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9.8.5,2010wangxuewen,第六章 電致發(fā)光顯示器 (electro Luminescense display 【ELD】 ),2009.8.5,定義: 電致發(fā)光(Electro luminescence, EL)是將電能直接轉換成光能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是一種電控發(fā)光器件,是某些物質受電子激發(fā)而發(fā)出光.-----是一種冷光源,-----是靠熒光粉在交變電場作用下的本征發(fā)光,但亮度低
2、,壽命僅有5000小時,EL按激發(fā)過程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注入電致發(fā)光LED——在半導體PN結加正偏壓時產生少數(shù)載流子注入,與多數(shù)載流子復合發(fā)光 。 高場電致發(fā)光ELD——將發(fā)光材料粉末與介質的混合體或單晶薄膜夾持于透明電極板之間,外施電壓,由電場直接激勵電子與空穴復合而發(fā)光.,2009.8.5,特點:ELD是一種主動發(fā)光型、平板式、全固體的顯示器件。可作為面光源和圖形顯示。發(fā)光的顏色:黃橙色、綠色、紅色、藍
3、色等,且藍-綠色、綠色、黃色和黃-綠色EL顯示器也已有樣機。具有多功能如存儲記憶功能、光圖像存儲、光消除、電讀出等功能 與LED相比,較為大型化、方便易看,平均每一個像素的成本低。但是,在彩色化、多像素、大面積顯示時亮度、發(fā)光效率則不夠理想。與CRT相比成本較高。,2009.8.5,EL顯示器的亮度在85到3400cd/m2(25到1000ftL)。對比度很高,圖像質量也很理想。至少一個模塊有一個灰度,能滿足圖像的要求。全色
4、和視頻是其未來可能的應用領域??梢暦秶^大(從通常的位置到70度),工作環(huán)境溫度從0℃~55℃。雖然其需要的電壓相當高,但其電流很小,有時也可使用電池。電致發(fā)光顯示器價格貴,因此很少用于消費產品中。其典型的陣列尺寸為256×512、320×240和640×200。,2009.8.5,發(fā)展簡況 1920年德國學者古登和波爾發(fā)現(xiàn)的,在某些物質加電壓后會發(fā)光。1923年蘇聯(lián)的羅塞夫發(fā)現(xiàn)了SiC中偶然
5、形成的p-n結中的光發(fā)射。1936年 G. Destriau(德斯垂)發(fā)現(xiàn)摻入熒光粉ZnS的蓖麻油一加上電場就會發(fā)光。1947年美國學者Mcmaster(麥克瑪斯特)發(fā)明了導電玻璃,引起開發(fā)了平面光源--交流ELD,但亮度不夠高1955年美國的沃爾夫在GaP上觀測到Ⅲ-Ⅴ族半導體發(fā)出的可見光,1962年美國的潘可夫從GaAs中獲得了紅外光,1966年以日本廣播電視中心為首的三菱電機、松下電器等相繼研制成矩陣型電極結構的ELD屏
6、電視圖像顯示裝置。,2009.8.5,1968年英國Vecht等人最早開發(fā)了DC分散型ELD顯示器件。20世紀60年代末松下公司開發(fā)了電視圖像用224×224顯示屏。1968年美國貝爾(Ball)所研制出薄膜型ELD顯示器件,稱為“LUMOCEN”.即分子中心發(fā)光的ELD。以ZnS為母體、發(fā)光中心是稀土鹵素化合物分子(TbF3),發(fā)光亮度比分散型ELD高20世紀70年代后,由于薄膜晶體管(TFT)技術的發(fā)展,EL在壽命、
7、效率、亮度、存儲上的缺點得到了部分克服,成為大型顯示技術三大最有前途的發(fā)展方向之一。1974年S1D’74國際會議上日本夏普T.Inoguchi等人發(fā)表了三層結構薄膜型ELD,高亮度、高可靠性、長壽命。夏普接著又開發(fā)了具有1000V高耐壓MOS晶體管和MOSIC,三層結構的ELD具備了存儲功能、光寫入和光消除等多種功能。在SID’74國際會議上,希望薄膜型ELD能成為矩陣的大型信息顯示屏。,2009.8.5,1978年法國M.Abda
8、lla等人開發(fā)了直流驅動薄膜型ELD。1980年荷蘭學者Tuowosuntola用原子層外延技術制作發(fā)光層,使器件的特性得到了顯著改善。接著,東京工業(yè)大學為實現(xiàn)低壓驅動采用了MIS結構,大幅度地改善了驅動電壓,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在GaAs基板上ZnSe發(fā)光層,實現(xiàn)了低壓驅動顯示屏。大阪大學采用多層重疊制作薄膜型ELD,用控制電壓法使之發(fā)出紅、黃、綠、藍各色光。在SID’92國際會議上報道了單色直流型DC-ELD和交流型AC-ELD顯示
9、屏。 薄膜型AC—ELD比DC-ELD具有更大的顯示容量和高亮度、長壽命。 在DC-ELD的顯示容量達640×480個像素。薄膜型AC-ELD的高達1024×864個像素,顯示尺寸為對角線45.7cm。,2009.8.5,松下已報道了對角線25.4cm,有1024×768個像素加黑色襯底的薄膜型顯示屏。在10001x的環(huán)境照度下,對比度為100:1,最大功耗40W,采用能量復得電路,使對角線25
