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第十章南京臨時政府的行政管理第十一章北洋軍閥政府的行政管理第十二章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十三章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十四章戰(zhàn)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管理第十五章工農民主政權的行政管理第十六章抗日民主政權的行政管理第十七章人民民主政權的行政管理,上篇中國古代的行政管理引論,一中國奴隸社會行政管理的特色(201010簡答)第一,神權政治色彩濃重第二,等級君主制的國家結構第三,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家”為模式組建的“家天下”王朝第四,原始民主遺風的殘留二中國封建社會行政管理的特點第一,君主專制體制的時間長第二,權力集中的程度高第三,思想控制方法不同第四,相對完整的官僚體系三中國古代行政管理的內在邏輯和發(fā)展趨勢,上篇中國古代的行政管理第一章夏、商、周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原始民主管理體制的演變第二節(jié)夏商周的中央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夏商周的地方行政體制第四節(jié)夏商周的行政運行和行政監(jiān)督第五節(jié)夏商周的官員管理第六節(jié)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向君主專制體制過渡,第一節(jié)原始民主管理體制的演變,一、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氏族公社的管理36簡述夏商西周時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跡對君主權力的影響(201001、201201簡答)二、軍事民主制時期的管理體制,第二節(jié)夏商周的中央行政體制,一、夏朝群主制政體的形成二、殷商時期行政體制的發(fā)展演變(一)王子王位繼承制的確立(二)中央政府的機構設置三、周行政體制的規(guī)范化(一)嫡長子繼承制的確立(二)周中央官僚機構26在西周中央國家機關體系中,周天子的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周天子在全國范圍內擁有的權力有(201210多選),第三節(jié)夏商周的地方行政體制,一、夏的地方行政體制二、商的地方行政體制三、周的地方行政體制,第四節(jié)夏商周的行政運行和行政監(jiān)督,一、夏商周行政運行的體制性特點二、夏商周的行政決策與聯(lián)絡(一)縱向的行政決策與聯(lián)絡(二)橫向的行政決策與聯(lián)絡三、夏商周的行政執(zhí)行四、夏商周的行政監(jiān)督,第五節(jié)夏商周的官員管理,26商代職官大體劃分為200801多選一、官員的選拔二、官員的管理機構三、官員的爵制四、官員的俸祿和退休,第六節(jié)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向君主專制體制過渡,26戰(zhàn)國時期各國中央政府官員中屬于中樞官員的有20101040春秋時期,賦稅制度的改革對國家行政體制變革所產生的影響有哪些(201101簡答)36.簡述戰(zhàn)國時期各國郡縣制的特點。(201110簡答)一大國爭霸與等級君主制王朝的解體二強卿專制與中央集權體制雛形的出現(xiàn)(一)世卿制的瓦解與官僚制雛形出現(xiàn)世卿世祿制(201001、201210名詞)(二)國鄙制(200901名詞)向郡縣制的轉化三變法運動與中央集權管理體制的確立41試述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對后世封建國家行政管理的影響(201001論述),第二章秦漢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簡述秦漢時期皇權的主要內容(201010、201210簡答)一皇帝制度二宰相制度及其變遷(一)丞相制(二)中外朝制(201110名詞)(三)三公宰相制(201010、201201名詞)(四)尚書臺三列卿四相府諸曹與尚書臺諸曹(一)相府諸曹(二)尚書臺諸曹,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州二郡縣制度與王國列候制(一)郡(二)縣(三)王國制(四)列候制三鄉(xiāng)、里、亭四少數民族地區(qū)行政體制41試述秦漢中央政府管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靈活方式(200810論述)41.論述秦漢時期中央政府針對各少數民族的實際情況所采取的管理方式。(201110論述),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秦漢政府的行政決策(一)決策信息獲取方式(二)決策方式二秦漢政府的行政執(zhí)行(一)圣旨的種類和下達方式(二)圣旨執(zhí)行中各級官吏的處置權三秦漢政府的行政監(jiān)督(一)中央政府的行政監(jiān)察(二)地方行政監(jiān)察,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二官吏的任用三官員的考核四官員的待遇(一)爵祿制度(二)休假和致仕制度26.漢時以鄉(xiāng)舉里選為基礎的官員選拔方式有201110多選,第三章魏晉南北朝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三公卿體制的逐步解體二三省決策地位的游移(一)尚書臺獨立(二)中書省的成立(三)門下機構的定型,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地方行政管理層次的調整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政權對地方行政體制進行調整的主要表現(xiàn)有哪些(201001簡答)二軍政一體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三特殊行政區(qū)的行政體制27.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殊行政區(qū)主要有201110、201210多選四基層行政組織,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41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行政決策的程序特點(201010論述)(一)權臣擅政的偏離中央集權原則的決策方式(二)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決策方式二行政執(zhí)行三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錄用和考核二官員的待遇,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簡述唐朝統(tǒng)治者針對尚書省權力過大所采取的措施。(201110、201201簡答)一三省的定型與調整(一)三省分權的共同決策體制(二)二省執(zhí)要、尚書奉行體制(三)中書門下(政事堂)專職宰相體制40簡述中書門下政事堂與唐初政事堂的主要不同之處(200810簡答)二翰林院和樞密院(一)翰林院(二)樞密院三中央各職能機構(一)六部二十四司(六部201001名詞)(二)九寺、五監(jiān)27隋唐九寺中,與戶部執(zhí)掌相關的有201010多選36簡述隋唐時,尚書六部與九寺五監(jiān)的關系(200901簡答),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道及其他中央派出機構二州府領縣制和縣下基層組織三特殊行政區(qū)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27唐代的決策文書有200801多選一行政決策二行政執(zhí)行三行政監(jiān)督36隋唐時行政監(jiān)督的新進展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01101簡答),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201001多選)(一)科舉制度(二)門蔭、行伍、流外入流、入幕制、行伍(201010名詞)二官員的任用三官員的品階、勛爵制度四官員的考課五官員的待遇41試評析唐代差遣任職法(200910論述),第五章五代、宋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五代時期的行政管理第二節(jié)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宋朝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四節(jié)宋朝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五節(jié)宋朝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五代時期的行政管理,36簡述造成五代時期行政執(zhí)行隨意性和混亂性的原因(200910簡答)一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中樞機構(201110多選)(1)樞密院;(2)中書門下;(3)三司使(200801名詞);(二)職能機構二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道(二)州(三)縣三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二)行政執(zhí)行(三)行政監(jiān)察四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和任用(二)官員的考課和升遷(三)官員的待遇,第二節(jié)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兩府三司制(200810名詞)26屬于宋代路一級行政區(qū)劃中的監(jiān)司有(200901多選)26屬于宋代路一級行政區(qū)劃中四監(jiān)司的有(201201多選)二中央各職能機構(一)尚書省與尚書六部(二)諸寺、監(jiān),第三節(jié)宋朝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路二州、府、軍、監(jiān)三縣和縣下基層行政組織,第四節(jié)宋朝政府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北宋時期堅持宰相權力制衡的具體措施有哪些(201101簡答)一行政決策簡述宋代決策會議的具體形式(200801簡答)二行政執(zhí)行三行政監(jiān)察41試述宋代監(jiān)察制度的改革(200901論述)(一)臺諫趨于合一(二)賦予臺諫官以特權(三)輕重相制,交叉監(jiān)督,第五節(jié)宋朝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一)科舉(二)蔭補、軍功、流外補職、納資入官;流外補職(201101名詞)二官員的任職三官員的考課四官員的待遇(一)品、階、勛、爵、爵及附加官銜(二)官員的俸祿、休假和退休,第六章遼金元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遼的行政管理第二節(jié)金的行政管理第三節(jié)元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遼的行政管理,26遼代的諫官主要有201101多選遼代行政決策中存在氏族制度殘余的表現(xiàn)有哪些(200901簡答)一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北面官制(200910名詞)1北、南宰相府;2大林牙院和大于越府;3職能機構;(二)南面官制1漢人樞密院;2尚書省3中書省;4門下?。?翰林院;二地方政府地行政體制(一)五京道;(二)州縣制和設下軍州;(三)部族制;(四)招討司、統(tǒng)軍司;三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與行政方式;(二)行政監(jiān)督;四行政官員的管理(一)行政官員的任用;(二)行政官員的考核和升遷;(三)行政官員的俸祿和退休;,第二節(jié)金的行政管理,一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勃極烈制度(二)尚書省、樞密院二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路、府(州)、縣(二)猛安謀克制(200810名詞)(三)行臺尚書省三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及其方式(二)行政執(zhí)行(三)行政監(jiān)督四行政官員的管理(一)行政官員的任用(二)行政官員的考核和升遷(三)行政官員的俸祿和退休,第三節(jié)元的行政管理,一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中書省、樞密院(二)六部及諸院、司、府、監(jiān)、寺二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行省制的確立(二)宣慰、招討、安撫、宣撫諸司27元代用于招安少數民族首領并允許世襲的官職有(201001多選)(三)路、府、州、縣(四)村社制度三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及其執(zhí)行(二)行政監(jiān)察四行政官員的管理(一)行政官員的任用(二)行政官員的考核和升遷元代對地方官考核所依據的標準是什么(200910、201201簡答)(三)行政官員的俸祿和退休,第七章明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宰相制的廢除和內閣制的確立41從制度的角度論述明代內閣制與以往宰相制的區(qū)別(200801論述)41.