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為指導思想,結合先秦社會史和思想史,從具體材料出發(fā),研究和評價莊子的生存思想。注重莊子思想的現(xiàn)代闡釋,注重與儒、墨生存思想特點的對比,在論述與比較中,提出審美生存是莊子生存思想的重要特點,認為莊子思想的核心在于尋找人的精神家園,追尋一種美的生存境界。
  題解:
  “生存”,即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模式,大體分為認知、倫理和審美三大生存方式。所謂“審美生存”,就是人的生存態(tài)度和生存方式的審美化。該文以

2、“審美生存”研究莊子,不是說莊子沒有認知觀和道德觀,而是指他的知識觀、道德觀審美化了,莊子生存思想的實質(zhì)是對世界和人生的詩意把握。
  莊子的生存思想具有詩性特點,這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如“人生藝術化”、“藝術的人生觀”(陳鼓應)、“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李澤厚)和“詩化的思想”(海德格爾)等表述。它們表達著相同的理念:莊子追尋詩一般的生存方式。直接借鑒??碌摹皩徝赖纳妗币辉~,以此統(tǒng)一各種不同的說法。以“審美”代替“藝術”,一方面是

3、由于“藝術”只是審美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審美”的對象是人的整個生活世界,它不只具有“藝術”的特征,它根本上是一種生存方式;更主要的是“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zhì)”(黑格爾)。把“審美”視為一種“解放”,就是說“審美”具有把人從非人的生存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的意義,這種“解放”是精神范疇的,其中既有對異化世界的抗拒和否定,也有以烏托邦理想救贖心靈的功能。因此,探討莊子的審美生存思想,一是將莊子的生存思想與知識、道德、藝術和人生相聯(lián)系,二是強調(diào)它對現(xiàn)

4、實生存的批判和超越的雙重含義。所以“審美生存”不是指莊子思想輕飄飄地如藝術般浪漫,更不是用虛假的美掩飾生存的真實,莊子思想不僅僅是一杯消解焦慮的清茶,一叢思想小憩的綠蔭,更在于其前無古人的清醒地批判意識。所以,從“審美”的角度研究莊子生存思想,突出其從反思走向叛逆、從超越走向逍遙的特點。
  “審美生存”是現(xiàn)代詞,《莊子》中并未出現(xiàn)過,只是從意義上說,莊子思想具有這一特點?!肚f子》中“生”與“性”的大量出現(xiàn),反映了人的生存是莊子思

5、想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它們分別反映了《莊子》生存思想的兩個層面,現(xiàn)實生存與理想生存。這兩種生存方式所構成的兩個不同的世界,其實只是意義的區(qū)別,也就是說,世人與至人的世界實際上是同一個世界,只是人們對它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時也使自己成為完全不同的人。莊子的理想生存是通過“體道”來達到的,而道是客觀存在的絕對的美,“體道”就是對美的觀照,是對一種高質(zhì)量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境界的追求,因此,莊子的至人世界是精神的、審美的。莊子

6、賦予生存以意義,在亂世中既重視生存權利,也重視人的個體性、超物質(zhì)性和自由性,體現(xiàn)的是一種審美生存思想。
  論文共分為五部分。
  引言:簡介本文研究的題旨、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以及研究內(nèi)容、價值與意義。
  第一章:莊子審美生存思想探源。莊子思想的出發(fā)點是由于道術為“天下裂”,而要“原天地之美”,因此,人與道的分離和回歸是其思想的主題,從這個主題可以看到其審美生存思想大體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歷史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二是未被分離的遠古

7、時期,以此批判戰(zhàn)國功利的生存觀,使人的生命存在審美化。(1)莊子審美生存思想是禮崩樂壞的產(chǎn)物。莊子的審美生存思想與社會變革、思想變革(包括審美意識)直接相關,人類文明進程中的負面因素成為其思想發(fā)酵的動因。戰(zhàn)國時舊制度和舊信仰紛紛解體,宗教精神的衰落、道德約束的幻滅,使人陷入私欲放縱的深淵,人的任意妄為導致道的分崩離析,天與人、德與人、禮與樂相分離。為了使人的生存從“物役”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莊子認為解決的辦法惟有“復其初”,回歸素樸的人性