10、.4cm,640×480個像素的顯示屏最大功耗降低到15W。荷蘭Lohia公司和日本夏普公司在2.5cm×2.5cm的顯示屏上做出分辨力為20線/mm的薄膜型AC-ELD。美國cherry公司通過對ZnS:Mn熒光粉進行濾色得到紅、綠和藍三基色光。獲得了多色顯示。研制出640×200個像素、對角線23cm的多色DC-ELD屏。Planar公司采用濾色片對黃色濾色時得到紅、綠、黃三色光,用光吸收型背電極
11、和面基板上的圖案濾色片可獲得非常好的對比度,已研制出640×200個像素,對角線為23cm的高對比度多色薄膜型Ac-ELD顯示屏。 采用有源陣列驅動方案的高分辨率微型顯示器已研制成功。,2009.8.5,ELD應用,ELD特別適用于需要攜帶方便、圖像質量好和室外觀察的情況。ELD的產品包括有:汽車、便攜式計算機、復印機和醫(yī)療與過程控制儀表。ELD有從小型(幾厘米長)到巨大型(幾米長)的許多尺寸。最大的組合式EL顯示器適用
12、于在機場與火車站顯示到達和出發(fā)時間信息。EL、LED主要用於小尺寸、單色光(綠色、紅色)。最近也陸續(xù)有白光(全色)EL和LCD背光源出來。但由於亮度較暗其基本上用於4英寸以下小尺寸液晶顯示。如:手機、PDA、遊戲機等,2009.8.5,6.1 電致發(fā)光的基本知識6.1.1 結構及原理ELD結構:--- 采用固態(tài)薄膜技術制成。在2個導電板之間放置一個絕緣層,一個薄的電致發(fā)光層,一個絕緣層,沉積而成。采用寬發(fā)射頻譜的涂鋅板或涂
13、鍶板作電極。其電致發(fā)光層為100微米厚典型驅動電壓為10KHz,200V的交流電壓,因而需要較昂貴的驅動器集成電路。,2009.8.5,2、ELD---是把ZnS等熒光粉混入纖維素等電介質中,直接的或間接的夾在兩電極之間,施加電壓后使之發(fā)光。 ----是在玻璃基板或有機膠片上涂敷熒光粉后,施加電壓使之發(fā)光的平板型有源顯示器件,----是在半導體、熒光粉為主體的材料上,施加電壓而發(fā)光的一種現(xiàn)象。,EL可分為:本征型電致發(fā)光ELD和
14、電荷注入型電致發(fā)光LED兩大類。1、LED---是用GaAs等單晶半導體材料制作P-N結,施加電壓后,使P-N結產生電荷注入而發(fā)光。以后介紹。,2009.8.5,,ELD無機電致發(fā)光: 包括薄膜型、厚膜型、粉末型ELD顯示器件有:高壓交流驅動型和直流驅動型,分散型交流ELD顯示器件: 交流電壓驅動的分散型ELD器件; 直流分散型ELD。,2009.8.5,無機分散型ELD中,根據使用的基板材料不
15、同,有玻璃基板和搪瓷基板兩種顯示屏。其中搪瓷型ELD約在70年代就應用于各種儀器面板、顯示燈等特定用途中,但由于亮度低、重量大、成本高等,巳逐漸地被軟片型(有機膠片)所代替。分散型ELD主要用于平面發(fā)光的輔助光源,其軟片型ELD作為液晶顯示屏的背光源。薄膜型ELD是人們期待的一種理想的平板顯示器件,----具有很大的魅力:功耗低,易于實現(xiàn)大面積顯示。薄膜型Ac-ELD,按照施加電壓與發(fā)光特性的滯后現(xiàn)象,又可分為存儲型和恢復型
16、兩類。,2009.8.5,6.2 分散交流型AC -PELD,一、 結構如圖6.1。1金屬電極、2發(fā)光顆粒3透明電介質、 4透明電極、5玻璃基片是將發(fā)光的熒光體埋入透明電介質中組成發(fā)光層。每一個微小發(fā)光體晶粒獨立懸浮于電介質中,發(fā)光層夾在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之間,構成了分散交流型(AC-PELD)器件。,2009.8.5,AC-PELD的發(fā)光粉:用銅、鋁等激活的硫化鋅(ZnS:Cu,AL,或ZnS:Pb,Cu,AL)以Z
17、nS為主體的熒光粉,作為形成發(fā)光中心的激活劑材料往往使用Cu、Mn、C1、A1等金屬工藝:是在玻璃基板上蒸鍍透明電極,涂敷與樹脂等透明有機介質混合后的發(fā)光層(厚度為10~100μm) ,然后涂布高阻抗電介質絕緣層(絕緣反光層),最后蒸發(fā)背電極鋁層。為了防止機械損傷,在膜層上面往往涂敷樹脂涂料。各層一般30-60μm。,2009.8.5,,,2009.8.5,二、發(fā)光現(xiàn)象大量的發(fā)光粉晶體懸浮在絕緣介質中,小晶粒線度為幾微米到幾十微
18、米,由于發(fā)光層中介質是絕緣的,防止了發(fā)光材料與電極直接接觸,當外加電壓后,通過容性電流時,發(fā)現(xiàn)晶粒內呈線狀發(fā)光,與光致發(fā)光和陰極射線發(fā)光時熒光粉晶體發(fā)光不同,線狀發(fā)光在多數(shù)情況下呈現(xiàn)尾對尾的慧星形。線對的兩頭間的距離對多晶粉末為1~10 μm ,對單晶可大于100 μm ,甚至達到毫米量級,發(fā)光線直徑<0.1微米,發(fā)光線對的兩部分在交變電場作用下交替發(fā)光,而場強總是從其頭部指向尾部,發(fā)光線長度隨電場在線方向的分量增強而變長,但線對的