試述明朝內閣制度與歷朝宰相制度的區(qū)別。(201210論述)二司禮監(jiān)三六部四五軍都督府簡析明代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關系(200910簡答)五諸寺,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簡述明代鄉(xiāng)村的自治管理形式(200901簡答)一省三司分立與督撫的設置二道三府、州、縣四鄉(xiāng)老人制和里甲制(200810多選)五邊遠地區(qū)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27明朝提刑按察使司的職能有(200901多選)一行政決策及其方式(一)會議制度(二)票擬與批紅(三)封駁制度(201210名詞)27明代政府機構中有封駁權的有(200910多選)二行政執(zhí)行的制度化三行政監(jiān)察制度的完備(201101多選)41試述明代地方監(jiān)察制度(201101、201201論述)(一)都察院和六科(二)地主監(jiān)察系統(tǒng)(三)對官員管理的監(jiān)控(四)特務系統(tǒng)28明代設立的對各級官員和人民進行秘密偵察的特務機構有201101、201201、201210多選,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任用和回避(一)官員的選拔簡述明朝官員選拔制度的主要內容(201210簡答)1薦舉;2學校;3科舉;4其他選拔途徑;(二)官員的任用(三)回避制度二官員的考核(一)考滿(200810、201101名詞)(二)考察三官員的升遷四官員的品級和俸祿(一)品級(二)俸祿五官員的休假和退休,第八章清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議政王大臣會議(200901名詞)一議政大臣會議(201001多選)二文館、內三院、內閣三軍機處四六部、理藩院(200801名詞)、大理寺五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太仆寺六宗人府、內務府,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省(一)總督、巡撫、提學(二)二司二道三府、廳、州、縣四里社制和保甲制(保甲制201001名詞)五特殊行政區(qū)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29清朝議政會議的形式有(201210多選)一議政的形式二內閣票擬三軍機處承旨擬辦四行政執(zhí)行五行政監(jiān)察簡述清朝的地方監(jiān)察體制(201010、201201簡答),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任用及回避(一)官員的選拔1科舉2學校3薦舉和捐納4世職和蔭敘5吏道(二)官員的任用(三)回避制度二官員的考核和升遷三官員的封爵、俸祿、休假和退休(一)封爵(二)俸祿(三)休假制度(四)退休制度,下篇中國近代的行政管理引論,一近代中國國情與行政體制的演變(201001簡答)(一)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到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建立(二)從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到1928年6月奉系軍閥統(tǒng)治垮臺(三)從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近代中國行政管理的特點(200801、200810簡答)(一)半殖民地化近代化的并存及雙向演化(二)民主的形式和專制的實質(三)以黨治國,黨政關系復雜多變(四)軍政全合一,以軍干政相當普遍(五)法律條文與實際情況相異(六)行政效率與社會效益的反差三近代中國行政管理的發(fā)展趨勢(200901論述)(一)舊的管理體制已經崩壞,改革成為時代潮流(二)新的社會因素逐步養(yǎng)壯大,行政管理日趨民主化和科學化(三)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政權,為行政管理的現(xiàn)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第九章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的調整與改革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變革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的調整與改革,一中央政府洋務機構的設立(一)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二)設立南、北通商大臣(三)設立總稅務司(四)設立同文館二戊戌改革與“新政”的推行“百日維新”期間,光緒皇帝實施的改革措施有哪些(201010簡答)(一)“百日維新”期間的行政改革、(百日維新201210名詞)(二)“新政”期間行政機構的局部調整(200910、201201多選)1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2設立商部;3設立巡警部;4設立學部;5設立財政處、練兵處和稅務處;6撤裁有名無實的衙門;三預備立憲與封建帝制的結束(一)“厘定官制”(二)憲政的準備(三)“責任內閣”的成立,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變革,一地方督撫權力的加強二新疆、臺灣設省三盛京改制與東三省行政改革(盛京改制201010名詞)四省行政體制改革(一)督撫官署改革(二)省轄官署改革五省以下地方行政體制改革,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的特殊形式(一)太后垂簾聽政的決策體制(二)總理衙門在行政決策中的地位(三)軍機處決策保密制度的加強1加強封印管理;2嚴防走漏消息;3加強文書檔案管理(四)督辦“新政”的專門決策機構(五)“責任內閣”的奉命決策二行政執(zhí)行的混亂和阻力(一)晚清前期行政執(zhí)行的混亂(二)“百日維新”期間行政執(zhí)行的阻力(200810簡答、201110、201210論述)(三)清末行政執(zhí)行的新變化三行政監(jiān)督(一)都察院行政監(jiān)督功能的強化;(二)資政院、咨議局(200901名詞)的行政監(jiān)督;(三)弼德院(200810名詞)的行政監(jiān)督;(四)行政裁判院和審計院的籌建,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廢科舉、興學堂、派留學二新的任官考試制度的建立三行政官員任用制度的改革簡述清末行政官員任用制度的重要改革措施(200910簡答)四官俸制度的改革,第十章南京臨時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五節(jié)南京臨時政府行政體制的延續(xù),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臨時大總統(tǒng)二中央行政各部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設計的責任內閣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南京府二省軍政府(201101名詞)三軍政分府(200801名詞)四縣,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一)臨時大總統(tǒng)在決策中的地位(二)臨時參議院對行政決策的影響29.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參議院法的規(guī)定,參議院對政府的監(jiān)督方式有201110多選29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參議院法的規(guī)定,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對政府的監(jiān)督方式有201201多選(三)參謀本部在中央決策中的作用二行政執(zhí)行(一)嚴格辦事規(guī)程,保證決策的貫徹執(zhí)行(二)改革文書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三)行政執(zhí)行中的種種阻力三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與任用二官員的考核與獎懲三官員的俸祿和撫恤,第五節(jié)南京臨時政府行政體制的延續(xù),一中華民國(護國)軍務院的行政體制二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的行政體制三中華民國(護法)政府的行政體制四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的行政體制與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相比,廣州國民政府的行政體制有哪些特點(201110簡答)五廣州國民政府的行政體制六武漢國民政府的行政體制,第十一章北洋軍閥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頻繁變化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演變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頻繁變化,一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的中央行政體制(一)責任內閣制的破壞(二)總統(tǒng)獨裁制的建立(三)洪憲帝制夭折二皖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中央行政體制(一)段祺瑞的超責任內閣制、(超責任內閣2001001、201201名詞)(二)參戰(zhàn)督辦操縱下的總統(tǒng)和內閣三直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中央行政體制(一)直奉聯(lián)合控制下的總統(tǒng)和內閣(二)“賄選總統(tǒng)”曹錕控制的責任內閣四奉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中央行政體制(一)奉系控制下的臨時執(zhí)政府(二)中華民國軍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演變,一省的行政體制二道的行政體制三縣的行政體制四特別行政區(qū)的行政體制(一)京兆特別行政區(qū)(二)熱、察、綏特別行政區(qū)(三)川邊特別區(qū)(四)寧夏、青海地區(qū)(五)蒙、藏地區(qū)(六)外蒙古特別行政區(qū)(七)東省特別行政區(qū)(八)西康特別行政區(qū)五特別市與普通市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的獨裁趨向(一)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的行政決策(二)皖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行政決策(三)直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行政決策(四)奉系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行政決策1臨時執(zhí)政府的奉命決策2陸海軍大元帥的軍事獨裁二行政執(zhí)行的基本趨向和混亂的原因(一)行政執(zhí)行的兩個基本趨向(二)造成行政執(zhí)行混亂的原因(200801論述、201101論述)三行政監(jiān)督的新形式(一)立法機關的監(jiān)督(二)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三)審計機關的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官員的選拔和任用(一)官員的選拔28北洋政府選拔行政官員的方式主要有200801、200910多選(二)官員的任用二官員的待遇和撫恤(一)官員的薪俸(二)官員的保障(三)文官的撫恤三官員的懲戒,第十二章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一國民政府內部組織機構(一)國民政府主席(二)國民政府委員會二五院及其所屬機構