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中國全史-026-秦漢習(xí)俗史</p><p> 《中國全史》 026/一百卷 史仲文 胡曉林</p><p><b> 本卷提要 </b></p><p> 本書在有機地結(jié)合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以及有選擇地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從服飾、飲食、居住、交通、婚姻和喪葬等六個方面,有點有面、繁簡得當(dāng)?shù)亟榻B和分析了秦漢時
2、期習(xí)俗的淵源、特點和發(fā)展?fàn)顩r,并通過大量的圖片資料,形象而生動地向人們展現(xiàn)了一幅秦漢習(xí)俗的五彩畫卷。全書內(nèi)容豐富,資料翔實,邏輯通順,文字流暢,圖文并茂,知識性強,具有一定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較強的可讀性。 </p><p> 一、秦漢習(xí)俗概述中國的習(xí)俗既豐富多彩又源遠流長,早在《詩·周南·關(guān)睢序》中便有了"美教化,移風(fēng)俗"的提法。有人認(rèn)為《詩經(jīng)·國風(fēng)》堪稱中國習(xí)俗史的
3、權(quán)輿,其中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習(xí)俗畫,一部《國風(fēng)》就是一部上古風(fēng)情錄。秦漢時期政治的高度統(tǒng)一、民族的空前融合、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和文化的日益開放,反映到當(dāng)時的社會文化生活中,就是在前代的基礎(chǔ)上,秦漢時期不僅出現(xiàn)了更為豐富多彩的民俗事象,而且出現(xiàn)了更全面而具體地記敘或涉及前代和當(dāng)時民俗事象的文獻資料。 </p><p> 《史記》中涉及的古史傳說和民俗事象最多。如《貨殖列傳》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yè)
4、"方面列舉了許多有關(guān)的習(xí)俗,并注意到了地區(qū)間的差異:隴蜀之地多商賈,長安又多四方之人,所以居民好取巧而不務(wù)本;巴蜀之地肥饒,特產(chǎn)眾多,可以遠通云貴,所以居民常以其所多換其所缺;三河(河?xùn)|、河內(nèi)、河南)之地位居天下之中,地少人多,所以居民比較勤儉;北方地區(qū)常受胡寇侵?jǐn)_,所以居民好氣任俠,不事農(nóng)桑,等等。《漢書》中涉及的民俗事象也不少。如《禮樂志》十分注重禮俗的作用:"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別,為制婚姻之禮;有交接長幼之
5、序,為制鄉(xiāng)飲之禮;有哀死思遠之情,為制喪祭之禮;有尊尊敬上之心,為制朝覲之禮。?;橐鲋Y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鄉(xiāng)飲之禮廢,則長幼之序亂而爭斗之獄蕃;喪祭之禮廢,則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眾;朝聘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侵陵之漸起。"又如《郊祀志》中有許多關(guān)于信仰、祭祀方面的習(xí)俗,《地理志》中有不少關(guān)于全國各地風(fēng)土人情的記載等。 </p><p> 除了《史記》、《漢書》等正史外,《風(fēng)俗通義》、《四
6、民月令》、《三輔黃圖》、《西京雜記》、《淮南子》、《論衡》、《潛夫論》等文獻也保存了較多的習(xí)俗資料。 </p><p> 正是依靠以上所列以及還有某些未列的文獻資料,再加上近年來相繼涌現(xiàn)的考古發(fā)掘材料,如明器、壁畫、帛畫、畫像石、畫像磚以及其他各類實物,我們才能夠相對容易地對秦漢時期的禮儀習(xí)俗進行客觀的概括和分析。從服飾方面看,隨著服飾的文化功能的日益發(fā)達,一方面當(dāng)時對服飾美的追求已達到相當(dāng)高的境界,另一方面不
7、同階層、不同民族、不同場合、不同環(huán)境的服飾,風(fēng)格各異,從而使服飾的等級性、民族性、時代性等有機結(jié)合,融為一體。上層人士服飾的功能主要是表明身份、參加活動和追求華貴等,下層人士服飾的功能主要還是御寒、防暑和護體等。 </p><p> 從飲食方面看,秦漢時期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在前代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豐富化和多元化,不僅宮廷飲食繼續(xù)改善,而且平民飲食也日益豐富。每日進餐的次數(shù)在不同的階層中
8、有所不同,皇帝每日四次,貴族每日三次,一般人每日兩次。食物種類比較豐富,食物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變化,主副食的搭配比較合理,出現(xiàn)了比較復(fù)雜的烹調(diào)技術(shù)和方法。從居住方面看,秦漢時期的住宅上承戰(zhàn)國,變化不大,體現(xiàn)出某種相對的穩(wěn)定性。一般說來可分為庭院式、樓閣式與干欄式三種住宅形式,但這三種形式有時又有交叉現(xiàn)象。其中庭院式住宅最普遍,種類也最多,既有方形、長方形之分,也有一字形、曲尺形、三合式、四合式、日字形之分,但其基本結(jié)構(gòu)大多是一堂二內(nèi),即三間住宅
9、中一間為堂、二間為室,當(dāng)然面積大小不一。 </p><p> 從交通方面看,秦漢時期政治上的統(tǒng)一為水陸交通的發(fā)達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所以當(dāng)時的水陸交通比分裂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要發(fā)達得多。馳道是秦漢時期陸路交通網(wǎng)的主干,可通向全國各主要城市。水路交通包括海上和內(nèi)河兩部分。陸路的交通工具以車為主,水路的交通工具以船為主,車與船的本身皆有許多比前代改進之處。 </p><p> 從婚姻方面看,
10、等級性是秦漢時期婚姻的特點之一?;橐龆Y儀并非與"六禮"完全契合,大致要經(jīng)過八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除了注重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聘娶婚外,還可列舉九種其他的婚姻形式?;榧尴M相當(dāng)巨大,主要有媒人的報酬、占卜的費用、聘金和嫁妝、婚宴的花費等四項。人們的貞節(jié)觀相對于唐宋時期可謂淡薄,改嫁與再嫁的現(xiàn)象廣泛存在。 </p><p> 從喪葬方面看,秦漢時期的喪葬禮俗以西漢中期為界,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
11、沿用舊的喪葬禮儀,講究棺槨、禮器制度,墓中多以珍寶與實用器皿等隨葬;后一階段隨著儒家思想對人們?nèi)粘I畹闹萍s,象征性的墓室、器物、俑開始涌現(xiàn)。但總起來看,厚葬之風(fēng)盛行仍是這一時期值得注意的特點。另外在喪葬方面所存在的等級差別和地區(qū)差別也值得注意。3二、服飾中國的服飾習(xí)俗豐富多彩,中國向以"衣冠王國"著稱于世。眾所周知,服飾具有生理與文化的雙重功能。在遠古時代,服飾主要是為了御寒、防暑、護體和遮羞,生理方面的功能相對強
