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有權從個體到群體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前沿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心理所有權從個體到群體: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前沿研究</p><p><b>  摘 要: </b></p><p>  近年來, 心理所有權在組織行為學領域研究的地位日益凸顯,集體心理所有權則是心理所有權研究的最新發(fā)展。通過回顧心理所有權研究的發(fā)展,指出心理所有權研究已從個體層面向群體層面發(fā)展,介紹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內涵、測量、影響因素及影響結果。集

2、體心理所有權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形成完整體系。未來研究應進一步拓展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內涵和外延,開發(fā)內容結構,編制測量問卷,對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前因、后果及其作用機制、邊界條件等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將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拓展和應用到其它研究領域,進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 </p><p>  關鍵詞: 集體心理所有權; 集體主義; 社會交換; 社會認同 </p><p>  中圖分類號:F2

3、72.92 </p><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23X(2016)02008908 </p><p>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組織變革和并購的頻繁發(fā)生,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下降,新的雇傭關系模式不斷涌現(xiàn),這對員工治理體系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育和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精神已經成為了企業(yè)領導和管理者最大的難題。學界把“主人翁”意識和精

4、神稱為心理所有權(Psychological Ownership,PO),[1]這為員工和組織的關系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自此,組織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逐漸開始關注心理所有權在組織行為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比如,心理所有權與工作態(tài)度、工作行為以及工作績效關系的研究,心理所有權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基于組織的自尊、組織認同、組織公民行為、建言和工作績效等顯著正相關。[2-10]近年來,有關研究還呈現(xiàn)出逐年增多、研究范圍逐漸擴展的趨勢,

5、如Sieger等檢驗了心理所有權對管理者的管家行為以及企業(yè)績效的顯著積極影響。[11]心理所有權能解釋很多組織現(xiàn)象和組織行為,日益得到研究者的關注。為了更好地追蹤心理所有權研究的發(fā)展,本文將在文獻整理的基礎上,從以下六個方面對心理所有權進行綜述:(1)心理所有權的發(fā)展趨勢,從個體到群體;(2)集</p><p>  一、心理所有權研究:從個體到群體層面 </p><p>  心理所有權的研

6、究源于員工持股計劃(ESOP),ESOP旨在通過讓員工持有企業(yè)股權,使員工具備企業(yè)所有者和勞動者雙重身份,藉此提高員工對組織的投入和奉獻,達到提高員工績效和組織績效的目的,但實證研究結論并不一致。[1]在此背景下,他們首次提出心理所有權的概念,心理所有權是個體感覺到目標物(物質的或非物質的)或目標物的一部分是“我的,我們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強調個體與目標物之間的心理聯(lián)系。他們進一步指出正式所有權并不會對員工的態(tài)度與行為直接產生影響,正式所

7、有權是通過心理體驗到的所有權(心理所有權)產生積極的態(tài)度與行為,心理所有權是正式所有權產生正面激勵影響與效果的中介。心理所有權的目標物可以是有形的,如工作場所、工作團隊等,也可以是無形的,如想法、觀點等。Pierce 等指出心理所有權的出現(xiàn)是因為它能滿足人的一定的動機,其產生的動機是效能和影響、自我身份和擁有一個空間――“家”;產生的路徑是控制目標物、親密了解和個人投入。[12-13] </p><p>  目前

8、心理所有權已經成為了組織行為研究的前瞻性課題,現(xiàn)在除了進行組織行為方面的研究,學者們開始嘗試在家族企業(yè)、公司治理、創(chuàng)業(yè)管理、營銷管理、行為金融、教育管理等研究領域運用心理所有權來理解現(xiàn)有理論不易解釋的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表現(xiàn),[11,14-20]心理所有權具有廣闊的研究空間和應用價值。 </p><p>  心理所有權是基于西方情景提出的,目前多被看做是個體層面的態(tài)度和心理體驗。隨著工作團隊管理模式的興起,Pierce

9、等在領域地行為(Territoriality)研究的啟發(fā)下提出了集體心理所有權概念,它是群體成員集體持有的,感覺到目標物是“我們的”心理體驗,是一種集體層面的認知和情感的綜合。[21]集體心理所有權不僅涉及個體與目標物的相互作用,而且還涉及群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和作用,進而產生目標物集體所有的感覺。相對于個體層面的心理所有權,群體層面的心理所有權對群體和組織更具有積極意義,學者們號召關注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并提出集體心理所有權是心理所有權的

