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陽明學是明代中期興起的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思想流派。它不但深刻影響了明代社會思想的發(fā)展,而且對清代乃至近現代中國的社會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陽明去世后,其門人弟子為弘揚陽明學而不遺余力。但由于他們各人的思想成長經歷不同,所聽到的陽明的教誨也不同,這使他們對陽明思想的理解也產生了很大差異,從而形成了陽明后學的不同流派。在陽明后學的各派中,江右王門學者眾多、學術活動頻繁,是陽明后學中的最為重要的學術流派。
江右王學作為整個陽明后學的重
2、要組成部分,它與陽明后學的其他學派有十分密切的學術交往和思想交融,同時又具有自己的特點。就其社會形式來看,江右王學是中晚明時期江右地區(qū)的主流社會思潮,它表現為中晚明時期的社會思想運動。就其思想內容來看,江右王學是陽明思想的正宗傳承者,他們都以“致良知”為核心話題,都重視漸修的實行功夫,強調切切實實致良知功夫的重要性。
本文一方面從總體上描述江右王學學術運動的整體面貌,辨析江右王學運動的歷史發(fā)展線索,另一方面也從其主要學者的基本
3、思想入手,分析江右王學思想的具體內容。前者是從宏觀上把握江右王學的整體發(fā)展歷程,后者是從微觀上考察江右王學內部思想演化的規(guī)律。
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對“江右王學”概念的界定。自江右王學興起以來,學術界對“江右王學”的界定就有不同的理解。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江右王學”的定性有不同的理解,即有的學者將其作為一個學派,而有的學者則將其作為一個同一地區(qū)不同學者的簡單集合;一是對江右王學的構成人員有不同理解,即有的學者基本延續(xù)
4、了黃宗羲《明儒學案》的劃分方法,而有的學者則把泰州學派在江右的傳播也劃入江右王學。
本文根據江右王學的內在思想特征和功夫論特點,重新對江右王學進行了界定,將其界定為陽明后學中江右地區(qū)一個較為松散的學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這些學者都是江右人,他們都曾在江右地區(qū)進行學術活動,具有共同的學術活動區(qū)域。其次,江右王學的學者之間存在密切的學術交往,一方面同門學者之間通過組織會講、互相訪學、書信往來等形式,對一些學術問題進行討論
5、辯難、交流思想;另一方面,異代學者之間多存在師徒父子關系,他們學術思想相互承接。再次,人們說江右王學是一個松散的學派,也是因為江右王學內部存在對江右學術傳統(tǒng)的認同。最后,江右王學之所以能被看作一個松散的學派,其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他們具有學術思想的相似性和學術風格的一致性,即江右王門學者都對實證實修和漸進功夫給以格外重視。按照我們對江右王學的這一理解及其理由,泰州王學在江右的傳人徐樾、顏均、何心隱、羅汝芳等,由于他們的學術思想都有脫略功夫
6、、因順自然的用功特點,其為學風格大異于江右王學,因而皆不入江右王門之列。
第二章主要從歷時的角度對江右王學的發(fā)展過程進行了全面考察。這個過程從陽明執(zhí)政江右始,一直到明朝末期,其師承授受至少經歷了四代學人,前后歷時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的學術歷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陽明執(zhí)政江右始直至陽明去世,這是江右王學的肇始興發(fā)期。在這個時期,由于陽明在江右地區(qū)的活動及其打破陳規(guī)的心學品格,使許多江右青年才俊服膺陽明而師事之,從
7、而使陽明之學在江右地區(qū)得以傳播,這是江右王學的開始。第二個階段從陽明去世后直到隆慶年間劉兩峰等陽明一傳弟子去世,這是江右王學的發(fā)展興盛期。在陽明在世時,盡管王門內部經常組織學術討論,但當時王門學者仍以其師陽明為領袖,江右王門學者是陽明弟子的一部分,其與王門其他學者的分歧還不明顯,江右王學的學術風格還不鮮明。陽明去世以后,王門弟子由于對陽明思想有不同理解,從而對陽明學的許多話題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意見,并進行了深入持久的辯論。其中,鄒東廓、歐
