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應用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耳針應用,取穴原則,臨床應用,注意事項,1,取穴原則,所謂取穴原則,就是在治療疾病時選取耳穴的依據(jù)。當疾病明確診斷后,用哪些耳穴進行治療?根據(jù)什么原則選取穴位?這是運用耳穴治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取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耳穴的選取原則,來自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科研總結,揭示了耳穴與人體生理、病理關系的規(guī)律,可以根據(jù)這些原則正確指導選擇穴位,提高療效。如何才能正確選穴呢?臨床上常根據(jù)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相,應,部,位,取,穴,,根據(jù)疾病發(fā)生的部位

2、和性質,選用與病變部位相對應的耳穴,即“頭痛取頭,腳痛取腳”,這是臨床上最基本、最常用,必須掌握的取穴方法。,當機體各組織器官和軀體某些部位發(fā)生病變時,在耳廓相應的區(qū)域就會出現(xiàn)特定反應。按照疾病在耳廓的反應規(guī)律取穴,往往能有的放矢地針對主要疾病進行治療。因此,按相應部位選取的耳穴,一般是治療過程中的首選穴位。,心慌、心動過速治療時首先要考慮心穴。,心痛心慌 心,膽囊炎、膽石癥要取肝、胰膽穴。,肝膽病證 肝、胰膽,胃炎、潰瘍病要取胃穴

3、。,胃痛潰瘍 胃,頸椎病首選頸穴;肩周炎首選肩穴。,頸椎病 頸,肩 痛 肩,許多疼痛性疾病、 急性病、患病部位相 應的耳穴區(qū)域絕大多 數(shù)可以找到敏感點, 如急性腰扭傷的病人, 在腰、腰椎穴處可以 找到最敏感的陽性反 應點。這樣以相應的 部位為主取穴,就等 于抓住了主要矛盾, 再配用其它穴位起協(xié) 同輔助作用,往往可 以獲得立即緩解甚至 消除病痛的效果。,臟,象,辨,證,取,穴,,這是根據(jù)中醫(yī)的臟腑學說理

4、論,按照各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現(xiàn)進行辨證取穴的方法。臟腑辨證是耳穴治療的特點,也是中醫(yī)辨證施治的核心。,如臟象學說認為“心主神明”,如果神不守舍,可導致失眠、多夢、心煩、健忘,因此在治療神經衰弱時一定要取心穴,可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神經衰弱 心,治療脫發(fā),根據(jù)中醫(yī)理論腎“其華在發(fā)”。應取用腎穴。,脫 發(fā) 腎,痤瘡一證,中醫(yī)認為是肺胃郁熱、上熏于面部引起,痤瘡多伴有陽明經實熱證,大便秘結。因此根據(jù)“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

5、”,治療痤瘡時要取肺、大腸二穴。,痤 瘡 肺、大腸,許多在 五臟六腑 之間,生理上相互聯(lián) 系,病理上相互影響。 腹瀉一證,按現(xiàn)代醫(yī) 學的認識是大腸機能 的失調,但從中醫(yī)角 度看,大腸在生理與 組織聯(lián)系肺、小腸、 三焦、脾、胃、肝、 腎有關系。所以腹瀉 這種病證既可能是大 腸本身病變引起,也 可能是上述有關臟腑 機能失調影響到大腸 而造成。,根據(jù)腹瀉的虛實表現(xiàn),可選擇與大腸密切關聯(lián)臟腑的相應耳穴進行治療。這

6、就需要對中醫(yī)學的臟腑生理機能、病理變化有一定的認識,以便在臨床實踐中運用這一取穴方法。,腹 瀉 大腸及相關耳穴,經,絡,辨,證,取,穴,,這是根據(jù)經絡的循行分布及主治規(guī)律取用耳穴的方法。經 絡系統(tǒng)雖然遍及全身,但循行分布卻有一定的規(guī)律,而其主治 范圍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坐骨神經痛,若痛的方向沿著下肢后側面正中放射的,這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所經過的部位,可取膀胱穴治療;若其痛的方

7、向是沿著下肢外側面正中放射的,這是足少陽膽經循經循行所過的部位,可取胰膽穴治療。,下肢后側痛 膀 胱,下肢外側痛 胰 膽,再如牙齒疼痛,手陽明大腸經循行經過下齒齦,足陽明胃經循行經過上齒齦,所以對牙痛應辨別其部位所在,分別取胃、大腸二個穴位進行治療。,上齒痛 胃,下齒痛 大 腸,中醫(yī)經絡學說認為,足厥陰肝經環(huán)繞陰器,挾胃絡膽,布于肋脅,上達巔頂,連系眼目。因此,耳穴中的“肝”穴除治療肝臟疾病外,凡是外生殖器疾患、婦