12、些;進入文明時代后,服飾常被用來區(qū)分等級、職業(yè)、民族、年齡和性別,并出現(xiàn)了服飾的審美價值日益上升的趨向,這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服飾的文化功能越來越發(fā)達。 </p><p> 秦漢時期隨著政治格局的空前穩(wěn)定,經(jīng)濟形勢的蓬勃發(fā)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廣泛,人們的服飾較前代更為絢麗多彩。關(guān)于秦漢時期人們服飾的狀況,不僅在有關(guān)文獻中不乏記載,而且在近年來考古發(fā)現(xiàn)的壁畫、帛畫、畫像磚、畫像石和陶俑上也可窺其大概。 </p
13、><p> 秦漢人的服飾常因場合和環(huán)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祭祀時應(yīng)穿祭服,上朝時應(yīng)穿朝服,參加葬禮時應(yīng)穿喪服,結(jié)婚時應(yīng)穿婚服,平常則穿常服。秦漢人的服飾也常因等級和職業(y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張書光先生在多年潛心研究的基礎(chǔ)上,采用墨筆單線描的手法,繪制出秦漢時期不同等級和職業(yè)人物的圖像100 幅①,其中包括帝王、貴族、士族、大臣、官吏、文吏、小吏、將軍、將官、武將、武士、兵士、商賈、農(nóng)夫、農(nóng)婦、平民、胡人、藝人、貴婦、女
14、官、民婦、使女等,形象直觀,可以參考。一般說來,皇帝和皇后的服飾端莊華貴,武士的服飾威武壯觀;仕女的服飾以高髻、穿花襦和褂裙曳地為特征,文吏的服飾以束帶、穿褲裙和戴冠幘為特征,農(nóng)民的服飾以束髻、穿草鞋和短袖長襦為特征,市民的常服以包發(fā)巾,加抹額、穿襜褕和束大帶為特征,廚役的服飾以扎帶、著褠、穿襦褲和戴小帽為特征,勞役人的服飾以束發(fā)、穿衫褲和加臂褠為特征①。當(dāng)然,不同的個體會有差異,不同的地區(qū)和民族會有差異,同一個體在不同的季節(jié)和場合也會
15、有差異。如1959 年在新疆民豐縣尼雅漢墓出土的一件身長133 厘米的"萬世如意"錦袍在形制上即具有比較明顯的民族特色。 </p><p> ?。ㄒ唬┕凇∶泵敝饕呛髞淼姆Q呼,秦漢時期的帽一般被稱作"頭衣",具體說來又有冠、冕、弁、巾和幘的區(qū)別。 </p><p> 由于冠、冕、弁都是上層男子平時所戴的頭衣,所以有時又統(tǒng)稱為冠。 </p>
16、;<p> 據(jù)《禮記·曲禮》載,男子在20 歲時應(yīng)舉行冠禮,表明已長大成為成年人,冠禮是男子一生中的重要轉(zhuǎn)折,儀式一般都比較隆重。 </p><p> 關(guān)于秦漢時期的冠,《后漢書·輿服志》記載得比較詳細,共提及19種名目,即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術(shù)氏冠、鹖冠等。 <
17、/p><p>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重大祭禮時所用的冠帽,漢代遵循不改,用作皇帝、公侯及卿大夫的祭服。《后漢書·輿服志》載:"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后方,朱綠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 </p><p> ?、佟垥猓骸吨袊鴼v代服裝資料》,安徽美術(shù)出版社1990 年版,第29~57 頁。 </p><p> ?、佟≈x國
18、楨:《兩漢社會生活概述》,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49~53 頁。以其綬采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后,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衣裳玉佩備章采,乘輿刺繡,公侯九卿以下皆織成。" </p><p> 長冠也稱"齋冠",又稱"竹皮冠"。一般以竹皮作成骨架,外表漆C ,冠頂?shù)脑煨捅舛氶L。相
19、傳漢高祖劉邦未發(fā)跡時,曾戴過此冠,故謂"劉氏冠"。《史記·高祖本紀(jì)》:"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令求盜之薛治之,時時冠之,及貴常冠,所謂'劉氏冠'乃是也。"《后漢書·輿服志》:"長冠,一曰齋冠,高七寸,廣三寸,促漆C 為之,制如板,以竹為里。初高祖微時,以竹皮為之,謂之劉氏冠。。祀宗廟諸祀則冠之。"因為這種冠帽為高祖早年所造,所以后來被定為
20、官員的祭服,并規(guī)定爵非公乘以上,一律不得服用,以示尊敬。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彩衣木俑,頭頂大多豎有一塊長形飾物,形制如板,前低后高,可以視為長冠的模型(圖1)。委貌冠又稱"玄冠"。其制以黑色絲帛為之,長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覆杯。公卿、諸侯、大夫等人行大射禮時則服之。戴此冠時,必須穿著玄端素服。《后漢書·輿服志》:"行大射禮于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
21、唐杜佑《通典》也記:"漢制委貌,以皂繒為之,形如婁縠之貌;上小下大,長七寸,高四寸,前高廣,后卑銳,無算有纓。" </p><p> 皮弁冠的形制與委貌冠相同,也是"長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廣,后卑銳",所不同者在于委貌冠是以黑色絲帛為之,而皮弁冠是以鹿皮為之;委貌冠為公卿、諸侯、大夫等人所戴,而皮弁冠為"執(zhí)事者"所戴?!逗鬂h書·輿服志
22、》:"執(zhí)事者冠皮弁,衣緇麻衣,皂領(lǐng)袖,下素裳,所謂皮弁素積者也。" </p><p> 爵弁冠也稱為冕,又稱"廣冕"。其制較冕冠為次,形狀與冕冠相似,惟冠上不用旒飾(圖2)。一般多用木板作頂,外面表以細布,布色赤而微黑。戴爵弁者,必須穿玄色絲衣,下著纁裳。樂人、士人及低級官吏助君祭祀時則戴之。《后漢書·輿服志》:"爵弁,一名冕,廣八寸,長尺二寸,如爵形
23、,前小后大,繒其上似爵頭色,有收持笄,所謂復(fù)收殷冔者也。祠天地五郊明堂,《云翹舞》樂人服之。" </p><p> 通天冠是皇帝專用的禮冠,凡郊祀、朝賀及宴會則戴之。以鐵絲為梁,正豎于頂,梁前有山,展筩有述?!逗鬂h書·輿服志》:"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筩為述,乘輿所常服。"今從山東嘉祥武氏祠保存的畫像石上,即能看到此冠形象(圖3)。 &
24、lt;/p><p> 遠游冠與通天冠相類似,唯無山述之飾。為太子及諸王所服?!逗鬂h書·輿服志》:"遠游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橫之于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高山冠又名"側(cè)注冠",原為戰(zhàn)國時齊王所戴。其式與遠游冠相類似,也無山述,以鐵為卷梁,高九寸,冠體側(cè)立。蔡邕《獨斷》:"高山冠,齊冠也,一曰側(cè)注。高九寸,鐵如卷梁,不展筩,無山。秦制行人使官所冠。今謁者服之
25、。" </p><p> 進賢冠是文吏、儒士所戴的一種禮冠。用鐵絲和細紗制成,冠上綴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別,以三梁為貴。冠式前高后低,前柱傾斜,后柱垂直。戴時加于幘上。以梁數(shù)區(qū)別等差(圖4)?!逗鬂h書·輿服志》:"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xué)弟子,皆一梁。宗室劉氏亦兩梁冠,示加服也。"在山東沂南出土的畫像
