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日益增多,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眾多,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炎癥反應和各種免疫細胞的激活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各種炎癥指標和生化標志物被用來監(jiān)測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包括C反應蛋白、半胱氨酸、尿酸、纖維蛋白原等,但這些檢測在臨床上無法廣泛開展。而白細胞計數(shù)在臨床上相當普及,最近也有很多關于白細胞計數(shù)
2、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以及和各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相關研究。本研究通過對3006例公務員體檢資料的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及單核細胞計數(shù)的分析來探討白細胞計數(shù)和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關系。 方法:所有入選對象在采血前1天晚8點鐘開始禁食(包括零食,可少量飲水),于次日早上8~10點采取坐位的靜脈血。其中2ml靜脈血加入EDTA抗凝的采血管,用于檢測血液中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計數(shù)。2ml靜脈血加入促凝采血管,分離血清用
3、于血清TC、TG、LDL、HDI圾空腹血糖的測定。血糖和血脂的測定采用我院生化室的多功能生化檢測儀。血常規(guī)用血液分析儀測定。血壓由歐姆龍全自動血壓測量記錄。 結果: 1.在白細胞計數(shù)和心血管病常見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中,高血壓、吸煙、高TG、超重及中年以上者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及單核細胞計數(shù)均有顯著增高(P<0.0001)。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升高者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顯著增高(P<0.0001),且單核細胞計數(shù)
4、亦有顯著增高(P<0.01)。LDL≥4.1 mmol/L者與LDL<4.1 mmol/L者相比,白細胞計數(shù)顯著增高(P<0.05),單核細胞計數(shù)有顯著增高(P<0.01)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無顯著差別(P>0.05)。HDL-C<1.04 mmol/L者與HDL-C≥1.04 mmol/L者相比,白細胞計數(shù)顯著增高(P<0.05),單核細胞計數(shù)亦有顯著增高(P<0.0001)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無顯著差別(P>0.05)。TC≥6.3mmol/L
5、者與TC<6.3mmol/L相比,白細胞計數(shù)顯著增高(P<0.01),單核細胞計數(shù)亦有顯著增高(P<0.0001)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無顯著差別(P>0.05)2.在白細胞計數(shù)和多個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聚集程度的分析中,按照具有常見的6個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高血壓、吸煙、肥胖、高血糖、LDL≥4.1mmol/L、HDL-C<1.04 m mol/L)的多少共分為六組。具備其中0項危險因素者795人、具備其中1項危險因素者977人、具備其中2項危險因
6、素者813人、具備其中3項危險因素者350人、具備其中4項危險因素者66人、具備其中5項危險因素者5人、具備其中以上6種危險因素者0人。隨著危險因素的增多,各組之間的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均不斷的增加。 3.在白細胞計數(shù)和代謝綜合征的分析中,代謝綜合征患者與非代謝綜合征患者相比,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均有顯著增高(P<0.0001)。 4.在白細胞計數(shù)和代謝綜合征的多因素分析中,按照具有代謝綜
7、合征的危險因素的多少分成五組。其中無危險因素者145人,具有一項危險因素者524人,具有兩項危險因素者694人,具有三項危險因素者870人,具有四項危險因素者773人。隨著所具有的代謝綜合征中所包含的危險因素的增多,各組之間的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和單核細胞計數(shù)均不斷的增加。 5.在各種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和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的Logistic回歸分析中,白細胞計數(shù)是年齡(OR 1.5,95%CI 1.32-1.8
8、3,P=0.0001)、高BMI(OR 1.24,95%CI1.03-1.46,P=0.047)、收縮壓增高(OR=1.26,95%CI1.05-1.48,P=0.03)、高HDL-C(OR 3.18,95%CI 2.08-4.28,P=0.04)及高TG(OR 1.95,95%CI 1.70-2.21,P=0.0001)的獨立危險因素。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是舒張壓增高(OR 1.40,95%CI 1.17-1.63,P=0.004)、空腹血
9、糖增高(OR 1.93,95%CI 1.68-2.19,P=0.0001)的獨立危險因素。單核細胞是年齡(OR 1.68,95%CI 1.43-1.94,P=0.0001)、高BMI(OR 1.62,95%CI 1.40-1.84,P=0.0001)、收縮壓增高(OR 1.68,95%CI 1.47-1.90,P=0.0001)、舒張壓增高(OR 1.43,95%CI1.19-1.66,P=0.003)、高LDL(OR 1.8,95%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防治(河南)
- 社區(qū)人群紅細胞壓積與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關系.pdf
-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與內皮功能不全關系研究.pdf
- 踝臂血壓指數(shù)與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關系的探討.pdf
- 無癥狀成人心血管病危險評估
-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研究及健康咨詢系統(tǒng)的構建.pdf
- 天津中老年男性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調查與分析.pdf
- 控制心血管病綜合危險
- 無創(chuàng)性動脈僵硬度與心血管病危險.pdf
- 城市居民社會經濟狀況和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關系研究.pdf
- 心血管病理
- 《心血管病例》
- 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相關分析.pdf
- 心血管病例
- 心血管病危險與中醫(yī)體質的相關性研究.pdf
- 有氧鍛煉對高校中老年教師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影響研究.pdf
- 腰圍-身高比:預測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有效腹型肥胖指標.pdf
- 河南農村社區(qū)成人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聚集的暴露率分析.pdf
- 北京市隊列人群心血管病部分主要危險因素與心血管病發(fā)病和總死亡關系的前瞻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