8、科病、膽系病、胃氣上逆(特別是妊娠惡吐)、胸脅滿悶、巔頂痛及眼目疾患,都應重用“肝”穴治療。,現(xiàn),代,醫(yī),學,取,穴,,歷史上的發(fā)展和自身的學術內容,決定了耳穴診治中西醫(yī)合壁的特點。因而,在臨床治療時運用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等,來理解和指導選穴是非常必要的。,耳穴中有許多是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認識命名的, 如交感、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等,這些穴 位的功用與現(xiàn)代醫(yī)學認識一致,可按其疾病的 病理基礎選擇

9、應用。,,交 感,皮質下,腎上腺,內分泌,如“腎上腺” 穴,因其證實有近似腎上腺功能,刺激本穴能調整和提高內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增強機體的應激能力,具有抗感染、抗過敏、抗風濕、抗休克等功效,治療炎癥、過敏性疾病、風濕病及搶救休克、治療低血壓等都應該取之。,腎上腺,抗感染,抗過敏,抗風濕,抗休克,“交感”穴有近似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凡植物神經機能紊亂產生的病證,如胃腸疾患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迷走神經過度可使胃酸分泌亢進

10、形成消化潰瘍,故應選擇本穴治療。,交 感,調節(jié)植物神經機能紊亂,雖然耳穴對 相應組織器官有 雙向調節(jié)作用, 但有的方向畢竟 還是有偏重的。 如交感穴,對腺 體的分泌功能以 抑制作用為主, 故胃炎、胃酸過 多者可用,而萎 縮性胃炎、胃酸 分泌不足則不宜 取用。,交 感,抑制腺體分泌功能,對于 血管的舒縮調 節(jié),交感穴主要偏重于 舒張,故對血管緊張度 高的,取交感穴可以

11、舒 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 如治療血栓性脈管炎、 靜脈炎、大動脈炎、雷 諾氏病、冠心病,都應 該作為主穴。但對于出 血性疾病,就應忌用交 感穴,以免加重出血。 所有這些,要求我們熟 悉和掌握耳穴的現(xiàn)代功 能作用。,交 感,舒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臨床 對尿崩癥的 治療,一定要考慮到 其發(fā)病原因是腦垂體 葉分泌抗利尿激素減 少,而使排尿量增多。 因此根據(jù)丘腦——神 經垂體機能減退的病 因,在治療時

12、選擇對 腦垂體和丘腦有調節(jié) 作用的緣中、皮質下、 內分泌三穴,以調節(jié) 內分泌功能。,尿崩癥 緣中、皮質下、 內分泌,臨,床,經,驗,取,穴,,在臨床醫(yī)療實踐中,每個醫(yī)生對耳穴的治療都會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會,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將這些經驗運用于臨床,所以按臨床經驗取穴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外生殖器,腰腿痛,耳 尖(放血),肝昏迷,肘 穴,甲狀腺腫,枕 穴,老花眼,事實上,每個耳穴的提出與確立,都包含著許多寶貴經驗,

13、 尤其如肝炎點(角窩中)、腹水點(艇中)、結核點(肺)、 興奮點(皮質下)、神經衰弱點(垂前)之類的參考點,更與 臨床經驗密切相關。,肝炎點(角窩中),腹水點(艇中),結核點(肺),興奮點(皮質下),神經衰弱點(垂前),通過長期大量的臨床實踐,人們發(fā)現(xiàn)了某些穴位對一些疾病有效,甚至有特殊的療效,能單獨或配合其它穴位,廣泛用于各種疾病。,如神門穴不僅有鎮(zhèn)靜安神之功,而且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是 主治各種疼痛

14、疾病的要穴。屏尖、耳尖、對屏尖、腎上腺等幾個 穴位合用,具有較強的退熱、消炎、脫敏作用。因此,臨床上必 須掌握這些穴位的特性,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神 門,寧心安神、鎮(zhèn)痛止痛,屏尖,耳尖,對屏尖,腎上腺,退熱、消炎、脫敏,臨床上對疾病的耳穴治療,要求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既要掌握穴位的共性又要掌握穴位的特性。并根據(jù)不同病證的治療需要,選取療效最佳穴位進行組方配穴。,如前頭痛,按相應部位取穴法,選額穴;按經絡辨證

15、取穴法,前頭是足陽明胃經循行分布之處,應取胃穴;按現(xiàn)代認識取穴法,神門穴對人體各相應部位都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故應取用。這樣可以額、胃、神門三穴組成了治療前頭痛的基本配方。,前 頭 痛,額,胃,神門,但致前頭痛的常見因素有感冒、慢性鼻竇炎、頸椎病或 腦動脈硬化引起的供血障礙等,因而還需要在明確致病因素 的基礎上,結合臟象學說理論和臨床經驗選取穴位。,前頭痛由感冒引起的,需要加用肺穴宣解表邪;由慢性鼻竇炎引起的,除需