19、頭之間距離保持不變。亮度可高達3×105cd/m2,,2009.8.5,三、電致發(fā)光的激勵機構:一般認為是碰撞電離,電子在高電場區(qū)被加速獲得足夠能量,同發(fā)光中心或晶格進行碰撞激勵和電離,離化后產生的電子可進入導帶,并在高電場區(qū)獲得加速,再去碰撞發(fā)光中心,不斷地反復碰撞激勵和電離就會倍增大量的自由電子,這些自由電子躍遷到導帶上。即在碰撞電離過程中產生倍增效應,會使更多的電子進入導帶,處于導帶上的自由電子返回原來狀態(tài)時而復合發(fā)
20、光,一般在電場反向時與被激勵的發(fā)光中心復合。上述過程的進行顯然必須有一定數(shù)量的初始電子,通常認為隧道效應和肖特基發(fā)射可提供。晶體中高電場區(qū)和初始電子的存在是碰撞離化過程的必要條件。,2009.8.5,初始電子的機理 AC-PELD的發(fā)光過程分為:激勵過程和發(fā)光過程高電場下的發(fā)光機構模型,在熒光粉上施強電場時:①從陷阱上釋放初始電子。②電子在高電場作用下加速 運動,獲得高的能量。③高能電子碰撞激勵電離發(fā)
21、光中心和晶格,又產生新的電子。④在高電場作用下價帶上的電子也可直接躍遷到導帶。,2009.8.5,四、發(fā)光效果:在透明電極和背面電極之間施加交流電壓時,隨著電壓上升,發(fā)光亮度也將上升。施加脈沖電壓驅動時,如圖,脈沖電壓上升和下降時,都能看到有光輸出。發(fā)光亮度L與施加電壓的關系式為:式中,L0、C是與激勵條件、發(fā)光單元結構和熒光粉材料等有關的常數(shù)。施加脈沖電壓發(fā)光圖:,,2009.8.5,L與脈沖頻率有關:
22、 在低頻范圍內,L與頻率成正比。 隨著頻率提高,L呈現(xiàn)飽和狀態(tài)。如果熒光粉中含有兩個發(fā)光中心,由于各個發(fā)光中心的L與頻率有關,故隨著頻率變化發(fā)光顏色將發(fā)生變化。例如,ZnS:Cu,Pb,Cl隨頻率的增高,發(fā)光顏色從綠色變到藍色;ZnS:Cu,Mn會從黃色變?yōu)榫G色。L與溫度的關系是 在1000kHz以下,0-100℃范圍內發(fā)光亮度的大小沒有變化。,2009.8.5,,2004.7,2009.8.5,,2
23、004.7,2009.8.5,,2009.8.5,6.3 分散直流型電致發(fā)光(DC-PELD) (又稱厚膜型)DC-PELD的優(yōu)點是:①顯示外觀好。②結構、工藝、設備較簡單,成本低。③發(fā)光效率高。④可以有灰度。⑤可大面積顯示。不足之處是:①因高壓驅動,驅動電路成本高。②亮度、壽命受限制。③反射率較大。④分辨力有限。DCEL現(xiàn)象由乍姆等人于1954年發(fā)現(xiàn),1966年人們得到了高亮度ZnS:Mn、Cu DC
24、EL發(fā)光材料。,2009.8.5,一、結構:DC-ELD----是在熒光粉晶粒表面上覆蓋CuS等其它物質,用熱形成法而形成P-N結結構,結構與分散交流型相類似,但沒有高阻介質層,在發(fā)光層上直接設置電極。它具有二極管的整流特性,激勵機理和交流型一樣,只是在單方面施加電壓時才呈現(xiàn)發(fā)光。分散直流型ZnS晶粒的模型圖,2009.8.5,熒光粉要經過包銅工藝處理,----是將ZnS:Mn浸泡在銅鹽或亞銅鹽溶液中,經過處理形成P型導電
25、層。器件性能與包銅數(shù)量有關,其電阻隨包銅量增加而降低,亮度則提高。當包銅量在0.4%-0.45%wt時,亮度最高,但會產生較大的渦電流,容易產生擊穿。所以,包銅量一般控制在0.25%-0.35%之間。,2009.8.5,要進行“熱成形工藝”(Forming Process)。-----是在單元上加電壓后,開始時將有一個大電流(形成電流)通過,隨后電流明顯地下降,同時產生光輻射,經過一段時間后(約24h),電流和亮度達到穩(wěn)定值。“成
26、形”之后電流下降到初始值的1/10左右。“成形”前ZnS:Mn熒光粉末層是一個均勻的絕緣層,施加電壓時,流過發(fā)光層的電流通過硫化銅CuS相的(較大)其等效電路圖 “成形”前后的單元等效電路圖為:,2009.8.5,在“形成”過程中,銅離子向陰極ZnS晶粒表面遷移,結果在靠近陽極的一例形成一個乏銅區(qū),呈現(xiàn)高阻狀態(tài),另一側仍是富銅區(qū),呈現(xiàn)低阻狀態(tài),產生P-N結結構,其等效電路圖b。,“成形”前后的等效電路圖,,,2009.8.5,---
27、是Cu 從緊挨著陽極的熒光物表面上失落,形成一薄層高電阻的ZnS。之后,較低的工作電壓主要降在ZnS上,使之發(fā)光。這種器件轉換效率僅0.1%,但發(fā)光亮度高達300cd/m×m(V=100V)。 實驗表明,放電單元的L與施加電壓呈現(xiàn)非線性關系。 這對消除交叉干擾有利。研究表明:直流分散型ELD的發(fā)光----是電流激勵,即依靠傳導的直流電流流過熒光粉層而激勵發(fā)光中心發(fā)光。由于它是單極性電源驅動,所以它的驅動電路極其簡單。
