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揚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建安學術史研究姓名:徐俊祥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中國古代文學指導教師:田漢云20040501梁學等己處于難以為繼的狀態(tài),相反,《易》學卻因其特殊的占驗功flOWn在此時期尤受重視,孟子學也因其民本思想與時代結合得較緊密而重受重視。史學因其能提供史鑒,受到三國統(tǒng)治者和人的重視,雖未出現如司馬遷、班固等具開創(chuàng)性的著作,但對前史的刪要及諸家所撰的私人撰述,無疑促進了史學的繁榮,終于出現了茍悅的《漢紀》。建安時期的諸子學也
2、成為學術創(chuàng)新的思想源泉,學者雖大率依托先秦學者,對之進行闡發(fā)和潤色,但能將先秦渚子的思想融入時代,賦予傳統(tǒng)思想以新的內容,同樣產生了學術銣新。如申、商之法,在漢代多遭貶議,而這一時期卻又受到重視。在建安年間,經學于衰退之際,仍然出現了一批杰出的學者,他們或從事傳統(tǒng)經學的整合工作,或研究現實政治,共同構建起建安學術的大廈。鄭玄、何體、蔡邕、應劭等代表著東漢經學最后的輝煌,鄭玄對今、古文經學作了全面總結,實現了統(tǒng)一經學的學術目標;何休從尊今
3、抑古的立場,為申明經典的價值,作了進一步的努力;蔡邕從典制、文體、史學等更寬博的學術層面全面詮釋傳統(tǒng)思想;應劭則從正風俗這一獨特的學術視角對傳統(tǒng)倫理作闡釋。與鄭、何等對經學作總結差不多同時,學術領域也逐漸出現了融儒、道、法于一爐的雜家化傾向。仲長統(tǒng),茍悅是這一學術新變的典型代表,他們都能從先秦諸子思想中獲得借鑒,對治國主張作務實、具體的闡釋,提出了許多對當時社會和后世都很有價值的社會政治主張,他們的學術代表了這時期的顯學。經學也還在繼續(xù)
4、發(fā)展,但亦己出現務實的趨向,劉熙和孔融是這時期新經學的代表,劉熙對典制和器物名稱的解釋開辟了經學研究中博物學的新領域??兹趧t對儒家倫理作新的冷釋,既表現為傳統(tǒng)的一面,又背離儒家傳統(tǒng)演繹出一些大膽而激進的觀點。隨著經世學術思潮的繼續(xù)發(fā)展,學術領域內不僅會通融合的趨勢更為顯著,學術也出現專門化的趨勢,與此同時,學術風格也因區(qū)域不同而出現差異,出現了學術領域的多元化。劉劭、虞翻、王粲、徐斡分別代表不同的學術領域,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有所建樹。劉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安文學接受史研究.pdf
- 唐人論建安文學——建安文學研究學術史考察(唐代).pdf
- 古代消渴病學術史研究.pdf
- 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836-1939年).pdf
- 現代漢語同義詞學術史研究.pdf
- 漢方醫(yī)學主要流派“證”的學術史研究.pdf
- 從學術史角度深化思想史研究
- 現代漢語同義詞學術史研究
- 傳播學術史研究的耕耘與收獲
- 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0年).pdf
- 《傷寒論》在韓國的學術發(fā)展史研究.pdf
- 廣東當代中醫(yī)學術史研究(1949至1979年).pdf
- 二十世紀以來楷書學術史研究_2710.pdf
- 二十世紀以來楷書學術史研究_2710(1)
- 王安石學術史研究——以“金陵王學”1021~1067為重點
- 內藤湖南學術視野中的中國美術史研究.pdf
- 江南古典園林及其學術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方法初探.pdf
- 王安石學術史研究——以“金陵王學”(1021~1067)為重點_21310.pdf
- 氣象科技史研究領域又一重要學術成果
- 楊嵩林學術歷程和思想研究——基于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視野.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