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明代余邵魚編創(chuàng)的小說《列國志傳》是列國系統(tǒng)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創(chuàng)作方面,它上承元刊列國平話和元明列國戲,下啟明清列國系統(tǒng)歷史通俗演義小說,是我們考察列國系統(tǒng)歷史演義小說從民間創(chuàng)作走向文人創(chuàng)作的重要橋梁;批評方面,余象斗刊印的《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萬歷丙午重刊本)中所附加的批語在明清列國系統(tǒng)歷史演義小說批評史上同樣具有某種開山意義。稍后的《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萬歷乙卯本)在小說內容和刊印的粗劣上基本承襲了《按鑒演義全
2、像列國評林》,但在小說批評上,又明顯呈現(xiàn)出文人批評的某些特征。這篇論文中,筆者結合明代萬歷年間刊印的《列國志傳》的兩種主要刻本--《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萬歷丙午重刊本)和《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萬歷乙卯本)重點考察明代《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批評、兩者的關系及對后世列國小說的影響。 本文設想的邏輯架構共分為六部分,依次是:一、緒論:“熊大木模式”的經典小說--《列國志傳》的興與衰,《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與批評在文學史上的重要
3、地位;二、《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與批評研究的幾個主要問題及明代《列國志傳》主要版本的分析:概述了長期以來《列國志傳》的創(chuàng)作、批評及版本研究等方面存在的幾個難點和疑點問題,并簡要闡述了自己的某些觀點和見解;三、《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論:本章對《列國志傳》的編撰背景、指導思想及編撰模式作了較為細致地分析。藝術方面,本章重點探討了《列國志傳》的虛構藝術及《列國志傳》對《三國志演義》某些喜劇性情節(jié)的抄襲仿寫及獨創(chuàng)。四、《列國志傳》批評論:分析《按鑒演義全像
4、列國評林》(簡稱“評林本”)與《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簡稱“陳批本”)內容、思想等方面的情況,《列國志傳》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三國志演義》對《列國志傳》批評的影響。五、《列國志傳》對后世列國小說的影響;主要分析了《列國志傳》之后的列國系統(tǒng)歷史演義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本情況和《列國志傳》對后世列國小說的影響。 六、結語。 緒論筆者簡要概述了《列國志傳》的創(chuàng)作及其批評情況?!读袊緜鳌肥橇袊到y(tǒng)長篇歷史演義小說的發(fā)軔之作,它為
5、列國系統(tǒng)歷史演義小說的創(chuàng)作拉開了序幕?,F(xiàn)存明萬歷《列國志傳》刊本有《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萬歷丙午重刊本)和《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萬歷乙卯本),后世其它《列國志傳》刻本或多或少都受到這兩個刻本的影響。《列國志傳》的命運與當時“熊大木模式”小說的興衰緊密相連?!读袊緜鳌返取靶艽竽灸J健毙≌f在明代萬歷后期雖已經步入衰亡之途,但列國系統(tǒng)歷史演義小說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因此而躑躅不前,相反更加地如火如荼。明代萬歷時期既是中國白話通俗小
6、說走向興盛的開創(chuàng)期,同時又是中國小說評點的奠基時期。《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簡稱“評林本”)和《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簡稱“陳批本”)在批評方面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從評林本到陳批本批評風格的變化生動地展示了《列國志傳》小說批評從書坊主到文人的發(fā)展軌跡。 第一章筆者先是簡要考察了當前《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與批評研究的四個主要問題:一是余邵魚、余象斗與《列國志傳》的關系問題;二是《列國志傳》的“古板”、“蒙舊之板”與現(xiàn)存最古
7、之版的問題;三是《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和《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與余邵魚《列國志傳》祖本的關系問題;四是陳繼儒、朱篁與《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的批評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的觀點主要是:《列國志傳》的作者為余邵魚雖有某些疑點,但難以從根本上進行否定,作者為余象斗更難以成立;《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校閱粗糙,除增加批語和余象斗一些自創(chuàng)詩外,實際大體保留了余邵魚《列國志傳》祖本的原貌;《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
