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果瘤和果實無光澤性狀基因的定位與功能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瓜(Cucumis sativusL.;2n=2x=14)屬于葫蘆科(Cucurbitaceae)家族,是世界上非常重要蔬菜作物之一。果刺和果瘤一起構成了黃瓜果實的刺瘤性狀,按果瘤性狀可將黃瓜果實分為有果瘤和無果瘤兩種類型,由于消費者對黃瓜有無果瘤的外觀性狀存在不同的喜好,因此果瘤性狀影響著黃瓜的市場價值。模式作物擬南芥、水稻,以及甜瓜、西瓜和冬瓜等常見的葫蘆科作物不具有果瘤性狀,目前關于黃瓜果瘤性狀形成的機制還不清楚。
  遺

2、傳分析表明,果瘤性狀是單基因Tu(Tuberculate fruit gene)控制的顯性性狀。根據(jù)以前對Tu基因初步定位研究結果和已經(jīng)公開的黃瓜基因組序列,本研究開發(fā)了332個SSR標記和20個SNP標記用于Tu基因的精細定位。使用2808株F2(S06×S52)大群體,利用圖位克隆技術將Tu基因定位于第五染色體物理距離41.6 kb區(qū)間內,該候選區(qū)域含有兩個候選基因,分別是編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Csa016922和C2H2鋅

3、指蛋白基因Csa016861∶Csa016922序列在兩親本S52(有果瘤)和S06(無果瘤)之間沒有任何差異,呈現(xiàn)出100%序列同源性;而Csa016861基因序列在兩親本S52和S06呈現(xiàn)很大差異,S06共缺失4888 bp片段,即S06完全缺失Csa016861,包括其啟動子和CDS區(qū)。在Csa016861基因的啟動子和CDS區(qū)域分別設計顯性標記TY-1和TY-2,檢測94個來自于世界各地的黃瓜品種,發(fā)現(xiàn)在38個有果瘤品種均存在C

4、sa016861,同時56個無果瘤品種均缺失Csa016861,初步認為Csa016861是Tu的候選基因。另外,開發(fā)的兩個顯性標記TY-1和TY-2均可用于黃瓜果瘤性狀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
  使用S06品種半脫殼的3082個子葉節(jié)作為外植體和構建好的過量表達載體pBI121-35S-Tu,通過農(nóng)桿菌GV3101浸染法,進行黃瓜遺傳轉化實驗。陽性轉化苗果實呈現(xiàn)出果瘤性狀表型互補的現(xiàn)象,驗證了Csa016861就是Tu基因,控

5、制果瘤性狀。Tu基因僅含有一個外顯子,CDS區(qū)編碼的213個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植物C2H2型鋅指蛋白特有的高度保守的一段氨基酸序列QALGGH,因此,Tu是編碼C2H2型鋅指蛋白的基因。Southern雜交實驗顯示,Tu基因在黃瓜基因組中以單拷貝形式存在。瞬時轉化煙草實驗結果表明,Tu主要定位于細胞核中,符合轉錄因子特征。通過定量RT-PCR,半定量RT-PCR及mRNA原位雜交,發(fā)現(xiàn)在果瘤發(fā)育過程中,Tu基因在果瘤上面的刺部位特異性表達

6、。在無毛無瘤突變體gl中,盡管存在Tu,但Tu基因并不能表達,說明無毛基因gl對Tu起到隱性上位的作用。這些研究結果同時也說明果刺(毛)是黃瓜果瘤形成的前提條件。本研究可以解釋黃瓜果實有果瘤肯定有刺,有刺不一定有瘤,無刺肯定無瘤的現(xiàn)象。
  通過對黃瓜果實不同部位細胞分裂素(CTK)的含量比較分析,確定果瘤性狀的形成與CTK高含量有關,CTK加快細胞分裂而導致細胞數(shù)目增多的結果。本研究分析了開花前2天(果瘤起始時期)S06轉基因植

7、株果實刺瘤部位和S06果實表皮的基因表達譜,發(fā)現(xiàn)Tu基因很可能調控CTK通路(No.ko00908)上的兩個上游CTK-羥化酶基因Csa5M644580和Csa5M224130,因此Tu基因很可能調控CTK的合成。另外,甜瓜的Tu同源基因(No: MELO3C005347)在甜瓜果實中不能表達,導致無瘤甜瓜的形成,為Tu基因能夠調控黃瓜果瘤性狀提供了更多的證據(jù)。本研究還分析了Tu基因的進化特點,發(fā)現(xiàn)黃瓜Tu基因很可能是擬南芥ZFP6的直

8、系同源基因。最后,本研究提出了黃瓜果實刺瘤性狀形成的遺傳網(wǎng)絡機制。
  果實光澤性狀也是黃瓜非常重要的外觀性狀之一,影響著黃瓜的市場價值。通過對光澤性狀的多個群體的遺傳分析表明,黃瓜無光澤性狀為單基因D(dull fruit skin gene)控制的顯性性狀。本研究通過檢測第五染色體的66個已經(jīng)發(fā)表的分子標記,發(fā)現(xiàn)有46個分子標記在定位親本S94(無光澤)和S06(有光澤)間呈現(xiàn)多態(tài)性。進一步通過群體分離法分析法(BSA),發(fā)現(xiàn)

9、11個標記與D/d基因緊密連鎖。使用216株F2(S06×S94)分離群體,將D/d基因初步定位于SCZ69標記和SSR16203標記之間,遺傳距離分別為0.3 cM和0.6 cM,這兩個標記之間物理距離為422.8 kb。
  根據(jù)這422.8 kb候選序列,總共開發(fā)了155個SSR標記,其中8個SSR標記在S94和S06間呈現(xiàn)出多態(tài)性。使用842株F2(S06×S94)分離大群體,將標記獲得的分離數(shù)據(jù)與田間性狀數(shù)據(jù)整合,構建了

10、D/d基因的精細定位圖譜,D/d被定位于新開發(fā)的SSR標記SSR37和SSR112之間,物理距離為244.9 kb,該區(qū)間含有31個候選基因。通過半定量RT-PCR分析,確定D候選基因為Csa016880、Csa016887或 Csa016899。與D/d位點緊密連鎖的2個共顯性標記SSR37和SSR112,對72個黃瓜品種進行檢測,結果表明SSR37和SSR112這兩個標記均可用于黃瓜果實光澤性狀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本研究為D/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