28、,,2009.8.5,6.4 薄膜型(TFELD) 薄膜型交流電致發(fā)光(AC-TPELD)的優(yōu)點是:①發(fā)光效率高,②對比度高,③壽命長,④閾值陡,⑤分辨力高,⑥有灰度。⑦環(huán)境性能好。⑧有存儲記憶功能。⑨視角大主動式發(fā)光。不足之處是:①驅動電壓高,②負載電容大。③驅動電路昂貴。④大面積、高密度面板的RC(線電阻×單元電容)大,使脈沖延時、波形改變、有效電
29、壓下降。⑤藍色光ELD的亮度及發(fā)光效率低,難實現(xiàn)全色化。⑥實現(xiàn)大面積、無缺陷、均勻薄膜的工藝要求高。⑦車間的超凈度要求高。⑧成本高。,2009.8.5,1、Ball薄膜交流型ELD結構與機理:,1986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制作出薄膜EL器件 由美國Ball所提出的,稱做“LUMOCEN”器件,即分子發(fā)光中心,---是在發(fā)光的母體材料ZnS中添加稀土鹵化合物分子(TbF3)作為發(fā)光中心的器件。圖為具有代表性的LUMOCKN型器件結
30、構,圖 LUMOCKN型器件 結構(4-絕緣層),2009.8.5,現(xiàn)在的ACTFEL一般采用雙絕緣層ZnS:Mn薄膜結構。器件由三層組成,發(fā)光層夾在兩絕緣層間,起消除漏電流與避免擊穿的作用。摻不同雜質則發(fā)不同的光,其中以摻Mn效率最高,加200V、5000Hz電壓時,亮度達5000cd/m×m。ACTFEL具有記憶特性:給之加一系列脈沖電壓,若下一個脈沖與上一個脈沖同方向,則發(fā)光亮度明顯減小;若下一
31、脈沖與上一脈沖反方向,則發(fā)光連讀明顯增加。利用記憶效應可以制成有灰度級的記憶板。,2009.8.5,工藝:----在玻璃基板上蒸發(fā)厚度200nmSnO2透明導電膜電極,絕緣層用電介質300nm 厚HfO2膜,發(fā)光層用厚300 nm添加稀土鹵化合物(TbF3等)的ZnS材料,用蒸發(fā)技術依次制備各層薄膜。背面電極用平行的條形背電極鋁。機理-----是在透明電極與背電極上施加交流電壓,當電壓超過某一值時,在兩電極的空間交叉點部位上就會發(fā)光。
32、由于背電極是鋁,使發(fā)出的光反射,光將全部從玻璃基板側發(fā)射出去。發(fā)光色隨添加稀土鹵化物材料不同而異。,2009.8.5,2、雙重絕緣層結構薄膜ELD:是在玻璃基板上蒸鍍SnO2透明導電膜(或ITO膜),其上是200nm Y2O3(Si3N4)絕緣層。發(fā)光材料用500nm厚添加金屬Mn激活劑的ZnS發(fā)光層,在蒸鍍發(fā)光層后要進行“成形處理”,以改善熒光粉結晶性能;蒸鍍第二層的200nm Y2O3(Si3N4)絕緣層,各層薄膜依順序采
33、用電子束蒸發(fā)技術來制備。背電極用蒸發(fā)鋁,透明電極和背電極做成各自平行的條形電極,且兩電極形成空間交叉的布線配置。,2009.8.5,為防止因吸收大氣中的水分而受潮,故在背電極上面覆蓋一塊密封用玻璃蓋板。在背電極與玻璃蓋板之間填入防潮吸濕劑或硅油,用環(huán)氧樹脂粘接劑密封四周,保證長壽命、高可靠性的特性。繼Ball研究所的薄膜ELD后日本夏普公司研制出的, L高達5100cd/m2(5kHz,AC250V條件), 壽
34、命達2×l04h,2009.8.5,高場電致發(fā)光顯示,交流薄膜電致發(fā)光顯示(ACTFEL),2009.8.5,,,2009.8.5,其工作原理:結構中發(fā)光層與電極間不直接接觸。施加電壓時,陷阱上釋放出電子并加速,向另一側電極運動,復合而發(fā)光。其中一部分電子殘留在絕緣層界面上,當施加反向電壓時,殘留在內部的電荷被疊加使發(fā)光層激勵離化,再復合而發(fā)光。同時使一部分電子殘留在另一電極側的絕緣層界面上 薄膜型ELD在一個脈沖中
35、只發(fā)一次光,與分散型ELD器件不同。,2009.8.5,,2009.8.5,2009.8.5,由于ZnS:Mn熒光粉層中存在著雜質和晶格缺陷等形成的局域能級,局域能級對薄膜型ELD的發(fā)光特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形成發(fā)光中心的Mn的添加量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高的發(fā)光亮度。,局域能級的分布如圖,2009.8.5,具有光分極電荷而發(fā)光,稱為ELD器件的光分極效應。圖:外加電壓下兩個電極帶正負電,光照下熒光粉產生電子空穴對,分別向
36、兩極堆積的現(xiàn)象,,2009.8.5,光先緩和效應:當ELD器件的兩電極保持短路狀態(tài),并伴有外部光照射的情況下,則在發(fā)光層上被保存的分極電荷就會緩慢消失,而不發(fā)光的現(xiàn)象。如圖6.9,2009.8.5,當使用外部光照時,外部照射光比ZnS的Eg大的能量,即用比400nm短的光束。內部分極過渡電流在400K以下時非常小,在500K前后開始產生急劇地變化,說明ZnS薄膜在500K左右產生內部分極電荷。 或分極電荷反向電壓下復合發(fā)光并反向