8、刊本刊印時實際參考了《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其批者除了陳繼儒,可能還有朱篁;余象斗在《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扉頁識語上談到的“古板”和“蒙蕾之板”,實際都是指余邵魚《列國志傳》祖板。接下來筆者較為細致地介紹了《列國志傳》的版本的情況,對明代萬歷《列國志傳》的兩個主要刻本--萬歷丙午重刊本和萬歷乙卯本的各自目錄和正文標題作了較為詳細的比勘,并將兩種主要版本各自卷前目錄和正文則目不一致的情況作了初步的梳理和分類,從此角度論證了明代萬歷年間
9、的這兩種《列國志傳》刻本大致屬于同一版本系統(tǒng)。 第二章為《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論。具體分析余邵魚創(chuàng)作《列國志傳》的編撰背景、指導思想、編創(chuàng)模式及虛構藝術。本文將《列國志傳》的創(chuàng)作放在十六世紀中后期“熊大木模式”小說興衰背景中,詳細考察了它在明代中后期勃興及衰亡的全過程。另一方面,通俗歷史演義小說《三國志演義》的廣泛傳播對《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也有某些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列國志傳》創(chuàng)作思想方面,筆者結合小說自身實際,用大量的實例辯證分析了余邵
10、魚歷史演義小說創(chuàng)作的通俗觀、實錄觀及其教化觀,揭示其中不乏某些可取之處,但更顯示了作者創(chuàng)作思想中深層次的矛盾。然后本文將視角投向了余邵魚《列國志傳》的編創(chuàng)方式,歸納出三個方面的特點,即以大事編年體為主,人物紀傳體為輔的結構模式;以材料簡單連綴為主,材料局部改編為輔的素材處理模式;以抄襲仿寫為主,藝術獨創(chuàng)為輔的藝術構思模式。說明了對于作坊主兼小說家的余邵魚和余象斗,《列國志傳》的編撰以及《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出版的最初動機并非僅僅是寄托
11、心志,而主要在于追求商業(yè)利潤。在藝術方面,重點分析了《列國志傳》的虛構藝術,并從喜劇性情節(jié)這個特殊的視角簡要分析了《列國志傳》對《三國志演義》的抄襲仿寫及其某些獨創(chuàng)之處。 第三章為《列國志傳》批評論。分析明代萬歷丙午重刊本(簡稱“評林本”)和萬歷乙卯本(簡稱“陳批本”)這兩種明代《列國志傳》的主要刊本的批評情況,這兩個刊本各有自己的特色,在中國早期小說批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就評林本而言,本文依次闡述了“評林體”的特點、來源,對
12、其批評內容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和分類。從思想上看,評林本展示了批者當時難能可貴的質疑精神和博大的人文關懷,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余邵魚《列國志傳》小說自身所演繹的正統(tǒng)的封建倫理觀,體現(xiàn)了某些反封建的思想意識和對濟國安民的理想探求。當然“評林本”批評也存在某些缺陷,主要是:批者文史知識顯得比較缺乏,不太善于全面評價小說人物,缺乏小說表現(xiàn)技巧、文藝理論等的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主要偏重于正文注釋,小說人物情節(jié)的評析則明顯側重于倫理說教;《新鐫陳眉公先
13、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刊本一方面將《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大量注釋性的批語移做正文內注,另一方面,除吸收了當時普遍采用的評點技巧外,批評的內容和形式較之《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顯得更加豐富,呈現(xiàn)出文人小說批評的某些特征。接著,本文從《列國志傳》小說自身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三國志演義》兩個方面探討了它們在批評方面對評林本和陳批本的影響。 第四章筆者分析了《列國志傳》之后的列國系統(tǒng)的歷史演義小說創(chuàng)作的大致情況,指出《列國志傳》在列國系統(tǒng)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明代小說列國志傳的創(chuàng)作與批評研究——以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萬歷丙午重刊本)和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春秋列國志傳(萬歷乙卯本)為主
- “列國”系列小說研究——以《列國志傳》與《新列國志》為主.pdf
- 東周列國志
- 《東周列國志》詩集
- 《新列國志》敘事藝術研究.pdf
- 《東周列國志》國書集
- 東周列國志白話翻譯版本17.11.6
- 萬歷漳州府志
- 《東周列國志》女性現(xiàn)象研究_8662.pdf
- 《東周列國志》作者清蔡元放
- 二十世紀《東周列國志》傳播研究.pdf
- 東周列國志中官職名稱英譯的原型對等
- 萬歷《福州府志》探研.pdf
- 目的論視角下的《東周列國志》隱喻英譯方法研究.pdf
- 成化《重慶郡志》和萬歷《重慶府志》整理研究.pdf
- 《東周列國志》中官職名稱英譯的原型對等_13098.pdf
- 《東周列國志》中官職名稱英譯的原型對等_7774.pdf
- 明朝首輔趙志皋與萬歷明日和議.pdf
- 明代萬歷“哱拜之亂”原因新探
- 明代萬歷教化木刻版畫插圖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