8、陽南野、聶雙江、羅念庵、劉兩峰、劉師泉等大批江右學者都是王門弟子中深有影響的著名學者。他們一邊闡發(fā)陽明宗旨,一邊修建書院、組織會講,大力傳播陽明之學,從而形成了江右地區(qū)陽明學蓬勃發(fā)展的興盛局面。第三個階段是隆慶之后直至明末,這是江右王學的延續(xù)和轉向期。在這個時期,陽明再傳弟子及其傳人成為江右王學的主力軍,他們一方面繼續(xù)延續(xù)江右王學的血脈,另一方面由于嘉靖以來明朝社會的轉向和陽明學思想的多元化發(fā)展,他們開始吸收當時朱子學者和甘泉學派的有益
9、思想,逐漸調整自己的學術路徑,從而使江右王學的地區(qū)特征更加明顯,但同時也使江右王學離陽明本人的思想越來越遠,并最終隨著明末東林學派的興起和社會危機的加深而脫離了陽明學術。
第三章主要是從橫向的角度對江右王學的代表學者的思想異同進行了考察。在研究中,本文認為,江右王學內部各思想家之間的思想分歧主要表現在為實現成賢成圣的人生旨趣而采用的致良知功夫的不同。為學功夫論的差異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學術差異,對良知議題以及致良知功夫的不同理解是
10、他們最主要的思想分歧。因而,江右王學的思想分派,應當依據江右王門學者對致良知功夫的不同理解來進行,致良知功夫論是江右王學的分派標準。江右王學主要學者的思想按照其功夫論的差異,可分為兩大系統(tǒng)四個流派,即“體用合一系”和“體用相即系”,前者包括“本體戒懼派”和“事上致知派”,后者則包括“主靜歸寂派”和“悟性修命派”。
第四章則分別對本體戒懼派和事上致知派的思想進行了考察,對其代表人物鄒東廓、歐陽南野的生平履歷和學術思想進行了詳細研
11、究。他們二人都是陽明在任南贛巡撫時所收授的著名弟子,在學術上都得到了陽明的真?zhèn)?。他們皆以陽明的致良知教法為宗旨,重視從人倫事物中勤用實功,強調良知本體與發(fā)用流行的合一,主張在日用常行中戒慎恐懼、慎其獨知,在人倫事物上修養(yǎng)磨煉。在致良知的為學功夫上,他們二人各有特色,鄒東廓強調本體戒懼,歐陽南野強調事上致知,從而形成了江右王門“體用合一系”中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工夫論派別。鄒東廓將其全部為學功夫歸結為本體戒懼,強調要在日用事為中時時戒慎恐懼,
12、使良知本體得以貫徹于日常行為中;而歐陽南野則將全部學問功夫歸結為“事上致知”,他強調良知本體離不開人倫日用,學者為學功夫應該從日常生活的事事物物上著手。鄒東廓和歐陽南野的思想對江右王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江右地區(qū)的許多年輕學者都成為他們思想的承接者。其中鄒東廓的兒子鄒善比較忠實地繼承了東廓的思想,而南野的思想也成為胡直思想的最主要來源。
第五章則分別對主靜歸寂派和悟性修命派的思想進行了詳細考察,對其各自的代表人物聶雙江、羅念
13、庵和劉兩峰、王塘南的生平履歷和學術思想進行了專門研究,并通過對這些學者思想的研究揭示主靜歸寂派和悟性修命派思想的內在特征。主靜歸寂派強調從本體上做功夫,主張通過主靜歸寂的靜修功夫,去除物欲,復歸良知本體,進而使良知自然呈現,使人倫日用都合乎禮儀規(guī)范。而悟性修命派則主張性與命是各自相對獨立的兩個東西,為學功夫不能只偏重一邊,而應該性命兼修,相互促進。
第六章是對整篇論文的結語,對江右王學在陽明學乃至整個中晚明思想發(fā)展中的歷史地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鄒守益與江右王學的傳播.pdf
- 明末江右四家文章理論及對歐學接受研究
- 桐城派江右新城作家群研究.pdf
- 王學教學傳播研究.pdf
- 管窺江右族規(guī)“息訟”倫理文化_3787.pdf
- 王筠文字學研究.pdf
- 淮南三王“樂學”思想研究.pdf
- 王弼的老學思想研究.pdf
- 泰州王學心性自然思想研究.pdf
- 王湘綺詞學思想研究.pdf
- 管窺江右族規(guī)“息訟”倫理文化
- 嫩江右岸省界堤防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研究.pdf
- 明清江右商幫與貴州區(qū)域社會研究.pdf
- 王利器的文獻學思想研究.pdf
- 王鍾翰滿學研究綜述
- 王葆心方志學思想研究
- 王弼的老學思想研究
- 宋代江右地區(qū)陶瓷的美學特征及設計思想價值研究.pdf
- “時尚姥爺”王學圻
- 王筠漢字學思想述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