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SI中常用金屬硅化物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屬硅化物(Silicide)已在集成電路工業(yè)中獲得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現代MOS工藝中,隨著集成度的提高,線寬的縮小,對材料工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微波等離子體退火方法來制備金屬硅化物,理論上引入凝聚態(tài)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研究微電子領域中常用的金屬硅化物(TiSi<,2>、CoSi<,2>和NiSi<,2>),有利于了解C54和C49相TiSi<,2>、CoSi<,2>和NiSi<,2>的物理本質, 這些金屬硅化物是IC工

2、藝中常用的材料,對這些材料的深入了解對改善集成電路的質量、提出新的設計理念都有重要的實用和理論意義.實驗和理論方面都獲得了有原創(chuàng)性的結果.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對 C49和C54相TiSi<,2>進行模擬,計算出晶格常數、原子結構、形成能、電子態(tài)密度、Mulliken電荷、單晶體彈性模量和彈性常數、空位形成能、表面能、多晶的體彈性模量、剪切模量、楊氏模量和泊松比等,不僅對這兩種硅化物有進一步的了解,而且發(fā)現盡管兩種硅化物的形成能幾乎相等,但

3、C49相相比C54相TiSi<,2>各方面性質較"軟",如結構對稱性差,Ti原子d軌道的反鍵強,離子性弱,單晶和多晶彈性性質弱,熔點低,在C49相中容易形成硅空位,表面能比C54相TiSi<,2>小,還推斷出C49相多晶結構比C54相TiSi<,2>多晶結構更脆,更易發(fā)生本征脆性斷裂,在變形時更易發(fā)生體積變化,表面能小.這些特性導致在固相反應中優(yōu)先形成C49相TiSi<,2>.還對CoSi<,2>和NiSi<,2>進行第一性原理計算,研

4、究其原子結構、電子結構、電子態(tài)密度、形成能、Mulliken電荷布居、空位和間隙原子形成能等,得到一系列模擬計算結果.發(fā)現原子化學勢對空位形成能和間隙原子形成能影響很大,根據兩個極端情況預計出空位形成能和間隙原子形成能的范圍.總的來說,在CoSi<,2>中鈷空位和鈷間隙原子都比相應硅空位和硅間隙原子容易形成.在NiSi<,2>中形成硅空位比形成鎳空位容易,而鎳間隙原子更容易形成,這和實驗中鎳原子是主要擴散物質相一致.此外,研究了NiSi

5、<,2>(111)/Si(111)界面問題,從層投影態(tài)密度圖看出界面處的硅原子層呈現出金屬性,并出現界面態(tài).A型界面NiSi<,2>和硅襯底之間界面距離為2.321埃,B型界面中界面距離是2.336埃.通過對界面處Mulliken分析,發(fā)現界面處電荷的遷移主要發(fā)生在NiSi<,2>層中.實驗上,采用微波等離子體退火使濺射的金屬薄膜和硅襯底發(fā)生固相反應,制備出各種金屬硅化物,證明該方法的可行性.不同于常規(guī)退火條件下的現象是鈦薄膜與硅襯底的

6、進行的固相反應可直接得到C54相的TiSi<,2>,升溫過程中沒有出現亞穩(wěn)的C49相TiSi<,2>.金屬鈷層未反應完全的情況下,不同溫度下都沒有富鈷的硅化物生成,而直接得到富硅的CoSi<,2>.與鈷的情況類似,鎳薄膜與硅襯底互擴散后也直接得到了富硅的NiSi<,2>.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微波穿透納米厚度的金屬薄膜,影響原子擴散,微波等離子退火有利于穩(wěn)態(tài)硅化物的最終形成,中間態(tài)的硅化物的穩(wěn)定存在受到抑制.微波可能推動了亞穩(wěn)態(tài)向最終穩(wěn)態(tài)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