10、研究發(fā)展方向,[16,21]原因有三。第一,集體心理所有權能夠更好地詮釋心理所有權對個體和群體的影響。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個體心理所有權對個體的影響,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能同時關注群體中個體心理所有權的存在以及個體之間的互動關系,在解釋心理所有權與個體和群體產生的聯(lián)系時更為全面。第二,組織行為研究領域中多層次視角的興起促成了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的出現(xiàn)。如今研究群體層面的現(xiàn)象和理論是組織研究發(fā)展的趨勢。[22]對于群體和組織而言,個體的心理和行

11、為的影響</p><p>  二、集體心理所有權概念與相關概念辨析 </p><p>  已有研究不僅在概念上辨析了心理所有權與組織承諾、組織認同和內化等的區(qū)別,實證研究也表明心理所有權概念的有效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集體心理所有權概念的有效性,它是不同于個體心理所有權、群體身份與群體認同以及領地性。 </p><p> ?。ㄒ唬┘w心理所有權與個體心理所有權 &l

12、t;/p><p>  集體心理所有權是一個基于認知相互依存的共享心理狀態(tài),不是個體心理所有權的疊加。集體心理所有權是群體共享的心理體驗,意味每位群體成員都享有“目標物是我們的”的感覺,僅僅是宣稱“目標物是我們的”或對目標物做標記并不等同于集體心理所有權,只有當宣稱與共享的集體認知共同發(fā)生時才能產生集體心理所有權,通過群體成員的互動才能使所有權目標物變成集體所有并成為集體延續(xù)的一部分。個體心理所有權與集體心理所有權的關

13、鍵區(qū)別有二。(1)在動機根源上,群體成員既存在個體心理所有權形成動機,同時也存在社會認同需要,而且社會認同是集體心理所有權形成最關鍵的動機。在這種動機的推動下,個體將自己視為擁有目標的群體的一部分,也希望被他人視為該群體的一部分。(2)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形成不僅存在個體與目標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且還存在集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必須通過群體成員的互動以及對目標物采取相互依賴的集體活動才能產生,因此,其發(fā)展受到成員之間的相互依賴、群體認同、群體凝

14、聚力等群體過程的影響。  ?。ǘ┘w心理所有權與群體身份和群體認同 </p><p>  群體身份是個體如何定義自我以及被他人定義的反映,[23]是被群體成員用來解釋本群體特征的。群體認同指個體認識到自己屬于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24]群體成員對群體產生歸屬感,強調集體成員的相似性。集體心理所有權不同于群體身份和群體認同就在于:(1)關注的問題不同,前者是“我們覺得

15、什么是我們的?” 后者是“我們是誰?”(2)動機基礎不一樣,前者是效能、自我和社會身份、擁有一個空間,后者是吸引和相似程度;(3)概念核心不同,前者是占有,后者是身份,或自我或群體的象征;(4)構念目標不同,前者是真實的或半真實的,物質的或非物質的目標物,后者是群體;(5)權力不同,前者包括所有權目標物的信息權、控制權和建議權等,后者沒有權力;(6)責任不同,前者是保護、拓展和擴大目標物,后者是群體成員資格的維系。 </p>

16、<p> ?。ㄈ┘w心理所有權與凝聚力 </p><p>  凝聚力是讓團隊成員愿意留在團隊中的一種總的影響力。[25]從個人角度看,團隊凝聚力指團隊對個人的吸引力,即個人希望自己成為團隊的成員,保持自己的團隊成員資格,從團隊的角度看,團隊凝聚力指個人對整個團隊的看法,即個人對團隊成員的親近、相似和團結程度的看法。[26]凝聚力高的團隊,團隊成員彼此深入了解,相互接納、尊重和欣賞,每一個成員都愿意

17、為了集體目標做出自我犧牲。集體心理所有權強調的是群體成員在互動基礎上產生的集體共享的認知和情感,是目標物所有權的心理感知,產生保護目標物不受侵犯等的責任感,凝聚力強調的則是團隊對團隊成員的吸引力,不具有責任意識。 </p><p> ?。ㄋ模┘w心理所有權與領地性 </p><p>  Brown等人指出領地性是個體對目標物感知到心理所有權時的行為表達。[27]但有學者指出該界定把領地性的