26、石,河南滎陽河王村出土的畫像磚上,都繪有戴這種冠式的男子形象。 </p><p> 法冠也稱"柱后",又稱"獬豸冠"。原是楚人所戴。以鐵為柱,隱喻為堅定不移,威武不屈。所以又稱"鐵冠"。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羊,相傳它能辨別曲直,分清是非,在它頭上生有一角,見人爭斗,即以其角抵觸邪佞。所以以其形為冠,漢代將其用于法官,是執(zhí)法者所戴的一種冠帽?!逗鬂h書
27、183;輿服志》:"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C 為展筩,鐵柱卷,執(zhí)法者服之。" </p><p> 武冠原為趙武靈王所戴,秦滅趙后,即以此冠頒賜近臣,漢代襲用,一般用于武官。其制以漆紗為之,形如簸箕,使用時加著于幘之上。因其形制高大如弁,也稱"大冠"、"武弁"或"繁冠"。宦官、近臣亦可戴此,但須在冠上加以金鐺,并插以貂尾,以示區(qū)別
28、?!丢殧唷贩Q:"武冠,或曰繁冠,今謂之大冠,武官服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鐺,附蟬為文,貂尾飾之。"今從四川、山東等地漢墓出土的畫像石上還能看到這種冠式。 </p><p> 建華冠是樂人祭祀天地、五郊、明堂時所戴的一種禮冠,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上以鹖羽為飾?!丢殧唷罚?quot;大樂郊社祝舞者冠建華。"即指此。 </p><p> 方山冠的形制與進賢
29、冠相類似,分別以青、赤、皂、白、黃等五色細縠為之,以象征東、南、西、北、中五方。凡祀宗廟,行《五行》舞時,舞人、樂者都可戴之。《漢書·五行志》:"冠方山冠。"唐顏師古注:"鄧展曰:'方山冠以五采縠為之,樂舞人所服。'" </p><p> 巧士冠是皇帝身邊的侍者、宦官所戴的一種禮冠,形制與方山冠相類似。平常一般不用,只有在郊天時用之?!逗鬂h書
30、183;輿服志》:"巧士冠,前高七寸,要后相通,直豎。不常服,唯郊天、黃門從官四人冠之,在鹵簿中,次乘輿車前,以備宦者四星云。" </p><p> 卻非冠的形制與長冠相似,上寬下促,冠下垂有纓蕤。專用于宮殿門吏及仆射等人,戴之執(zhí)事,以防伺非?!逗鬂h書·輿服志》:"卻非冠,制似長冠,下促。宮殿門吏仆射冠之。" </p><p> 卻敵冠
31、為衛(wèi)士所戴之冠(圖5),形制與進賢冠相似。《獨斷》:"卻敵冠,前高四寸,通長四寸,后高三寸,監(jiān)門衛(wèi)士服之。" </p><p> 樊噲冠也是殿門衛(wèi)士所戴的一種冠帽,因為是由漢代名將樊噲所創(chuàng)而得名。相傳鴻門之會,楚項羽欲殺劉邦,樊噲常持鐵楯在側(cè),事急,樊噲撕衣裳包裹其楯,佯作冠飾,直入羽營,力斥項羽背信,使劉邦乘機得以脫身。后來劉邦執(zhí)政,即照樊噲所包之楯制以為冠,頒賜于殿門衛(wèi)士?!逗鬂h書
32、83;輿服志》:"樊噲冠,漢將樊噲造次所冠,以入項羽軍。廣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馬殿門大難衛(wèi)士服之。"①術(shù)氏冠曾被趙武靈王所好,其中的"術(shù)"字,按蔡邕《獨斷》所說,為"鷸"的轉(zhuǎn)音,不是指道術(shù)。《三禮圖》說此冠畫鷸羽為飾,其色紺。《后漢書·輿服志》:"術(shù)氏冠,前圓,吳制,差池邐迆四重。" </p><p>
33、鹖冠為武士所戴,因在冠左右加插雙鹖尾而得名。鹖屬鷙鳥,斗時必至死才罷休,所以用其尾插于冠的左右以表示勇敢。漢代的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五中郎將,羽林左右監(jiān),虎賁武騎皆戴此冠。 </p><p> ?、佟≈苎吹龋骸吨袊糯楋L(fēng)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45~50 頁。除了以上在《后漢書·輿服志》中所提及的19 種冠之外,在山東嘉祥漢墓出土的《周公輔成王》圖象(圖6)中還有一種三個山形的冠,周
34、成王所戴者即是。在浙江紹興漢墓出土的畫像鏡上也有這種山形冠。另據(jù)明代瞿佑《剪燈新話》引《申陽洞記》中記唐大歷二年(公元767 年)隴西李生曾夢見一神,據(jù)案而坐,頂三山冠,冠作高冠,前面聳起三條直柱,中間一柱特高,左右二柱略低。三山冠之名雖在漢代文獻中未見記載,但上述圖象和說法似可證明三山冠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孫機先生認(rèn)為可暫稱之為王冠,并推測王莽即帝位時所戴的王冠可能與此相似①。圖6 中間一人所戴的是武冠,右一人所戴的是進賢冠②。 &l
35、t;/p><p> 后代有的學(xué)者還將漢代的冠按不同標(biāo)準(zhǔn)加以分類,如日本學(xué)者原田淑人將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等劃歸祭服類,而將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術(shù)氏冠劃歸朝服類③。 </p><p> 冠原是加在頭頂?shù)陌l(fā)罩,主要用來約束發(fā)髻,所以并不需要將頭頂全部罩住,只是在冠圈上有一根較窄的冠梁,從前到后經(jīng)過頭頂。這與現(xiàn)
36、代的帽子很不相同。此外在功能上也與現(xiàn)代帽子有所區(qū)別,即冠不著重于實用而著重于禮儀,所以《禮記·冠義》說:"冠者禮之始也。"《淮南子·人間訓(xùn)》也說:冠"寒不能暖,風(fēng)不能鄣,暴不能蔽"。 </p><p> 戴冠前一般要先把束在一起的頭發(fā)盤繞在頭頂處(髻),用C 把頭發(fā)包住,然后加冠。C 后來又寫作縰。這是一塊整幅(二尺二寸寬)六尺長的緇帛(黑帛)。因為戴
37、冠前必先以C 韜發(fā),所以當(dāng)時人有時稱C 以指冠。例如,揚雄《解嘲》:"戴縰垂纓而談?wù)呓詳M于阿衡","戴縰"即戴冠,阿衡是商湯的宰相伊尹,這句是說士大夫們都把自己比成古代的賢臣①。 </p><p> 戴冠是上層男子的特權(quán),下層男子不能戴冠,只能戴巾或幘。《釋名·釋首飾》:"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獨斷》:"幘,古者卑賤執(zhí)事不冠者
38、之所服。"巾就是包頭布,秦始皇因自謂為水德,所以衣服旄旌節(jié)旗皆尚黑。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一般秦人也尚黑色。他們常以三尺黑布巾包頭,所以百姓又稱黔首。到了漢末,此風(fēng)大變,不僅百姓以幅巾包頭,就是一些名儒雅士、王公大臣,甚至稱雄一方的軍閥都以裹巾為尚。漢末名士多服絲絳或葛制成的頭巾,手持羽扇,習(xí)以成風(fēng)。東漢名士郭泰,字林宗,他學(xué)富五車,博通經(jīng)典,曾為太學(xué)領(lǐng)袖,名震京師,其一言一行都被天下儒士奉為規(guī)范。嘗途中遇雨,郭泰將所戴頭巾折一
39、角,后時人皆仿效其法,將頭巾折一角戴上,世稱"林宗巾"。再如宿儒鄭玄、名士孔融、軍閥袁紹等也以巾裹頭,自命風(fēng)雅?!度龂?#183;魏志·武帝紀(jì)》裴松之注引《傅子》說:"漢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為雅,是以袁紹、崔鉤之徒,雖為將帥,皆著縑巾。"不過,頭著白巾,在漢代則是官吏被罷免為民或地位卑賤者的一種標(biāo)志?!稘h書·朱博傳》載:被斥罷的官吏,皆著白巾走出府門。而當(dāng)時在官府里趨走的賤