8、。莊子的“至德之世”是遠古時代的現(xiàn)實存在,是沒有異化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莊子的理想人,未被人為宗教和倫理理性浸染,也沒有物欲的侵害,莊子在超越利害之心的遠古尋找人的審美生存方式。(2)莊子審美生存思想是對上古思想文化傳統(tǒng)的接受與改造。積淀千年的思想文化成果是孕育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的胚胎,自然主義、神話思維構成莊子思想的文化淵源,士階層的崛起和獨立為莊子提供了嶄新的生存觀念背景。然而,莊子積極揚棄了傳統(tǒng)思想文化,莊子的自然人已不是完全自然主義的

9、,揭示了人的終極意義;莊子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了神話中的宗教觀念,把神話中的人改造為審美的人,通過神話意蘊表達審美生存的途徑與方法,使神話由神圣虛幻變?yōu)楝F(xiàn)實的生存之道;隱士思想是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的基礎,但不是其思想的歸宿。
  第二章:莊子審美化的世界觀。莊子的“道”是“全”、是“(一)”,也是“混沌”,一旦人為地加以分開,就是對人性的破壞和毀傷?!芭刑斓刂?,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保ā短煜隆罚疤斓刂馈薄ⅰ叭f物之理”、“古人之全”

10、,分別代表現(xiàn)美、真、善,莊子感嘆大道的分離,是真、善、美的分離與異化。莊子要回到“未割裂”的“全”,道的美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nèi)”的“(一)”,具有整體的美。莊子以“道”觀物,首先反對功利、世俗的知識、道德和藝術觀,還原它們的本真美,然后建立人與世界的審美關系。莊子把人與世界實用、功利的關系轉變?yōu)閷徝狸P系,把有限的現(xiàn)實生存世界轉變?yōu)閷徝郎婢辰纭?1)知識的審美化。人們一般把莊子歸為反知主義者,然而,莊子反對戕害人性的俗知,追求完美人性

11、的大知,是一種審美化的知識論。莊子把宇宙的物理現(xiàn)象與人的生命本質(zhì)結合起來,將宇宙本原之道的終極美、無限美和整體美轉化為人的生存思想,使其生存思想具有了普遍而永恒美的意蘊;莊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揭示自然美的思想家,他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自然,充分地尊重自然,主張從物性出發(fā),以物觀物,莊子的生態(tài)觀不是為了自然的長久利用,而是把大自然與人的精神存在聯(lián)系起來,注重生態(tài)對人的精神層面的影響,主張人在天地的“無為”而“大美”的觀照中,實現(xiàn)物性和人性的

12、雙重自由,愛護自然不僅是愛護自己的生存之地,更在于愛護人類的精神家園,這是一種審美的生態(tài)觀,建立了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莊子反對扭曲人性的技術工具化,將技術與人的生存直接相關,還原技術的本質(zhì),把技術由工具化推向?qū)徝阑?,賦予“技”以審美意義,從而使技術藝術化、技術人性化。莊子認為天道美的展現(xiàn)是技術的本質(zhì),人之技的最高境界是由技入道,主張人擺脫技術片面的功效追求,使人由功利之心推向?qū)徝乐?,由非理想生存走向?qū)徝郎婢辰纭?2)道德的審美化。莊

13、子常被看作是道德的否定者,其實,莊子的道德是對儒家道德的反對,是與孔子社會倫理道德觀相對的一種個體生存的道德觀。莊子的道德是自然之道,是人之為人的生存道德,他認為道德是事物和人類的自然本性,它不是外在于人,而是人內(nèi)在的真性情。莊子的道德是反對約束、限制、強迫的天之道,以自然為人之德的標準,天地的準則,就是德的本質(zhì),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便成為人格的至美。至德之人的生存狀態(tài)是靜美,莊子的自然道德論,為道德灌注了美的精靈,賦予了抽象的德以藝術性