37、堆積,運動中也伴有發(fā)光,2009.8.5,3、交流AC-TFELD的特性a、電壓U與L的特性曲線。圖中時間t是器件的老化時間,即亮度隨施加電壓的時間t而變化。隨著時間變化,曲線向高電壓一側移動,而亮度趨向飽和。有明顯的閾值電壓,電壓-亮度曲線非常陡峭且L高。圖 AC-TFELD的電壓亮度特性曲線,2009.8.5,因交流驅動時,在發(fā)光層內產生分極電荷,分極電荷的分極電壓與驅動電壓疊加后施加在發(fā)光層上,使其L明顯地增大。,
38、器件制作后一般要經過80h老化處理工藝,特性趨于穩(wěn)定,完全穩(wěn)定下器件可使用的壽命達2×104h以上。,施加脈沖電壓時的光輸出圖,2009.8.5,b、AC-TFELD的存儲效應:如圖6.11。當施加的交流電壓U徐徐上升時,發(fā)光亮度L沿曲線(Ⅰ)上升。上升后電壓徐徐下降時,L沿著曲線(Ⅱ)下降。根據施加電壓的大小還可分別沿著曲線(Ⅲ)別的路徑下降,組成無數(shù)的滯后曲線。這種現(xiàn)象稱為滯后效應。顯示了有可能進行模擬 量的
39、存儲。在不增加Mn的雜質含量 和發(fā)光層的厚度時,器件 不會表現(xiàn)出存儲效應。,2009.8.5,c、當施加不同極性的脈沖電壓時發(fā)光強度高圖6.12,但當施加相同極性的脈沖電壓時發(fā)光強度就下降,繼續(xù)施加相同極性的脈沖電壓就會變得不發(fā)光。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發(fā)光層中產生分極效應所致在相反極性脈沖電壓下發(fā)光層內部分極電壓使加到發(fā)光層上的有效電壓值更加,極化效應增強了有效電場,使亮度增加。在相同極性的脈沖電壓下,分極電壓
40、和外電壓極性相反,使疊加在發(fā)光層上的有效電壓值降低,甚至不能發(fā)光。,2009.8.5,d、AC-TFELD的光寫入和光消除:存儲效應型薄膜ELD具有光分極效應、光緩和效應,可使器件進行光寫入和光消除。首先,施加一交流脈沖維持電壓Us(=Uth)。施加脈沖的同時,伴隨著外部光照射,則發(fā)光層中因光注入載流子增加,故熒光體發(fā)光。,光分極效應的光寫入工作原理圖: a)維持脈沖波形 b)內部電壓波形,2009.8.5,發(fā)光時發(fā)光層中產
41、生分極電壓UP與下一個脈沖電壓重疊。依次施加脈沖電壓時,就繼續(xù)發(fā)光。由于分極電壓UP與發(fā)光強度呈正比關系,故使光圖像的寫入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在發(fā)光的脈沖電壓停止期間用外部光(L’)照射時,發(fā)光層中分極電荷緩慢復合而消失。利用此光緩和效應由光照射而消除圖像稱為光消除特性。,2009.8.5,圖 光緩和效應的光消除特性a)維持脈沖波形 b)內部分極電壓波形,2009.8.5,利用AC-TFELD的光寫入特性,可作為圖像存儲
42、器件;可實現(xiàn)光筆顯示,可用光筆在顯示板上修改或寫入新的信息,實現(xiàn)人-機對話,具有重要意義。 將具有灰度圖案的膠片放置在AC-TFELD的玻璃基板上(如圖),用紫外線照射時,不同灰度處通過的光通量也不相同,故產生的光分極電場也有差異,當施加維持電壓后會顯示出一幅與原圖一樣的圖像。圖像清晰,其分辨力可達3線/mm。1-灰度圖案或膠片,2009.8.5,,矩陣式,2009.8.5,,,2009.8.5,4、薄膜直流型ELD(DC-TF
43、ELD) 結構與分散型DC-PELD同:在玻璃基板上蒸發(fā)透明電極,然后蒸發(fā)發(fā)光層(ZnS:Cu),再制作背電極鋁,而后進行“成形”處理,在發(fā)光層上由于Cu離子的移動而產生N型ZnS區(qū)和CuxS的P型區(qū),形成P-N結結構。,圖表示了DC-TFELD從P-N結上產生發(fā)光的原理。,2009.8.5,6.5 ELD的各種材料一、發(fā)光材料 主要用ZnS發(fā)光材料。如表6.4。由于激發(fā)過程不同,其激活劑的添加量比熒光管中激活劑的大得多
44、。用了Mn(黃橙色)、TbF3(綠色),PrF3(白色),DyF3(黃白色)等作為激活劑。其中,激活劑Mn的發(fā)光效率比較高。還用了SrS:Ce、Ba 2ZnS:Mn,CaS:Ce、ZnS:Te,Mn,CaS:Eu等材料,使用SrS、CaS等母體,混入Mn、Ce、Eu等遷移金屬、稀土類作為局域發(fā)光中心制作分散型ELD器件,得到了較窄的發(fā)光光譜。,2009.8.5,主要發(fā)光材料和激活劑,2009.8.5,二、電介質材料 為使無
45、機分散型ELD獲得高阻抗,在發(fā)光層的一側面上制作電介質絕緣層,常用BaTiO3等高介電常數(shù)的電介質。 在有機膠片狀分散型交流ELD上,使用介電常數(shù)在8—15左右的彎曲性能好的高分子電介質。表6.5列出了有代表性的有機電介質的聚合物材料。,2009.8.5,薄膜型交流ELD用的電介質材料有:Y2O3、Si3N4、Sm2O3 、Ta 2O3、BaTiO3、PbTiO3等。介電常數(shù)在10~180之間,應該與發(fā)光材料、電極材料等相適