40、人,如諸司亭長之屬的官役,也頭裹白巾②。 </p><p> ?、佟O機:《漢代物質(zhì)文化資料圖說》,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32 頁。②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年版,第78~81 頁。③ 原田淑人著、常任俠等譯:《中國服裝史研究》,黃山書社1988 年版,第38~63 頁。 </p><p> ?、佟≡S嘉璐:《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1988 年版
41、,第4 頁。 </p><p> ?、凇№n養(yǎng)民等:《秦漢風(fēng)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0 頁。 </p><p> 幘原本只是包發(fā)的頭巾,后來演變?yōu)楸忝钡臉幼?。沈從文先生在精心研究秦漢以前大量文物的基礎(chǔ)上,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出:在白玉雕和玉雕人像頭上,一再出現(xiàn)近似漢代平巾幘式的平頂帽或帽箍,說明這種帽式源遠流長,最晚在商代即已出現(xiàn)。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某些地區(qū)某些人頭上還經(jīng)
42、常應(yīng)用,并非像漢代史籍所說的,因王莽頭禿無發(fā)才開始應(yīng)用。但將幘納于冠下,使之成為冠的襯墊物的作法,似濫觴于西漢?!逗鬂h書·輿服志》說:"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帕以表貴賤。其后,稍稍作顏題。漢興,續(xù)其顏卻摞之,施巾連題卻覆之,今喪幘是其制也。名之曰幘,幘者,賾也,頭首嚴(yán)賾也。主孝文乃高顏題續(xù)之為耳,崇其中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稱其冠也。"這里說的"作顏題&q
43、uot;、"高顏題",是指在幘的下部按額環(huán)腦處增加一圈介壁,這是幘脫離其"韜發(fā)之巾"的原始狀態(tài)之關(guān)鍵步驟。至于提出文、武官要使幘耳與冠相稱,似乎意味著這時已有加幘之冠,但在考古材料中從未見過,所以這種作法在西漢時縱使出現(xiàn),也絕不普遍。 </p><p> 幘分介幘和平上幘兩大類?!丢殧唷肪硐抡f:"王莽無發(fā)乃施巾。故語曰:'王莽禿,幘始屋。'&qu
44、ot;屋狀幘即介幘。東漢時文職人員所戴進賢冠之下襯以介幘,二者組合成為整體。由于幘是直接戴在頭上的,冠附幘以為固,所以這時就將頍省去了。它的底部是一圈"顏題",顏題在腦后突起兩尖"耳",頭上是屋頂狀的介幘。跨于介幘之上者,即稱為"展筩"的冠體。展筩的前部裝"梁",梁是用來表示身份的。有時在進賢冠的一側(cè)還簪有"自筆"(圖4)。不過這并不是說
45、至東漢時幘已經(jīng)和冠不能分離了,在這時的畫像石中,許多供奔走使役之人仍單戴介幘(圖7)。 </p><p> 文職人員于進賢冠下襯介幘,武職則于武冠下襯平上幘,即《晉書·輿服志》所說:"介幘服文吏","平上服武官也"。身份低的不戴武冠的士卒,則只戴平上幘。如山東汶上孫家村畫像石中的持戟者(圖8)、甘肅武威雷臺漢墓中的銅騎俑,都戴著項部低平的平上幘。不過自東漢中期以
46、降,有些平上幘的后部加高(圖9)?!独m(xù)漢書·五行志》說:"延熹中,梁冀誅后(梁誅于158 年),京師幘顏短耳長。"顏短即前低,耳長即后高,這種式樣的幘又名平巾幘。河北望都光和五年(182 年)墓所出石俑之幘可以為例(圖10)。①此外,當(dāng)時還有一種頭衣稱"帩頭"。帩頭又稱綃頭、絡(luò)頭、帞頭②、帕頭、陌頭,為男子束發(fā)的頭巾。帩頭與今陜北農(nóng)民用羊肚手巾包頭的方法十分相似,即由后向前在額上打結(jié)?!?/p>
47、釋名·釋首飾》:"綃,鈔也,鈔發(fā)使上從也?;蛑^之陌頭,言其從后橫陌而前也。"漢樂府《陌上?!分杏?quot;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戴帩頭本是漢代一般農(nóng)民或普通人之服,而一些桀驁不馴的儒生或隱士,常著帩頭表示不愿入仕。如《后漢書·獨行列傳》:"(向栩)少為書生,性卓詭不倫。。。好被發(fā)著絳綃頭。"同書《逸民列傳》:"(周黨)復(fù)被征,不得已,乃著短布單衣,穀皮
48、綃頭</p><p> 秦漢時期不僅用來束發(fā)的巾或幘的形式多種多樣,而且對發(fā)式也相當(dāng)講 </p><p> ① 孫機:《漢代物質(zhì)文化資料圖說》,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30~232 頁。② 揚雄:《方言》第四:"絡(luò)頭,帞頭也。。。自關(guān)而西秦晉之郊曰絡(luò)頭,南楚江湘之間曰帞頭。"究。秦人的發(fā)式從秦代兵馬俑中可以窺見一斑,秦陶俑的發(fā)式變化頗多,大致可分作三種:第一種
49、是將前長發(fā)從中間分開各拉向耳邊與兩鬢長發(fā)相交編成兩條辮子,將后腦長發(fā)分作三股編成一條辮子;第二種是先將頭頂長發(fā)束以小髻,次將額前和兩鬢頭發(fā)梳向腦后,由腦后將發(fā)分作六股,編成一條板形發(fā)辮,上折貼于腦后;第三種是無髻俑,將頭上長發(fā)由前梳向腦后,再由腦后分作六股,編成一板形發(fā)辮,上折貼于腦后,發(fā)辮中間卡一發(fā)結(jié),發(fā)辮上端打一"×"形的繩結(jié)①。這是屬于武士的發(fā)型。至于婦女的發(fā)髻,見于文獻記載的秦代婦女有神仙髻、凌云髻
50、、垂云髻、迎春髻、望仙九鬟髻、參鸞髻、黃羅髻。漢代婦女有墮馬髻、瑤臺髻、三角髻、三鬟髻、分髾髻等。如果說秦武士俑分作三股、六股是與秦"度以六為名"、"數(shù)以六為紀(jì)"②的制度有關(guān),那么,婦女發(fā)髻中神仙髻、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則是秦漢時期崇信神仙術(shù)的反映。當(dāng)時未必有這些發(fā)髻,可能出于神仙家的幻想。但垂云髻、望仙雙鬟髻卻常見于戰(zhàn)國至漢代的</p><p> 當(dāng)時各少數(shù)民族的冠帽形制
51、和發(fā)式一般各有特色,如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上的烏桓人的頭部無冠帽,清楚地表現(xiàn)出是剃了發(fā)的。免冠表示他們身受漢官屈辱,并不說明他們沒有冠帽。關(guān)于他們的冠帽之制,晉郭義恭《廣志》載:"烏丸與匈奴同俗,丈夫、婦人為木幘,朱染之,如桿盆以沓頭。"古代北方民族常用樺樹皮所作之幘。《后漢書·烏桓傳》說烏桓人"以髡頭為輕便",這里只說髡頭,至于具體樣式并不清楚?,F(xiàn)在據(jù)壁畫,知道烏桓人髡頭是剃去除頭頂
52、以外的全部頭發(fā)。有人頭頂上似留一小髻,有人則豎起六、七寸長的發(fā)辮一根③。 </p><p> 當(dāng)時不僅冠帽形制蘊含著等級差別,而且發(fā)式也反映了等級差別。如秦 </p><p> ?、佟 肚厥蓟柿陽|側(cè)第一號兵馬俑坑試掘簡報》,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資料匯編》第1 集。②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p><p> ③ 有關(guān)墮馬髻的詳情,可參見周汛等《中
53、國古代服飾習(xí)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69~72 頁。 </p><p> ①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年版,第105 頁。② 韓養(yǎng)民:《秦漢文化史》,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97~99 頁。③ 吳榮曾:《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反映的東漢社會生活》,《文物》1974 年第1 期。始皇凌的陶俑是以頭發(fā)是否"直上"作為區(qū)分奴隸與自由民的標(biāo)志。跽坐俑
