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研究近視性屈光參差主導眼與近視程度的關系以及主導眼與非主導眼調節(jié)功能分析;不同程度屈光參差雙眼視功能的分析,進而探討屈光參差的成因及其發(fā)展原因和改善措施。
方法:
橫斷面研究。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集北京同仁驗光配鏡中心門診就診的59例近視性屈光參差患者。年齡在8~35歲,根據屈光參差的程度,將其分成低度屈光參差(雙眼等效球鏡度差<2.50D)和高度屈光參差(雙眼等效球鏡度差≥2.50D)
2、兩組;按照年齡分成青少年組(8~18歲)和成年組(19~35歲)。對各組別患者應用簡易雙手卡洞法測定雙眼中的主導眼眼別。使用綜合驗光儀測定患者單、雙眼正/負相對調節(jié)及其比值(PRA/NRA);FCC法測定單、雙眼調節(jié)反應;采用改良移近法及正負球鏡翻轉法分別測量單、雙眼的調節(jié)幅度和調節(jié)靈活度。移近法測量集合近點(NPC);Von Graefe方法測量遠、近水平眼位;遠、近水平融像聚散幅度;AC/A比率及采用Titmus圖譜檢查立體視銳度等
3、雙眼集合功能檢查。對各組別中單一個體主導眼和非主導眼的調節(jié)功能結果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性則采用配對樣本 t檢驗,若不符合則采用兩個相關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不同組別雙眼視功能異常比率進行卡方檢驗。
結果:
1.低度屈光參差患者26例,主導眼為右眼者22例,占84.5%;主導眼平均屈光度為-4.01±1.96D,非主導眼平均屈光度為-3.19±1.80D,平均參差程度為1.76±0.21D。主導眼屈光度高于非主導眼屈光度
4、(z=-2.37,P<0.05)。高度屈光參差患者33例,主導眼為右眼者21例,占63.6%;主導眼平均屈光度為-3.90±2.84D,非主導眼平均屈光度為-3.47±2.20D,平均參差程度為3.40±0.81D。主導眼與非主導眼屈光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z=-0.57,P>0.05)。
2.低度屈光參差組主導眼平均正相對調節(jié)為-2.68±1.44D,非主導眼平均正相對調節(jié)為-3.29±1.31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
5、27,P<0.05);高度屈光參差組主導眼平均正相對調節(jié)為-3.14±1.84D,非主導眼平均正相對調節(jié)為-4.10±1.59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54,P<0.05)。低度屈光參差組主導眼平均PRA/NRA絕對值為1.15±0.58,非主導眼平均PRA/NRA絕對值為1.36±0.5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89,P>0.05);高度屈光參差組主導眼平均PRA/NRA絕對值為1.34±1.57,非主導眼平均PRA/NR
6、A絕對值為1.74±0.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03,P<0.05)。低度屈光參差組主導眼平均調節(jié)反應+0.51±0.34D,非主導眼平均調節(jié)反應為+0.36±0.43D,低度屈光參差組別其主導眼比非主導眼調節(jié)反應滯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80,P>0.05);高度屈光參差組主導眼平均調節(jié)反應為+0.54±0.33D,非主導眼平均調節(jié)反應為+0.33±0.25D,高度屈光參差組別主導眼比非主導眼調節(jié)反應明顯滯后,且差
7、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37,P<0.05)。
3.不同組別雙眼視功能受損不同,高度參差組別較低度屈光參差組別嚴重,成人組別近距離視覺功能受損較青少年嚴重。低度屈光參差組近距離水平眼位檢查,正常15例,占57.69%,異常11例,占42.31%;高度屈光參差組近距離水平眼位檢查,正常9例,占27.27%,異常24例,占72.73%。高度屈光參差組別近距離水平眼位異常的比例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8,P<0.05)。
8、低度屈光參差組AC/A比值低于正常8例,占30.77%,高于正常2例,占7.69%,正常16例,占61.54%;高度屈光參差組AC/A比值低于正常23例,占69.70%,高于正常1例,占3.03%,正常9例,占27.27%。高度屈光參差組別AC/A比值異常比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99,P<0.01)。各組別患者雙眼遠距離視功能比較,低度屈光參差組別,異常7例,占26.92%,正常19例,占73.08%;高度屈光參差組別,異常
9、15例,占45.45%,正常18例,占54.55%。高度屈光參差組別遠距離視功能異常比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4,P>0.05)。近距離視功能比較,低度屈光參差組別,異常9例,占34.62%,正常17例,占65.38%;高度屈光參差組別,異常20例,占60.61%,正常13例,占39.39%。高度屈光參差組別近距離視功能異常比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3,P<0.05)。不同年齡組別患者雙眼近距離視功能比較,青少年
10、屈光參差組別,異常9例,占比33.33%,正常18例,占比66.67%;成人屈光參差組別,異常20例,占比62.50%,正常12例,占比37.50%,成人屈光參差組別近距離視功能異常比率高,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8,P<0.05)。低度屈光參差組中立體視銳度正常21例,占80.77%,異常(≥60")5例,占19.23%,平均立體視71.92±73.92";高度屈光參差組中立體視正常18例,占54.55%,異常15例,占45.
11、45%,平均立體視130.91±119.83"??ǚ綑z驗,高度屈光參差組別立體視異常比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6,P<0.05)。
結論:
1.低度近視性屈光參差患者主導眼與高度數(shù)眼別呈現(xiàn)相關性。
2.不同程度的屈光參差患者主導眼PRA及PRA/NRA低于非主導眼,且相對于非主導眼調節(jié)滯后程度更大。
3.不同程度屈光參差患者雙眼視功能受損不同,高度參差組別較低度屈光參差組別嚴重,成人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實驗近視性屈光參差對雙眼視功能的影響
- 屈光參差性弱視患者雙眼視功能及調節(jié)功能的臨床研究.pdf
- 近視性屈光參差對雙眼協(xié)動參數(shù)的影響.pdf
- 知覺性優(yōu)勢眼與近視性屈光參差的關系.pdf
- 影響屈光參差雙眼視功能的相關因素及其治療效果的臨床研究.pdf
- 高度近視性屈光參差眼屈光參數(shù)和角膜生物學參數(shù)的研究.pdf
- 雙眼不等像與屈光參差、視疲勞關系的臨床研究.pdf
- 成人雙眼屈光參差中眼軸、角膜屈光力與屈光度差值的相關性研究.pdf
- 遠視性屈光參差對兒童雙眠視功能的影響.pdf
- 近視眼調節(jié)和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狀況分析.pdf
- 屈光參差的實例分析
- 屈光不正兒童非斜視性雙眼視異常狀況研究.pdf
- 屈光參差的生物學參數(shù)及視功能的調查研究.pdf
- 屈光參差眼的驗光及處方畢業(yè)論文
- 成人近視性屈光參差LASIK術后融合范圍與立體視的變化.pdf
- 屈光參差患者角膜屈光手術前后雙眼相位整合平衡點的變化.pdf
- 遠視性屈光參差不等像視與立體視的相關因素研究.pdf
- 激光治療近視術后雙眼視功能的研究.pdf
- 屈光參差性弱視患者靜息態(tài)fMRI功能連接研究.pdf
- 高度近視眼屈光因子的觀察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