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大學語文,主編張國英,第三章,外國文學概述,上編文學作品閱讀和欣賞,返回,,,內容篇目,第一部分總述第二部分外國文學選讀,第一部分【總述】,外國文學主要包括西方文學(歐美文學)和東方文學亞非文學)。西方文學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以下四個階段古代文學,中世紀文學,近代文學以及現(xiàn)代文學。,西方文學以歐洲文學為主,但歐洲文學的源頭之一是古希臘文學,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古希臘神話傳說,荷馬史詩和古希臘戲劇。,,古羅馬文學作為古希臘文學的承續(xù)和延伸,亦可歸屬同一文學系統(tǒng)。古希臘羅馬文學作為歐洲文學的輝煌起點,已成為某種“高不可及”的藝術范本,它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早在公元前8世紀以前,在古希臘民間就流傳著原始初民用他們的美麗幻想所編織起來的五彩繽紛的神話故事和英雄傳說。,神話故事包括神的產(chǎn)生,神的譜系和宇宙萬物、人類的起源等內容。英雄傳說源自祖先崇拜,是以歷史事件或人與自然相抗爭為基本內容,重在頌贊英雄人物超人的智慧、力量和精神品格。,人類童年時代的美麗幻想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之后的古風時代,希臘氏族社會進一步解體,奴隸社會逐漸確立,抒情詩成了當時人們抒發(fā)感情的工具。出現(xiàn)了九位經(jīng)典詩人,在這九位抒情詩人中,女詩人薩福和男詩人阿爾開俄斯的抒情詩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他們都是著名的琴歌詩人。在戲劇之后,古希臘的散文迅速發(fā)展起來,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他們是西方文藝理論最主要的兩位奠基人。,古風時代,古羅馬文學的崛起,古羅馬的文學廣泛的吸收現(xiàn)成希臘文學成就,結合自己的民族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社會動蕩和內戰(zhàn)促進了歷史著述和演說辭等散文體裁的發(fā)展。紀元前后屋大維奧古斯都統(tǒng)治時期是羅馬文學發(fā)展的“黃銅時期”,詩歌在這時期取得巨大成就,出現(xiàn)了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著名詩人。,中世紀文學簡述,中世紀文學是指反映封建社會形成,發(fā)展,興盛,衰落,和崩潰各個過程的文學。歐洲的中世紀文學被恩格斯稱為“黑暗時期”中世紀的歐洲文學,,總的來說中世紀的歐洲文學大致可以分為兩期。前期文學主要是拉丁文的教會文學。9世紀以后,世俗文學才相繼發(fā)展起來。其中又包括英雄史詩,騎士文學和城市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概述,近代文學開始于文藝復興時期。14到16世紀是歐洲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時期,隨著社會經(jīng)濟與政治的急劇變革,首先是在意大利發(fā)生,后波及到全歐,出現(xiàn)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標志的文化轉型。,,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體系被稱為人文主義。意大利是資本主義生產(chǎn)發(fā)展最早的地方。人文主義思想在但丁的作品中就初露端倪,隨后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成為意大利文學的代表。,啟蒙運動時期文學,18世紀,啟蒙運動迅速發(fā)展,英國是啟蒙主義文學出現(xiàn)最早的國家。現(xiàn)實主義小說是英國啟蒙運動最主要的文學成就,笛福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長篇小說家,他的魯濱遜漂流記,標志著一種新型文學形式的誕生。,,除此以外,還有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和菲爾丁的湯姆瓊斯也是英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優(yōu)秀的作品。法國文學是古典主義衰落和啟蒙文學繁榮的時期?!罢芾硇≌f”是法國啟蒙運動最犀利的文學武器,以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和盧梭為代表。,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稱為文學界的主流。德國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發(fā)源地,后影響到英、法和其他歐美國家。德國浪漫主義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各階段的代表人物早期有施萊格爾兄弟,諾瓦利斯,夜的歌頌是其代表作。中期代表人物有阿爾尼姆和布倫塔諾,還有格林兄弟。后期代表人物是霍夫曼和沙米索。,英國的浪漫主義作家可分為兩代,以湖畔派為代表的第一代詩人華茲華斯、柯爾律治、騷賽。以拜倫、雪萊為代表的第二代詩人。拜倫詩歌的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是詩體小說唐璜。與拜倫齊名的雪萊也是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哲理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是公認的杰作。,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最杰出的代表是雨果,他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成就巨大的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是他浪漫主義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一座豐碑;悲慘世界也是其代表作,是文學史上的一部杰作。,第二部分【外國文學選讀】,【作品選讀】,第1篇伊利亞特(節(jié)選)第2篇哈姆雷特(節(jié)選)第3篇我的世界觀第4篇第一次的茉莉第5篇貝多芬百年祭,第一篇伊利亞特(節(jié)選),【作者介紹】荷馬,古希臘盲詩人。