54、的圓椎髻偏后,頭發(fā)未"直上",其身份應(yīng)是未被解放的秦代奴隸。而發(fā)髻偏左或偏右的武士俑皆屬于頭發(fā)"直上"的類型,按秦代尚右卑左的歷史特點,可以推知發(fā)髻偏左的武士俑的身份要低于發(fā)髻偏右的武士俑的身份。前者應(yīng)為庶子,擁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位高于被視為奴隸的跽坐俑;后者應(yīng)為秦代二十級爵中最下等的公士級爵,而其中戴幘者的身份又要高于不戴幘者的身份④。 </p><p> ?。ǘ┥弦?/p>
55、秦漢時期上衣的種類十分繁多,不僅存在顏色、圖案和質(zhì)地上的不同以及長衣和短衣、內(nèi)衣和外衣、單衣和夾衣的不同,而且也隨地位和職業(y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p><p> 當(dāng)時最為端莊華貴的上衣是帝王和大臣所穿的冕服。冕服的形制如冕冠一樣,尊卑有別,顏色和圖案(章紋)大不相同?;实鄣拿岱?quot;衣裳玄上纁下",即黑色材料制成的上衣,赤黃色材料制成的下衣。皇帝冕服所用的圖案為十二章紋(一章即一種圖案)。上
56、衣六章用繪,下衣六章用繡。十二章紋依次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象征穩(wěn)重;龍,象征應(yīng)變;華蟲(即一種雉鳥),象征文麗;宗彝(祭祀禮器),象征忠孝;藻(水草),象征潔凈;火,含義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養(yǎng);黼(斧形),象征果斷;黻(常作亞形),象征明辨。皇帝在最隆重的場合必須穿十二章紋。諸侯、三公冠九旒者,衣裳則用山、龍以下九章紋。九卿以下冠七旒者,則用華蟲以下七章紋,以此類推
57、。 </p><p> 皇后及王后等的禮服都是深衣制,即上下衣相連的一種服式。往往是深青帶紅色的衣裳,頭帶步搖。如逢祭祀,皇后等穿的祭服上衣稱"袆衣",上畫五彩野雞圖案①。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等級別官僚的夫人,"入廟佐祭者皂絹上下,助蠶者縹絹上下,皆深衣制。"②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上有一貴婦(圖13),身穿屬于深衣制的袍服,袖極寬大,服色為黑褐色,又近于紺色,
58、上有織繡云紋,未見有野雞一類的紋樣。服色上下相似。因縹色是淡青色,此像中色澤不似縹色。因此該婦人的服飾,似屬于助祭之服,只是不見有帶緩等附件的裝飾。也有可能此服不是《輿服志》中的入廟、助蠶等鞠衣類。因為西漢早期對于冕服及后、妃服等制度未定。謁廟、蠶服等也是后漢時才開始制定。所以此服可能為西漢時一般的朝祭服,而且服式又與一般出土的漢俑相似①。 </p><p> 秦漢時期上衣中的長衣包括袍服、禪衣和襜褕等,短衣包
59、括襦、襲、衫和■等。其中袍服、襦、襲和■是有里的夾衣,而禪衣、襜褕和衫是無里的單衣。在秦都咸陽的遺址發(fā)掘中曾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炭化的絲綢衣服一包,其中既有④ 王玉龍等:《秦始皇帝陵發(fā)現(xiàn)的俑發(fā)冠初論》,《文博》1990 年第5 期。 </p><p> ?、佟 夺屆?#183;釋衣服》:"王后之上服日袆衣,畫翚雉之于于衣也。" </p><p> ② 《后漢書·輿服志》
60、。 </p><p> ?、佟№n養(yǎng)民:《秦漢文化史》,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100~101 頁;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年版,第106 頁。 </p><p> 單衣,也有夾衣和綿衣,只是其具體形制已難搞清②。 </p><p> 1。深衣長衣中的袍服、禪衣和襜褕都是在深衣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成的,并逐漸成為當(dāng)時最流行的長衣。
61、所以在介紹袍服、禪衣和襜褕之前,有必要了解深衣的有關(guān)形制。關(guān)于深衣的形制,博采眾長、考證精審的當(dāng)首推清代學(xué)者江永的《深衣考誤》和任大椿的《深衣釋例》。一般說來,前者發(fā)其大凡,后者則作進一步推演。據(jù)二者的研究,深衣的形制大致是:上衣用布二幅,共二尺二寸;兩袖(即袂)各用布二幅,共用布四幅。袖口(即袪)一尺二寸,袖肩用布二尺二寸。因此兩袖的前端下面,因斜裁的關(guān)系而成為半圓形。襟分內(nèi)部和外部,兩襟相交,便成方領(lǐng)。腰圍全長七尺二寸,下擺(縫齊)
62、周長為一丈四尺四寸。自腰至下擺為裳的部分,前后各用布六幅,共為十二幅。每幅寬為半幅布,在腰部和上衣連處用布四幅,兩旁左右又各綴布兩幅,謂之"袵"。袵上寬四寸,下寬一尺八寸。裳在腰帶以下的約四尺五寸,下距地約四寸。衣裳各有緣邊,稱之為"純",衣裳的緣邊均寬一寸半,領(lǐng)的緣邊則為二寸??梢娚钜率且环N既臃腫又費料的長衣①。據(jù)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實物(圖14)進行的模擬剪裁,發(fā)現(xiàn)制作一件曲裾的深衣要用帛32
63、 米(以幅寬0.5 米計),比直裾長衣多用料40%②。所以深衣逐漸被袍</p><p> 2。袍服袍服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那個時期的袍服只是一種納有絮棉的內(nèi)衣,《釋名·釋衣服》:"袍,苞也。苞,內(nèi)衣也。"所以穿著時必須加罩外衣。及至漢代,不論男女均可穿著,特別是婦女,除了用作內(nèi)衣外,平時也可穿在外面,時間一長,袍服就演變?yōu)橐环N外衣。既然用作外衣,形制就不那么簡便了,一般多在衣領(lǐng)、衣
64、袖、衣襟及衣裾等部位綴上衣邊。《釋名·釋衣服》:"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自此以后,袍服的制作日益考究,裝飾也日臻精美。一些別出心裁的婦女,往往在袍上施以重彩,繡上各種各樣的花紋。甚至在隆重的婚嫁時刻,也穿這種服裝。《后漢書·輿服志》:"公主、貴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錦綺羅縠繒,采十二色重緣袍。"一般婦女婚嫁時也穿此服,只是在袍的顏色及裝飾
65、上有所不同,以示區(qū)別。 </p><p> 袍服由內(nèi)衣變成外衣,正值曲裾深衣淘汰時期。由于袍服中納有棉絮,不便采用曲裾,所以較多地采用直裾。袍服取代深衣之后,用途變得更為廣泛,不僅婦女可穿,男子也可穿著,并且將其用作朝服。上自帝王,下至百官,均可穿此?!逗鬂h書·輿服志》:皇帝"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今下至賤更小吏,皆通制袍,單衣,皂緣領(lǐng)袖中衣為朝
66、服云。" </p><p> 這時的袍服在領(lǐng)、袖等部位,一般都綴有花邊?;ㄟ叺纳始凹y樣較衣服為素,常見的有菱紋、方格紋等。袍服的領(lǐng)子則以袒領(lǐng)為主,一般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里衣。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及四川望都漢墓壁畫所繪男子即穿這種服裝。另外還有大襟斜領(lǐng):衣襟開得很低,領(lǐng)、袖也用花邊裝飾。②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年版,第129 頁。 </p><p>