46、應,與蒸發(fā)條件也有很大的關系。如用Si3N4絕緣層代替Y2O3對提高可靠性有利。雖Si3N4膜不會影響透明電極,而它和背電極鋁間粘著性差。為此,在鋁層與Si3N4之間需要插入SiO2層解決粘著性問題。,2009.8.5,為防止電介質絕緣層上的吸濕,有必要制備無針孔的致密薄膜。如圖:閾值電壓Uth與電介質的介電常數(shù)關系:電介質的介電常數(shù)高,Uth較低。為不降低發(fā)光亮度,發(fā)光層的電場強度不能太低。,2009.8.5,三、
47、電極材料透明電極材料有In2O3和SnO2,或兩者混合的銦錫氧化物ITO導電膜。背面電極材料:蒸發(fā)鋁電極。對于透明ELD和雙層重疊的ELD多色化等其兩面電極材料都是使用In2O3膜。 響應速度決定:電極要透光性好、導電膜的電阻率小。,2009.8.5,6.6 ELD的制作工藝 制備工藝較簡單,結構很像一個能發(fā)光的平行板電容器。兩個平行板電極中至少有一個是透明導電膜電極,另一個是金屬電極,兩電極之間有一層發(fā)光層和絕
48、緣反光層,電極上引出引線,最后涂敷防潮樹脂,加防潮蓋玻璃就制成了發(fā)光屏。這里介紹幾種典型制作工藝。一、分散交流型ELD屏的制作 分散交流型ELD中有無機型ELD(搪瓷屏和玻璃基板型顯示屏)和有機ELD(有機膠片軟屏)。 1.分散交流型(玻璃基板屏)ELD 的制作工藝流程如下: 導電玻璃----發(fā)光層----TiO2反光耐壓層----背面鋁電極----電極引線----涂防潮樹脂加蓋防潮玻璃。,2009.8.5,發(fā)
49、光層制備:常用絲網印制方法和噴涂法。前者與制作印制電路板的絲網印制方法相類似,是將發(fā)光粉與有機介質粘合劑按比例混合成膏狀,用絲網印制制作發(fā)光層,制作時車間環(huán)境溫度為30℃,相對濕度<50%。噴涂法是將有機介質用噴槍均勻地噴涂到導電玻璃上,然后用毛刷將發(fā)光粉均勻致密地刷于介質層上。為了減少針孔一般噴刷兩層,盡可能使發(fā)光粉層平整、均勻、無針孔。TiO2反光耐壓層的制作:與發(fā)光層制作方法相同,耐壓層制作后120℃烤箱中烘烤4~6h進行固化處
50、理。金屬鋁膜使用真空蒸鍍方法制作。,2009.8.5,2.有機膠片型分散交流ELD屏的制作 它適用于作為液晶顯示屏(LCD)的背光源,其制作工藝流程如圖6.18。,,2009.8.5,發(fā)光層、絕緣層都用厚膜印制工藝,也可用絲網印制或刮屏的印制法進行涂膜。背電極使用鋁箔,可用低溫磁控濺射法在絕緣層上制作鋁電極。還可直接購買帶有導電膜的聚脂膠片作為基板依次進行發(fā)光層、絕緣層、濺射背面電極鋁、切片、塑料薄膜封裝、老化、檢驗等工藝來制作E
51、LD。,2009.8.5,三、分散直流型ELD的制作 與分散交流型ELD屏制作方法基本相類似。但需要進行“熱成形”處理,才能獲得良好的電致發(fā)光。四、薄膜交流型ELD的制作 介紹x-y矩陣驅動薄膜交流型二重絕緣層結構ELD的制作工藝,制作工藝流程如圖6.19。可看出薄膜ELD的性能在某種意義上起重要作用的是成膜技術。發(fā)光層膜、絕緣膜、透明電極膜、背電極鋁膜共有四種薄膜,再加上材料在內有必要進行優(yōu)化設計。,2009.8
52、.5,薄膜交流型ELD的制作工藝流程圖,,,2009.8.5,1.發(fā)光層的成膜技術 發(fā)光色是根據發(fā)光母體中混入少量的不同雜質所制作的發(fā)光中心決定。因此,發(fā)光層成膜技術和絕緣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L、發(fā)光效率等。發(fā)光層是在高場(106V/cm)下發(fā)光的,所以其材料應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容易產生電子激勵的特性。目前已有黃橙色、綠色發(fā)光、多色發(fā)光。 (1)黃橙色發(fā)光膜的成膜 是以ZnS熒光粉為母體,混入少量金屬Mn雜質,混入比例為0.4
53、%~0.5%wt。ZnS:Mn發(fā)光膜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種。物理成膜方法:常用電子束蒸發(fā)和磁控濺射成膜方法。磁控濺射(RF)法制備發(fā)光層、絕緣膜、導電膜、背面電極金屬鋁。,2009.8.5,化學成膜方法: 外延生長(ALE (Atomic Layer Epitaxy)法和化學氣相淀積法(MOCVD),化學成膜致密性好,ALE法成膜的發(fā)光效率為81m/w,比電子束蒸發(fā)提高4倍多;ALE法是把玻璃基板放入外延爐腔后,當升至一定溫度時,
54、用ZnCl2蒸氣和H2S蒸氣交替通入在基板上生長ZnS膜。根據蒸氣進入次數(shù)可控制生長的每一層原子膜的膜層厚度。這種方法要送氣、排氣反復操作,比較麻煩且費時間。但爐腔內一次可放置多塊基板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MOCVD法在反應室內把基板加熱到300℃,H2氣攜帶有機介質與鋅混合物與H2S氣體在反應室中反應,在基板上形成ZnS膜。然后把TCM(有機介質與錳的混合液)用H2 氣攜帶導入反應室進行加熱分解直接制得ZnS:Mn發(fā)光膜。,2