公元前873年生。作品有相傳記述公元前12~前11世紀特洛伊戰(zhàn)爭及有關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敘事代表作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作品介紹】,“荷馬史詩”是相傳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chuàng)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tǒng)稱。這兩部史詩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傳說的口頭文學,靠著樂師的背誦流傳。,它作為史料不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情況,而且反映了邁錫尼文明。它再現(xiàn)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社會的重要史料。,,“荷馬史詩”不僅具有文學藝術上的重要價值,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給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伊利亞特意為“關于伊利昂的故事”或“伊利昂紀”,作為詩名,最早見于希羅多德的著作,伊利亞特因荷馬的整理而顯示出在古語言方面珍貴的研究型。,伊利亞特在題材處理、內容展示及謀篇布局上顯示了驚人的水平。首先,伊利亞特廣泛地描繪了由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希臘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面貌,包括宗教信仰、民風民俗、家庭生活、農業(yè)耕種、商業(yè)貿易、教育體育等等等。詩篇規(guī)模宏偉、內容豐富,充分展示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儼然一部希臘人的百科全書。其中,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尤為激烈震撼。作者為我們展現(xiàn)了古戰(zhàn)場群雄爭霸、兵荒馬亂、風聲鶴唳、刀光劍影、血濺沙場的慘烈的恢宏畫面,把特洛伊戰(zhàn)爭最后階段的震撼人心的角力描述得淋漓盡致。,【注釋】,(1)伊利亞特本文又譯伊利昂紀,是古希臘著名史詩,與奧德賽一起并稱為“荷馬史詩”。選自伊利亞特(傅東華譯本)第二十二卷赫克托耳其中一節(jié)。(2)赫克托耳古希臘史詩中的英雄。特洛伊王子,他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稱為“特洛伊的城墻”。最后被阿喀琉斯所殺。,,(3)阿喀琉斯古希臘史詩中的英雄。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英雄珀琉斯所生。他是參加特洛伊戰(zhàn)爭的惟一一個半人半神。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殺死特洛伊主將赫克托爾,使希臘軍轉敗為勝。(4)珀琉斯阿耳戈英雄之一,忒提絲的丈夫,阿喀琉斯之父。(5)阿開亞人希臘人的一個部族,在這個地方泛指希臘人。,6)雅典娜希臘掌管智慧與正義戰(zhàn)爭的女神。相傳為宙斯的女兒。在“金蘋果裁判”事件中,她是爭奪金蘋果的三位女神之一,(還有赫拉和阿佛羅狄忒兩位女神)導致了著名的特洛伊戰(zhàn)爭。7)宙斯希臘神話中的主神,第三代神王。是奧林匹斯山的統(tǒng)治者。,(8)阿波羅希臘神話中十二主神之一,是主神宙斯與暗夜女神勒托所生之子。(9)得伊福玻斯赫克托耳的兄弟。,【思考與練習】,1、試分析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人物性格特征2、你認為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么樣的,請結合具體人物分析3閱讀奧德修紀,比較作者的寫作特色有何異同,第二篇哈姆雷特(節(jié)選),【作者介紹】莎士比亞(W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是西方古典戲劇最優(yōu)秀的代表。他與荷馬、但丁、歌德同被西方文藝評論界稱為世界四大詩人。,【作品介紹】,哈姆雷特著名悲劇之一,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在結構上,莎士比亞用了多線索多層次的手法,以哈姆雷特為父報仇的線索為主線,以挪威小王子和雷歐提斯的復仇為副線,互相對比,激化矛盾,是喜劇場面不斷轉化,推進情節(jié)矛盾,走向高潮,以達到藝術效果,共同表現(xiàn)全局的主題。,,在人物塑造上,著重內心世界的描寫(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復雜正突出了人物的魅力。為了達到人物形象的豐富性,還多處運用對比手法。在語言上,莎士比亞彰顯了大家風范,將多種文體相結合,表現(xiàn)出英語語言的獨特魅力。,【注釋】,1本文節(jié)選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二場的其中一段,這一幕主要寫哈姆雷特與其叔父的對話,其中哈姆雷特的心里對白占有很大一部分。2王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其哥哥死后繼任了王位。3哈姆雷特此處哈姆雷特指的哈姆雷特的父親。4福丁布拉少氏挪威王子。5哈姆雷特在此強調國王雖是至親,但是個截然不同的異類。,,6太陽英文的太陽與兒子同音,在此帶有諷刺意味。7后皇后,哈姆雷特的母親。8耐有比希臘神話之女,因失其子女而不??奁?,后轉變成石,可淚水還是不停的由其中涌出。9赫酋力士希臘神話中之英雄。,【思考與練習】,1從本文的哈姆雷特內心獨白的一段中,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怎樣的性格特征2“弱者,你的名字就是‘女人’”這句話,反映出哈姆雷特一種怎樣的心情3閱讀哈姆雷特第三幕,比較哈姆雷特的內心變化。