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xiàn)代讖緯研究_11842.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讖緯之學,包羅萬象,既是封建迷信、民間信仰、傳統(tǒng)習俗的載體,又有助于“補史、考地、測天、考文、征禮”,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讖緯盛行于漢代,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代的學術特點及政治特色,時代性十分突出,所以學術界對漢代讖緯的研究著力頗深。相較之下,讖緯在近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演變,卻未能引起學界的充分重視。由于讖緯具有神秘性和隨意性的特征,與政治斗爭有密切的關系,自魏晉南北朝始,統(tǒng)治者開始厲禁讖緯,讖緯從此基本退出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大舞

2、臺。而近代之后,在西方列強炮火的沖擊之下,我國社會發(fā)生著急劇的“新陳代謝”,思想文化由舊趨新的近代轉型開始啟動,讖緯之學作為當時中國的亞文化形態(tài)之一,也趁勢開始復興。以總體史觀考察近現(xiàn)代歷史上讖緯的發(fā)展演變,揭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讖緯等非主流文化與近現(xiàn)代中社會的碰撞和互動,可以使我們加深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復雜性的認識。 關于讖緯在近現(xiàn)代中國的發(fā)展演變,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第一章,歷史上的讖緯和讖緯的歷史,追溯近代以前

3、讖緯發(fā)展的歷史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第二章,讖緯文獻研究,從文獻輯佚、題錄、出版、論文和著作發(fā)表情況以及文獻流失等方面系統(tǒng)考察近代讖緯文獻的概貌。第三章,晚清讖緯學研究,探討了晚清讖緯研究復興的原因、各派經學家研究讖緯的學術成果及其對讖緯之學的態(tài)度。第四章,民國讖緯學研究,一方面梳理民國學者對讖緯的專題研究,另一方面展現(xiàn)民國學人在新理論和新方法的指導下,從哲學、史學、經學、宗教、地理、民俗等多個路向研究讖緯的成果。第五章,讖緯與近現(xiàn)代政

4、治,通過考察讖緯與近現(xiàn)代政治的關系,研究近現(xiàn)代社會心態(tài)、民之信仰與國勢、政勢的辯證關系。第六章,讖緯與近現(xiàn)代民間信仰,界定并簡要分析了讖緯在近現(xiàn)代民間的流變形式,揭示讖緯的社會文化功能,兼論民間秘密宗教對讖緯的利用及學界、政界對讖緯迷信的否定。第七章,中外學術交融背景下的讖緯研究。主要論述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界對讖緯與西學的比較、國外學界對讖緯文化的認知。 通過上述七章的闡釋,本文所體現(xiàn)的主要思想如下: 從讖緯演變的歷程來看,

5、讖緯在經歷了漢代的輝煌之后,不容于廟堂,又受到儒、佛、道三教的排斥,便由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轉為社會潛流,逐漸退出精英文化圈。漢代以后讖緯的沉淪,從文化角度來看,反映了儒家學術思想的更新;從政治角度來看,則是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策略、政治文化漸趨理性的產物。 從文獻整理來看,清代的讖緯輯佚主要為經學研究服務,學者輯佚讖緯的動機在于從文獻中尋找可以輔助經義的微言大義,因此,讖緯輯佚在經學"復盛"的清代達到頂峰,當時出現(xiàn)的讖緯輯本基本上恢復了讖緯

6、文獻的原貌。民國時期,沒有新的讖緯輯本問世,民國學者主要是在清代輯本的基礎上作了一些增補的工作,在讖緯輯佚方面的興趣大不及清代學者。從讖緯文獻的題錄、刊刻、出版情況來看,讖緯輯本的出版在清代相當可觀,在民國時期則相對蕭條;經學時代結束后,雖然現(xiàn)代意義上的讖緯學研究文獻的出版一直呈上升趨勢,但讖緯學研究與其他傳統(tǒng)學術研究相比仍處于起步階段。此外,我國的一批珍貴的清代讖緯輯本在近代東流入日,為日后日本讖緯研究的崛起奠定了文獻基礎。晚清讖緯學