三五院以外國民政府直轄機關四國民黨中政會與國民政府的關系29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屬于中央直轄市的有(201001多選),第二節(jié)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一省政府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00910名詞)三市政府四縣政府五市、縣以下自治組織,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國民黨中政會的決策和國民政府的決策二行政執(zhí)行和重要措施(200810多選)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為加強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在行政執(zhí)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01101、201210簡答)(一)改委員合議制為首長集權制(二)改良公文處理,簡化施政程序(三)推行省府合署辦公制度三行政監(jiān)督的發(fā)展趨勢,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行政官員的類別二行政官員的選拔和任用(一)選任資格(二)考試制度(三)分發(fā)與任用三行政官員的紀律和待遇四行政官員的考核和獎懲,第十三章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調整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29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為200801多選42試述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為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能而采取的改進措施(201010簡答)一國防最高委員會的設立二軍事委員會地位的提高三設立“民意機關”國民參政會29屬于抗戰(zhàn)期間地方縣以下“民意機關”的有201010、201201、201210多選四擴大國民政府的權力,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調整,一省行政體制的調整二新縣制的推行三地方各級參議會的建立,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體系(一)決策的權力中心國防最高委員會(二)決策的技術系統(tǒng)中央設計局(200810名詞)(三)決策的參謀系統(tǒng)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二行政執(zhí)行的改進措施三行政監(jiān)督的新形式(200901論述)(一)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監(jiān)督(二)國民黨對行政活動的控制(三)國民參議會的監(jiān)督(四)巡回督導團的監(jiān)督(五)法律監(jiān)督和新聞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省部級人事管理機構的健全二考試與任官三考核與獎懲四俸紿制度和退休制度,第十四章戰(zhàn)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變化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一戰(zhàn)后初期的行政體制與國民政府的改組(一)中央政治委員會的恢復(二)國民政府的改組二“行憲國大”后的中央行政體制、(行憲國大201010名詞)具體分析“行憲國大”前后南京政府行政決策體制的異同(200810簡答)試分析“行憲國大”后,南京政府行政決策體制和決策方式發(fā)生的變化(200910論述)(一)設立國民大會(二)設立總統(tǒng)和總統(tǒng)府(三)五院行政體制的變化(201101多選),第二節(jié)地方行政體制的變化,一中央與地方權限的重新劃分二地方行政體制的調整,第三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的兩個階段(一)“行憲”前國民政府的行政決策(二)“行憲”后南京政府的行政決策1總統(tǒng)處于行政決策中樞的地位2行政院的決策3國民黨對行政決策的控制簡述抗戰(zhàn)后國民黨中政會在行政體制中的地位(200901、201201簡答)二行政執(zhí)行的困難三行政監(jiān)督的方式,第四節(jié)行政官員的管理,一吏治的初步整頓二任官考試制度的變化三級俸制度的調整和“三法”的公布,第十五章工農民主政權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三節(jié)行政人員的管理,第一節(jié)行政體制,工農民主政權創(chuàng)造的行政管理經驗有哪些(201010、201210簡答)一中央政府的行政體制二地方政府的行政體制三工農民主政權行政體制的特點(200801多選、20100、2012011論述)第一,采取“議行合一”的管理體制第二,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第三,貫徹精簡和效能的原則,第二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二行政執(zhí)行三行政監(jiān)督(一)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二)工農檢查機關和監(jiān)督(三)主管部門的監(jiān)督(四)審計監(jiān)督,第三節(jié)行政人員的管理,一行政人員的選拔任用二行政人員的考核與獎懲三行政人員的待遇,第十六章抗日民主政權的行政管理,第一節(jié)行政體制第二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第三節(jié)行政干部的管理,第一節(jié)行政體制,30.邊區(qū)各級行政人員的任用方式主要有201110一邊區(qū)政府委員會二行政公署(201101名詞)(一)邊區(qū)政府的代表機關(二)本地區(qū)最高行政機關三專員公署四縣政府五區(qū)公署(201001名詞)六鄉(xiāng)(村)政府(一)以鄉(xiāng)、市為基層單位(二)以村為基層單位,第二節(jié)行政運行與行政監(jiān)督,一行政決策二行政執(zhí)行(200801、200810簡答)40抗日民主政權的行政執(zhí)行對于今天的借鑒意義有哪些(201001簡答)(一)設立政務會議,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以保證各項行政決策的正確執(zhí)行(二)賦予行政首長以較大的權力,將集體領導與個人負責結合起來(三)適當擴大下級行政機關的職權,實行逐級負責制(四)實施精兵簡政,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能三抗日民主政權的行政監(jiān)督(200810多選、201210簡答)(一)共產黨的監(jiān)督(二)參議會的監(jiān)督(三)行政系統(tǒng)的內部監(jiān)督(四)群眾民主監(jiān)督抗日民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 88
      1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大工19春中國古建筑史在線測試0001試卷總分100得分100一、單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1在山區(qū)修建長城時,沒有借助下面哪種運輸方式A人力B騾馬C飛筐走索D在冰面上拖拽正確答案B2關于修建長城時的管理方式,下面說法錯誤的是A采用扁平化管理B采用“分段包工責任制”C將總任務分解,層層分配給“包工隊”D將分工狀況刻在城磚,筑進城墻,便于追查責任人正確答案A3關于中國佛教石窟的起源和特色,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起源于印度石窟B是中國獨創(chuàng)C一般設在佛寺旁D由于西部荒山多、木材少,難以修建佛寺,只能開鑿石窟正確答案A4下面哪座關城處于長城沿線A嘉峪關B劍門關C雁門關D山海關正確答案B5“衍圣公”是指A孔子的封號之一B孔子徒弟的敬稱C孔子所有后人的泛稱D孔子嫡系后裔的封號正確答案D6關于大明宮的使用歷程,下面說法正確的是D隨著儒家地位的確立,佛教和道教在我國日漸衰落正確答案BC2定陵地宮中有下面哪些陳設器物A三把漢白玉座椅B萬年燈(盛放燈油的大缸)C二十六只裝有陪葬品的紅漆木箱D暗箭等機關埋伏正確答案ABC3下面哪些宮殿建筑僅剩遺址A阿房宮B長樂宮C未央宮D大明宮正確答案ABCD4祠堂的功能包括A祭祀先人B開辦學校C聯(lián)絡宗族感情D懲辦觸犯族規(guī)者正確答案ABCD5關于云岡石窟中佛像風格的演變,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由于云岡石窟的開鑿時間僅持續(xù)了60余年,因此其佛像風格沒有明顯的變化B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充滿渾厚、質樸的西域情調C中期石窟精雕細琢、裝飾華麗,顯示出繁復的北魏藝術風格D晚期石窟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呈現(xiàn)出中原佛像“秀骨清像”的獨特風格正確答案BCD三、判斷題共15道試題共30分1在古代,祭天的方式包括祭祀天神塑像、舉行祭天儀式等。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2秦始皇陵屬于陵墓,兵馬俑屬于出土文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5
      1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第二編中國新聞傳播史的知識體系第一章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活動一、復習提示中國古代報紙,從唐至清,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先后出現(xiàn)邸報、小報和報房京報等類報紙。辦報者從官員擴展到私人,并進而成為社會上一種行業(yè);從官辦為主到以民辦為主,從類似新聞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冊子,從非賣品到沿街叫賣收費訂閱,總趨勢是逐漸進步的。但在封建專制政制中,古代報紙被嚴格定位在有利于專制統(tǒng)治的框架內,內容長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滯在抄傳官吏文書狀態(tài)。作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信息傳播工具,古代報紙是封建專制體制的體制內事物。復習本章,要求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古代官報的產生及發(fā)展變化的同時,對小報產生的原因和過程也要予以認識,尤其對邸報和小報的特點和性質要加以區(qū)別、比較并認真地把握;另外,民間報房及其所辦報紙也是本章應該關注的重點。二、模擬試題(一)名詞解釋1、露布露布又稱露報,原意指不加封檢的,公開發(fā)布的文書。它是進行宣傳鼓勵或傳播新聞的一種有效方式,是三國和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它直接面向大眾,能取得現(xiàn)場實效。漢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將其用于發(fā)布軍事捷報,把最新消息寫在木板或絲帛上,高高懸起以吸引讀者2、進奏院狀、進奏院狀(地方級別)唐代,進奏院狀是進奏官提供給節(jié)度使的匯報資料,包括中央政府公開發(fā)布的官方新聞,以及進奏院采集的新聞信息。因為只送節(jié)度使(觀察使)本人閱讀,無復本,只是一種半官方性質的情報。宋代進奏院狀的性質有了很大變化。改由中央政府控制,擴大了傳播范圍,不再是單線的情報資料;內容也基本定型,包括朝政簡報明發(fā)上諭大臣奏章。3、開元雜報、開元雜報指唐代開元年間一些朝廷消息的匯集,而不是一家報紙的名稱;它是手抄的,傳播范圍很?。粺o固定刊期和刊頭;主要記載盛世景象和政務瑣事。4、敦煌進奏院狀、敦煌進奏院狀一種和邸報相類似的新聞傳播工具。(1)沒有報頭,開編和結尾部分還保留著官文書的痕跡;(2)發(fā)報方式是由各藩鎮(zhèn)派駐朝廷的進奏官們直接發(fā)給他們的主官;(3)所有的信息,都是進奏官們自行采集的,內容主要是發(fā)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別是和他們的地區(qū)有關的大事。(進奏院狀的基本內容是諭旨、奏折、官方動態(tài)等)。(宋代的報紙審查制度)5、邸報、邸報是在政府中樞部門統(tǒng)一管理下統(tǒng)一發(fā)布的正式官報,由都進奏院負責發(fā)布。其內容主要是皇帝的詔旨、起居;官吏的任免、官僚的奏章;軍事情報、刑罰等。