16、加內鼻、外鼻宣通鼻竅外,還宜選加耳尖穴或腎上腺穴等具有抗炎作用的穴位進行抗炎;若由腦動脈供血受阻引起的,則加交感穴舒張血管,或增配以頸、枕、皮質下等相應部位的穴區(qū)。,感冒加用肺穴,鼻炎加內鼻、外鼻、耳尖、腎上腺,動脈供血受阻加交感、頸、枕、皮質下,耳穴治療的配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按照 “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 或 “標本兼治” 的治療原則,有時配方可以某一種 取穴原則為主,甚或只單用經驗取穴而治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17、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選穴要提倡少而精,一般選用2—3個主穴,再選用1—2個 配穴,總數(shù)大致是3—5個耳穴。,主 穴,2 — 3 個,配 穴,1 — 2 個,臨床經驗證明,簡單地按相應部位、臟腑經絡、耳穴功效等對號入座式選穴,療效不高。而應明辨各穴的治療宜忌,結合患者素質、病因、病位、病性、病程、癥狀等具體情況,經仔細分析利弊后定出耳穴治療配方,這樣全面考慮,靈活對待,療效才好。,,2,臨床應用,耳針治療具有疏

18、通經絡、調和氣血、補虛瀉實、強身健體以及調節(jié)神經和內分泌平衡、鎮(zhèn)靜止痛、脫敏止癢、消炎抗菌等功能,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五官、骨傷各科疾病中。,實踐表明,耳針不僅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功能性疾病,而且對結石、潰瘍、增生等器質性疾病以及細菌、病毒、原蟲感染,均有一定療效。,據(jù)文獻統(tǒng)計,可以用耳針治療的疾病,大約有200多種。臨床上應用耳針治病的范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疼,痛,性,疾,病,,耳針的最大特點是止痛,有迅速

19、而顯著的鎮(zhèn)痛效應??捎糜诟鞣N疼痛性疾病的治療。,一般對于疼痛病證,主要取用交感、神門、皮質下穴。尤 其“神門” 穴為止痛要穴,常被臨床重用。同時取用相應部位的 耳穴,使物理性感傳直趨病所。,交 感,神 門,皮質下,各種扭傷、挫傷、刺傷、切割傷、骨折、脫臼、落枕、燙傷等外傷性疼痛均可運用耳針止痛。,如急性腰扭傷,可取神門、腰骶椎,腎穴及腰痛點(對耳輪上、下腳突起下方處,常見陽性反應),用5分毫針刺至軟骨,強刺激捻轉,同

20、時囑患者活動患部,邊捻轉邊活動,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療效。,肩關節(jié)痛取肩關節(jié)、皮質下、腎上腺、下屏尖;膝關節(jié)痛取膝、交感、神門、下屏尖;踝部疼痛取腎上腺、踝、神門等,一般只取病側耳廓,針刺強刺激,配合活動患部,常有顯效。,牙痛一證,耳穴止痛最快,止痛效果最佳的是相應部位的穴位。根據(jù)相應部位治療取穴時,一定要根據(jù)耳穴電測儀陽性反應點變化,耳穴“上頜”、“下頜”是代表上頜及下頜區(qū),并不特指某個牙齒疼痛的具體部位。,對于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

21、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各種神經性疼痛,耳針也可收到明顯療效。,如血管神經性頭痛,臨證時根據(jù)疼痛部位選擇相應耳穴,痛在前額取額穴,痛在顳部取顳穴,痛在枕部取枕穴,再分別配用緣中、皮質下、肝、耳尖等。急性發(fā)作時加用神門,一般施以中等強度的刺激,痛甚者用強刺激,常有顯著的迅速止痛的作用。,坐骨神經痛發(fā)作時取用神門、臀、坐骨神經等穴,應用較強的刺激手法,待耳廓充血,發(fā)熱后活動患肢,有助于提高療效。,各類晚期癌腫所致的疼痛,可用于耳穴藥物注

22、射法予以緩解。如用10—20毫升生理鹽水在耳根環(huán)形注射,一般在注射后10分鐘左右即可緩解疼痛,其止痛效果與止痛時間與100毫克的杜冷丁相仿,有的止痛時間更長。,由于耳針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應,還可將其應用于耳針麻醉。一般選準耳穴后,采用電針刺激,對40多種神經外科、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骨傷科、口腔科、五官科的手術進行麻醉,成功率高,副作用小。,炎,癥,性,疾,病,,耳針抗感染作用明顯,可用于治療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經系統(tǒng)和

23、皮膚、關節(jié)、五官各處的炎癥性疾病。耳針的抗感染作用主要是加強機體防御功能,調動各種免疫因素。,臨床上常以耳尖、輪1—輪4放血為主,并用腎上腺、內分泌、神門等耳穴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功能,抗御外來毒素的侵害,抑制炎性滲出,抑制毛細血管的滲出,拮抗透明質酸酶,使炎癥得以控制。,因而,耳針可廣泛應用急性結膜炎、牙周炎、中耳炎、咽 喉炎、扁桃體炎、肺炎、氣管炎、胃炎、腸炎、闌尾炎、膽囊 炎、乳腺炎、盆腔炎以及風濕性關節(jié)炎

