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存在于許多高等動、植物中,在基因表達調控、植物細胞分化、基因組印記以及系統(tǒng)發(fā)育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DNA甲基化的變異能通過細胞的分裂傳遞給后代,為物種的變異和進化提供了機遇。目前對DNA甲基化檢測方法可概括為這三類:基因組整體水平的甲基化檢測、基因特異位點甲基化的檢測和新甲基化位點的尋找。其中改良的AFLP方法(MSAP)可用于檢測基因組DNA5’-CpCpGpG位點甲基化水平。張紅
2、宇、彭海等用該方法研究了來源于同一雙胚苗水稻的單倍體、二倍體、三倍體,發(fā)現(xiàn)不同倍性水稻的差異除了基因的成倍變化導致外,表觀遺傳修飾對其也有重要影響,它們之間的甲基化水平和模式有明顯的差異。 本研究用MSAP技術對編號為SARⅡ-628雙胚苗的單倍體及其與蜀恢527(R527)、蜀恢363(R363)雜交后代基因組DNA的5’-CpCpGpG位點甲基化進行特異性擴增,分析雜交后代與父母本DNA的甲基化差異性,以進一步了解單倍體表觀
3、遺傳的調控機理。取得的主要結果如下: 1.R527與單倍體的雜交后代F1的甲基化敏感擴增多態(tài)性比率即擴增的總甲基化位點數(shù)占總擴增位點數(shù)的比率平均為46.63%,全甲基化(雙鏈CmCGG)率平均為45.92%,比父本R527(50.60%,49.40%)有所下降,比母本單倍體(42.08%,40.98%)有所上升。而R363與單倍體的雜交后代F1'甲基化敏感擴增多態(tài)性比率平均為41.06%,全甲基化率平均為39.38%,與父本R3
4、63(40.57%,39.43%),母本(42.08%,40.98%)相比,結果與F1相反,比父本甲基化水平高,而比母本單倍體甲基化水平低,但甲基化水平變化不大,只有較低幅度的下降或升高。 2.通過比較雜交后代F1、F1’與其相應親本的帶型,推測其有5種類型的變化:A型,雜交后代與其親本甲基化模式相同;B型,去甲基化;C型,超甲基化;D型,次甲基化;E型,不定類型。 3.雙親雜交形成雜交后代,其F1、F1’DNA甲基化模
5、式經歷了較大的改變與調整,以協(xié)調來源于雙親的異質基因的協(xié)同表達,使某些基因高效轉錄,而有些基因轉錄受到抑制。雜交后代的甲基化水平或低于父本高于母本(F1),或高于父本低于母本(F1’),這可能是由于雜交后代相對于其親本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經過重新調整以調控基因的表達,使后代能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4.因本研究采用的單倍體為這兩個雜交后代的共同母本,通過比較分析F1、F1’與父母本甲基化帶型的差異,剔除因壞境、個體等因素造成的帶型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鹽漬條件下雙胚苗水稻同源3N和2N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pdf
- IVF出生小鼠及其后代基因組DNA甲基化修飾變化研究.pdf
- 3N-2N水稻雙胚苗及其雜交后代比較分析.pdf
- LncRNA介導人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pdf
- SARⅡ-628雙胚苗水稻自然同源三倍化后DNA甲基化與基因表達的研究.pdf
- 云南宣威肺癌全基因組DNA甲基化.pdf
- 特異單倍體水稻材料細胞胚胎學及其雜交后代的遺傳研究.pdf
- 1N—2N水稻雙胚苗及其雜交后代遺傳分析.pdf
- 萘脅迫對水稻基因組DNA甲基化模式及水平的影響研究.pdf
- 小麥-黑麥遠緣雜交后代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pdf
- 酒依賴患者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模式研究.pdf
- 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模式及其在復雜疾病分析中的應用研究.pdf
- 乳腺癌全基因組DNA甲基化修飾的研究.pdf
- 不同甘蔗品種基因組DNA甲基化分析.pdf
- APP-PS1雙轉基因小鼠基因組DNA甲基化的檢測與分析.pdf
- 干旱脅迫誘導的水稻基因組胞嘧啶甲基化變化.pdf
- 全基因組乳腺癌DNA甲基化與基因表達關聯(lián)模式.pdf
- 基于神經網絡的全基因組DNA甲基化預測研究.pdf
- 胃癌的DNA甲基轉移酶表達及基因組DNA甲基化譜.pdf
- 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參與胃癌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