55、009.8.5,(2) 多色發(fā)光膜的成膜 ALE 和MOCVD法是理想的成膜方法。 電子束蒸發(fā)法制備多色發(fā)光膜是采用ZnS母體材料和稀土鹵化物多元蒸發(fā)方法。用不同的稀土鹵化物就可得到不同的發(fā)光色。濺射方法來制作多色發(fā)光層時,采用母體材料添加TbF3制作為綠色發(fā)光膜。對于紅色光是使用CaS:Eu,用多源電子束蒸發(fā),基板溫度550℃ L為430cd/m2。藍色發(fā)光是使用SrS添加Ce、K,用電子束蒸發(fā),基板溫度500℃以下可得到1
56、600cd/m2的亮度。采用在ZnS:TbF3(綠色)和ZnS:SmF(紅色)層之間,夾入一層中間電極的多層重疊結構。中間電極和透明電極、中間電極和背電極之間各自施加電壓后,就可得到綠色和紅色的自由混色光。已有矩陣驅動的多色ELD混合色顯示屏,并可實現(xiàn)灰度顯示。,2009.8.5,2.絕緣膜成膜技術 為保證充分發(fā)揮發(fā)光腔的功能,對絕緣膜的要求是:膜質均勻、致密性好、無針孔、化學穩(wěn)定性好。由于發(fā)光膜成膜時基板溫度為550℃高溫,
57、要求高溫下絕緣膜不會產生剝離,且有良好的粘附性;應具有高的介電常數(shù),耐高壓等特性。為適應材料的多樣性,一般采用電子束蒸發(fā)方法和磁控濺射方法為主要的成膜方法。 為提高屏的性能,器件結構采用多層絕緣層的組合結構,如圖6.20。把結構圖中上半部的SiNO+SiO2組合改換成SiNO+A12O3組合,絕緣層的耐壓程度可提高40V左右。為提高屏的可視性,在發(fā)光膜與上半部分絕緣膜之間制作一層黑色PrMnO3絕緣膜。,2009.8.5,
58、3.透明電極成膜技術 希望透明電極導電膜具有大尺寸、透光性好、耐久性、耐腐蝕性等良好性能。成膜方法中古老的是化學噴霧法制作SnO 2膜,稱為奈塞透明導電膜。為改善導電性、耐腐蝕性,一般用In2O3膜或用In2O3中含5%wt的SnO 2的ITO膜,2009.8.5,化學制膜法比物理制膜法的設備簡單。噴霧法、浸漬法適合于用大面積基板或曲面玻璃基板制作透明電極。物理制膜方法有:真空蒸發(fā)法、磁控濺射法。它是在真空中玻璃基板溫度14
59、0~180℃的低溫下,在玻璃基板上直接成膜。 一般在透明電極上,制作絕緣膜時容易使透明導電膜變黑,影響器件的透光性,應加以注意。為減小屏的功耗,透明導電膜應做厚些,阻抗做小些。但這樣又會在導電膜的端邊位置上使發(fā)光照、絕緣膜的厚度變薄,容易引起局部擊穿。因此應整體考慮透明導電膜的厚度。,2009.8.5,4.背電極膜成膜技術 背電極材料應選用在可見光范圍內反射率高的材料。因一方面起電極作用,還有反射光的作用。反射率高的
60、材料有Ag、Al等。通常Al用真空蒸發(fā)或磁控濺射方法制作,鋁膜應具有平整、均勻致密、無針孔,以及附著力強的膜質。,2009.8.5,6.6 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的驅動方式一、多路驅動 二重絕緣層的三層結構的薄膜交流型ELD矩陣顯示屏的驅動電路原理圖。適于有380×120個像素的ELD矩陣顯示屏。顯示屏的數(shù)據側有280條透明電極,掃描側鋁電極有120條,與數(shù)據側電極成垂直配置。各電極群成梳狀結構。上下左右相互插入
61、平行配置,每一條電極都分別通過接線端子與驅動電路相連接。圖上方數(shù)據側電極序號為1,3,…,i-1,i+1,…279,下方數(shù)據側電極序號為2,4,…,i,i+2,…, 280。左側掃描電極為奇數(shù)1,3,…j-1,i+1,…,11 9,右側掃描電極為偶數(shù)2,4,…,j,j+2,…120。,2009.8.5,2009.8.5,采用行順序掃描方式,在數(shù)據側上選擇偶數(shù)電極的同時,掃描側按順序選擇掃描電極。當進行一個畫面的掃描時,掃描線從第一條依
62、次掃描到第120條止。負脈沖時,顯示屏上的全部像素同時被施加上電壓。這樣一個周期結束時,又重新開始從第一條掃描電極進行掃描寫入。這種交替周期的重復頻率稱作半幀領率。一般頻率選擇在60~120Hz。 為進一步了解驅動電路的工作原理,用像素點E(i,j)的寫入方式加以說明。驅動電路由高壓MOS晶體管和高壓二極管組成。,2009.8.5,圖6.21。其工作原理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發(fā)射初始自由電子。首先,掃描電極側
63、的高壓MOS晶體管VFl,VF2,…,VF119,VF120處于導通狀態(tài)(ON)。同時,自由電子驅動電路開關SP為接通(ON)狀態(tài)。此時,數(shù)據側所有的高壓MOS晶體管VFl,VF2,…,VF279,VF280處于截止狀態(tài)(OFF)。也就是掃描電極接地為0V。數(shù)據電極通過公共線A和B與開關Sp連接,施加30V直流電壓,對全體像素充電,充電時間約為10μs,屬短時間充電。,2009.8.5,圖6.21電極i上電壓波形(實線部分),而其它