67、?、佟诟桑骸稘h代常服述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4 期,1953 年6 月。②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集,文物出版社1973 年版,第68 頁。 </p><p> 袍服的下擺則打成一排冚裥,有些還裁制成月牙彎曲之狀,這種形式的服裝在壁畫、石刻及畫像磚上都有反映(圖15)①。 </p><p> 秦漢時期作為軍服的袍服尤為引人注目,秦始皇兵馬俑坑、徐州獅子山兵馬俑坑
68、和咸陽楊家灣漢墓等出土的兵俑都穿中、外二重衣服或內(nèi)、中、外三重衣服,這從兵俑的領(lǐng)口、衣袖或下擺處可以看出。陳春輝、蔡革等先生認(rèn)為中重衣為袍服,因為從衣下擺測量的數(shù)據(jù)看,中重衣比外衣厚得多;劉占成先生則認(rèn)為外衣為袍服,因為袍服內(nèi)有粗絲粗麻類物質(zhì),能起到防御箭鏃穿射的作用。作為軍服的袍服在秦代的特點是:衣內(nèi)夾絮,下擺齊膝,腰間束帶,交袵緊袖。西漢變化不大,只是將向右交袵繞至背后直下改為在胸前交袵不到腹部即斜下,并將中重衣的圓領(lǐng)改為同外衣一樣
69、的右袵交領(lǐng)。東漢變化較大,表現(xiàn)在衣袖變得較寬博,上衣下裳已經(jīng)分開,顯然這更方便于騎馬和作戰(zhàn)??偫ǘ?,作為軍服的袍服源于春秋,行于戰(zhàn)國,定于秦代,相沿于漢,東漢以后逐漸走向頹廢,至?xí)x代已徹底被淘汰。在敦煌二八五窟壁畫看到的南北朝時期的軍服已為單衣,步卒挽袖,與秦漢時期作為軍服的袍服完全不同①。 </p><p> 3。。。衣襌衣是單層的長衣。《說文》載:"襌衣不重。"《大戴禮記》載:&quo
70、t;襌,單也。"襌衣又稱為單衣,《后漢書·馬援傳》載:"公孫述更為援制都布單衣。"襌衣往往作為上層人士平日所穿的常服,假設(shè)進宮時要穿須經(jīng)過特許,如《漢書·江充傳》載:江充被召入宮,"自請愿以所常被服冠見上。上許之。充衣紗縠。。衣,曲裾后垂交輸,冠。。C 步搖冠飛翮之纓。"也有人認(rèn)為。。衣常作為一般官吏所穿的公服,并認(rèn)為文人穿的。。衣長,武人穿的。。衣短。。。衣的衣襟掩
71、腋下,系以帶條,腰中束革帶②。漢武祠石刻畫像中"荊軻刺秦王"一圖(圖16)上的荊軻身穿短。。衣,秦王所穿者也應(yīng)為。。衣,因為據(jù)《燕太子》卷下,荊軻刺秦王時,秦王要求聽琴聲后再死,于是召姬人鼓琴,琴聲說:"羅縠單衣,可掣而絕"③。長沙馬堆漢墓曾出土一件輕薄透明的素紗。。衣(圖17),長128 厘米,袖長190 厘米,僅重49 克,還不到一兩,如除去衣領(lǐng)和袖上較厚重的緣邊僅重半兩多。據(jù)計算,每平方米衣
72、料才不過12-13 克重,真是薄如蟬翼,輕若煙霧。因為這件。。衣的衣料是紗,又沒有顏色,所以稱作素紗。。衣。 </p><p> 。。衣與深衣比較接近,但又有區(qū)別?!都本推罚?quot;。。衣蔽■布母僔。"顏師古注:"。。衣似深衣而褒大,亦以其無里,故呼為。。衣。"任大椿《深衣釋例》認(rèn)為,"布單衣上下通直,不別衣裳,故得通裁之名。后世單衣與通裁同制,若深衣則猶別衣裳,特
73、縫之不使殊耳。此布單衣與深衣又大同而小異耳。"可見,古人服裝原本是上衣而下裳,后為方便起見,衣與裳相縫接而成為深衣;再后來則衣與裳上下相通,不再裁斷,成立完整的長衣,這就是。。衣。所以,。。衣與深衣與其說是服裝標(biāo)準(zhǔn)的不同,還不如說是在服裝 </p><p> ?、佟≈苎吹龋骸吨袊糯椓?xí)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51~52 頁。 </p><p> ?、佟⒁妱⒄汲?/p>
74、《秦俑戰(zhàn)袍考》,《文博》1990 年第5 期;王學(xué)理《秦俑軍服考》, 《考古與文物》從刊第3 號;陳春輝:《秦俑服飾二札》,《文博》1990 年第5 期;蔡革:《淺論西漢前期軍隊的服飾特征》,《考古與文物》1990 年第3 期。 </p><p> ?、凇埬┰骸稘h代服飾參考資料》,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0 年版,第92 頁。③ 《北堂書鈔》衣冠部和《太平御覽》兵部所引《燕太子》皆作"可裂而絕"
75、;,可見秦王所穿。。衣較薄。的設(shè)計中為了便于裁制和穿用的一種自然的演進①。 </p><p> 4。襜褕襜褕又稱"■褣"。揚雄《方言》:"襜褕,江淮南楚謂之■褣,自關(guān)而西謂之襜褕。"許慎《說文解字·衣部》:"直裾謂之襜褕。"它與深衣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是衣裳相連,"被體深邃";不同之處在于深衣多用曲裾,而襜褕則用直裾。襜褕是在
76、人們內(nèi)衣得到完善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從湖北漢陵鳳凰山漢墓出土的女俑身上可以看到由前折后,垂直而下的直裾之衣。另外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還發(fā)現(xiàn)三件直裾衣的實物,衣襟前片接長一段。右掩之后,尚有余出一截,呈垂直之狀,穿時折向身背,形成直裾。這種服式在西漢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并不作為正式禮服。《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宮,不敬。"司馬貞索隱:"謂非正朝衣,若婦人服也。"可見在西
77、漢時期,襜褕多為婦女所穿,男子偶爾穿此則會遭到人們的非議。說明這種服式在當(dāng)時還沒有普及。到西漢晚期情況有所變化,這時不拘男女都可穿著襜褕?!稘h書·雋不疑傳》:"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衣黃襜褕,著黃冒,詣北闕,自謂衛(wèi)太子。"至東漢時這種變化更大,據(jù)《東觀漢記》記載:"耿純率領(lǐng)宗族賓客二千人,皆縑襜褕絺巾迎上。"二千名宗族賓客在奉迎皇上時全部穿著襜褕,反映了襜褕在當(dāng)時的<
78、/p><p> 制作襜褕的材料似不受限制,既可用縑帛,又可用錦罽,還有以獸皮制成的。除了祭祀之外,常朝禮見及平時家居都可以穿之①。襜褕與。。衣類似,只是一般說來比。。衣要寬大和厚實,常用來御寒。 </p><p> 5。襦與襲襦與襲都是短外衣。襦是一種及于膝上的綿夾衣?!墩f文》:"短衣也。"但這里所說的短是與長袍之長相對而言的,與稍稍過腰的短衫則不能等量齊觀。《急就篇》
79、顏師古注:"襦自膝以下。"則襦之下擺剛及于膝蓋。正因如此,襦只能作短外衣用。另外,顏師古還說:"襦衣外曰表,內(nèi)曰里,著。"則襦當(dāng)是綿夾衣,所以古詩《孤兒行》曰:"冬無複襦,夏無單衣。"②《釋名》:"反閉,襦之小者也。卻向著之,領(lǐng)反于背后,閉其襟也。"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釋名》所言"如襦而無絮"的單襦,"其袂半襦而施袖"
80、的半袖,形雖似襦,而實際是衫,斷非外夾衣之屬,不可混為一談。 </p><p> 漢高祖劉邦是楚人,好楚服,而楚服多短制。叔孫通穿儒服,褒衣大袍,劉邦看了十分反感。叔孫通見勢不妙,順風(fēng)轉(zhuǎn)舵,改服短衣楚制,于是劉邦轉(zhuǎn)怒為喜。因此漢代宮廷中崇尚短衣,襦自然也成為貴族子弟中最受歡迎的便服。據(jù)《漢書·敘傳》記載:"班伯為奉車都尉,與王、許子弟為群,在于綺襦紈袴之間,非其好也。"這些顯貴以白