18、范圍狹隘化了,領地性是指個體或群體保護領地不受侵犯的心理傾向,不僅包括了保護領地不受侵犯的行為表達,同時還包括了領地認知、領地情感以及領地行為意向等三方面要素。[28]領地性與心理所有權存在一定重疊性,但兩者是不同的概念。集體心理所有權表達的是“這是我們的”,領地性則不僅是表達“這是我們的,這不是你(你們)的”,這包括了個體對目標物的權利主張,而且還包括了群體界定了相應的領地,通過標識等方式告知他人,并且謹防他人入侵的行為等。Brown

19、等指出心理所有權是領地性的重要前因變量,[27]并簡單檢驗了心理所有權與四種領地行為(身份導向的標記行為、控制導向的標記行為、預期性防衛(wèi)和反應性防衛(wèi))正相關。[29]由此可見,心理所有權是領地性的心理基礎,是有關領地意識和行為的一種必要的認知因素,影響個體的行為傾向。集體心理所有權強調的是群體成員對目標物共享的認知和情感,可以推測集體心理所有權將是群體領地性的基礎,集體心理所有權是研究群體行為傾向的一個非常有用的前因變量。 </p

20、><p>  三、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結構和測量 </p><p>  學者們對個體心理所有權的測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Pierce等在占有理論的基礎上開發(fā)編制了7個題項的心理所有權測量問卷,被國內外研究學者廣泛應用,但該量表沒有區(qū)分個體所有感和集體共有感,不利于區(qū)別考察兩個層面心理所有權的前因變量與結果變量。[30]Avey等結合與所有權緊密聯(lián)系的領域地概念,在調節(jié)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兩類五維的

21、心理所有權結構:促進性心理所有權(Promotion-focuse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與防御性心理所有權(Prevention-focuse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前者包括自我效能、歸屬、身份和責任,每個維度用3個題項測量,共12個題項;后者是單維度,用4個題項測量。[31]Avey等使用該量表來探索道德領導對員工心理所有權及員工滿意度的影響,指出(促進性)心理所有權在道德領

22、導與員工滿意度之間起中介作用。盡管這種劃分沒有準確體現(xiàn)出心理所有權的內涵,但有利于解釋心理所有權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結果。[32]Liu等提出,未來的心理所有權研究應考慮采用心理所有權的多維度測量,有助于深化心理所有權研究。[33] </p><p>  集體心理所有權作為一個全新的構念,其測量還處于開發(fā)階段,[21]需要加強該構念有效性及其測量研究,開發(fā)能夠準確區(qū)分集體心理所有權和個體心理所有權的測量工具是開展實

23、證研究的前提,測量工具的匱乏極大地限制了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研究。 </p><p>  四、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前因變量 </p><p>  目前學者們探討心理所有權的影響因素,綜合來看,管理學方面主要側重于組織、制度、工作情景等的影響,心理學方面則重視個體心理因素的影響。研究指出正式所有權[34-35]、工作特征等影響心理所有權[36-37]。實證研究表明個體特征(內控/外控、集體主義/個人

24、主義)[38],工作特征(控制力、自主性、參與決策)[39-40],組織情景(領導方式、組織公平、人際交往)影響心理所有權[41-43]。 </p><p>  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因素還停留在理論模型討論,主要包括個體層面、群體層面和工作環(huán)境結構的因素。 </p><p>  (一)個體層面因素 </p><p>  Pierce等在概念模型中指出,在個人主義文化

25、下,個體更容易對目標產生個體所有的感覺,而在集體主義文化下,個體更容易對目標產生集體所有的感覺。[21]集體主義是個人將自身視為某一個或多個集體(家庭、單位、種族或國家)中的一份子,彼此緊密相連。[44]受我國集體主義、家族主義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以及群體歸屬需求的驅動,集體主義者愿意將集體目標置于個人目標之上,重視與集體其他成員之間的連結關系,[9]更傾向于產生目標物的集體心理所有權感。當每個群體成員都具有較高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和集體

26、共享意識,將有利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發(fā)展。 </p><p> ?。ǘ┤后w層面因素 </p><p>  群體認同提高群體的集體歸屬感,讓群體成員在該群體中有“家”的感覺,促進群體成員間的集體擁有的所有權目標分享,群體認同和群體身份強化了個體對群體的積極評價和情感,促進了群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增加彼此之間的親密了解。同時,也增加對集體目標的理解和認同,對團隊目標進行自我投入,加強群體內部的合