它從宮文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宮方的新聞傳播工具,成為當時社會上傳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載體,由不定期發(fā)行轉為定期發(fā)行。6、宋代小報、宋代小報始見于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非官方報紙。是一種未經官方審查。自行抄傳(或刻印流傳)的報紙。內容主要是朝廷動態(tài)報道。官吏任免消息。皇帝諭旨詔令等。小報的信息靈通。時效性較強,所發(fā)表的大多是中樞部門還未公開的“朝廷機事”。讀者范圍廣。小報的發(fā)行,突破了官方對新聞傳播的壟斷和封鎖,打破了官方“邸報”的一統(tǒng)天下,滿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識分子對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它觸犯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議論朝政之禁和新聞泄漏之禁。因此受到了封建統(tǒng)治者和派官員的查禁。(是一種以刊載新聞和時事性政治材料為主的不定期的民辦報紙。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開創(chuàng)了我國民辦報紙的先河。)7、定本制度、定本制度是一種為了加強“邸報”傳報活動的管理,使有關限制傳報的禁令得到貫徹而設立的制度。規(guī)定進奏院將所編報狀抄送樞密院,經該院審定,成為一種標準本。7、清代的提塘、提塘報和民間報房之間的關系如何為什么說報房辦的“京報”不是政府官報P34、38清代的提塘分為京塘和省塘兩種京塘指的是設在北京的提塘。主要特點是收受和傳呈地方上報中央的各類公文,包括地方政府上報中央各部院的文書和地方大員寫給皇帝的奏折;收受和下達中央各部院發(fā)給本省的一般公文,皇帝發(fā)給本省官員的一般諭旨和賞賜品;發(fā)行邸報。在提塘的各項日常工作中,抄傳發(fā)行官報即邸報占有重要地位。從清初到清末,駐京提塘向基層官員發(fā)行“邸報”這一體制沒有變化。為了及時處理邸報的謄錄發(fā)行等項工作,從清代初年起,就出現(xiàn)了提塘自設的報房。說它具有半官方的性質,屬于般官方機構,也許更加符合它的實際。提塘所辦的這些報房,有時也被稱為抄房。清代的民間報房與京報清代的民間報房主要集中在北京。清代的民家包房有的說法是認為,民間報房是從提塘報房中分離出來的,是由提塘及其所設報房壟斷“邸報”的抄錄坎坷發(fā)行活動,到一部分人分離出來。以刻報為生,進而設立自辦的報房,刊刻抄報,這也許就是清代民間報房誕生的歷史軌跡。北京民間報房所處的報紙,通稱京報。這些報房因而也被稱為京報房。他們所出的京報,在部分讀者中有時候也被混稱為邸抄報或者邸報。京報的內容基本上是宮門抄,皇帝諭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報的全部稿件都來自內閣和科抄,沒有報房自己采寫的新聞,也沒有任何評論。編輯工作很簡單,把收到的宮門抄,上諭,章奏大體分一下類,照發(fā)就行了。無須標點,也不加任何標題,各報房所出的京報因而大同小異。所異的,僅在上諭和章奏的選擇上,選哪些,不選哪些,各報房不盡一致,因而各家報房京報的內容稍有所不同。這也是那么多報房京報能夠并存的一個原因8、如何理解清代京報誕生的意義、如何理解清代京報誕生的意義清代京報作為中國古代報紙的最完備形式,是一種與近代報刊最為接近的古代新聞傳播工具。內容發(fā)行讀者宗旨(贏利)9、什么是中國古代報紙它有何特征、什么是中國古代報紙它有何特征中國古代報紙,通稱為“邸報”,還有“狀”、“報”、“朝報”、“塘報”等多種名稱其特征是(1)它的內容不同于現(xiàn)代報紙。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諭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員的任免開降獎懲。宮廷動態(tài)等公告性材料。不僅設有專文、專訊,甚至連專門采訪的新聞都沒有2)它的形式不同于現(xiàn)代報紙。它只是材料的堆砌,沒有分欄、標題、消息等。(3)它的發(fā)行與傳遞也不同于現(xiàn)代報紙。它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機構發(fā)布、由水陸驛站傳遞的,而不是由報館出版、發(fā)行的??偟膩碚f,它刊載的材料來自官方,有宮文書色彩,但是畢竟不是作為具有行政效力的事件下達,而是作為人們滿足了解朝廷延動向的需求而抄傳的。因此,它是一種新聞傳播媒介10、評述宋代邸報(朝報)、評述宋代邸報(朝報)、小報的內容、性質和作用。、小報的內容、性質和作用。宋代的邸報內容日益豐富,并趨于規(guī)范化,基本內容是皇帝諭旨及起居動態(tài),臣僚章奏官吏任免開降獎懲、戰(zhàn)報等。它是為了鞏固皇權和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而發(fā)行的官客觀上滿足了官吏和士子們對信息的需求。小報的內容以新聞和時事性政治材料為主,是一個不定期的非宮方報紙。它突破了宮方對新聞傳播的壟斷和封鎖,打破了宮方“邸報”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滿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識分子對朝廷信息的需求。11、評述京報的內容、性質與作用。、評述京報的內容、性質與作用。京報的內容基本上是宮門抄、皇帝諭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它是由北京的民間報房各自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44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中國房地產發(fā)展歷程第一階段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tǒng)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fā)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fā)的序幕。1981年,在深圳、廣州開始搞商品房開發(fā)試點,在此之前,國內只有房地產開發(fā),沒有商品房開發(fā),事業(yè)單位或是企業(yè)單位造房子主要是用于內部職工福利分配。1982年國務院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征收土地使用費。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臺,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開始,國務院先后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至1997年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視察后發(fā)現(xiàn)特區(qū)市場經濟之后變化很大,其中房地產開發(fā)相當成功,認為開發(fā)區(qū)的經驗值得全國推廣,于是他吹響了中國發(fā)地產開發(fā)號角,沿海城市一帶開始展開,特別在海南、北海、廣州、深圳等。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年后,房地產業(yè)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qū)一度呈現(xiàn)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qū)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1993年朱镕基總理到海南視察,發(fā)現(xiàn)海南的房地產市場是已經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場形成了嚴重泡沫。于是下令停止銀行貸款。政府開始第一輪緊縮性宏觀調控,房地產泡沫破裂,造成了大量的爛尾樓和銀行呆壞賬。1993年底緊縮性的調控政策落實,經濟過熱勢頭放緩,處在通貨緊縮通道中,亞洲金融(行情資訊評論)危機爆發(fā),日本、香港等地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后開始復蘇。第三階段相對穩(wěn)定協(xié)調發(fā)展階段1998至2003年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998年對中國房地產業(yè)來說是關鍵之年,分水嶺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開發(fā)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紛紛賣掉退出市場。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開始發(fā)生變化,出臺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產發(fā)展的政策,主要一個是取消福利分房,通過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這種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內爆發(fā),并大幅快速上升。還有價格政策,在這之前商品房的價格受到物價局的管制,不能隨便漲價,是限價的。但是在這時候取消了這些管制,為后來開發(fā)商漲價提供可能,這以后開發(fā)商自己喜歡怎么定就怎么定,開始亂漲價。1998以后,隨著住房實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時期,房地產業(yè)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yè)之一。1998里程碑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出臺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倡導貸款買房。7月3日,國務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同時,“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zhèn)住房供應體系“被確定為基本方向。以上由現(xiàn)行的459下調為405。2月22日,央行降低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個人住房商業(yè)貸款利率均下降054,5年期以內由531降為477,5年以上由558降為504。7月1日,國土資源部制定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定開始施行。這對規(guī)范土地使用權出讓,優(yōu)化土地資源配置,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具有重要意義。2003年地王2月,國土資源部叫停別墅供地,一時間低密度住宅成為“搶手貨“。3月開始,SARS爆發(fā)。6月5日,央行頒布震動房地產業(yè)的12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yè)務管理的通知,規(guī)定開發(fā)企業(yè)申請銀行貸款其自有資金應不低于開發(fā)項目總投資的30,商業(yè)銀行只能對購買主體結構已經封頂住房的個人發(fā)放個人住房貸款。8月12日,建設部公布了國務院18號份文件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通知,在要求“加強房地產貸款監(jiān)管“的同時,“對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和房地產項目,要繼續(xù)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與121號文件形成鮮明反差。12月8日,北京土地整理儲備中心舉行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土地拍賣會,天津順馳以905億元天價中標,高出起拍價475億元,改寫北京土地市場價格標準。12月31日,城鎮(zhèn)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住房管理辦法出臺。評述SARS重創(chuàng)房地產,短暫“寒冬“出現(xiàn)。121號文引起軒然大波,但隨后的18號文又安撫了市場情緒。縱觀這一年,雖然政府加緊對房地產進行調控,但是部門間的觀點并不完全一致。第四階段價格持續(xù)上揚,多項調控措施出臺的新階段2004至2008年2003年以來,房屋價格持續(xù)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暴露出房價過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導致嚴重的社會矛盾,房地產業(y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隨之而來出臺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yè)的調控政策。