24、、未稍神經炎等病治療。,結 膜 炎,牙 周 炎,中 耳 炎,咽 喉 炎,扁桃體炎,肺 炎,氣 管 炎,胃 炎,腸 炎,闌 尾 炎,膽 囊 炎,乳 腺 炎,對于急性扁桃體炎,常 用雙側耳輪穴的 8 個穴點, 每次取一側耳廓的三個穴 點,如第一次取右側耳的 輪2、 輪3、輪4 ,第二次 取左耳的輪2、輪3、輪4, 第三次取右耳的輪1、輪2、 輪4,第四次取左耳的輪1、 輪2、輪4。毫針刺入后行

25、 捻轉提插手法,使耳有脹、 熱、痛等針感后,令患者 做吞咽動作,行針至咽喉 有梗塞感時,即可出針, 擠出血液數(shù)滴。,或用耳背靜脈點刺放血法,在按摩耳廓充血后,選擇一條較為明顯的耳背靜脈,用三棱針點刺后放血3—5滴。也可用青霉素、普魯卡因等進行耳穴藥物注射治療。各種治療方法均能很快使腫痛減輕,膿點消失,體溫下降,血象恢復正常。,膽系疾病是臨床應用較多的一種病證,尤其以膽道感染、結石效果顯著。一般以膽、膽、三焦為主,疼痛明顯配神門、

26、交感、耳迷根、給予較強的刺激,或用電脈沖疏密波持續(xù)刺激,可以消除膽道炎癥,緩解絞痛發(fā)作。,若以排石為主,加配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直腸,采用埋針或壓丸法。目前已將其作為膽系結石總攻療法的一項重要內容,與高脂飲食、口服硫酸鎂及中藥配合應用。,對因炎癥感染而致的高熱,耳針有顯著的退熱作用。主要取耳尖、屏尖、腎上腺“三點”放血退熱,以緣中穴調節(jié)丘腦下部的體溫中樞,通過產熱、散熱活動使體溫保持相對恒定;以交感穴調節(jié)植物神經、使血管舒張;并刺激肺

27、穴通過皮膚粘膜,增強呼吸而散熱。,功,能,紊,亂,疾,病,,耳針具有調節(jié)大腦皮層的功能,能夠調節(jié)神經興奮與抑制的失衡狀態(tài),建立新的平衡,促使病證的緩和與痊愈。因此,對神經衰弱、心律不齊、高血壓病、眩暈綜合癥、面肌痙攣、癔病、多汗癥、腸功能紊亂、月經不調、遺尿等功能紊亂性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針刺耳穴調節(jié)植物神經,一方面通過丘腦系統(tǒng)調節(jié)交感、副交感神經,維持機體平衡,改善營養(yǎng)狀況;另一方面通過垂體系統(tǒng)影響體液中激素動態(tài)平衡,激發(fā)體內非

28、特異性防御反應而作用于機體。,調節(jié)植物神經功能以交感、緣中、皮質下、神門、心、腎等 耳穴為主。因心主神明,心陰不足可出現(xiàn)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 陽不足可出現(xiàn)大腦皮層功能衰退,而心主火、腎主水,水火相濟, 人的精神活動、內臟功能便可得以調節(jié)和恢復常態(tài)。,交 感,緣 中,皮質下,神 門,心,腎,神經衰弱是神經官能癥中最常見的一種,以失眠為主要癥狀。常取神門、心、皮質下、緣中、垂前等穴(垂前穴曾名為“神經衰弱點”,是治療睡眠淺、睡眠

29、時間短、醒后不易入睡的特定要穴)。,每次只刺單側耳廓,用毫針輕刺激或皮內針埋入,可以調節(jié)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使患者睡眠時間增加,并聯(lián)緩解與減輕相關癥狀。,目前在耳針基礎上,多用耳穴貼壓法,因其痛苦小,易被神經衰弱患者接受,且能經常按壓而持續(xù)刺激,為替代針刺治療的一種有效方法。,對心率的調整,常以心、神門、枕、皮質下等穴為主。因耳穴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無論心率快或慢,均取這些耳穴治療。心動過速者在取穴準確的前提下,刺激手法要弱,適當快速捻轉

30、1分鐘左右。若是心動過緩或傳導阻滯,刺激交感、腎上腺、緣中三穴可使心跳加快,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耳針對血壓有良好的調整作用,治療高血壓病取用耳尖、角窩上(降壓點)、降壓溝、心、肝、皮質下等穴,以刺血法為主。,在耳尖放血時,從耳尖穴的耳輪處中后1/3交界處進針。深達0.5—1厘米,直至耳背降壓溝,放血量3—5滴,即感頭腦輕松,視物明亮。,多汗癥為自發(fā)性全身過多出汗,取用皮質下(神經系統(tǒng)皮質下)、交感穴可調節(jié)植物神經功能,抑制汗腺分泌,加用

31、心、肺、神門以及出汗部位的相應耳穴,具有很好的斂汗功效。,過,敏,變,態(tài),疾,病,,抗過敏、抗風濕是耳針的主要功能,它可以提高內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消炎、脫敏、改善免疫功能,用來治療一些過敏與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膠原組織疾病 。,過敏性疾病是過敏原與過敏抗體結合影響 細胞的正常代謝,機體出現(xiàn)毛細血管擴張,通 透性增高和平滑肌痙攣等表現(xiàn)。,耳穴中 具有抗過敏 作用的主要是耳尖、風 溪、內分泌、腎上腺以 及肝、肺等。風溪

