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氟磺酰亞胺陰離子的堿金屬鹽和離子液體電解質材料:合成、表征及其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非水電解液在鋰離子電池正負極之間發(fā)揮離子導電和調節(jié)電解液/電極界面性能的功能,對鋰離子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倍率性能以及安全性等都有重要影響。商用液態(tài)電解液主要由導電鋰鹽、有機碳酸酯溶劑以及各種功能添加劑等組成。鋰鹽是電解液的核心材料,對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六氟磷酸鋰(LiPF6)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導電鋰鹽。但是,大量研究表明,LiPF6電解液體系耐高溫性能差、易水解產生HF。這些性能缺陷一直是制約改善鋰離子電池循環(huán)壽命,特別是

2、耐高溫性能的技術瓶頸之一。雙(三氟甲基磺酰)亞胺鋰鹽(Li[(CF3SO2)2N],LiTFSI)由于具有較高的耐熱、良好的化學和電化學穩(wěn)定性,其作為 LiPF6的替代材料,在過去30年一直備受關注。但是,由于LiTFSI在高電位(3.7 Vvs.Li/Li+)下嚴重腐蝕正極集流體金屬Al箔,限制了其作為主導電鹽在4 V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而與TFSI?結構相似的雙(多氟烷氧基磺酰)亞胺鋰鹽(Li[(RfOSO2)2N];Rf= CF3

3、CH2–,(CF3)2CH–)為導電鋰鹽時,電解液不僅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電化學穩(wěn)定性,還能有效鈍化 Al箔。這些結果說明,磺酰亞胺陰離子的氟烷基取代基結構對調節(jié)鋰鹽的性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對含氟磺酰亞胺陰離子結構的進一步修飾是尋找新型高性能鋰鹽的重要手段之一。受限于典型碳酸酯溶劑易燃的影響,長壽命、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的發(fā)展亟需開發(fā)新型溶劑。以含氟磺酰亞胺陰離子的離子液體為代表的新型溶劑正逐漸成為鋰離子電池溶劑的新選擇。但目前影響離子

4、液體電解液與電極材料之間匹配性的關鍵因素還處于探索階段。
  針對以上鋰離子電池中導電鋰鹽和溶劑的關鍵問題,本文旨在探索新型含氟磺酰亞胺陰離子的鋰鹽和離子液體設計合成、表征,及其作為電解質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內容及結果如下:
  1、針對目前含氟磺酰亞胺結構種類及合成方法的缺乏,本文報道了合成具有不對稱結構的新型(全氟烷基磺酰)(多氟烷氧基磺酰)亞胺及其40個堿金屬鹽{M[(RFSO2)(RfOSO2)N]

5、(RF=n-CmF2m+1–,m=1,2,4,6; Rf= CF3CH2–,(CF3)2CH–;M= Li+,Na+,K+,Rb+,Cs+}的簡便方法。通過DSC和TG對堿金屬鹽進行了熱學性質表征。結果表明,合成的8種新型鋰鹽熱分解溫度均高于210℃,高于傳統(tǒng)鋰鹽LiPF6(181℃),滿足鋰離子電池用導電鋰鹽的熱穩(wěn)定性要求。
  2、為了研究8種新型(全氟烷基磺酰)(多氟烷氧基磺酰)亞胺鋰鹽{Li[(RFSO2)(RfOSO2)

6、N](RF=n-CmF2m+1–,m=1,2,4,6; Rf= CF3CH2–,(CF3)2CH–)}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導電鋰鹽的可行性,本文表征了8種鋰鹽與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混合溶劑(3:7,v/v)組成的非水電解液(1.0 mol L?1)的基礎物化及電化學性能,包括相變、高溫存儲熱穩(wěn)定性、表面張力和隔膜潤濕性、密度、粘度、電導率、鋰離子遷移數(shù)、電化學穩(wěn)定性、鋰沉積性能以及Al箔腐蝕性等。結果表明,該系列電解