64、的電極上的電壓波形如虛線。這一階段大約10μs,時間非常短暫。至此所有的像素點還沒有達到發(fā)光所需要的電壓。,2009.8.5,第二階段為進行調制放電驅動階段。掃描電極側的MOS晶體管全部處于截止狀態(tài)(0FF),上升驅動電路開關SB轉換成導通狀態(tài)(ON)時,通過掃描側的公共線C和D在掃描電極上施加電壓30V。由于矩陣電極空間交叉點具有電容耦合性質,所以在所有的數(shù)據側驅動電極上,電壓都將上升到60V。隨后為了在像素E(j,j)上進行
65、寫入發(fā)光,在選擇的數(shù)據側驅動電極i上,相連接的MOS晶體管VFk≠i處于截止(OFF)狀態(tài),與其余的數(shù)據側驅動電極(k≠i)相連接的MOS晶體管VFi轉換成導通(ON)狀態(tài),使數(shù)據側非選擇電極k≠i 的電極上的電荷放電,電壓為0V。,2009.8.5,第三階段,即寫入驅動階段。假如選擇的掃描電極j是偶數(shù)側電極時,奇數(shù)側寫入驅動開關S0為導通(ON)狀態(tài),通過公共線C與D極管陽極相連接,使所有的奇數(shù)側掃描電極上升至190V。由于電容耦合性
66、質,能使選樣的數(shù)據陰驅動電極i電壓上升到220V,而其它的數(shù)據側電極(k≠i )上的電壓只有160V。隨后與掃描電極j相連接的晶體管VFj轉換成導通(ON)狀態(tài),此時掃描電極j上電壓變成0V。結果在選擇的像素點E(i,j)上施加了寫入電壓220V(脈沖峰值電壓)。掃描電極j上的非選擇像素點E(k,j)( k≠I)上施加了低于閾值電壓的峰值電壓(160V),使像素點E(i,j)發(fā)光顯示。 假如選擇的掃描電極為奇數(shù)側,則偶數(shù)側寫入
67、驅動電路開關SE呈導通(ON)狀態(tài)。通過公共線D與二極管相連,使所有偶數(shù)掃描電極上電壓上升至+l 90V,這種驅動叫作寫入驅動。寫入時間約為35μs。顯示屏的發(fā)光閾值電壓為190V,施加220V、100Hz頻率時,發(fā)光亮度可達170cd/m2。,2009.8.5,二、有源矩陣驅動 有源矩陣型ELD-TFT顯示屏的結構:是在基板上用蒸發(fā)技術制作鋁膜和薄膜晶體管(TFT),用公共漏電極和公共柵極在同一平面上垂直交叉相互配置。且
68、第—個TFT-VF1的源極與電容Cs和TFT-VF2的柵極相連接。VF2的源極與電容一起與地線連接,VF3管的漏極與顯示屏上電極連接,組成一個單元。,2009.8.5,全畫面上像素點的驅動由各個驅動單元集成。ELD面板則是在這個有源矩陣驅動電路基板上涂敷分散型EL的發(fā)光層,發(fā)光層上蒸發(fā)制作PbO透明電極。矩陣驅動方法如下(如圖6.23)。在漏極群xi,xi+1,xi+2….和柵極群yj,yj+1, yj+2,….的選擇交叉點上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的研制.pdf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無源矩陣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的研制.pdf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關鍵工藝技術及其可靠性的研究.pdf
- 有機發(fā)光顯示器驅動電路研究.pdf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的a-si tft像素電路模擬研究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新型封裝技術及材料的研究.pdf
- 柔性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結構的光學模擬及性能優(yōu)化.pdf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灰度驅動電路及壽命自動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的a-Si TFT像素電路模擬研究.pdf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多層薄膜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顯示器——為什么要購買lcd顯示器
- 聚合物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件(PLED)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顯示器.DWG
- 顯示器.DWG
- 顯示器.DWG
-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驅動專用集成電路研究與設計及OSD功能實現(xiàn).pdf
- 立體顯示器
- 顯示器經驗
- 顯示器電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