32、為脫 敏止癢的經驗穴,可提 高自身免疫機能;肝主 祛風,肺主皮毛;內分 泌、腎上腺可以增加內 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 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以阻止細胞釋放組織胺, 抑制毛細血管滲出,抑 制粘膜、皮膚的抗原抗 體反應,抑制抗體的形 成,增加抗過敏作用。,耳尖,風溪,內分泌,腎上腺,肝,肺,臨床上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結腸炎、過敏性休克、蕁麻疹、藥疹、濕疹等。因過敏性疾病的病種很多,所以應根

33、據(jù)病變部位加配相應耳穴。,如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在此基礎上加配內鼻、外鼻,堅持治療1—3個療程。若為季節(jié)性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在發(fā)病季節(jié)前治療,可延遲發(fā)病時間,減輕或控制病情發(fā)展,達到脫敏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目的。,對于蕁麻疹的治療,屬于急性者效果明顯,而慢性者因機體免疫力低下,持續(xù)的過敏原與抗體結合影響了細胞的正常代謝,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皮膚瘙癢以耳尖、肺、風溪點刺出血為主,加強祛風止癢的作用,使皮膚損害趨向愈合。,耳針具有抗風濕作用,主

34、要取用耳尖、腎上腺、內分泌、腎、肝、脾、三焦等穴,治療風濕熱、血清病、結節(jié)性紅斑、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大量臨床實踐證明,耳針能增加機體免疫功能,增加白細胞的吞噬指數(shù),以及調整網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從而抑制鏈球菌的感染,減少組織的滲出與破壞,防止粘連,促使風濕病灶的恢復、穩(wěn)定及消退。,內,分,泌,代,謝,病,,耳針具有調節(jié)內分泌代謝的功能,對于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尿崩癥,更年期綜合癥、垂體瘤等,

35、運用耳針可以調節(jié)改善癥狀,減少用藥量,而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當內分泌功能失調或某一內分泌腺患病時, 可以內分泌、緣中為主穴進行調節(jié)。,內分泌疾病,,內分泌,,緣 中,內分泌為耳穴中特定的內分泌穴,相當于機體內分泌系統(tǒng)生 理機能的調節(jié)系統(tǒng)之一,可保持內分泌系統(tǒng)水平相對穩(wěn)定,從而 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理化因素相對穩(wěn)定。內分泌腺體所分泌的活性物 質,通過血液運輸,作用某些細胞組織來實現(xiàn)調節(jié)功能。,內分泌調節(jié)內分泌,緣

36、中是腦垂體的代表區(qū),腦垂體是內分泌系統(tǒng)中極為重要的 腺體,它不僅分泌多種調節(jié)人體基本機能的激素,而且分泌一些 調節(jié)其它內分泌腺體活動的“促激素”,促進內分泌靶腺分泌激素, 對機體可進行反饋性自我調節(jié),來保持機構的完整性。,緣中調節(jié)腦垂體,除用內分泌、緣中外,因其肝腎同源,精血互生,還可配 用肝、腎二穴。并依腺體病變功能紊亂的部位而取穴,實現(xiàn)對 內分泌功能的最佳調節(jié)。,內分泌,緣 中,,肝,腎,相應部位,如

37、尿崩癥治療時,應加配膀胱、三焦、上屏(渴點),促進抗利尿激素的合成與釋放,使癥狀得到控制與穩(wěn)定。,糖尿病的治療,以內分泌、緣中、皮質下、胰膽、三焦等 穴為主。因皮質下穴可以調節(jié)各個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調節(jié) 胰島素的代謝分泌;三焦是迷走神經、舌咽神經、面神經混合 枝所在,取三焦可直接刺激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胰 膽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穴位。,糖尿病,內分泌,緣 中,皮質下,胰 膽,三 焦,耳針治療糖

38、尿病,可使患者的易饑、多食、煩渴、機體乏力、頭暈等自覺癥狀減輕,尤其是對并發(fā)癥肢體麻木、皮膚瘙癢的收效極快,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血糖可見下降,尿糖減少或轉陰。,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飲食,輔助少量降糖藥物。若依賴胰島素治療的患者,需要等待癥狀緩解,控制血糖下降或接近正常者,方可適當減少劑量。,婦女的生理病理與內分泌關系最大,從青春期至絕經期每個 月都有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直接受卵 巢內分泌控制,也是卵巢

39、、腺垂體、丘腦下部分泌的幾促激素相 互作用的結果。當卵巢、腺垂體、丘腦下部某些功能紊亂時,可 影響子宮內膜規(guī)律性的變化,而出現(xiàn)經期紊亂。,耳穴中調經的主 要穴位是內分泌、緣 中、卵巢(皮質下)、 內生殖器、肝、腎等。 若月經過多,加耳中 (膈)、腎上腺 以固 元止血;月經過少, 加交感、皮質下以活 血通脈;痛經者加用 腹、艇中、神門以理 血止痛。,更年期綜合癥患者發(fā)病若不治療,其癥狀可延續(xù)半