14、,使人的生存審美化。(3)藝術的審美化。藝術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技能,但莊子不反對人為美的創(chuàng)造力,他否定世俗享樂和儒家禮樂的藝術觀,主張保持人性的自然本真,以道作為藝術美的標準。莊子把藝術看作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贊成巧奪天工的自然之美,“天籟”不僅是莊子最高的藝術境界,也是審美的生存境界。莊子批判工具化的俗言,認為至言是道之言,是生命對道的體驗,把語言從意的奴婢地位上升到主人地位,將語言與人生的境界聯(lián)系起來,和個體生命的自由、精神的超越聯(lián)系起

15、來。
  第三章:莊子審美化的人生觀。在人與世界的關系中,莊子始終從人的問題出發(fā)來思考,以是否符合人性作為衡量一切關系的標準?!疤撘源铩弊罱K是為了人的自由,使人與世界建立和諧的審美關系。人類尊重物自性,在有限、有形的世界中找尋無限、無形的生命意義,促使人向自身本質(zhì)的回歸,追求個體的心靈自由。(1)人的本質(zhì)審美化。莊子思想產(chǎn)生于諸侯混戰(zhàn)的戰(zhàn)國,但他關注人的個體生存價值及其意義,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如何善待生命。莊子認為社會的破壞

16、力量源于精神上的遮蔽,他稱之為“天刑”,指違悖人的自然本質(zhì)而遭致的懲罰,這是人類最大的桎梏,最大的不幸。異化社會的人雖然非本質(zhì)化了,但莊子認為,人的本性是美的,人可以“復其初”,使審美生存成為可能。莊子貴生,但更看重自由,他肯定人的生存需求,但他的重生思想是以反對“喪己于物”為前提的,活著并不是人的本質(zhì)存在,自由地活著才是人的真實本質(zhì),自由是人的本性。莊子不以社會取向考慮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還原人的本質(zhì),追求個體生命的自由,莊子把人的生命

17、存在作為審美對象。(2)審美生存的實現(xiàn)。道是自由的象征,體道就是打開封閉的心靈、走出世俗之心的過程,喪“小我”后見真“我”,是一條超越社會苦難和自我局限的自由之路,是一種審美人生的體驗。莊子追求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高度一致,以人的生存、生命為(大)用,以心靈的無限開放與自由遨游為審美生存方式,以“坐忘”、“心齋”和“虛靜”為實現(xiàn)途徑,實現(xiàn)心靈與道的合一、身心合一和物我合一,恢復人的本性,使人成為審美的人(/)審美生存是對現(xiàn)實生存方式的反

18、叛,也是對日常生活和經(jīng)驗世界的超越,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和實踐性。
  評價:由于時代和個人的原因,莊子審美生存思想有其難以克服的局限性,主要反映在對異化的全面否定、以及自由理解的非現(xiàn)實性一面。莊子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反對異化的思想家之一,他全面地反對異化,不僅反對人的異化,而且反對道德的異化、科技的異化、藝術的異化,其核心是人性的異化,其歷史作用是巨大的。但莊子僅僅把人的異化看成是“心”由“樸心”變?yōu)椤皺C心”的緣故,沒有更深入地探討這

19、一變化后面的歷史和現(xiàn)實因素,對異化一概否定,對人的欲望缺乏辨證地分析;莊子的審美生存思想對物質(zhì)過分忽視,對目的和欲望的過分反對,必然使其自由境界實現(xiàn)的途徑向內(nèi)轉,轉向了人的內(nèi)心,過分地在“有”中尋找“無形”、“無欲”,以至于忽視了“有”的客觀存在,便把“無”推向了極端;由于向內(nèi)轉,莊子反異化的思想便由對仁義道德的社會倫理和現(xiàn)實的批判轉向自我批判,社會的群體問題轉變?yōu)閭€體自我的拯救;把人的本質(zhì)看成是抽象的,不變的;莊子生存自由的思想中理想