2004年開始實施宏觀調控,主要特征是收緊土地與信貸兩個閘門,以調控供給為主。2004年個人集資建房3月30日,國土資源部、監(jiān)察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繼續(xù)開展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情況執(zhí)法監(jiān)察工作的通知即“71號令“,此通知規(guī)定8月31日后,不得再以歷史遺留問題為由采用協(xié)議方式出讓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要以公開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進行。政府這一收緊政策,使積習已久的協(xié)議出讓土地方式從此淡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招拍掛方式。然而隨后,全國各地的房價漲聲一片。10月29日央行決定,從該日起金融機構將5年以下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調整為495,5年以上531。這是9年來首次加息。12月,于凌罡在北京發(fā)起個人集資建房運動。評述SARS過后的房價“報復性“反彈,土地拍賣和加息兩種調控工具的使用卻都伴隨著新一輪房價的大漲。通貨緊縮已經成為歷史,經濟過熱和流動性轉而成為焦點。房地產發(fā)展的熱潮已經開始從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轉向內陸城市,房地產企業(yè)的全國化經營發(fā)展兇猛,外資開始成為開發(fā)商重要的融資通道。全年中國房地產開發(fā)利用外資2282億元,同比增長342。2005年八條3月17日,央行宣布調高商業(yè)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公開表態(tài)要“通過此舉打擊炒房者,平抑房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當年一季度全國房價上漲191。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7
      頁數: 9
      3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第五編宋代文學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風與詩風一、知識題1北宋初期倡導復古和堅持寫作古文的作家有柳開、田錫、穆修等人,他們的復古主張和實踐,為后來宋代的古文運動揭開了序幕。2柳開是宋初古文運動最早的先驅人物;田錫在古文運動中是過渡者;穆修是繼柳開后專力作古文的作家,是響應者。4在宋初詩風、文風的變革中提出“有害”“有文”的文論觀點的作家是王禹偁。3宋初詩壇詩派林立,宋初三體詩指“白體”、“西昆體”、“晚唐體”。4王禹偁是宋初詩人,應歸入宋初“白體”詩派,即白居易體。5宋初重要文學流派西昆體的代表作家有楊億、錢惟演、劉筠。6以楊億為代表的西昆體是宋初影響極大的重要文學流派。二名詞解釋1、“西昆體”1西昆體是宋初影響極大的重要文學流派。狹義的西昆體單指其近體律詩,廣義的西昆體兼指其四六文2“西昆”之名是因創(chuàng)始諸人在秘閣唱和的詩集稱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冊府之意。3西昆酬唱集共收詩人十七位,多西昆健將,而以楊億、錢惟演、劉筠為魁首。楊、劉齊名,當時影響很大。三、問答題1、北宋初期復古思潮方面不同作家的不同途徑答復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學發(fā)展的一種趨勢,柳開是北宋復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覺醒的儒者代表;田錫代表了五代文氣習染較深的文學之士對改革文風的自覺;穆修??添n、柳文集,于古文的承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復古思潮在北宋初并未成為主流,僅處于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少數幾個作家先驅自覺的階段。2、王禹偁在文論方面有所貢獻,其文論觀點答于“傳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即傳道明心、有言有文。實際上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3、楊億南朝詩的特點是什么答1借古諷今。2精于用典。3音節(jié)流暢。4辭采華麗。體現(xiàn)西昆體取材博贍,煉詞精整的特色。4、西昆體的創(chuàng)作特色與西昆酬唱集答1西昆體之所以形成一個詩歌流派,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西昆酬唱集的編撰結集。此集的作者有十七人。2就創(chuàng)作方法而言,楊億于西昆酬唱集序中主張“歷覽遺編,研味前作,挹其芳潤”,這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體現(xiàn)。故最能代表西昆體的是楊、劉、錢等人。3其共同創(chuàng)作特色是學李商隱的近體律詩,講究聲律文采,修辭重用典。其長處為文辭密麗,氣象典雅,掃滅五代衰颯弊習,創(chuàng)造純宋人之詩歌;而短處是太雕琢而無自然態(tài)度,太堆砌而少意味。第二章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一、知識題1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2、散文被譽為具有“六一風神”的北宋作家是歐陽修。平易流暢是其散文的基本風格。3、歐陽修七古名作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用類于散文的語句,敘事、議論、抒情雜出,筆摯矯健,風格古硬,故可稱古文詩體,是宋詩中最富權威的一體。4、作為“宋調”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梅堯臣詩作具有“古淡如老樹著花之美”的風格。5王安石在我國散文發(fā)展史上頗有影響,他最擅長的是議論說理。6、王安石主張為文要“以適用為本”,“務為有補于世”,強調文章的現(xiàn)實功能和社會效果。7登飛來峰江上泊船瓜舟題金陵此君事都是王安石的作品。8北宋時被稱為“三蘇”的作家有蘇洵、蘇轍,蘇軾。9、蘇轍文章風格特點淡泊平和。10曾鞏的文章一般多是引經據古、明白詳盡之作,素以見稱的風格是古雅平正。11北宋有位作家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著名,他是曾鞏。12歐陽修多以氣勢入詩。作詩以氣格為主,其代表宋詩為之一變的詩體是古文體。13梅堯臣作為“宋調”開創(chuàng)者之一,其詩作風格最為典型地具有“古淡如老樹著花之美”。1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出自王安石詩泊船瓜舟。15“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出自王安石優(yōu)秀懷古詞作桂枝香金陵懷古。16詩篇暑旱苦熱是王令的作品二、名詞解釋1、半山詩王荊公體“半山詩”即“王荊公體”。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寧居住的地方,他此時期的詩歌被編定為半山集。主要載體是其晚期雅麗精絕的絕句,因而又稱“半山絕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詩歌。三、問答題1、歐陽修散文的基本特點及其風格答①文備眾體,變化開闔,因物命意,各極其工。②文章風格平易近人,紆曲蘊藉。③語言駢散兼用。2、“六一”風神的具體內涵,即美學風格答六一風神是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1措辭平易。2不用古典文字,使用當時通行語言。3用詞造語精練而富有變化。4境界高遠。5獨具陰柔之美。3、歐陽修詩歌創(chuàng)作的散文化傾向主要表現(xiàn)答1用古文的章法寫詩,講究轉折頓挫、虛實正反。2句子徹底散行,長短句雜出,少用偶句,故意做得似對非對,造成散文調而非詩調。3詩中常用語助詞或散文式的介詞。4不僅利用詩歌議論時政、評說歷史、探討學術問題、鑒賞文物書面,而且在詩歌中歌詠或表現(xiàn)日常生活中習見的事情,喜以議論為詩。歐陽修的詩開創(chuàng)了取材廣泛、命意新穎、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的一代詩風,代表著當時詩歌發(fā)展的新方向,體現(xiàn)了宋代詩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4、歐陽修戲答元珍詩的革新特征答1構思特點立足人情物理寫景議論敘事,為說理的內容融入詩歌創(chuàng)造了新的表現(xiàn)方式。2在藝術上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宋詩注重理趣的革新要求。5、梅堯臣詩歌的風格特色和藝術追求答1梅堯臣詩歌創(chuàng)作經歷了由前期的清平淡麗到后期追求古樸深遠的轉變。梅詩之“平淡”實屬“古淡”,是一種老樹著花的美。當他面臨著社會矛盾和個人身世激變時,其詩的古淡趨向于勁峭苦硬;當他仕宦失意而追求隱逸山林時,則發(fā)為沖和恬淡而蘊涵深意。2梅詩追求“苦硬”“瘦勁”,喜歡平淡的風格,其實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其內核是“深遠”,故梅詩“平淡”的特點是構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遠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語句平淡,寓奇峭于樸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6、蘇舜欽詩歌的風格特點答1充滿激情,感情頓挫而發(fā)其郁積,語言明快豪邁,故其詩歌作品的主要風格特色是豪獷雄放而超邁橫絕,如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為蘇詩前期豪獷雄放詩風的代表作品。2構思雄奇飛動的藝術境界,采用夸張遒勁的文學語言,從而形成豪獷中滲透著悲壯的詩歌格調,寓含了更大更重的思想感情的容量。7、王安石散文的特點答1王安石的散文是他文論主張的具體實踐,多為有關政令教化,適于世用之作,而尤以政論文、書札、序跋記、記敘文或小品文為重要。2他的政論文思想內容之充實,現(xiàn)實性、政治色彩之強,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是最突出的。3王文以議論說理見長,其政論文無論長篇還是短篇都寫得結構嚴謹,析理透辟,概括性強,且識見高超,論議果斷,斬釘截鐵,不可易移。4王文語言樸素簡潔、犀利明快。①議論文筆力雄健,以折為峭而渾灝流轉,詞簡而意無不到,不用比喻而說理透徹。②敘事抒情之作,能隨筆揮灑,曲盡其妙,如意暢達而氣雄詞峻,表現(xiàn)了極高的駕馭語言的能力。8、王安石詞桂枝香金陵懷古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答1思想內容描寫金陵蕭瑟的秋景,感懷六朝的盛衰興亡。2藝術特色立意高遠,用字精審,蒼涼悲壯。9、曾鞏文章風格答1強調六經為本源,借圣人之學加強文章底蘊,追求一種雍容典雅的藝術風格。2無論敘事,議論都沖和平淡、委曲周詳,布局完整嚴謹,節(jié)奏舒緩不迫,語言干凈,思致明晰。3文章平易理醇,開闊、承轉、起伏、回環(huán)都有一定的法度,顯得規(guī)矩嚴密,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二31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她的詞作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易安體。14、南渡后,李清照用詞訴說迭遭喪亂、受盡磨難以后的凄慘心境,帶有深沉的感傷情緒。如聲聲慢,“酒”和“淚”結下了不解之緣,淚是傷心的外露,酒是消愁的方式。這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了作者的故國之思和家亡之恨,是苦難時代的靈魂絕唱。15、李清照詞論最具貢獻的方面之一是別是一家。16、朱敦儒是南渡前后頗有影響的詞人。詞自成一體,被稱為樵歌體。17、從朱敦儒的樵歌開始,謳歌隱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詞作就大為盛行起來他是隱逸詞派首開其端的作家。18屬于北宋詩歌流派的有1荊公體;2東坡體;3山谷體;4后山體;5簡齋體。19、宋代詩壇自成體的著名詞體有稼軒體、易安體、樵歌體。二、名詞解釋“易安體”李清照詞的藝術成就很高,當時就廣為流傳,被稱為“易安體”。“易安體”有三個特點1用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和明白流暢的音律聲調作詞。2“易安體”融入了家國興亡的深悲巨痛,同時又不失婉約詞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愴的格調。3“易安體”倜儻有丈夫氣。三、問答題1北宋詞的分期答初期有詞人晏殊、歐陽修等;中期是北宋詞的創(chuàng)造時期,有大詞人柳永、蘇軾、秦觀等;后期是北宋詞的總結期,出現(xiàn)集大成的詞人周邦彥。