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假單胞菌分離鑒定、生物膜形成及免疫磁珠檢測技術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嗜冷菌是指在4℃到25℃可以生長的微生物總稱,熒光假單胞菌屬于假單胞菌屬,是嗜冷菌中的優(yōu)勢菌株。熒光假單胞菌分泌的蛋白酶和酯酶等代謝產(chǎn)物難以用高溫滅活,在冷藏過程中影響食品的風味等物化性質,并常在生產(chǎn)設備表面形成生物膜,對食品生產(chǎn)可能帶來持續(xù)污染。本試驗從原料乳中分離熒光假單胞菌,進行生物膜形成的定性定量觀察以及納米銀的抑制效果評價,并開發(fā)以免疫磁珠分離為基礎的ELISA檢測方法,為控制食品生產(chǎn)中的熒光假單胞菌污染提供支持。主要研究結果

2、如下:
  1、從原料乳中分離純化得到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熒光的單菌落,經(jīng)生理生化鑒定,得到8株疑似熒光假單胞菌株,經(jīng)過16S rDNA測序確定4株為熒光假單胞菌。以甲醛滅活的熒光假單胞菌為抗原制備疫苗,免疫新西蘭大白兔后得到抗血清,用辛酸-硫酸銨法初步純化后用 ELISA方法檢測其效價。BCA法測定后得到純化血清中抗體濃度為2.566mg/mL,1、2號兔子效價均為12800。
  2、通過結晶紫染色方法對熒光假單胞菌生物膜的

3、形成進行定性觀察表明,該菌在培養(yǎng)12h后開始團聚硅膠片上形成生物膜,48h形成較為致密的生物膜結構。分別研究NaCl濃度、溫度、pH、初始菌濃度對熒光假單胞菌生物膜生長影響,在NaCl濃度0.05mol/L-0.1mol/L,培養(yǎng)溫度25℃,pH為7.5,初始菌濃度8logCFU/mL時,熒光假單胞菌最易形成生物膜;當碳源為葡萄糖和氮源為大豆蛋白時,熒光假單胞菌最易形成生物膜。
  3、分別以空白和0.4%納米銀EVA載體培養(yǎng)熒光

4、假單胞菌生物膜,通過菌落計數(shù)法測定生物膜的變化曲線,普通顯微鏡觀察生物膜形成并計算覆蓋率(BCR),掃描電鏡觀察生物膜的微觀結構,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生物膜中細菌狀態(tài)。結果表明,空白、納米銀載體上生物膜分別在12h和24h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納米銀載體上各時間點的菌數(shù)及 BCR顯著低于空白載體;在10000倍的視野中,空白載體上的熒光假單胞菌通過胞外基質和菌體形成致密生物膜,納米銀載體上多為分散菌體;在24h、48h時,納米銀載體上的死亡菌體

5、數(shù)量顯著高于空白載體。
  4、用共沉淀方法制備得平均粒徑為10nm的納米四氧化三鐵磁珠,其磁飽和強度為51.061emu/g,分散性較好,達到生物應用的要求。將抗血清與四氧化三鐵磁珠偶聯(lián)以建立檢測熒光假單胞菌的免疫磁珠方法,并與其他病原菌進行交叉反應,驗證其檢測效果。結果表明,磁珠偶聯(lián)抗體成功,ELISA方法和免疫磁珠法IC50分別為106.6CFU/mL和104.2CFU/mL。免疫磁珠法靈敏度高,與其他致病菌交叉反應性較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