27、作,增強人們參加集體行動的傾向,共享集體擁有的經驗,這些都促成了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產生。   Festinger認為團隊凝聚力是團隊留住團隊成員的總影響力,[45]可以促使團隊成員聚集在一起,共同對團隊工作任務承擔責任,為團隊目標共同努力工作。高團隊凝聚力可促進團隊成員相互合作和相互溝通,使得團隊成員之間親密了解和接受,加強團隊的溝通和協(xié)作,共同努力實現(xiàn)團隊目標。在高團隊凝聚力作用下,團隊成員的親密了解和使團隊目標集體化的心理過程是集體

28、心理所有權的形成過程,高團隊凝聚力促進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產生。 </p><p>  (三)工作環(huán)境結構 </p><p>  Hackman & Oldham的工作特征模型指出技能的多樣性(Skill Variety)、工作的完整性(Task Identity)、任務的重要性(Task Significance)、自主性(Autonomy)和反饋性(Feedback)是工作的核心內

29、容(維度),[46]可讓員工感受到工作的意義,感受到工作的責任和了解到工作的結果。這些心理狀態(tài)又可以創(chuàng)造出高水平的心理狀態(tài)和工作成果,如提高員工內在工作動力、績效水平、工作滿足感、缺勤率和離職率等,從而給以員工內在的激勵,使員工以自我獎勵為基礎的自我激勵產生積極循環(huán)。該模型不僅適用于個體工作設計,還適用于團隊工作設計。 </p><p>  第一,當團隊的自主性強,可自主地選擇團隊成員、目標以及完成工作的方法和進

30、程時,他們就能強烈地感受到自我控制,感覺到與團隊目標的緊密聯(lián)系,有助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產生。第二,當每一個團隊成員意識到自己的活動對其他成員產生重要影響時,促進個體對集體目標投入的增加,目標重要性的集體認知就會提升,將有利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產生。第三,當集體任務的完成需要多項技能,團隊成員需要發(fā)揮各自特長,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任務,這樣就促進了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加強彼此之間以及對任務的了解和認同,進而產生目標是我們的集體心理所有權。

31、第四,當任務是一個整體,需要團隊的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團隊成員必然主動加強自己與團隊及團隊其他成員聯(lián)系,更努力地為完成團隊目標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第五,反饋有利于團隊成員對集體工作結果的了解,加強了對團隊目標的了解和控制,獲得的工作反饋更有利于目標的順利完成,利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產生。此外,任務相依性越高越有利于產生集體心理所有權。團隊任務相互依賴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團隊成員需要信息、資源和來自其他團隊成員的支持的程度[47],有助于團隊

32、成員對控制、深入了解、自我投入、共同投入產生更多</p><p>  目前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主要是概念模型,探討了群體認同、凝聚力等對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理論分析指出互動和認同是集體心理所有權非常重要和關鍵的途徑和動機,所以,應該重視團隊過程對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毫無疑問,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因此,基于典型的IPO研究范式來探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形成過程以及研究不同影響因素是如何影響集體心理

33、所有權的,這樣才能更好地揭示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因素以及形成過程,為管理和提升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管理實踐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 </p><p>  五、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結果變量 </p><p>  (一)集體心理所有權對個體的影響 </p><p>  集體心理所有權對個體層面的影響類似于個體心理所有權,集體心理所有權對角色內行為和績效、好公民行為、控制和身份導向的

34、領地性行為、心理授權、組織自尊、離職意愿、工作滿意度和組織承諾產生影響,與責任心、管家行為、個人犧牲和冒險、保護目標物等行為顯著正相關,并且還會引發(fā)在群體中分享的自豪感,這促使個體把集體目標置于個體目標之上,更有利于實現(xiàn)集體目標。[21] </p><p>  同樣,集體心理所有權也可能產生消極影響,抵制組織變革,或害怕失去目標物的控制而去破壞目標物等,或擔心他人接近目標物,由于自私、癡迷而拒絕分享,如Chi等采