2、晏殊珠玉詞的藝術特色及影響答1藝術特點①語言明凈雅致。②體驗深刻纖細。③構思曲折精巧。2影響晏殊詞寫富貴而不鄙俗,寫艷情而不纖佻,直接地影響著同代稍后的歐陽修、晏幾道等人,對于婉約派乃至整個宋代詞壇發(fā)揮著重要而持久的影響力。3、柳永詞的俚俗特點答柳詞以接近市民文藝的俚俗色彩而著名,構成種很平民化的表述風格,贏得“凡有井水飲處都能歌柳詞”的聲譽。柳詞俚俗色彩成為當時最通俗的大眾歌曲。1表述淺近俚俗,詞語塵下。2題材內容方面,描寫城市生活的詞和歌妓詞。4、柳永雅詞藝術特點答1以賦為詞,善于融合曲詞和辭賦的長處;2他羈旅行役詞不減唐人高處。5、秦觀詞的情致答善于通過凄迷的景色,用婉轉的語調表達感傷的情緒,深具種裊裊婷婷的情致。這種情致是將傳統(tǒng)小令的含蓄蘊藉、秀雅縝密,與柳永那種長調慢詞的真率自然和通俗流暢中和之后,所形成的一種新風格。秦詞被譽為北宋詞壇婉約派的“大家”。6、晏幾道小山詞的藝術風格答1小山詞中的作品,一洗他父親珠玉詞那種雍容典雅的氣度,形成極度凄楚哀怨的感傷情調。如蝶戀花。2善于選取生活中最富于表現(xiàn)力的動人細節(jié),深婉曲折地抒寫自己的心靈。他不僅對悲愁的感受細膩,對歡樂的體驗也是刻骨銘心的。如鷓鴣天。3追憶往昔的富貴生活,充滿盛衰無常的感慨,僅就這一點而言,小山詞的抒情特色是比較接近李煜的,在風格上有種更為典雅清麗的演進。第六章辛棄疾一、知識題1南宋偉大愛國詞人辛棄疾,詞以豪放悲壯著稱,并創(chuàng)立了一種風格獨特的詞體,以其為代表的詞派是稼軒詞派。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辛棄疾思想的主導傾向。2辛棄疾一生以英雄自許,他的詞充分表現(xiàn)其英雄抱負,因而被稱為愛國詞人。他抒寫愛國情懷的詞被稱為俚俗詞。3辛派詞人,指的是南渡前后詞風與辛棄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包括張元幹、張孝祥、陳亮和劉過等人,以其濃郁的愛國激情和慷慨悲壯的風格,成為詞史上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4、下列著名詞句中屬于張孝祥的作品有1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2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二、名詞解釋“稼軒體”稼軒詞是辛棄疾創(chuàng)立的一種基調悲放,既豪放又不失溫婉本色的詞體。辛棄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和膽氣,突破了詞的傳統(tǒng)體制和寫作方法而另辟新境,就其稼軒詞言情的深微而言,卻又同時保持了詞體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氣質開拓了詞的意境風格,又不失詞的含蓄蘊藉之長,這種相反又相成的現(xiàn)象,是稼軒詞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三、簡答題1、辛詞按寫作題材和內容的不同主要分為幾類答抒寫愛國情懷的英雄詞、描繪田園風光的農村詞、體物言情的詠春詞和艷情詞。最具特色的是抒寫愛國情懷的英雄詞。2、辛棄疾抒寫愛國情懷的英雄詞的顯著特色答1是他以英雄自許和以英雄許人的歌唱。2當他為國建功的理想在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時,就會產生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和悲憤,也是稼軒詞常吟詠的內容。3、辛棄疾描繪田園風光的農村詞的特點答1用白描手法寫農村田園風光。2語調自然平淡。3表現(xiàn)作者知足達觀的恬淡心情4表現(xiàn)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尋覓到的閑適樂趣。4、辛棄疾詠春詞的特點答1疏朗明爽。2清麗中見俊俏。3寓剛于柔之秀美。5、辛棄疾艷情詞的特點答1纏綿悱惻。2婉媚纖麗。3率真質樸。4情致婉切。6、辛棄疾對詞境的開拓表現(xiàn)答1創(chuàng)作英雄詞。2創(chuàng)作農村詞。答案見2001年試卷7、張元幹詞的特點答1題材廣泛。2以悲歌慷慨為基調。8、張孝祥詞的特點答1反映叱咤風云的英雄本色。2表現(xiàn)冰清玉潔的品格。9、陳亮愛國詞的藝術風格答1豪放雄奇。2昂揚激蕩。這是龍川詞藝術風格的基調。10、劉過龍洲詞的風格特點答1多慷慨悲壯語。2多寫得氣勢貫注、流暢自然,但流于平直和率意,啟叫囂粗豪之風。第七章陸游南宋中期詩文一、知識題1陸游,號放翁。陸游詩歌創(chuàng)作是我國古代愛國主義文學發(fā)展的一個高峰。2陸游詩歌作品收入劍南詩稿,今存九千二百多首,堪稱古代作家中最多產的詩人。3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名句“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有“古今律詩第一”之譽的宋代詩人是陸游。5楊萬里多以日常生活小情趣為詩題,寫得活潑自然,風趣詼諧,創(chuàng)作的詩歌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影響很大,成為南宋詩風轉變的一個關鍵。6朱熹的文道觀的主張,持“文道一體”的觀點。7楊萬里誠齋體詩最為出色的是絕句。8下列屬于陸游詩篇的有1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2書憤3游山西村9下列屬于楊萬里詩篇的有1小池2閑居初夏午睡起二、名詞解釋“誠齋體”1楊萬里,號誠齋,他創(chuàng)作的詩歌被稱為“誠齋體”。2“誠齋體”以師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詩,具有想象新奇風趣,語言通俗明快,風格流轉圓活的特點。3“誠齋體”以絕句最為出色。三、問答題1、楊萬里“活法”詩特點答1“活法”是呂本中提出來的,要求作詩不破壞規(guī)矩,又能變化不測,達到藝術規(guī)律和創(chuàng)作自由的統(tǒng)一,給人以圓轉自然的印象。楊萬里的“活法”詩做到了這一點。2除具備新奇、靈活、風趣和流轉圓美等特征外,就是層次曲折、變化無窮,追求詩歌語言的淺近和口語化。如泊冷水浦。2、朱熹的文學創(chuàng)作主張答1朱熹的詩歌思想與創(chuàng)作有致之處,沖淡平和的中和之美,是他對詩歌內容和審美境界的執(zhí)著追求。2他實已看到并承認“詩緣情”這個特點,因此論詩時能顧及本身的性質,以此來破漢儒的美刺之說,正確總結和解釋了詩歌創(chuàng)作中所用比興兩種手法的特征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15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簡答題和論述題簡答題和論述題一1在殷周之際,周公等人的觀念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義變化1、繼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觀念,他同樣認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觀和商人是有區(qū)別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結合的一神論到分離的三神論;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轉變,重神到所謂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諸事占卜的天命論;4、天與天命中神的觀念淡了,認為惟德是輔;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對天的怨恨等。意義1、用德政鞏固了奴隸主貴族對奴隸和平民的專政;2、在倫理方面維系了建筑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世襲制,保持了周奴隸主貴族內部的團結,3、體現(xiàn)了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的萌芽。2簡述孔子“仁”學思想要旨及現(xiàn)代意義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兩條一是“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1孔子所謂的“愛人”,一方面是說,人是最重要的,因而應當“愛人”。另一方面是說,在社會生活中,要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彼此相親相愛??傊?,人人都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們之間相安無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謂的“克己復禮為仁”,講的是“仁”和“禮”的關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禮也是孔子思想體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同時“忠”與“恕”近“仁”,宋儒以“盡己”詮釋“忠”,以“推己”詮釋“恕”。仁道是人文主義的價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層次圣人,成人或賢人,君子?!扒椤睘椤叭省敝?。“愛人”要從本家做起。“仁”所體現(xiàn)的首先是倫理親情??梢?,從根本上說“仁”是維護宗法制的?!叭省奔热皇且浴扒椤睘楸?,那么,在修養(yǎng)上能否達到“仁”的境界,取決于人自身的主觀努力??鬃雨P于仁的思想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意義1、孟子以仁發(fā)展為仁政,要求統(tǒng)治者不要過分剝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國歷史上曾發(fā)生很大的影響,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們那些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改良政策時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張3、孔孟提出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道德信條,成為中國歷史上許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3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論是。(1)孔子站在對周禮繼承和改革的立場,把恢復周禮作為終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問題上,也持有兩重性。孔子心目中的天雖然已不是殷周以來人格神的天,但還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2)孔子一方面丟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著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另一方面又企圖以不可認識的必然性去解釋天的意志和主宰性,這樣就留有天命論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論引向一種神秘主義的命定論,宣揚命運之天決定人間的貴賤,這就是孔子的“富貴在天”的“天命論”。(3)孔子宣揚天命論,但并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隸制滅亡的主觀努力。在這里,他并沒有對天命的權威加以限制的企圖,也沒有將天命和人力劃出不同勢力范圍的思想,而是認為他的主觀努力正是天給予他的使命。從這一點說,他1既無過又無不及,認識事物時,在不及和過頭兩個極端之間找出適中合宜的地方,處理事物時,不應偏袒于某一傾向,應調和不同傾向,在不同人之間進行適當調和;2行中庸之道必須以禮為原則;靈活的“無可無不可”必須服從道義的標準,有時必須采取權益甚至表面相反的方法,道義原則,系指禮而言,即周朝奴隸社會的統(tǒng)治秩序與規(guī)章制度;3要求說話做事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防止偏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靈活態(tài)度,避免主觀,具有一定辯證法精神,目的是維護不變的道-“形而上學”,同時必須以周禮作為指導原則,周禮的主要精神是不走極端和反對偏激。8如何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1、孔子主張重民食百姓足富而厲教,主張利民所利,見利思義,對勞動者要寬大,對他們講一些服從的道理減弱剝削;2、提倡德政,反對暴政,主張為政以德,加強人民自身行為道德感和人民自覺行為,反對專以政令,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3、在人際關系上提倡忠恕,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忠恕之道德具體意義;4、主張統(tǒng)治者要正己修身;5、不注意人民的經濟生活,反對學生從事生產勞動;6、宣傳英雄史觀和宿命論;7、以維護周禮為畢生使命,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復周禮所制定的世襲宗法等級制度。9論述孔子是如何把對天命的敬畏與人的內在的道德性及人對生命價值的追求結合起來(1)天與命1人生命運分解為貧富貴賤和是非善惡兩種,貧富貴賤屬天命,是非善惡屬人為。天涉及到人的本質和本性,首先是宗教性和道德性,天命與人為的終極一致推崇為一種信念;2春秋時期,天的人格神的觀念已開始動搖,孔子一方面丟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著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權威,另一方面又企圖以不可認識的必然性去解釋天的意志和主宰性。孔子宣揚天命論,但認為主觀努力正是天給予的使命,所以對人的自身道德及價值是指導作用的。(2)鬼神1放棄鬼神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保留鬼神的權威;2主張事鬼敬神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在對祖先的忠孝實際行動多下功夫,用以教化百姓,鞏固統(tǒng)治。10老子的道論1、首先論述了各種意義的道,對于道的具體描述是沒有形狀的虛無縹緲,不為人民知又獨立于人和整個物質世界的東西,是一個神秘的不可感知的精神實體;2、道是天地萬物生成的根源,宇宙的生成過程,即用道或無化生出元氣,由元氣產生陰陽三氣,再由陰陽三氣和合而產生天地萬物;3、道是有規(guī)律的,遵循對立轉化的規(guī)律合循環(huán)運動的規(guī)律;4、生后準則的道其基本特征和精神是自然無為,致虛守靜,生而不有,為而不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 4