40、年以上,臨床上又無特殊藥物,可在上述耳穴上采用耳穴貼壓的方法,不強刺激,不宜重按,可以縮短病情,使癥狀很快得到控制。,傳,染,性,疾,病,,對于一部分傳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猩紅熱、瘧疾、肺結核、細菌性痢疾、傳染性肝炎、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膜炎、青年扁平疣等,耳針治療有鎮(zhèn)靜解痙、退熱的作用,可以恢復和提高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流行性感冒取用肺、腎上腺、神門、內鼻等穴,咽痛加咽喉,咳嗽加氣管,發(fā)熱加耳

41、尖及屏尖放血。治療以耳穴針刺為主,癥狀明顯可早晚一次,每次針刺一側,兩耳交替。癥狀緩解后每天針刺一次,一般均可在2—3天內減輕或消除。,流行性腮腺炎主穴取對屏尖、頰、腎上腺,配用皮質下、神門、肝穴。針刺后強刺激捻轉,每天1—2次。凡無并發(fā)癥的流行性腮腺炎,就診時間較早者,一般均能在3次內治療痊愈。,對于細菌性痢疾的治療,一般取用大腸、直腸、交感、脾、胃、腹、耳中等穴,發(fā)熱加腎上腺、耳尖放血。急性期用毫針強刺激,慢性期用埋針或壓丸法,多能

42、使腹痛下墜、里急后重的癥狀減輕,大便次數(shù)減少,常規(guī)化檢轉為陰性而痊愈。,各,種,慢,性,病,,耳針可用于治療一些慢性頑固性疾病,如腰腿痛、肩周炎、肢體麻木、腦震蕩、外傷后遺癥、腦血管病后遺癥、青少年近視眼等,常有某些藥物所不及的療效,有時可達到臨床治愈的效果。,肩周炎是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肌腱、滑囊、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形成關節(jié)內外粘連,阻礙肩部的正常活動。耳針治療取肩、神門、腎上腺等穴,先在穴區(qū)探尋敏感點,對準敏感點刺針。若患者肩部

43、疼痛放射至前臂者,肩穴可透刺肘穴。用強刺激手法,邊刺激邊讓患者活動患肢,留針1—2個小時,或采用電針刺激。病程較長者,以針刺10次為1個療程,直至痊愈為止。,脂溢性脫發(fā)或斑禿的患者,主要取相應部位的耳穴,如顳側脫發(fā)取顳,枕部脫發(fā)取枕,頂部脫發(fā)取頂(枕穴垂直向下0.15厘米處),點刺放血治療,可以直接激發(fā)經氣,改善頭皮部的營養(yǎng),抑制脫發(fā)。,根據(jù) “經絡所過, 主治所及 ” 的原理, 頭頂部脫發(fā)配用肝穴, 后枕部脫發(fā)配用膀胱 穴,顳

44、側脫發(fā)配用膽 穴。在耳穴前面點刺 放血后,可在相應部 位的耳背貼壓以加強 刺激。同時,配用內 分泌、皮質下、腎穴, 以調整內分泌和大腦 皮層功能,促進新陳 代謝,改善皮膚營養(yǎng) 狀況,促使新發(fā)再生。,對青少年近視眼的治療,一般取用眼、屏間前(目1 )、屏間后(目2 )、肝、腎等耳穴,找到敏感點后,用王不留籽壓丸法。每次貼壓一側,兩耳交替治療。,貼壓期間經常施以按壓,以眼部有酸、脹、熱、欲流淚等感覺為好。臨床經驗表明,若將

45、針刺、電針與壓丸法結合使用,比單純使用一法效果更好。,其,它,疾,病,,耳針療法還具有催產、催乳、解毒、解酒等多方面的作用,臨床上可用于難產、乳汁不通、食物中毒、酒精中毒,以及防止暈車、暈船,預防輸液、輸血反應,對競技綜合癥、戒斷綜合癥、單純性肥胖、黃褐斑等,都有一定的功效。,耳穴壓丸法對競技綜合癥有較好的療效,可以明顯改善考試或比賽時的競技狀態(tài),消除競技前或競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心悸、失眠、煩躁、口干、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痛經

46、及月經紊亂、手指震顫、小腿痙攣乃至暈厥的一系列癥候群。,一般取用心、神門、皮質下、肝、內分泌、腎上腺、交感等穴。若競技前有臨床表現(xiàn)者,從有癥狀時開始治療;若競技前夕或競技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癥狀者,于競技前3天開始治療。探尋耳廓敏感點后,進行壓丸或埋針治療,可隔天換貼壓或埋針一側耳穴,雙耳交替施治,一直到競技結束時為止。,戒斷綜合癥是指戒煙、戒酒或其它可成癮癖的毒品后,出現(xiàn)的乏力、全身不適,頭痛、手足無措、心慌不寧、精力不集中,甚至流涎、煩躁