35、用臺灣樣本檢驗了心理所有權與知識密藏的顯著正向影響。[35] </p><p> ?。ǘ┘w心理所有權對群體的影響 </p><p>  集體心理所有權會引發(fā)群體共享的自豪感和認同感,激勵群體成員把集體目標置于個體目標之上,有利于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Druskat等指出,群體成員的這種所有者的集體信念,使得每個群體成員都感覺到自己是群體的“主人”,享有自主決策和行動的權力,主動投入群體任務,

36、對群體結果承擔責任,關心群體績效,努力提高群體有效性。[48]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結果還處于概念模型階段,Pierce等提出集體心理所有權有助于群體成員產生心理安全感,提高組織學習、組織績效、組織能力以及表現(xiàn)出促進性或防御性的領域地行為。[21]目前僅有Liu等以臺灣高新技術企業(yè)的專業(yè)人員為樣本, 檢驗了群體共享的知識集體心理所有權對個體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知識集體心理所有權可激發(fā)知識共享信念,進而提升個體知識共享行為。[33]

37、 </p><p>  到目前為止,集體心理所有權對個體和群體產出的影響仍不明晰,仍停留在理論分析基礎上,并且其作用機制極其匱乏,還有待深入研究和驗證。 </p><p><b>  六、未來研究展望 </b></p><p>  心理所有權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心理。多項實證研究也表明,無論是在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還是在中國,工作場所中的員工心

38、理所有權都是客觀存在的,對員工工作態(tài)度和行為的預測力更好,而且也可以更有效地解釋組織領域中許多難以解釋的現(xiàn)象和行為,集體心理所有權則是心理所有權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尤其是隨著組織中普遍使用工作團隊作為基本的工作單位,集體心理所有權對組織、團隊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未來集體心理所有權的研究應注重四點。 </p><p>  第一,完善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內涵和內容結構測量。集體心理所有權與組織行為研究的一些構念如領地性具有一定重

39、疊性,因此,需要從理論和實證研究來澄清這些構念之間的重疊性和差異性。開展實證研究的前提是集體心理所有權內容結構以及測量量表的開發(fā),這是拓展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的必要條件,[21]尤其開發(fā)中國本土化的集體心理所有權量表將有助于更好地發(fā)展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   第二,探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因素及形成過程。目前集體心理所有權還處于起步階段,至今為止,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因素還停留在理論模型,缺乏強有力的實證支持,并且缺乏對“文化”情景的關

40、注。Zhu等以中國家族企業(yè)的職業(yè)經理人為研究對象,指出職業(yè)經理人與企業(yè)所有者密切的人際交往互動有助于職業(yè)經理人產生心理所有權,這為理解中國本土情景下心理所有權的來源及影響因素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43]相比西方組織,中國社會具有強烈的集體主義傾向,更注重人情,組織中存在著濃厚的“圈子”文化和“關系”文化,[49]從這個角度而言,有利于集體心理所有權形成。但中國差序格局的規(guī)則體系阻礙團隊合作,降低團隊凝聚力,[50]可能對集體及集體心理所

41、有權產生一定的負面</p><p>  第三,探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結果及作用機制。集體心理所有權是一把“雙刃劍”,可對個體和群體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未來有必要探討集體心理所有權與工作績效、工作態(tài)度(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等)、工作行為(角色內行為、角色外行為等)、團隊氛圍、組織學習等的關系。此外,加強集體心理所有權的作用機制研究,如結合領地性理論和資源保存理論等來探討集體心理所有權的作用機制,并且基于資源的性

42、質來探討集體心理所有權可能產生的積極或消極影響。最后,還需要特別關注調節(jié)變量的研究,即在何種情況下會產生積極影響,在何種情況下產生消極影響,并且如何避免產生消極影響而獲得積極影響等,更好地理解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影響結果,更好地應用于管理實踐。 </p><p>  第四,將集體心理所有權拓展到其它研究領域。未來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可突破傳統(tǒng)組織行為研究的局限,拓展到其它研究領域,可望獲得更多的有意義的研究成果,如Ra

43、ntanen等提出用集體心理所有權定義家族企業(yè)的影響力,為未來的家族企業(yè)研究提供進一步的測量標準,[19]此外,還可以嘗試在創(chuàng)業(yè)團隊、高管團隊、知識管理、組織變革、組織學習等研究領域展開研究,這些都是未來集體心理所有權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p><p>  在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上,需要通過深入訪談,扎根理論等質性研究方法和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才能揭示其內容結構。集體心理所有權可能受到社會、組織、群體和個體等