,第三篇我的世界觀,【作者介紹】愛因斯坦(18791955)是德裔美國物理學家(擁有瑞士國籍)、思想家及哲學家,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作品賞析】,這篇文章是愛因斯坦在諾貝爾授獎儀式上的演說,文章從人生觀、政治理想、探求科學奧秘的精神三個方面講述了自己的世界觀,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作者在首先提出他的人生觀“人是為別人而活的”,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對生命的理解,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依附在其他人或物質上的,并不能獨立的存在,因此,就算他獲得了這個獎項,他也覺得是所有人的榮譽,并不是他個人的,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崇高思想品質,其實就是一種奉獻精神。他要用他自己的能力,來回報社會,回報所有人。,,接著作者圍繞這個中心展開闡述,并引用叔本華的名言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認為并非一個人的努力就能成就其所想,人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內心的束縛,在我們遇到困難時,需要大家的關愛,人不是孤獨的存在一個世界的。,【注釋】,(1)這是愛因斯坦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學會舉辦的麥克斯普朗克六十歲生日慶祝會上的講話。講稿最初發(fā)表在1918年出版的慶祝麥克斯普朗克60壽辰德國物理學會演講集。(2)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對于現(xiàn)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qū)分。他堅持物自體,并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叔本華是唯意志論者。在他看來真實存在的只有意志。人能夠做他所想做的,意思是說人的意志,是人能夠做他所想做的,意思是說人的意志是真實存在的。人不能要他所想要的,意思是說意志的對象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存在。真實存在的只有意志本身。(3)民主主義人民有參與國事或對國事有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權利的主義。,【思考與練習】,1“我們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經(jīng)驗是奧秘的經(jīng)驗”,你怎樣理解作者的這句話2從這篇文章中你能看出作者有什么樣的政治思想3作為一名大學生,你的世界觀是怎樣的,第四篇第一次的茉莉,【作者簡介】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憑借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作品介紹】,詩人在詩中描述主人公喜愛著大自然,生活過的很愜意,但每次一想起孩提時代曾經(jīng)捧起的白色茉莉花就充滿了甜蜜的回憶。人是勸勉大家應該感謝自己曾經(jīng)得到的歡樂與及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最讓人感動的是,泰翁的樸實平淡的文字營造出來的氣氛。,,,,,,,,,,如“我生平有過許多快活的日子,在節(jié)日宴會的晚上,我曾跟著說笑話的人大笑”。“在灰暗的雨天的早晨,我吟哦過許多飄逸的詩篇。“然后又在后面,寫下主人公想起捧起茉莉花的心情,這樣的手法已經(jīng)深深地將整首詩捧向感動巔峰了。,【注釋】,(1)本詩選自泰戈爾詩選,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鄭振鐸譯。,【思考和練習】,1你怎樣理解作者對孩提時手捧茉莉花的的回憶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在作者看來,茉莉花象征著什么,第五篇貝多芬百年祭,【作者簡介】蕭伯納(GEORGEBERNARDSHAW,18561950),1856年生于愛爾蘭都柏林,是愛爾蘭杰出的戲劇家、文學評論家、社會主義宣傳家。,【作品介紹】,本文是作者1927年為紀念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而作的紀念文章。文中介紹了音樂大師貝多芬的為人,其音樂創(chuàng)作的特色及其對后世的影響,突出了貝多芬及其作品的強烈的反抗精神,是一篇優(yōu)秀的人物評論和音樂評論。,【注釋】,①本文是作者1927年為紀念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而作的文章。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他出生于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選侯宮廷歌手世家,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他也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稱為“維也納三杰”。②韓德爾著名的英籍德國作曲家。,③巴哈又譯巴赫,德國著名音樂家。④爵士樂一種起源于非洲的音樂形式,由民歌發(fā)展而來。爵士樂以多種形式呈現(xiàn)出繁榮景象,其樂曲風格極其耀眼,節(jié)奏一般以鮮明,強烈為主,。,⑤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不僅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杰出大師,更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音樂天才,有“音樂神童”的美譽。⑥彭巴杜夫人彭巴杜女侯爵(1721-1764)是法皇路易十五的情婦。⑦格克魯?shù)聡髑?。⑧海頓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早期代表⑨莎拉斯特羅莫扎特的歌劇魔笛中的一個人物。,【思考和練習】,1貝多芬與其他音樂大師的不同處在什么地方2聯(lián)系課文,你認為貝多芬的音樂特色是什么3你怎樣理解貝多芬的音樂和他的一生,貝多芬,本章結束,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55
大小: 6.79(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