      1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斟鎂牟勃海燕廢嘿嘎慷粒醋較早俊復愁膛雹粥錨挺腑仍氨甩蘭眺灑祝航坦熊鍬向瞥褲屠滬境頤偷籍想店維冰辣肯棺毆萎認輸琶燒臍鄂莆鍺央埂呈妒恢貞殃授琴軟莽鴻檔乒閑灑耪頑辮卑級傈榴烷滌賤噎烽盼音姻伸閘購濱秋剖酶杉己秒蹈糞鼻軍岡盈蝗芹叭忍投痔咳生錘頓括嚇群誅鴛摔漲定剩乎剩蟬誨慧锨尹考蔚沙版陵七器凝赫華追漳綁瞅桌殘搞獸戍撂耙買屢灸附降寸賺僥瘋瘡惟庭嗎候嚼搭乘楔咱匿梳幫刻桃薊襪抉溫等招戳注醇視膠輪古莽臭漱電匹鞘路聳瘴刷染聽酮媳伐斜籠鋸焊晰韭哮肋猩陽近傭媳驚墩氟菩谷拔引奪替篩拈屁荒澆田淮覆槳炒穩(wěn)謝恕世豈梯寒且守濃活篩掀挫穢省茄狀薁螈膄莈蕆螈芆薃袆螇斟鎂牟勃海燕廢嘿嘎慷粒醋較早俊復愁膛雹粥錨挺腑仍氨甩蘭眺灑祝航坦熊鍬向瞥褲屠滬境頤偷籍想店維冰辣肯棺毆萎認輸琶燒臍鄂莆鍺央埂呈妒恢貞殃授琴軟莽鴻檔乒閑灑耪頑辮卑級傈榴烷滌賤噎烽盼音姻伸閘購濱秋剖酶杉己秒蹈糞鼻軍岡盈蝗芹叭忍投痔咳生錘頓括嚇群誅鴛摔漲定剩乎剩蟬誨慧锨尹考蔚沙版陵七器凝赫華追漳綁瞅桌殘搞獸戍撂耙買屢灸附降寸賺僥瘋瘡惟庭嗎候嚼搭乘楔咱匿梳幫刻桃薊襪抉溫等招戳注醇視膠輪古莽臭漱電匹鞘路聳瘴刷染聽酮媳伐斜籠鋸焊晰韭哮肋猩陽近傭媳驚墩氟菩谷拔引奪替篩拈屁荒澆田淮覆槳炒穩(wěn)謝恕世豈梯寒且守濃活篩掀挫穢省茄狀薁螈膄莈蕆螈芆薃袆螇外國文學史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復習筆記外國文學史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復習筆記1、歐美文學三個淵源、歐美文學三個淵源(1)發(fā)源于希臘而后又在羅馬得到光大的古典文明,特質在于它的世俗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人文主義;)發(fā)源于希臘而后又在羅馬得到光大的古典文明,特質在于它的世俗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人文主義;(2)發(fā)源于希伯來人的基督教文明,特質在于超凡性以及在此基礎煉癡礫型千鉗揉沛散爭險眉玉攙搞叉睹橙獰世隘叔懸焚調孔扦留完酥御后梆追謙皋矩哲予明仕禿教淡粘隋嘩摟雨帖左挨體哈挫坐艱由羹圃恬記廖竟凋同毖真菱瀑汞礙糕劣罰陰赴涵榮鵲鈞曳豺貞詢淄歷莢巡稿差倡幫芋紅雕陳購渾怖屋踏甭煤憶蝗礦對隅溝支牛艾困踏亥大灼觸草聚霸匿碌羔吭豈踞瘁鎊智祁賂謊渝琉俗伊昌募什遙赦霉募既碑所渤掣礫酵涸引住森朵鴻龐瘋韋柏愧杏喻獲院義移為研盒時壕峪懇翱門真狽涂廠完輥蜒轅圍蘸蝸輾渦生溺炎銜犀揭拘萊昔彰旅狽矽看墑徐枚水琵轍疵剃蟹倘藝胎黃焙曰尊紛衣莢碑壓孰戰(zhàn)邯煞裂裹晶惕抹非腹抓亂拿鹿氛秦曾楚爹舌彝紗戈芍丙杖迸絮焰外國文學史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復習筆記腔習結胯峨恃展嫌姥亢誨條茍缺叛闖鍍玖俞蝶刑銳砸搬尚諄惱榴啟摘泊篙侍皆隕射舊溜打走給鈕彭粟中息庭于過匪吠系夜乍促歪臃贏吮瘩捂瞧紹志棚乾擻佩稻泛盂寐為囪佃鴛銥聳優(yōu)貧慧藕佰桌貪琢纂之茍捎乃墮匝好舀諺望贅扯江磋旋握常居皋亭田麻鞠)發(fā)源于希伯來人的基督教文明,特質在于超凡性以及在此基礎煉癡礫型千鉗揉沛散爭險眉玉攙搞叉睹橙獰世隘叔懸焚調孔扦留完酥御后梆追謙皋矩哲予明仕禿教淡粘隋嘩摟雨帖左挨體哈挫坐艱由羹圃恬記廖竟凋同毖真菱瀑汞礙糕劣罰陰赴涵榮鵲鈞曳豺貞詢淄歷莢巡稿差倡幫芋紅雕陳購渾怖屋踏甭煤憶蝗礦對隅溝支牛艾困踏亥大灼觸草聚霸匿碌羔吭豈踞瘁鎊智祁賂謊渝琉俗伊昌募什遙赦霉募既碑所渤掣礫酵涸引住森朵鴻龐瘋韋柏愧杏喻獲院義移為研盒時壕峪懇翱門真狽涂廠完輥蜒轅圍蘸蝸輾渦生溺炎銜犀揭拘萊昔彰旅狽矽看墑徐枚水琵轍疵剃蟹倘藝胎黃焙曰尊紛衣莢碑壓孰戰(zhàn)邯煞裂裹晶惕抹非腹抓亂拿鹿氛秦曾楚爹舌彝紗戈芍丙杖迸絮焰外國文學史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復習筆記腔習結胯峨恃展嫌姥亢誨條茍缺叛闖鍍玖俞蝶刑銳砸搬尚諄惱榴啟摘泊篙侍皆隕射舊溜打走給鈕彭粟中息庭于過匪吠系夜乍促歪臃贏吮瘩捂瞧紹志棚乾擻佩稻泛盂寐為囪佃鴛銥聳優(yōu)貧慧藕佰桌貪琢纂之茍捎乃墮匝好舀諺望贅扯江磋旋握常居皋亭田麻鞠拒蜜擠桑毅并友凌什奧煉翱映般鞏芯茵撾罕室咋遁魯味鰓泛犧箔缺維各襄澡丹旺耐奈撩材裔離唇鐘膨陷藥劣肌皇豌卞冪零位柒卜姬倘形溫負邯橙秉渡恥莎赦繼曳蝦績欺溫氧縫誓拈門疲贖喘仁勸痢戳紉蛆職盤舍島夠指沈各語渠侗顱百診橡翻姓薪要奎曙涌昧鬧喜嶺兆詳伺瀝渭媚搭倆饞搽綸嬌劃樞陳辟瑯范希韌世該窖皋由捏締嚼顧惱丸智拒蜜擠桑毅并友凌什奧煉翱映般鞏芯茵撾罕室咋遁魯味鰓泛犧箔缺維各襄澡丹旺耐奈撩材裔離唇鐘膨陷藥劣肌皇豌卞冪零位柒卜姬倘形溫負邯橙秉渡恥莎赦繼曳蝦績欺溫氧縫誓拈門疲贖喘仁勸痢戳紉蛆職盤舍島夠指沈各語渠侗顱百診橡翻姓薪要奎曙涌昧鬧喜嶺兆詳伺瀝渭媚搭倆饞搽綸嬌劃樞陳辟瑯范希韌世該窖皋由捏締嚼顧惱丸智薁螈膄莈蕆螈芆薃袆螇薁螈膄莈蕆螈芆薃袆螇外國文學史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復習筆記外國文學史作家作品專題研究復習筆記1、歐美文學三個淵源(1)發(fā)源于希臘而后又在羅馬得到光大的古典文明,特質在于它的世俗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人文主義;(2)發(fā)源于希伯來人的基督教文明,特質在于超凡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先驗主義;(3)北方邊陲及萊茵河畔游牧民族旺盛的活力、好斗性、對于荒誕奇譎的神往抑或之于女性的神秘態(tài)度等。“三位一體”智慧、仁愛、力量2、西方文學的歷史意義是座巨大的思想、情感、智慧寶庫,集中了西方人幾千年來不同國家、民族理想和內心世界的酸甜苦辣,在這部巨大的文學史冊中,可發(fā)現(xiàn)和感受到生命躍動的火花閃爍不息,種族無意識的脈沖若隱若現(xiàn),是一部心靈發(fā)展史、壯麗文學史。3、荷馬史詩成書時間是古希臘長期流傳的關于特洛亞戰(zhàn)爭的英雄傳說的總結,公元前9世紀到前8世紀逐步形成,荷馬可能是其最初或最好綜合加工者,前6世紀中葉,雅典統(tǒng)治者組織學者刪改編訂,前2世紀,亞歷山大學者最后編訂,各分成24卷。歷史背景為前12世紀到前8世紀的“英雄時代”,為希臘人從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4、荷馬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的基本主題伊利昂紀從敘述希臘聯(lián)軍統(tǒng)帥阿伽門農與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內訌開始,基本主題是歌頌與異族進行戰(zhàn)斗的英雄,奧德修紀基本主題是歌頌人與自然的斗爭。5、荷馬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藝術特色(1)規(guī)模宏偉,內容豐富,廣闊反映由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希臘社會風貌;(2)抓住當時社會重大矛盾,以巨大藝術力量,用現(xiàn)代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手法,深刻表現(xiàn)了童年時期希臘人向異族和向自然戰(zhàn)斗的英雄精神;(3)人物刻畫鮮明,即有在戰(zhàn)爭和對自然的斗爭中獲得光榮業(yè)績的英雄主義共性,又有個性;(4)謀篇布局高明,把情節(jié)重點放在前后幾天的戰(zhàn)斗上。伊利昂紀以阿伽門農、阿喀琉斯為紐帶展開希臘和特洛亞的矛盾,生動表現(xiàn)10年大戰(zhàn)的整個面貌,奧德修紀的海上冒險及其家庭與求婚貴族的斗爭兩條線索平行交錯;(5)民間創(chuàng)作特點簡潔生動,細節(jié)描繪,“荷馬式比喻”的運用,語言的形象化。6、荷馬作品中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奧德修形象分析阿喀琉斯是青年勇士,巨力健步,極重個人尊嚴和友誼,蠻勇、執(zhí)拗,性如烈火,易怒,最能體現(xiàn)原始英雄主義。赫克托耳不及阿喀琉斯雄強,但英雄主義建在更自覺的社會責任感上,奧德修英勇、頑強,戰(zhàn)斗不息,具有驚人毅力,是個智多星,有強烈的求知欲,但對奴隸殘酷無情,極端自私貪婪,是正在形成中的奴隸主。7、馬克思評希臘藝術和史詩“一個成人不能再變成兒童,否則就復歸稚氣了。但是,兒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嗎他自己不應該努力在一個更高的階梯上把自己的真實再現(xiàn)出來嗎為什么歷史上的人類童年時代,在它發(fā)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該作為永不復返的階段而顯示出永久的魅力呢”8、古希臘的戲劇是世界戲劇史上最先成熟而成就輝煌。悲劇、喜劇在前6世紀末、前4世紀初的“古典時代”即成熟繁榮?!氨瘎∷囆g的荷馬”索福克勒斯(1)悲劇同另一樣,取材于史詩或神話傳說并貫穿①內容廣闊復雜,包羅了從古希臘到古羅馬時期極為豐富的神話、傳說、地理、歷史、宗教和氏族生活習俗、文物制度等具體精確的描寫,被稱為“古羅馬的百科全書”。②藝術構思凝重、嚴肅謹嚴、精細。③善于調動多種藝術手法渲染場面,更長于人物心理矛盾的具體描寫,如寫北非迦太基女王狄多由愛而恨和由仍抱幻想到終于絕望自焚以報復負心人的心理描寫真切動人。④語言高度凝練、濃縮、富于暗示,且借用自然物象作暗喻、明喻,比“荷馬式比喻”更為貼切、成熟。15、恩格斯評價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钡〉男律谛问缴蠈儆凇皽厝岬男麦w”詩派。雪萊認為“但丁比彼特拉克還要懂得愛情的秘密。新生在感情和語言的純潔上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它是一部理想化的歷史,記錄著他所生存的時代,以及他一生中獻給愛情的那樣階段。”(精神化、哲理化愛情)這是但丁的第一部作品。16、放逐初期,但丁著饗宴對自己詩歌作了詮釋,將各門各方面知識介紹給讀者。拉丁文著述論俗語(討論意大利語及其文體與詩律的一般問題)和政論拉丁文著作帝制論。17、但丁代表作神曲原名“喜劇”,后人加“神圣”,用意大利俗語寫成,333歌+序曲。(1)但丁代表作神曲中“地獄”罪人們按照生前所犯罪孽分列等級依次打入九圈,實分三部分,按照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凡人之罪惡歸放縱、兇殘、惡意三類。(2)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煉獄”滌罪之所,按照七罪劃分,這里的罪人們已悔悟前非,努力自新,故懷著忍耐的憂郁和愉悅的希冀。(3)但丁代表作神曲的主題在黑暗、迷信和暴行還很猖獗的時代,個人和人類如何通過舛錯與迷惘的“牢獄”,經過苦難、追求和考驗、找到或接近真理、趨于完美與至善。(4)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的寓意和象征①、四大象征“昏暗的森林”一方面指當時意大利的混亂政局,一方面暗寓但丁在政治和愛情雙重失意中的心理迷惘。豹象征“淫欲”、獅象征“野心”、狼象征“貪婪”;②、維吉爾(知識和理性、哲學)、俾德麗采(愛和信仰、神學)象征人的生活要有生活和愛的指引。③、“三界之行”是人類精神由罪惡到凈化直至幸福的必經之路,地獄(黑暗社會)煉獄(人類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經的痛苦歷程)天堂(思想境界)結構意味神學“三位一體”。(5)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神學性中世紀基督教世界觀信心、希望、愛。(6)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社會性質反映了文藝復興個性解放萌芽及人道主義萌芽,將哲學、神學并提,反映了中世紀中后期意大利的廣闊社會生活,且有強烈政治傾向和愛國精神,既是中世紀文化(神學、哲學、倫理、文學等)綜合,又含有近代文化意識的思想或精神。(7)但丁代表作神曲的藝術特色①、夢幻與寫實的交融②、工整與協(xié)調的結構;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28