44、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突破常規(guī)的靜態(tài)的研究方法,采用跨層次縱向追蹤研究,如追蹤問卷調查、案例研究、實驗研究以及經驗取樣法。[51]其中,基于手機應用軟件的經驗取樣法是一種新穎的實時調研方法,可通過高科技多次測量來獲取不同時點數(shù)據(jù),以跟蹤研究集體心理所有權的動態(tài)變化特征和過程。 </p><p>  [1]PIERCE J L, RUBENFELD S A, SUSAN M. Employee Ownership:

45、 A Conceptual Model of Process and Effec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1):121-144. </p><p>  [2]PIERCE J L, O′DRISCOLL M P, COGHLAN ANNE-MARIE. Work Environment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Owner

46、ship: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ontrol[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144(5):507-534. </p><p>  [3]PIERCE J L, RODGERS L. The Psychology of Ownership and Worker-Owner Productivity[J].Group & Or

47、ganization Management,2004,29(5):588-613. </p><p>  [4]VAN DYNE L , PIERCE J 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Feelings of Possession: Three Field Studies Predicting Employee Attitude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

48、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4,7(25):439-459. </p><p>  [5]MAYHEW M G, ASHKANASY N M, TOM B, et al. A Study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al Set

49、tings[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7,147(5):477-500. </p><p>  [6]呂福新,顧姍姍. 心理所有權與組織公民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7(5):94-103. </p><p>  [7]劉芳,王浩. 組織心理所有權與工作態(tài)度、行為和結果的關系研究[J].軟科學,2010(9):124-128

50、. </p><p>  [8]陳浩. 心理所有權如何影響組織公民行為――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作用的比較[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11(7):24-31. </p><p>  [9]李銳,凌文輇,柳士順. 組織心理所有權的前因與后果:基于“人―境互動”的視角[J].心理學報,2012(9):1202-1216. </p><p>  [10]周浩, 龍立榮. 變革

51、型領導對下屬進諫行為的影響:組織心理所有權與傳統(tǒng)性的作用[J].心理學報,2012, 44(3):388-399.   [11]SIEGER P, ZELLWEGER T, AQUINO K. Turning Agents into Psychological Principals: Aligning Interests of Non-Owners Through Psychological Ownership[J].Journal

52、of Management Studies,2013,50(3): 361-388. </p><p>  [12]PIERCE J L, KOSTOVA T, DIRKS K T. Toward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2):298-310. <

53、;/p><p>  [13]PIERCE J L, KOSTOVA T, DIRKS K T. The State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tegrating and Extending a Century of Research[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3,7(1):84-107. </p><p>  [14

54、]儲小平,汪林. 家族企業(yè)員工的組織環(huán)境認知及對工作表現(xiàn)的影響[J].管理世界,2008(3):105-114. </p><p>  [15]朱沆,楊學儒,李新春. 試論心理所有權和實物期權視角下的經理人行為選擇――兼論非正式合約的激勵作用[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8(8):31-37. </p><p>  [16]朱沆,劉舒穎. 心理所有權前沿研究述評[J].管理學報,2011(

55、5):784-790. </p><p>  [17]寶貢敏,鞠芳輝. 信任、控制與合伙企業(yè)成長危機――基于企業(yè)家人力資本與心理所有權的解釋[J].科研管理, 2007(2):43-52. </p><p>  [18]BERNHARD 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Family Businesses: Three Essays on Antecedents

56、and Consequences[M].Lohmar, Germany: Josef Eul Verlag, 2011:47-79. </p><p>  [19]RANTANEN N, JUSSILA I. F-CPO A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pproach to Capturing Realized Family Influence on Business[

57、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1,2(3):139-150. </p><p>  [20]SHU S B, PECK J.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Affective Reaction: Emotional Attachment Process Variables and the Endowment Effect[J].Jou

58、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11,21(4):439-452. </p><p>  [21]PIERCE J L, JUSSILA I.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Within the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Construct Introduction and Elaboration[J].J

59、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6):810-834. </p><p>  [22]KOZLOWSKI S W J, ILGEN D 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 Group and Teams[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6,7(3):7

60、7-124. </p><p>  [23]SIMON B, LOEWY M, STURMER S, WEBER U, FREYTAG P, HABIG C, et al.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646-