47、、惡心等一系列臨床癥候群。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開展了耳針戒煙、戒酒工作,有的還用于耳針戒毒。,治療時取用神門、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口、胃、肺、心、肝等穴,耳穴壓丸或埋針。若患者感到“癮”發(fā)不適時,即予以按壓,直到癥狀消失為止。,暈車、暈船是運動時刺激半規(guī)管或影響植物神經功能所致,可取賁門、胃、枕、內耳、皮質下等穴鎮(zhèn)痛止嘔,穩(wěn)定前庭功能。一般刺激耳穴即時可制止暈眩、惡心嘔吐的癥狀。通常在乘坐車、船前一個小時耳穴壓丸,并讓患者在途中經

48、常按壓,預防暈車、暈船的發(fā)生。,耳針可用于減肥,治療單純性肥胖癥。一般采用耳穴貼壓胃、口、神門、下屏、內分泌等穴,囑患者飯前及感到饑餓時隨手按壓耳穴。兩耳交替,隔日換貼1次,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耳針療法不但適應癥廣,而且效果顯著。據(jù)統(tǒng)計,在耳針適應治療病證的范圍內,有效率一般可達80—90%,其中有40多種病證的顯著好轉和痊愈率占90%。尤其是痛證、落枕、扭傷等病證的治療,往往有針到病除的功效。對很多慢性病也顯現(xiàn)出獨特的優(yōu)勢和較好的療效

49、。,當然,任何一種治 療手段、方法或技術, 無論多么先進,都不可 能萬病皆治。既使對某 一種或某一類疾病有特 殊療效的藥物或治法, 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遇到 失敗的病例。耳針療法 也是如此,盡管其適應 癥比較廣泛,但也并不 是萬能的,所以不可有 “萬病一針”之偏見,不 可將其神秘化。,,3,注意事項,為了正確、安全地運用耳針,更有效地發(fā)揮耳針的治病作用,臨床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防,

50、止,耳,廓,感,染,,耳針與其它針灸方法相比,應用時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防治耳廓感染,因耳廓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解剖結構特殊,血液循環(huán)較差,容易造成感染。,耳廓感染常因針具或耳廓皮膚消毒不嚴,或埋針時間過長,或貼丸按壓太重所致。,綠膿桿菌,因耳廓軟骨 對綠膿桿菌有特 殊親和力,對一 般抗菌素敏感性 較差,難以發(fā)揮 藥效,一旦感染 波及軟骨則較難 治療痊愈。嚴重 者可導致耳廓腫 脹、軟骨壞死萎

51、縮而畸變。故對 耳廓感染重在預 防。,耳廓皮膚發(fā)生感染,針孔處的局部皮膚可有腫脹,表皮破損,周圍皮膚充血伴有少量滲出液。,在局部涂以2.5%的碘酒,局部感染嚴重時可涂擦抗菌素軟膏,配合耳尖放血,針刺腎上腺、神門、肺、外耳等穴位,同時口服抗生素。,另外,也可用紫外線、超短波或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每天1次,每次3—5分鐘。因激光照射有消炎作用,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而促使炎癥吸收。采取以上措施后,一般1—3天炎癥即可控制。,如果皮膚感

52、染未能及時治療,或直接外傷、 針刺、反復抽液繼發(fā)感染,進而波及軟骨而造 成軟骨膜炎,局部紅、腫、痛、熱,全身可伴 有惡寒發(fā)熱癥狀。,根據(jù)癥狀感染時間、病菌類型和藥物的敏感試驗,選用抗菌素。如為綠膿桿菌感染,最好以慶大霉素、春雷霉素、抗敵霉素三種聯(lián)合使用,同時用0.1—0.2%的慶大霉素或抗敵霉素沖洗潰瘍處。,在病變局部配合艾條灸法,用點燃的艾條直接烘烤炎癥病灶,使患者能耐受為主,每次15—20分鐘,每

53、天2—3次,直至病灶液體吸收,炎癥消退為止。,如已化膿則需擴創(chuàng)傷口,將膿液全部排出,再進行灸治,積液過多者適當穿刺抽液,待積液全部排出后再行灸治。如經以上方法治療不愈,可進行外科處理。,為了避免耳廓感染發(fā)生,一般使用的針具,包括壓丸籽、磁珠、磁片,以及耳廓針刺的局部均需要嚴格消毒。,如果外耳部患有嚴重的炎癥、潰瘍、凍瘡、破潰,則不宜針刺、按壓、穴位注射,以免炎癥擴散。,起針時最好在針孔處再涂以2.5%的碘酒,如針眼出血,先以消毒干棉球局

