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本研究通過對大鼠腹腔注射異丙酚,觀察其對大鼠島狀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組織學變化和成活面積的影響,以證實異丙酚在防止皮瓣缺血再灌注的作用,為提高皮瓣移植成活率,探索新的有效方法。并通過定量檢測皮瓣中的核轉(zhuǎn)錄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和內(nèi)皮細胞的細胞間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初步探
2、討其對防止皮瓣缺血再灌注的作用機制,為其更廣泛的應用臨床提供可靠的實驗依據(jù)。
方法:選健康Wistar大鼠80只,雌雄不限,隨機分為四組,每組20只。P0組為對照組,P50組為異丙酚50mg/kg組,P100組為異丙酚100mg/kg組,P150組為異丙酚150mg/kg組,模型制作前分別向四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和異丙酚50mg/kg、100mg/kg、150mg/kg。參照Manson等的方法制備大小為3cm×7cm以
3、腹壁淺血管為蒂的島狀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夾閉血管分支近端的股動脈,結(jié)扎分支遠端的股動脈。持續(xù)缺血10h取出動脈夾再通股動脈。分別于掀起皮瓣即刻、I/R2h、I/R8h和I/R24h留取標本,比色法檢測皮瓣組織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3xidase,MPO)的含量,免疫組化法檢測皮瓣組織中ICAM-1和NF-κB的表達,7天后測量皮瓣成活率。所有數(shù)據(jù)應用SAS8.0軟件進行處理。組
4、間均數(shù)差異性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有顯著差異者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SD)進行兩兩比較,雙變量相關分析采用直線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結(jié)果:
1、皮瓣大體觀察:
術(shù)后7d,各實驗組皮瓣近段顏色淡紅,彈性較好,并可見少量毛發(fā)生長。對照組中段和遠段顏色棕黑色,彈性明顯下降,表面有褐色結(jié)痂;原位掀起皮瓣時見皮瓣出血較少,肉膜層呈紫黑色,肉膜下淡紅色滲出
5、液較多。P50組皮瓣中段顏色逐漸變暗,表面有少量褐色痂殼形成,無毛發(fā)生長,彈性減退,遠段呈黑褐色,彈性明顯下降,原位掀起皮瓣時見肉膜層呈暗紅色,肉膜層下可見少量新鮮出血及少量淡紅色滲出液。P100組和P150組皮瓣成活情況相近,中段顏色淡紅,有少量毛發(fā)生長,遠端和部分邊緣區(qū)呈黑褐色并有痂殼覆蓋,彈性較差,原位掀起皮瓣時見皮瓣出血活躍,出血量較多,肉膜層顏色淡紅,肉膜下無積血積液。
根據(jù)大體觀察結(jié)果,各組皮瓣近段成活情況均好
6、于中遠段,各實驗組皮瓣中遠段成活情況均明顯好于對照組。
2、皮瓣成活率:
P150組(68.9±7.2)%>P100組(68.0±6.7)%>P50組(52.9±6.7)%>對照組(42.5±5.1)%,皮瓣成活面積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F=78.52,P<0.01);兩兩比較,P150組與P100組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其它各組間兩兩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
7、 3、實驗室檢測結(jié)果:
3.1、HE染色光鏡組織學觀察:
術(shù)后7d,對照組:表皮、真皮及肉膜層完全壞死,結(jié)構(gòu)混亂不清,皮下可見大量的中性粒細胞浸潤。小劑量組:局限性表皮萎縮、變薄,真皮層細胞排列紊亂,皮下組織水腫,血管擴張;中性粒細胞浸潤明顯。中高劑量組:皮膚各層結(jié)構(gòu)無明顯改變,皮下組織輕度水腫,血管周圍可見散在的局灶性中性粒細胞浸潤。
3.2、MDA檢測結(jié)果:
I/R前皮瓣組織M
8、DA含量均在2.25nmol/mgp左右,I/R后MDA的含量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升高,I/R24h達高峰,四組MDA含量比較有顯著性差異(F=137.65,P<0.01)。各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MDA含量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中、高劑量組低于低劑量組(P<0.05),但中、高劑量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3.3、MPO檢測結(jié)果:
I/R前皮瓣組織MPO含量均在0.41U/g左
9、右,I/R后MDA的含量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升高,I/R24h達高峰,四組MDA含量比較有顯著性差異(F=81.73,P<0.01)。各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MPO含量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中、高劑量組低于低劑量組(P<0.05),但中、高劑量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3.4、ICAM-1免疫組化染色結(jié)果:
ICAM-1陽性表達主要位于中性粒細胞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胞漿內(nèi),I/R2h
10、ICAM-1表達量極少,I/R8h顯著升高,I/R24h非常顯著升高,四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F=53.71,P<0.01)。各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ICAM-1表達量明顯降低,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內(nèi)比較中、高劑量組明顯低于低劑量組(P<0.05);而中、高劑量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3.5、NF-κB免疫組化染色結(jié)果:
NF-κB陽性表達主要位于中性粒細胞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胞漿內(nèi),
11、強陽性者細胞核內(nèi)也有表達。對照組于I/R2h達高峰,而實驗組延遲到I/R8h表達最高,四組間表達峰值比較有顯著性差異(F=38.26,P<0.01)。各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NF-κB表達量明顯降低,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高劑量組明顯低于低劑量組(P<0.05),而中、高劑量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I/R24h,各組之間表達量均明顯下降,各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3.6、NF-κB
12、和ICAM-1表達的相關性:
各組皮瓣中NF-κB和ICAM-1表達均呈正相關,P0組(r=0.6066,P<0.01),P50組(r=0.4876,P<0.05),P100組(r=0.5632,P<0.05),P150組(r=0.5955,P<0.01)。
結(jié)論:
1、NF-κB的活化與ICAM-1的誘生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病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二者關系密切。
2、異丙酚可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異丙酚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異丙酚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 異丙酚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異丙酚對大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異丙酚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與臨床研究.pdf
- 臨床劑量異丙酚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機制的實驗及臨床研究.pdf
- 缺血預處理對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丙泊酚對大鼠急性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機制實驗研究.pdf
- 異丙酚后處理聯(lián)合缺血后處理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pdf
- 鎂對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丹參對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阿魏酸鈉對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遠程缺血預處理對大鼠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異丙酚對大鼠小腸缺血與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依達拉奉對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異丙酚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機制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pdf
- 異丙酚在不同氧耗下對兔肝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 異丙酚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NF-κB及細胞凋亡的影響.pdf
- 山莨菪堿對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機制的實驗研究.pdf
- 異丙酚對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