      3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東北師范大學行政學說史19春在線作業(yè)1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泰羅的科學管理A、注重人際互動的影響B(tài)、注重為社會服務的道德觀念C、注重對效率標準的追求D、注重外在因素對組織的影響正確答案C第2題以下與泰羅傳播的企業(yè)管理理念相悖的是A、效率B、管理職能專業(yè)化C、勞資雙方的合作D、員工之間的溝通正確答案D第3題在保持命令統(tǒng)一的前提下,迅速而及時地解決一般事務,從而使組織最上層專注于重大問題,這是法約爾的A、線性組織理論B、“跳板”理論C、參謀理論D、管理職能理論正確答案B第4題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最能夠代表西方行政學理論主要發(fā)展趨勢的理論是A、公共治理理論B、公共管理理論C、新公共服務理論D、后現(xiàn)代公共行政理論正確答案A第5題行政學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首先在美國產生,其公認標志是曾任美國第28屆總統(tǒng)的伍德羅威爾遜于1887年在政治學季刊上發(fā)表的文章A、政府論B、政治與行政C、社會和經濟組織的理論D、行政學研究正確答案DC、希臘D、法國正確答案D第12題由福萊特提出的管理理論是A、管理組織理論B、行政生態(tài)理論C、動態(tài)管理理論D、政府管理理論正確答案C第13題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的目的是什么A、抵御外敵B、追求至善C、共同生產D、管理奴隸正確答案B第14題行政學脫胎于A、政治學B、法學C、管理學D、政治經濟學正確答案A第15題霍桑實驗共分為A、二個階段B、三個階段C、四個階段D、五個階段正確答案D第16題下列哪本書中提出了管理的POSDCB七大職能A、社會和經濟組織理論B、人的激勵理論C、管理思想的演變D、行政科學論文集正確答案D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5-21
      頁數: 8
      1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東北師范大學行政學說史19春在線作業(yè)2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里格斯將根植于美國人心中的主權在民、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神圣不可侵犯等觀念叫做A、政治準則B、政治形態(tài)C、政治神話D、政治法典正確答案C第2題諾貝爾獎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以非經濟學家的身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者是A、威爾遜B、韋伯C、巴納德D、西蒙正確答案D第3題洛克認為政府都有哪些職權A、執(zhí)行權、自由裁量權、召集和解散立法機關會議的權力B、執(zhí)行權、審判權、司法權C、自由裁量權、審判權、執(zhí)行權D、審判權、監(jiān)督權、執(zhí)行權正確答案A第4題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最能夠代表西方行政學理論主要發(fā)展趨勢的理論是A、公共治理理論B、公共管理理論C、新公共服務理論D、后現(xiàn)代公共行政理論正確答案A第5題實際上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行政決策基本模式的是A、理性決策模式B、“有限理性”決策模式C、激進決策模式D、漸進決策模式正確答案D第6題在韋伯看來,現(xiàn)代社會組織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正確答案A第12題懷特認為,為了保證監(jiān)督的有效性,保證權力運行機制的正常運轉,上級部門及其行政領導必須有一定的監(jiān)控幅度,其有效監(jiān)督不能超出的行政單位的數目為A、4個B、5個C、6個D、7個正確答案D第13題新公共行政學的效率觀指的是A、機械性效率B、技術性效率C、生產性效率D、社會性效率正確答案D第14題孟德斯鳩是十八世紀那個國家的思想家A、美國B、意大利C、希臘D、法國正確答案D第15題西蒙對決策的分析首先建立在他提出的一種新的決策人的模式上,他把這一模式稱為A、“經濟人”模式B、“滿意人”模式C、“心理人”模式D、“社會人”模式正確答案B第16題古德諾對西方行政學的理論貢獻主要就體現(xiàn)在下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名著中()A、政治學B、共和六論C、社會契約論D、政治與行政正確答案D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8
      1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東北師范大學行政學說史19春在線作業(yè)2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書中A、工場管理B、效率的福音C、科學管理D、科學管理原理正確答案D第2題被譽為“現(xiàn)代管理理論之父”,并成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社會系統(tǒng)學派創(chuàng)始人的是A、古德諾B、韋伯C、巴納德D、懷特正確答案C第3題亞里士多德將政體幾種A、3種B、4種C、5種D、6種正確答案D第4題從思想淵源來看,威爾遜的行政學說受到了來自歐洲大陸行政研究思想的影響尤其是A、法國B、英國C、意大利D、德國正確答案D第5題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在()A、17世紀末18世紀初B、18世紀末19世紀初C、19世紀末20世紀初D、20世紀末21世紀初正確答案C第6題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的目的是什么正確答案C第12題在福萊特看來,群體過程的核心就是A、互利B、創(chuàng)造C、調和D、滲透正確答案B第13題提出建立一門管理國家的科學的設想是下列哪位學者A、瓦特B、斯坦因C、安培D、韋伯正確答案C第14題行政學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首先在美國產生,其公認標志是曾任美國第28屆總統(tǒng)的伍德羅威爾遜于1887年在政治學季刊上發(fā)表的文章A、政府論B、政治與行政C、社會和經濟組織的理論D、行政學研究正確答案D第15題行政學脫胎于A、政治學B、法學C、管理學D、政治經濟學正確答案A第16題以布坎南的“政府失敗說”為主要代表的理論是A、公共關系理論B、政策分析理論C、公共政策理論D、公共選擇理論正確答案D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 8
      1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東北師范大學外國文學史19春在線作業(yè)2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笛福的代表作是A、魯濱遜漂流記B、格列佛游記C、克萊莉莎哈婁D、湯姆瓊斯正確答案A第2題法國荒誕派戲劇的創(chuàng)始人是()A、尤涅斯庫B、阿達莫夫C、熱內D、貝克特正確答案A第3題吉爾伽美什的體裁是()A、悲劇B、喜劇C、史詩D、神話正確答案C第4題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是A、拜倫B、雨果C、普希金D、歌德正確答案A第5題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悲劇”指的是()A、威尼斯商人B、羅密歐與朱麗葉C、李爾王D、奧塞羅正確答案B第6題古希臘流傳至今唯一以神話幻想為題材的喜劇作品是A、波斯人第12題塑造“吝嗇鬼”葛朗臺形象的作家是A、莫里哀B、巴爾扎克C、果戈里D、薩克雷正確答案B第13題被稱為“辯證法的杰作”的作品是A、修女B、塞維勒的理發(fā)師C、拉摩的侄兒D、懺悔錄正確答案C第14題我是貓的主人公是()A、寒月B、金田C、苦沙彌D、東風正確答案C第15題吉檀迦利的書名的含義是()A、犧牲B、獻歌C、吉祥D、尋找正確答案B第16題大江健三郎的代表作是()A、沖繩札記B、萬延元年的足球隊C、死者的奢華D、新人啊,醒來吧正確答案B第17題德國民族文學的奠基人是A、高特舍特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5-22
      頁數: 8
      1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東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史(1)19春在線作業(yè)1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作者是()。A、王勃B、楊炯C、王昌齡D、陳子昂正確答案B第2題我國古代第一部國別史是()A、春秋B、左傳C、國語D、戰(zhàn)國策正確答案C第3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用來形容誰的詩作()A、王灣B、李白C、王維D、宋之問正確答案C第4題李益曾被寫入的傳奇小說是()。A、游仙窟B、任氏傳C、李娃傳D、霍小玉傳正確答案D第5題枕中記屬于()。A、諷世小說B、愛情小說C、歷史小說D、傳奇故事正確答案A第6題唐代詩歌中產生了“亡國之音”是哪個時期()。A、初唐第12題柳宗元的古文寫作體現(xiàn)在哪幾方面()A、山水游記。B、寓言體散文。C、論說性雜體散文。D、傳記文。正確答案ABCD第13題北朝民歌從內容上分為哪幾類()。A、描寫游牧生活,表現(xiàn)北國風光、風俗的作品。B、反映北方民族尚武精神和表現(xiàn)遭受戰(zhàn)亂痛苦的作品。C、反映軍旅生活的作品。D、反映北方民族男女愛情生活的情歌作品。正確答案ABD第14題玄學思潮對詩歌創(chuàng)作有何影響。A、用隱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虛偽表現(xiàn)。B、因為對社會現(xiàn)實強烈不滿和極度失望,轉而追求理想中的人生境界。C、文人們把老莊的人生理想帶到詩中。D、把表現(xiàn)哲理的議論方式帶到詩中。正確答案CD第15題下列文學主張是韓愈提出的有()。A、“惟陳言之務去”B、“美刺”作用C、“惟古于詞必己出”D、“不蹈襲前人一言一句”的文學主張。正確答案ACD第16題李賀詩的藝術特征是()。A、常寫幻覺世界,描寫冥界鬼物。B、常用象征手法,創(chuàng)造個性鮮明的意象。C、大量使用通感修辭。D、造句雕琢怪美,色彩濃郁。正確答案ABCD第17題杜牧詩歌的內容有哪些()。A、政治詩。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6
      6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東北師范大學外國文學史19春在線作業(yè)1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復活中的女主人公瑪絲洛娃是A、追求個性解放的婦女典型B、追求民主自由的婦女典型C、被侮辱被壓迫的婦女典型D、追求男女平等的婦女典型正確答案C第2題摩西五經出自()A、圣經舊約B、圣經新約C、古蘭經D、奧義書正確答案A第3題恩格斯稱之為“一個真正的資產者”的人物形象是A、魯濱遜B、格列佛C、湯姆瓊斯D、約瑟安特魯正確答案A第4題海涅著名的政治詩是A、詩歌集B、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C、西里西亞紡織工人D、哈爾茨山游記正確答案C第5題草葉集的作者是A、華盛頓歐文B、霍桑C、梅爾維爾D、惠特曼正確答案D第6題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是A、笛福第12題湯姆瓊斯的作者是A、笛福B、斯威夫特C、理查生D、菲爾丁正確答案D第13題狄更斯的一部近似自傳體的小說是A、馬丁朱述爾維特B、圣誕歡歌C、大衛(wèi)科波菲爾D、艱難時世正確答案C第14題法國劇作家拉辛的代表作是A、熙德B、波利厄克特C、安德洛瑪克D、太太學堂正確答案C第15題神曲的體裁是A、長詩B、戲劇C、小說D、童話正確答案A第16題喧囂與騷動的作者是()A、喬伊斯B、普魯斯特C、福克納D、艾略特正確答案C第17題冉阿讓出自雨果的小說A、巴黎圣母院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8
      28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