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在精神科的臨床工作中,我們發(fā)現越來越多的抑郁癥患者有部位不同、程度不等的軀體疼痛主訴。大量臨床經驗及研究結果顯示,伴軀體疼痛的抑郁癥患者在診斷、治療及改善預后等方面均較單純的抑郁癥患者難。對于伴發(fā)軀體疼痛癥狀的病理生理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參與抑郁癥發(fā)生的假說已廣為認可,近年有研究提示IL-6在疼痛相關疾病中發(fā)揮了一定作用。為探索IL-6是否與抑郁癥患者軀體疼痛癥狀的產生有關,故設計本研究,對伴軀體疼
2、痛抑郁癥患者血清IL-6進行測定,并與單純的抑郁癥患者進行對照研究。
目的:探討伴軀體疼痛抑郁癥患者血清IL-6水平及其與軀體疼痛的相關性。
方法:完成17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評估及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依據軀體疼痛癥狀的定義將抑郁癥患者分為伴軀體疼痛組(疼痛組,32例)、不伴軀體疼痛組(單純組,31例),同期入組30例健康對照組;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
3、SIA)檢測血清IL-6濃度。
結果:①疼痛組HAMD-17總分、焦慮因子分高于單純組[(23.4±4.0)分vs(20.6±2.8)分,(9.4±1.7)分vs(8.1±1.2)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為t=3.297,3.627;P=0.002,0.001);②疼痛組血清IL-6濃度為(14.5±2.3) pg/ml,單純組為(12.5±2.2)pg/ml,對照組為(11.3±2.3) pg/ml,疼痛組高于單純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抑郁癥軀體癥狀與督脈壓痛點相關性研究.pdf
- 抑郁癥患者血清GDNF水平及其相關性研究.pdf
- 帕金森病伴慢性疼痛與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及其相關性分析.pdf
- 軀體疾病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pdf
- 抑郁癥軀體化與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研究.pdf
- 首發(fā)抑郁障礙與血清IL-6、IL-17的相關性研究.pdf
- 帶狀皰疹患者血清NSE水平及與疼痛的相關性研究.pdf
- 抑郁癥與強迫癥患者治療前后血清BDNF與IL-2及IL-6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pdf
-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瘦素、IL-6水平及其相關性研究.pdf
- 抑郁癥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相關分析.pdf
- 軀體化主訴抑郁癥病人的臨床比較研究.pdf
- 抑郁癥患者細胞因子水平與心理狀況的相關性研究.pdf
- 神經癥與抑郁癥軀體化癥狀及經濟負擔的研究.pdf
- 改良旋轉復位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指數與血清IL-6的影響.pdf
- IL-8、IL-6、CRP在慢阻肺合并抑郁癥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老年抑郁癥患者抑郁發(fā)作與甲狀腺激素相關性臨床研究.pdf
- 首次針刺對抑郁癥軀體癥狀改善效應觀察.pdf
- 針刺治療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癥的研究.pdf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水平與病毒載量和肝功的相關性分析.pdf
- 抑郁癥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