81、色細綾作襦,所以稱綺襦。而襦短僅至膝,因而下面必須穿褲子,即所謂"袴"。在河南洛陽漢墓出土的空心磚上曾發(fā)現(xiàn)身穿襦與短袴的武士圖象(圖18)。 </p><p> 襲是沒有著棉絮的短夾衣,又稱作褶?!夺屆罚?quot;褶,襲也,復(fù)上之 </p><p> ?、佟诟桑骸稘h代常服述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4 期,1953 年6 月。 </p>
82、;<p> ?、佟≈苎吹龋骸吨袊糯椓?xí)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54~55 頁。② 《古詩源》卷三。 </p><p> 言也。"《禮記·玉藻》:"帛為褶。"注曰:"謂有表里而無著。"這是褶和襦的主要區(qū)別。又《急就篇》顏師古注:"褶謂重衣之最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據(jù)此,襲不僅是
83、短外衣,而且其形制當(dāng)出自左衽之袍的胡服。 </p><p> 6。衫與■衫與■都是短內(nèi)衣。衫是無袖的單內(nèi)衣?!夺屆罚?quot;衫末無袖端也。"《方言》:"汗襦,陳、魏、宋、楚之間或謂之禪襦。"郭璞注:"今或呼衫為單襦。"因為汗襦為單衣,所以又稱作單襦。又因為衫與其相近,所以在晉代將衫也稱作單襦。 </p><p> ■是無袖的夾內(nèi)衣
84、?!稘摲蛘摗罚?quot;裙■衣被,費繒百縑。"《廣韻》:"■,短夾衫。"《居延漢簡》中有"複■"一詞。《釋名》:"有里曰複。"據(jù)《廣韻》所載,還可知■源出于衫,因為外形相同,所以又稱作"短夾衫"①。 </p><p> ?。ㄈ┫乱虑貪h時期的下衣如籠統(tǒng)說來稱作"裳",即所謂"上衣下裳"
85、;;但如具體說來,則有裈、袴、裙、蔽膝等的差別。 </p><p> 裈有兩種:一種形制短小,稱作犢鼻裈。孫機先生認(rèn)為犢鼻裈只是一塊布,用來纏于腰股之間;周汛等先生則認(rèn)為犢鼻裈與今天的三角褲有點相同,只用于農(nóng)夫仆役。在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的畫像石中有一位全身基本袒露的男子身穿犢鼻裈(圖19),在通溝發(fā)現(xiàn)的高勾麗古墓壁畫中也有類似圖象?!妒酚?#183;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
86、市中。"集解引韋昭《漢書注》:"犢鼻裈以三尺布作,形如犢鼻。"司馬相如身為文人,按理說不該穿著犢鼻褲,只是因為他愛上了富貴家之女卓文君,而卓文君之父卓王孫又竭力反對這門親事,并斷絕了對卓文君的供給。于是司馬相如便和卓文君一道,買一酒舍酤酒,讓卓文君當(dāng)壚,自己滌酒。為了使其丈人出丑,司馬相如干脆脫去外衣,在大庭廣眾面前只穿一條犢鼻褲,最后弄得老丈人非常尬尷,不得不承認(rèn)這門親事①。 </p>&l
87、t;p> 裈的另一種是合襠裈?!夺屆?#183;釋衣服》:"裈,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顏師古注:"袴合襠謂之裈,最親身者也。"即指這種裈。黃文弼先生在新疆羅布淖爾發(fā)現(xiàn)的漢代合襠裈長68 厘米,腰圍59 厘米,襠高40 厘米,"有兩腳,。。上通于腰,與襠相連,左右縫之,。。前后不相通也。"山東沂南畫像石中有這種合襠裈的畫面(圖20)。 </p>
88、<p> 袴也有兩種:一種是合襠袴?!稘h書·上官皇后傳》:"(霍)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yī)皆阿意,言宜禁內(nèi),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绔,多其帶,后宮真有進者。"顏師古注:"服虔曰:'窮绔,有前后襠,不得交通也。'绔,古袴字也。窮绔即緄襠袴也。"一般而言,合襠袴和襦相配合,在西漢的空心磚上曾出現(xiàn)穿短襦與短合襠袴的武士(圖18)。但在更多場合中,武士皆穿長
89、袴。長袴又名大袴?!稘h書·廣川惠王越傳》說:"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袴,長劍。"在漢畫像石上見到的大袴則常與 </p><p> ?、佟×謩Q等:《秦漢社會文明》,西北大學(xué)出版社1985 年版,第177~179 頁。 </p><p> ?、佟≈苎吹龋骸吨袊糯椓?xí)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59 頁。長襦相配合(圖21)。 </p>
90、<p> 袴的另一種是不合襠袴。《說文·系部》:"袴,脛衣也。"《廣雅·釋親》王念孫疏證:"凡對文則膝以上為股,膝以下為脛。"由此可見袴僅著于腿部,甚至只著于膝以下的小腿部分。清代宋綿初《釋服》卷二說:绔"即今俗名套袴是也。"《釋名·釋衣服》說:"袴,跨也,兩股各跨制也。"正是此意。這種袴的兩■(或名■、綰,即褲
91、管)并不縫合,所以在漢簡中,袴的單位名"兩",和履、妺(襪)相同,而與袍以領(lǐng)計、裙以腰計者不同。在漢畫像石中所見男子之袴,多掩于上衣之下,莫能明其結(jié)構(gòu)。但四川宜賓翠屏村七號東漢墓石棺上雕刻的百戲中有作倒立者,此人雖穿袴,然而由于倒立以致上衣翻垂,于是下體外露,可以反映出這種袴的不合襠特點。所以《禮記·曲禮》說:"暑毋蹇裳。"又說:"不涉不撅。"都是因為袴不合襠而避免揭
92、開長衣?!赌?#183;公孟篇》說:"是猶裸者謂撅者不恭也。"簡直將揭衣與裸體等量齊觀①。因此,在漢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不穿袴?!逗鬂h書·吳良傳》注引《東觀記》:"良時跪曰:'。。盜賊未盡,人庶困乏,今良曹掾尚無绔。'(王)望曰:'議曹惰窳,自無袴,寧足為不家給人足邪?'"《北堂書鈔》卷一二九引《東觀記》:"(黃)香躬親勤勞,盡心供養(yǎng)</p
93、><p> 裙是秦漢婦女常穿的下衣。漢樂府《陌上?!分辛_敷的服裝是"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辛延年《羽林郎》詩也說:"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③《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的下衣則穿的是"繡裌裙",即繡有花紋圖案的里面兩層的裙。這種裙不僅工藝精美,而且作料和款式也十分講究。據(jù)詩中描寫,劉蘭芝穿上這種裙子,腰際紈素的光彩像水波流動一般瀲滟生輝。她在房中走著纖纖
94、細步,使人看來美不勝收,精妙絕倫。繁欽在《定情詩》中也說,當(dāng)時婦女最喜歡的饋贈是情人送給的"紈素三條裙",即裝飾著三條花邊的裙子。至于宮中妃嬪美人所穿的裙子則更為精致。曹植在《洛神賦》中描寫:洛神膝下拖著輕薄的絹裙。這種絹裙用生絲帛織成,曳在身后輕薄 </p><p> ?、佟∩斜停骸堆澴涌肌?,《國聞周報》第十卷第33 期,1933 年。 </p><p> ?、佟O
95、機:《漢代物質(zhì)文化資料圖說》,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37~238 頁。② 新疆博物館:《新疆歷史文物》,文物出版社1977 年版,第17 頁。 </p><p> ③ 《古詩源》卷三。 </p><p> 如霧,給人以飄然欲仙、如行霧中之感①。 </p><p> 勞動婦女如穿長裙,在勞動時需要將長裙撩起,約在胯間使其短些,以便于操作,稱作"