7、一方面受清代前期讖緯學研究的學術啟發(fā),另一方面籍今文經學復興之勢進入了來越多的學者的研究領域。具體來說,晚清讖緯學研究分為典籍考據和思想研究兩部分。在經學家眼中,讖緯典籍的主要功能是箋注經學,這說明讖緯學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仗于經學研究而展開,還未成為完全獨立的學術研究對象。關于讖緯思想的研究,晚清經學各派圍繞讖緯起源、讖與緯的關系這兩大基本問題展開爭論:今文經學家嚴分讖、緯,信緯而不信讖,對讖緯之學曲為回護;晚清古文經學家,主張“六經皆

8、史”,不相信六經中的神話傳說,反對讖緯中的荒誕之說;宋學家的態(tài)度更為堅決,對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將讖緯混入經學提出了批評。雖然各派經學家的讖緯觀不同,但他們卻有一致的目標,那就是通過復興上古絕學,重振儒學。綜觀整個晚清讖緯學研究,還是未能突破經學研究的局限,各派經學家往往從各自的經學立場出發(fā)來理解讖緯,贊同讖緯者,無法圓滿地為讖緯中存在的荒誕成分辨護;而反對讖緯者,又用讖緯來箋注經書。因此,經學家們常常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矛盾之中。

9、 民國時期,經學走向終結,激發(fā)了人們對讖緯的重新反思;同時,現(xiàn)代學術范式的確立也推動了讖緯學研究領域的創(chuàng)新。就讖緯的專題研究來看,民國時期的讖緯學既延續(xù)了晚清時期讖緯研究的課題,在研究方法上還帶有一定樸學色彩;同時,又呈現(xiàn)出一些有別于晚清讖緯學研究的新特色。就讖緯與民國其他學術的關系來看,民國學者將讖緯研究引入哲學、歷史、經學、宗教、民俗等學術研究領域,多緯度解析讖緯的內涵,為以后的讖緯學研究指示了方向。 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政治斗

10、爭尖銳,為讖緯重新發(fā)揮其政治效力提供了條件。民間的讖緯信仰與晚清統(tǒng)治者的讖緯統(tǒng)治產生了“諧振”效應,共同造成了晚清時期讖緯迷信泛濫的局面;康有為以“我注緯書”的思路,借緯書神化孔子,倡言托古改制,而神化孔子的背后隱藏的是,改良派與頑固派、革命派的政治斗爭和政治分歧;讖緯在農民運動中盛行,既是社會動蕩、危機環(huán)境下的產物,又反過來為動蕩、迷亂的情勢火上澆油。辛亥革命后,讖緯的政治效力并沒有在辛亥革命后終結,只不過整個中國社會經過科學、民主精

11、神的蕩滌,民主共和取代了皇權政治,封建迷信的勢力大大消減,讖緯又一次在政治領域沉寂。 從讖緯與民間信仰的關系來看,讖緯文化在近現(xiàn)代民間社會中有多種流變形式,是迷信、俗信的復合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讖緯文化具有社會調適、社會整合和控制及文化功能。同時,近代之后,讖緯迷信逐步喪失了它存在的社會與文化基礎,其危害性逐漸暴露,因受西方科學民主思想的不斷浸潤,越來越多的學者把批判的目光投向讖緯迷信。他們運用現(xiàn)代的科學理論揭示讖緯迷信的本質

12、,并把對讖緯迷信的批判與反封建的口號相結合,有力地推動了思想啟蒙和風俗改良。在現(xiàn)代化潮流的影響之下,從清末開始,中國的政治精英普遍視讖緯為現(xiàn)代化的對立物,各政府對讖緯等迷信都進行了取締,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社會進步潮流。 近代以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為讖緯之學與西學的溝通與聯(lián)系提供了契機,中國學者不但將西學的理論與方法運用于讖緯研究中,還有意識地對比讖緯與西學。日本的讖緯學研究因地緣與歷史背景,較之西方諸國,起步較早、涉入亦深,

13、雖然他們還是把以孔孟為中心的儒教看作是正統(tǒng),把讖緯當成異端。但同時,他們卻又不同程度地認識到了讖緯存在的學術價值,啟發(fā)了后世學者研究讖緯的興趣以及跳出經學束縛的勇氣。來華的傳教士對讖緯之學的評判,盡管不同程度的帶有傳教的功利性目的,在問題的論證上有欠妥之處,但畢竟體現(xiàn)了他們對中國現(xiàn)狀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對中國未來的思考,他們普遍認識到讖緯是阻礙中國思想與學術發(fā)展的虛妄之學,提倡用科學予以破除,向中國傳播西方科學、自由思想,在近現(xiàn)代中國具有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