20、的成分多于現(xiàn)實內(nèi)容,其自由的主旨在于精神的自由,重視了個體的自由,忽視了個體與群體自由的關系。但這些局限并不能抵消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的意義和影響,它對現(xiàn)實生存具有否定、批判和凈化、提升的積極意義。審美生存是人類理想的生存方式,可以成為人的生存本質(zhì)的確證,它不能代替現(xiàn)實的自由,但它是最高的自由,它是提升現(xiàn)實的一種牽引力,它對于現(xiàn)代社會存在著的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官僚主義、專制作風、貪污受賄、奢侈腐化等問題的批判,對于人們維護獨立的

21、人格和尊嚴,擺脫工具理性的束縛,對于現(xiàn)代人生存的日漸“平庸化”、“功能化”、“世俗化”的批判,仍然有其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它與現(xiàn)實生存共同構成完整的人的生存世界。
  創(chuàng)新之處:
  (1)以“審美生存”作為人的本質(zhì)的實現(xiàn),研究莊子生存思想的角度較新。本文提出了“審美生存”是莊子生存思想核心的觀點,在莊子的生存思想中研究人的本質(zhì),認為莊子理想的人具有自由性和超物質(zhì)性,這是人之美所在,也是人的本質(zhì),審美生存使人的本質(zhì)得以實現(xiàn)。

22、r>  (2)以“審美生存”作為人與世界和諧關系的實現(xiàn),從認知、倫理和美學多角度研究,注重莊子生存思想的完整性,研究視野較廣。在人們對莊子人生態(tài)度審美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之上,把人與世界的審美關系作為莊子生存思想研究的重點,研究了莊子知識觀(宇宙、自然和技術)、道德觀和藝術觀的獨特性及其統(tǒng)一性,注重道的整體性特點,把莊子審美化的世界觀與功利和道德的世界觀區(qū)別開來,拓寬了以往關于莊子審美態(tài)度研究的范圍。
  (3)以“審美生存”作為

23、對非理想生存狀態(tài)的否定、批判和凈化、提升,揭示莊子思想的實踐性特點,注重研究莊子思想的現(xiàn)實性一面。人類生存實踐包括物質(zhì)生產(chǎn)和精神生產(chǎn)等方面,不但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也可以用“審美”的態(tài)度去體認世界。莊子思想屬于精神生產(chǎn)的范疇,包含著他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認識和理解,莊子的審美生存是現(xiàn)實生存的理想,他理想的人沒有離開世俗的現(xiàn)實生活,只是精神境界與俗人卓然不同,其審美生存的境界也由人生的修養(yǎng)工夫而得。在人們一般認為的莊子思想非功利的基

24、礎上,進一步研究了莊子思想功利與非功利、理性與非理性的統(tǒng)一。
  研究意義:莊子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社會和文化反思者之一,其思想研究,對于當今的人文反思有著直接的借鑒意義。
  (1)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的研究對于理解人的全面發(fā)展有啟示。在當代世界,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社會生活中的支配力量,改變著人的生存方式,影響著人的精神生活。然而,個體生存的完滿不僅僅在于有道德、有知識,也不僅在于物質(zhì)豐富,還在于對生存的感受,以及對人的本質(zhì)的理解

25、。一個知、情、意“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一個“完全的人”。審美生存是救贖人類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提供認知、工具理性所缺乏的關于生命的意義和體驗,引導人們在物質(zhì)的世界中追求精神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
  (2)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的研究對于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啟示。衡量社會發(fā)展有多種指標,莊子從人性的角度衡量社會的發(fā)展,這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是有意義的,對于實現(xiàn)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有益的。莊子思想對直線進步的社會觀是一種警示,他反對以手段

26、為目的,始終從人的問題出發(fā)來思考,以人性衡量科技、道德、藝術的觀點,對于當代社會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3)從審美生存的角度研究莊子,對于多視角、多元化地認識和評價莊子有啟示。時至今日,盡管對莊子的評價已有很大地改變,但仍然存在不少的誤解和矛盾。隨著大眾文化、消費文化的興起,莊子自由精神的高揚愈顯其艱難和重要,對莊子生存思想的客觀評價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存方式。如果莊子生活在現(xiàn)在,“莊子是瘋子”的評價不會很多,但說他是“無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