96、縛裙",這如同穿長袴的男子在勞動時,需要將袴腳提起并約在膝上以便于操作一樣,只是后者稱為"縛袴"②。 </p><p> 蔽膝是一種從大腿至膝部的下衣?!斗窖浴罚?quot;蔽膝,江淮之間謂之袆,自關(guān)東西謂之蔽膝。"《說文》:"袆,蔽膝也。"《釋名》:"D ,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婦人蔽膝亦如之。齊人謂之巨巾,田家婦女出自田野以復(fù)其頭,故因以為
97、名也。又曰跪襜,跪時襜襜然張也。"《禮記·玉藻》孔疏:"他服稱D ,祭服稱韨(同紱)。"這樣看來,蔽膝、袆、D 、■是同物而異名(有人認(rèn)為D 是蔽膝的合音字)??梢韵胍姰?dāng)時蔽膝的形制與現(xiàn)在的圍裙相似,所不同的是:蔽膝稍窄,而且一定要長到"蔽膝";并不像圍裙那樣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栓在大帶上。是一種裝飾。如將蔽膝放在帝王的冕服上,以表示不忘古制的意思。又如《漢書·王莽傳》
98、:"(莽)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以為僮,使問,知其夫人,皆驚。"③但從當(dāng)時的陶俑和畫像看,身系蔽膝的婦女大多在進行某種操作,說明蔽膝的重要功能是保護衣服,以免勞動時擦破或弄臟。 </p><p> ?。ㄋ模┬∫m秦漢時期鞋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履、屨、舄、屐、舄、靴、麤、靴、鞜等。 </p><p> 履是單底鞋。《急就篇》顏師古注:
99、"單底謂之履。"以絲制作者居多,《方言》:"絲做者謂之履。"可以制作得很精致,或飾以銀珠,或繡以花紋。馬王堆一號墓所出遣冊之第261 號簡所記"青絲履一兩,扁楮(緒)掾(緣)"??膳c實物相對照。此墓出土的青絲履呈菜綠色,履面用絲縷編織而成。方口,口沿前部緣寬邊,扁緒或指這一部分而言。履底則用麻線編結(jié)而成(圖22)。這雙絲履的頭部翹起兩尖角,其名為絇?!秲x禮·士冠禮》鄭
100、注:"絇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正式場合一般要求穿履,《釋名·釋衣服》:"履,禮也,飾足以為禮也。"秦代限制一般平民穿絲履,《睡虎地秦墓竹簡》的《法律答問》中有"毋敢履錦履"的禁令。漢代逐漸放松,《漢書·賈誼傳》:"今人賣僮仆者,為之繡衣絲履。"《孔雀東南飛》中也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梢姰?dāng)時穿
101、絲履者已較多。 </p><p> 屨有時與履相同,有時又相異。屨常用多股的粗線編成。《荀子·富國篇》說:"布衣紃屨之士。"楊注:"紃,絳也。謂編麻為之,粗繩之屨也。"在新疆古樓蘭遺址的一座漢墓中出土了一雙用紅、綠、淡黃等色毛線編的屨,圓口,無絇,口前沿的屨面上編出一條醒目的花邊,其位置正與馬王堆一號墓中發(fā)現(xiàn)的青絲履上的扁緒緣相當(dāng),這是一雙不同于履的屨。 <
102、;/p><p> 舄是有木底的屨,用于久立的禮儀場合或走泥濕地?!吨芏Y·屨人》鄭注:"復(fù)下曰舄,。。下曰屨。"《方言》卷四:"中有木者謂之復(fù)舄。"《釋 </p><p> ?、佟№n養(yǎng)民等:《秦漢風(fēng)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42~43 頁。② 張末元:《漢代服飾參考資料》,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0 年版,第167 頁。③ 許嘉璐:《中
103、國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1988 年版,第30~31 頁。名·釋衣服》:"復(fù)下曰舄。舄,臘也。行禮久立,地或泥濕,故復(fù)其下使乾臘也。"樂浪彩篋冢出土的東漢革舄(圖23),外涂黑漆,底很厚,內(nèi)裝木楦,楦當(dāng)中有凹槽,當(dāng)時應(yīng)在里面填以松軟之物。武氏祠畫像中一持節(jié)之使臣穿的就是舄,其隆重的服飾顯示出他正在從事莊嚴(yán)的使命。但舄的底子太厚,行走時會不太便利,沂南畫像石墓中室西壁刻出的舞劍者,竟將舄脫置一旁,可能即基
104、于這種原因。 </p><p> 屐是用木制作的,下有兩木齒,形制與今天日本木屐相似。但也有以帛為面的,稱作帛屐。其所以下置兩齒,以其"可以步泥而浣之"。屐較舄更輕便易用,多用于走長路。如《漢書·爰盎傳》載,爰盎曾"屐步行七十里"。其鞋頭之形據(jù)《搜神記》載,男者方頭,婦女圓頭。但實際上往往通用,并無嚴(yán)格規(guī)定。屐之貴者作彩畫漆飾,鞋面以五色絲為之。《續(xù)漢書
105、3;五行志》:"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初嫁,作漆畫屐,五色采作絲。" </p><p> 麤又作蔍,式樣很像現(xiàn)代的草鞋。《說文·艸部》:"蔍,草履也。" </p><p> 《釋名·釋衣服》:屨"荊州人曰麤,麻、韋、草皆同名也"。《急就篇》顏注:"麤者,麻枲雜履之名也。"可見它多
106、用麻■結(jié)成,方法是底版用兩根并排的主繩編成腳版形狀,再在底版邊緣結(jié)上鞋耳,并留出系帶,供穿時緊固于足上。這種鞋的別名叫不惜?!睹献?#183;盡心篇》:"舜視天下猶棄敝蹝也。"趙注:"蹝,革履也。敝,喻不惜。"崔寔《四民月令》:"十月作白履,不惜"。因為它制作得粗糙,所以又名搏臘。《釋名·釋衣服》:"齊人謂草屨曰。。搏臘。搏臘。。粗貌也。"搏臘音轉(zhuǎn)
107、為薄借?!吨芏Y·弁師》鄭注中將草鞋絆稱為"薄借綦。"音再轉(zhuǎn)則為不借?!夺屢路钒阉忉尦桑?quot;或曰不借,言賤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但"不借"這個名稱已見于《急就篇》。《齊民要術(shù)·種麻篇》引諺:"五月及澤,父子不相借。"則不借本是恒語,所以不惜、不借二名可以兩存。其實物曾在甘肅金塔金關(guān)遺址出土。 </p><p&
108、gt; 靴最適宜于騎馬,《釋名·釋衣服》說:"靴,跨也,兩足各以一跨騎也。本胡服,越武靈王服之。"靴最先在歐亞大草原地區(qū)的游牧族中出現(xiàn),它是同胡服一道傳入中原的。靴有長筒與短筒的區(qū)別,長筒靴多為軍官所穿,裝飾華麗,繪鋸齒紋、草葉紋、卷云紋等;短筒靴多為騎兵所穿,淺幫圓口,后繞較淺,并向后伸出如舌形。在漢代遺物中,長筒靴僅見于咸陽楊家灣所出軍官俑腳上(圖24)。 </p><p>
109、 鞜為革制的扁頭方口鞋,《急就篇》顏注:"鞜,生革之履也。"其實物曾在長沙楚墓出土。山西陽高漢墓所出者,式樣稍有變化。河北望都1 號漢墓壁畫中伍佰所著者,看起來更加輕便緊湊,則應(yīng)為鞮(圖25)?!都本推奉佔ⅲ?quot;鞮,薄革小履也。"以柔皮做成的"頭深而兌"的平底鞋則被稱作靸①。 </p><p> 襪在秦漢時期又稱足衣,或以革、或以絲、或以布帛制作?!墩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全史-076-明代習(xí)俗史
- 026-全版面
- 中國全史-056-宋、遼、金、夏習(xí)俗史
- 中國全史-046-隋唐五代習(xí)俗史
- 中國全史-006-遠古暨三代習(xí)俗史
- 超星爾雅秦漢史答案超全版
- 2016秦漢史期末答案
- 秦漢史答案82分
- 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良-第5秦漢
- 秦漢史爾雅課后答案
- 秦漢史爾雅課后答案
- 中國法制史(全)
- 中國全史(百卷本)
- 2018爾雅秦漢史章節(jié)檢測
- 2018爾雅秦漢史章節(jié)檢測
- 中國全史(百卷本)
- 巴蜀建筑史——秦漢時期.pdf
- 2015秦漢史滿分考試答案
- 2016爾雅秦漢史考試答案
- (中醫(yī)資料)026-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