61、658. </p><p>  [24]TAJFEL H, TURNER J C.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M]//AUSTIN W G, WORCHEL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onterey, CA: Brooks/Cole: 1979:33-47. </p&g

62、t;<p>  [25]FESTINGER, LEON. Informal Social Communic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50,57(5):271-282. </p><p>  [26]WIDMEYER, WILLIAM NEIL, LAWRENCE R B, ALBERT V C. 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on in Sp

63、ort Teams: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M].London,Ontario: Sports Dynamics, 1985:77-87. </p><p>  [27]BROWN G, LAWRENCE T B. Territoriality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0(3):

64、 577-594.   [28]彭賀. 領地行為研究綜述:組織行為學的新興領域[J]. 經濟管理,2012(1):182-189. </p><p>  [29]BROWN G. Claiming a Corner at Work: Measuring Employee Territoriality in Their Workspa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

65、gy,2009,29(1):44-52. </p><p>  [30]PIERCE J L, VAN DYNE L, CUMMINGS L 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 Construct Validation Study[C]. Proceedings of the Souther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Valdosta, GA: Valdosta S

66、tate University, 1992:27-42. </p><p>  [31]AVEY J B, AVOLIO B, CROSSLEY C, et a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oretical Extensions,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 To Work Outcom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

67、vior,2009,30(2):173-191. </p><p>  [32]AVEY J B, WERNSING T S, PALANSKI M E.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Ethical Leadership: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ployee Voice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J].Journal of Busine

68、ss Ethics,2012,107(1):21-34. </p><p>  [33]LIU J, WANG H, HUI CH, et a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How Having Control Matter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5):869-895. </p><p>  [34]RO

69、USSEAU D M, SHPERLING Z. Pieces of The Action: Ownership and the Changing Employment Relationship[J]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4):553-570. </p><p>  [35]CHI N W, HAN T S. Exploring the Linkages

70、Between Formal Ownership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for the Organiz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 Justic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8, 81(4):691-711. </p><p>  

71、[36]DRISCOLL M P, PIERCE J L, COGHLAN ANNE-MARIE. The Psychology of Ownership: Work Environment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Citizenship Behaviors[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06,31(3):388-416. <

72、;/p><p>  [37]PIERCE J L, JUSSILA I, CUMMINGS A.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Within the Job Design Context: Revision of the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4):477-496. </p

73、><p>  [38]NANCY M, ABHISHEK S, FULLER J A. The Relationship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Motives with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9,21(3):383-401. </p><p&g

74、t;  [39]HAN T S, CHIANG H H, CHANG A H. Employee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Knowledge Sharing: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Taiwanese High-Tech Organizations[J].The In

75、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0,21(12):2218-2233. </p><p>  [40]LIU M S, LIN S Y.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of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an Empirica

76、l Study of Taiwanese HighTech Companies[G].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IPEDR,Singapore, IACSIT Press, 2012:32-36.   [41]BERNHARD F, O′DRISCOLL M P.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Sma

77、ll FamilyOwned Businesses: Leadership Style and NonfamilyEmployees’ Work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11, 36(3):345-384. </p><p>  [42]SIEGER P, BERNHARD F, FREY U. Affect

78、ive Commit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NonFamily Employees: Investigating The Roles of Justice Perceptions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1,2(2):78-89. </p><p>  [43

79、]ZHU H, CHEN C C, LI X C, ZHOU Y. From 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r?COwner Relationship Closeness in Family Businesse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3,9(2):295-

80、318. </p><p>  [44]TRIANDIS H C.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Boulder[M]. CO: Westview Press,1995:158-235. </p><p>  [45]FESTINGER LEON. Informal Social Communic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

81、1950,57(5):271-282. </p><p>  [46]HACKMAN J R, OLDHAM G R.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5,60(2):159-170. </p><p>  [47]BRASS D J. Structural Rela

82、tionships,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er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1,26(3):331-348. </p><p>  [48]DRUSKAT V U, PESCOSOLIDO A T.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Teamwork

83、Mental Models in SelfManaging Teams: Ownership, Learning and Heedful Interrelating[J].Human Relations,2002,55(3):283-314. </p><p>  [49]梁鈞平. 企業(yè)組織中的“圈子文化”:關于組織文化的一種假說[J].經濟科學,1998(5):12-17. </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