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傅雷在漫漫譯途上,苦心孤詣,默默奮斗三十多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他完成譯作三十三部,共五百余萬言,主要作品譯自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梅里美等名家,其中傅譯巴爾扎克作品是最能體現(xiàn)傅雷高超的翻譯技術和藝術的作品之一。傅雷的翻譯打破了一些專家認為的譯作的“壽命一般只有二十到三十年”的神話。他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翻譯文學經典,也為我們總結出了寶貴的翻譯思想。他提出的“神似觀”,成為了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中極其重要的翻譯主張。自改革開
2、放以來,對傅譯的研究始終沒有斷過,特別是對他的“神似觀”的研究更是得到了很大的關注,研究的內容從單一到多元,不斷深入。
本論文以傅雷的“神似觀”為理論依據,以傅雷的翻譯文學經典《都爾的本堂神甫》的手稿為研究對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神似觀”進行再解讀。一直以來,無論是把傅譯與其他譯者的翻譯作比較,還是把傅雷初譯版和重譯版作比較,對傅譯小說的研究局限于已出版的文本,對于出版前的傅譯手稿鮮有研究成果。然而對于譯者來說,手稿是翻譯
3、過程中的思考痕跡,它直接記錄了譯者最初的思想火花和深思熟慮后的才情。本論文選擇《都爾的本堂神甫》的三部手稿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三部手稿即一稿、二稿和定稿的比較,考察譯者對詞句取舍的思考過程,展示譯者運用的翻譯技巧,力圖為我們具體揭示“神似”翻譯觀的奧秘和魅力。
本論文共分四章,外加緒論和結論。
緒論部分主要對傅雷的創(chuàng)作歷程進行總結,分析論文選題的原因,并介紹論文的結構。
第一章中,論文簡單介紹了翻譯文學經典的
4、概念和傅雷的翻譯文學經典。翻譯文學經典是指翻譯文學史上杰出的譯作,或是指翻譯過來的世界文學名著,或是指在譯入語特定文化語境中被“經典化”了的外國文學作品。傅譯作品以其極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當之無愧的成為中國的翻譯文學經典,傅雷的“神似”論也成為中國翻譯文學極重要的理論資源。
第二章論述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這是造成文學作品不可譯性的原因,也是“神似”的理論出發(fā)點。法語和漢語有著天壤之別,兩種語言的差異造成了翻譯的巨大困難。
5、法語是形合的語言,講究語法,多詞形的變化,詞與詞、分句與分句之間用語言的形式連接起來;然而漢語是意合的語言,語義的表達是通過句子內部的邏輯關系。除了語言的差異,兩國的思想也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殊難彼此融恰交流”;在文化上,西方受基督教文化影響根深蒂固,而中國同樣受佛教的影響很深,給翻譯帶來了阻礙。這里附上法語例句的英語和漢語翻譯,通過法英翻譯和法漢翻譯的難易對比,再次解釋法漢翻譯的困難。
第三章中,我們認為“神似”是翻譯文
6、學的理想境界,并對“神似”的來源、提出和發(fā)展進行簡單的介紹。首先梳理“神似”觀的前期發(fā)展,分別列舉茅盾、陳西瀅、林語堂、朱生豪對于“神韻”、“傳神”、“神似”等詞義的解讀,為傅雷正式確立“神似”觀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其次我們試從《(高老頭)重譯本序》、《翻譯經驗點滴》和傅雷給他友人的信件等,來力圖更加深入、更加具體地理解傅雷的“神似”翻譯主張。最后分三個階段,介紹了各個學者對傅譯的研究和討論。
第四章著重以實例來闡釋“神似”在傅
7、譯文學經典中的運用,這一章是本文的重點。本文選取小說《都爾的本堂神甫》和傅譯的三個手稿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三部手稿即一稿、二稿和定稿的比較,對傅雷“神似觀”進行再解讀。例句被整理為三部分,首先是對照三部手稿后,歸納傅雷翻譯的過程。手稿是翻譯過程中的思考痕跡,它記錄了譯者對詞句的取舍過程和翻譯的技巧。再者關注漢語語匯的運用,我們發(fā)現(xiàn)傅雷選用了很多中國慣用語、四字詞、俗語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神似觀”的體現(xiàn)和“純粹之中文”貫徹。最后,通過對三
8、部手稿和高明凱的譯文的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傅雷對句子結構的翻譯不拘泥于形式,力求達到“神似”。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本論文試圖得出以下結論:“神似”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美學概念來闡釋翻譯美學問題,體現(xiàn)了中國翻譯文學的藝術追求。可以說“神似”在傅譯作品中的貫徹和運用,創(chuàng)造出了大量的翻譯經典案例。傅雷翻譯作品的手稿是我們研究傅雷翻譯的新的資源,它直接為我們展示了他的翻譯過程和技巧的運用,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他極高的藝術修養(yǎng)和飽滿的藝術激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傅雷文藝觀研究.pdf
- 從《傅雷家書》反思傅雷精神
- 譯者主體性在傅雷翻譯中的介入——以傅譯約翰_克利斯朵夫為例
- 85509.父性教育的失落與回歸——以傅雷為案例的分析
- 傅雷的社會良心
- (中醫(yī)資料)傅山醫(yī)學手稿
- (完整)傅雷 完整
-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
- 《傅雷家書》中的倫理價值
- 傅雷家書(附錄)
- 傅雷美育思想研究.pdf
- 傅雷家書心得優(yōu)秀
- 傅雷家書心得優(yōu)秀
- 論《傅雷家書》中的教子之道
- 論《傅雷家書》中的教子之道
- 傅雷美育思想的淵源與邏輯
- 讀傅雷家書的雙重啟發(fā)
- 傅雷美育思想的淵源與邏輯.pdf
- 傅雷論藝術家的修養(yǎng).pdf
- 傅山的宗教觀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