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組織培養(yǎng)微流控芯片的構建及其在腫瘤外泌體器官趨向性研究中的應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構建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肝腎組織培養(yǎng)技術平臺,進而在該平臺上研究腫瘤細胞外泌體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方法:本實驗采用常規(guī)紫外光刻膠技術制備SU-8模板,灌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獲得微流控芯片的膜片,打孔后使用預聚物熱固化的方法完成膜片與多孔膜的封接,夾具夾緊備用。本實驗所用細胞包括人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2、,HUVEC)、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細胞系MDA-MB-231和MCF7,分別使用ECM、L-15、DMEM/F12培養(yǎng)液進行培養(yǎng)。微流控芯片組織培養(yǎng)池底部用1:8的Matrigel(BD公司)包被后接種HUVEC,待細胞生長達到緊密連接,使用分子量為10kDa的FITC-Dextran評價其滲透性。實驗動物選取1~2周齡SD大鼠,麻醉后取大鼠的肝和腎組織,使用徠卡活組織振動切片機VT1200S制備直徑5mm厚度2

3、50μm的精密組織切片(Precision-cut Tissue Slices,PTS)本文中包括精密肝切片(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PLS)、精密腎切片(Precision-cut Kidney Slices,PKS),置于微流控芯片組織培養(yǎng)池內培養(yǎng)。采用注射泵驅動微通道內的培養(yǎng)液以0.75μL/min恒定流速對PTS進行灌流培養(yǎng)24h后將培養(yǎng)的PLS、PKS各分為兩組,一組用Hoechst33342、R

4、h-123和PI聯(lián)合染色,直接鑒定PTS內的細胞活性;另外一組多聚甲醛固定,OCT包埋,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檢查組織結構的完整性,使用Ki67抗體進行免疫熒光染色考察細胞的增殖能力,CXCL12抗體進行免疫熒光染色檢測PTS趨化因子分泌功能。采用培養(yǎng)0h的PTS作為對照組。收集MDA-MB-231和MCF7細胞培養(yǎng)48h的培養(yǎng)基,采用商品化外泌體提取試劑盒Total Exosome Isolation分別提取兩種細胞分泌的外泌體。透射電鏡成

5、像觀察外泌體形態(tài)。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WB)鑒定外泌體蛋白表達,具體檢測指標包括CD63、CD81、Hsp70、CXCR4、GAPDH。將PKH67標記的MDA-MB-231外泌體加入PTS培養(yǎng)微流控芯片內,與PTS共孵育30min、60min,之后考察外泌體的組織趨向性。動物實驗選取2周齡的SD大鼠,鼠尾靜脈注射PKH67標記的MDA-MB-231外泌體(10μg),24h后麻醉大鼠,取肝、腎組織,多聚甲醛固定,O

6、CT包埋,制備冰凍切片,DAPI染色,檢查外泌體的組織趨向性。利用ELISA試劑盒分別檢測PLS、PKS的CXCL12分泌量。外泌體組織趨向抑制實驗選取CXCR4受體拮抗劑AMD3100,使用梯度濃度的AMD3100與MDA-MB-231外泌體孵育過夜,然后將外泌體加入PTS培養(yǎng)微流控芯片通道內與組織培養(yǎng)池內的PTS共孵育,考察外泌體的肝趨向性抑制情況。動物實驗選取2周齡SD大鼠,在10μg/100μL熒光標記MDA-MB-231外泌體

7、稀釋液體系中,加入AMD3100使其終濃度達2μg/mL后共孵育過夜,鼠尾靜脈注射,24h后麻醉大鼠,取肝和腎組織檢查外泌體的組織趨向性。
  結果:本研究構建的PTS培養(yǎng)微流控芯片從下向上依次為:下層PDMS膜片,蝕刻有微通道;聚碳酸酯膜,布滿8μm孔徑的微孔;中間層PDMS膜片,有2個組織培養(yǎng)池;頂層PDMS膜片,用于封閉組織培養(yǎng)池;整體使用夾具夾緊備用。將大鼠的肝和腎組織制成直徑5mm、厚度250μm的PTS,在PTS培養(yǎng)微

8、流控芯片的培養(yǎng)池內灌流培養(yǎng)24h。與體外培養(yǎng)0h的對照組PTS相比較,Hoechst33342、Rh-123和PI聯(lián)合染色顯示兩種PTS內的細胞均保持良好的活性,活性率達90%以上;HE切片顯示兩種PTS均保持完整的組織結構;Ki67染色結果顯示PTS內的細胞保持良好的增殖能力;CXCL12染色結果顯示PTS保有趨化因子分泌功能。這部分結果提示基于微流控芯片的PTS培養(yǎng),至少在24h內可以維持PTS的細胞活性、組織形態(tài)結構、細胞增殖能力

9、和趨化因子分泌功能。進而,基于該微流控芯片考察了腫瘤細胞外泌體的組織趨向性。從MDA-MB-231和MCF7細胞培養(yǎng)液中分離獲得外泌體,電鏡檢查結果顯示外泌體為標準茶托狀雙層膜結構,WB結果顯示外泌體表達典型的標志物,如CD63、CD81、Hsp70蛋白等。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外泌體組織趨向性實驗結果顯示,與腎組織比較,MDA-MB-231外泌體(p<0.001)和MCF7外泌體(p<0.01)具有明顯的肝趨向性,且高轉移細胞MDA-MB-

10、231比低轉移細胞MCF7的肝趨向性更強(p<0.001)。大鼠體內實驗結果顯示,MDA-MB-231(p<0.0001)和MCF7(p<0.0001)外泌體具有明顯的肝趨向性,在腎組織幾乎找不到這兩種細胞的外泌體,而且在肝組織MDA-MB-231外泌體顯著多于MCF7外泌體(p<0.0001)。CXCR4免疫熒光染色和WB結果均顯示兩種BC細胞均高表達CXCR4,而且WB結果顯示BC細胞外泌體表達CXCR4。此前,已經(jīng)分別利用免疫熒光

11、染色法和ELISA試劑盒法證實了PLS中及其分泌的CXCL12量顯著高于PKS。這一結果提示CXCL12/CXCR4生物軸可能在BC細胞外泌體的肝趨向性中發(fā)揮一定作用。因此,使用梯度濃度的CXCR4受體拮抗劑AMD3100處理MDA-MB-231外泌體后,在微流控芯片上考察了AMD3100對MDA-MB-231外泌體肝趨向的拮抗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隨AMD3100濃度升高MDA-MB-231外泌體的肝趨向性顯著降低,呈明顯劑量依賴(0.5μg

12、/mL,p<0.05;1μg/mL,p<0.01;2μg/mL,p<0.001)。大鼠實驗同樣證實AMD3100可有效抑制MDA-MB-231外泌體在肝組織的定植灶數(shù)量(p<0.05)。
  結論:(1)本研究構建了PTS培養(yǎng)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操作方法,基于該芯片的PTS培養(yǎng)24h內可良好地保持細胞活性、組織結構完整性、細胞增殖能力和趨化因子分泌功能。(2)微流控芯片PTS培養(yǎng)和動物實驗結果均證實BC細胞外泌體具有明顯的肝趨向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