54、部壓迫止血,后再擦洗碘酒。只要注意消毒嚴密,耳廓感染是不會發(fā)生的。,處,理,異,常,反,應,,采用耳穴針刺或壓丸的方法刺激耳穴后,少數(shù)病人耳部出現(xiàn)異常疼痛,或有頭痛、張口困難、下肢發(fā)冷、全身麻木等異常感覺,這是針刺過強的表現(xiàn)。,一般多因刺激腎上腺、交感、內分泌、三焦、心、腎、 內生殖器等耳穴過深所致。,此時不需出針,只需把針尖的方向稍加改變或將針退出一些,適當減輕些刺激量,上述癥狀即可緩解或消除。若是耳穴壓丸向旁邊稍加推動

55、即可。,若是這些方法處理無效,則停止耳穴刺激,癥狀即可消失,不留后遺癥。,需要說明的是,耳 穴異常疼痛是一種取準 穴位的表現(xiàn)。一般若患 者尚能忍受,最好不要 處理,隨著病癥的好轉, 耳穴疼痛便可緩解。只 要解釋清楚,患者大都 能配合。只有當患者難 以忍受時,再適當處理 一下,耳穴的異常感覺 即可消除。凡是出現(xiàn)異 常感覺者,一般療效較 好,可以促進病癥的緩 解和消除。,注,意,發(fā),生,暈

56、,針,,耳穴同傳統(tǒng)的體針一樣,有時可出現(xiàn)暈針反應,即刺激耳穴后出現(xiàn)頭昏、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惡心、血壓下降等現(xiàn)象。但耳穴的暈針遠遠少于體針,其發(fā)生率不足1%,多為輕度、中度暈針,一般不會有重度暈針。,臨床上對體針暈針的人,對耳針并不一定產生類似的反應。個別對體針從未有過暈針的,相反對耳針可發(fā)生暈針。這說明二者發(fā)生暈針的原因不完全一致,其原理和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暈針不但發(fā)生在毫針刺激法中,同樣其它刺激方法(包括耳穴貼壓法),個別患

57、者也可導致暈針反應。,對輕度暈針的患者,停止耳穴刺激,不需拔去耳針。只要患者平臥休息,喝些熱茶或熱水,消除緊張心理,片刻即可自行恢復。,應該讓病人知道,發(fā)生輕度暈針以后療效往往較好,尤其是對一些頑固性慢性病,“難得有一暈針”。常在一次輕度暈針后,病癥大有緩解,甚至病告痊愈。,中度以上的暈針,應立即出針或除去耳壓,平臥在床上,頭要低,腳要高,一定解開衣領褲帶,注意保暖,或指掐人中,促使病人清醒。,用艾條灸頭頂百會穴,一些醫(yī)學書籍上常講:“

58、灸百會萬無一失”,它可以加速腦部的血流,迅速緩解大腦的短暫缺血狀況。必要時可給皮下注射呼吸興奮劑可拉明或強心升壓劑腎上腺素,同時給予氧氣吸入。,為了防止暈針的發(fā)生,應對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釋工作,消除思想顧慮。對空腹低血糖病人暫緩治療,對體弱、大病之后的患者采用臥位。,取穴不宜過多,透穴不宜過深,對極度敏感的病人盡量不用易造成暈針的心、交感、三焦、內分泌等耳穴,針刺強度適可而止,針刺深度恰到好處,這樣即可防止暈針的發(fā)生。,明,確,病,情,宜

59、,忌,,耳針療法適應癥廣,也比較安全,一般沒有絕對的禁忌癥,但對嚴重心臟病患者,不宜使用耳針,更不能采用強刺激。,患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慢性疾病或伴有高度貧血、血友病的人,也不宜針刺,只能做耳穴貼壓法。,對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的病人,針刺降壓溝等穴或放血時,施術前應休息半小時,施術后應注意觀察半小時方可離去,以防血壓下降不適而產生意外。,婦女在月經期內,各種文獻都記載不宜針刺。但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經期治療并無不利之影響。個別人有經期縮短或月

60、經驟停的情況,停針之后下次月經來潮即可恢復。在月經周期恢復之后,由于對耳穴刺激有了適應性,月經正常不會再受到影響。所以對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的婦女在行經期內針刺耳穴,同樣有治療作用。,至于懷孕的婦女,一般在妊娠初期三個月之內不宜針刺,五個月后需要耳針治療者應慎用,最好不針刺內生殖器、腹、內分泌等針對性強的穴位,絕對不能強刺,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更應忌用。,耳針的禁忌癥雖應注意,但并不是絕對不變的,它與機體當時的機能狀態(tài)有著密切聯(lián)系。,耳

61、針源于傳統(tǒng)針灸學,它與祖國的臟腑、經絡學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同時又融合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解剖學、生理學于一爐。耳針是針灸學的一個分支,在臨證中將兩者配合應用,有著相輔相成之功效。,對于耳針作用機理的研究,祖國醫(yī)學力求從經絡臟腑學說的角度進行探討,現(xiàn)代醫(yī)學試圖沿著神經生理學及神經體液學說的方向來作剖析,但二者的理論都只是初具雛形,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近年來隨著全息生物醫(yī)學的深入,對耳穴的分布特點、耳 穴信息傳遞機制、耳穴陽性反應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