7、液的粘度低于6.14 cP(25℃),電導率高于2.44mS cm?1(25℃),鋰離子遷移數(shù)大小在0.43~0.69之間,4.2 V下不腐蝕Al箔,耐氧化、還原穩(wěn)定性高(氧化電位>5.50 Vvs.Li/Li+)。8種新型鋰鹽電解液高溫(85℃)存儲2星期后仍能保持結構穩(wěn)定,其熱穩(wěn)定明顯優(yōu)于LiPF6電解液,有望成為鋰離子電池高溫電解液的新選擇。
  3、為了研究新型鋰鹽電解液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本文選擇以(三氟甲基磺酰)(1,1

8、,1,3,3,3-六氟異丙氧基磺酰)亞胺鋰{Li[(CF3SO2)((CF3)2CHOSO2)N],Li[HFO-TFSI]}作為導電鹽的電解液{1.0 mol L?1Li[HFO-TFSI]-EC/EMC(3:7,v/v)}作為代表,評價了使用該電解液的 Li/人造石墨、Li/LiCoO2半電池以及人造石墨/LiCoO2鋰離子電池的倍率性能、室溫循環(huán)、高溫循環(huán)及高溫儲存性能。結果表明,使用新型電解液的人造石墨/LiCoO2鋰離子電池高

9、溫(60℃)循環(huán)100周后,放電比容量與容量保持率明顯高于LiPF6體系(108vs.61mAh g?1;81%vs.46%)。新型鋰鹽電解液鋰離子電池滿充后置于60℃存儲7天,首周放電比容量有94mAh g?1,高溫存儲容量保持率接近71%;置于85℃存儲3天后放電比容量有108mAh g?1,容量保持率接近80%,表現(xiàn)出優(yōu)于LiPF6體系的高溫存儲性能。新型鋰鹽電解液應用于石墨/LiCoO2鋰離子電池所表現(xiàn)出的良好高溫性能為安全性電

10、解液提供了新選擇。
  4、為了揭示含有氟磺?;鶊F(FSO2–)的亞胺陰離子的離子液體電解液中FSO2–在調控離子液體/天然石墨、磷酸鐵鋰(LiFePO4)電極界面方面的作用機制,本文制備了以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為導電鋰鹽,雙(氟磺酰)亞胺 N-甲基-N-丙基哌啶(PI13FSI)和雙(氟磺酰)亞胺 N-甲基-N-(甲氧基乙基)哌啶(PI1.1O2FSI)為離子溶劑的無添加劑液態(tài)電解液(LiFSI與離子液體的摩爾比例分

11、別為0,0.05:1,0.1:1,0.2:1,0.5:1,0.8:1和1:1),評價了電解液的相變、熱穩(wěn)定性、粘度、電導率、電化學穩(wěn)定性、鋰沉積性能以及Al箔、Pt、Ni、石墨、LiFePO4等電極的電化學行為,探討了LiFSI濃度對天然石墨、LiFePO4電極電化學行為,以及對Li/天然石墨、Li/LiFePO4半電池和天然石墨/LiFePO4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循環(huán)伏安測試結果表明,天然石墨和LiFePO4電極的鋰離子嵌/脫可逆性

12、與 LiFSI濃度有關。在高 LiFSI濃度的LiFSI/PI13FSI(1:1,by mole)和LiFSI/PI1.1O2FSI(1:1,by mole)離子液體電解液中,循環(huán)伏安測試觀察到首次還原掃描至2.0 V(vs.Li/Li+)處FSI?發(fā)生還原分解,并在石墨電極表面形成界面膜。光電子能譜結果表明,該界面膜的組成主要是FSI?分解生成的無機物 LiF、LiOH、Li2SO3和一些含 NSO2–、FSO2–、N?等結構的物種。

13、該界面膜的形成,使得 Li/天然石墨、Li/LiFePO4半電池和天然石墨/LiFePO4鋰離子電池在高LiFSI濃度電解液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其中,以LiFSI/PI13FSI(1:1,by mole)為電解液的Li/天然石墨、Li/LiFePO4半電池循環(huán)25周后放電比容量能分別穩(wěn)定在364和147mAh g?1,庫侖效率均能保持99%以上,天然石墨/LiFePO4鋰離子電池循環(huán)100周后放電比容量高于73 mAh g?1,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