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理論中,首次將“逸”、“品”連綴成一個美學概念,并在著作中提出,為初唐書法理論家李嗣真,其所撰《書后品》首開唐代書法品評之先河。
《書后品》繼承南朝庾肩吾《書品》的九品論書的品評方式,但在九品之上設“逸品”,為最高。在論“逸品”書家時,李嗣真多采用“以象喻書”的方式,將書家作品的藝術美與大自然之美結(jié)合起來,使其“逸品”觀具有直覺性和意象性的特點。
通過研究李嗣真對“逸品”書家的描述,可知其“逸品
2、”觀的淵源,即庾肩吾《書品》中的“天然”論,“逸品”實則為道家精神在書論上的投射。作為朝廷之人,卻將帶有道家精神色彩的“逸品”奉為最高,反映了自古以來文人士大夫身上無法消融的外儒內(nèi)道的精神特性。
李嗣真之后,“逸品”在書法品評中日漸式微,書法品評多以張懷瓘“神、妙、能”三品論書;但在繪畫品評方面,“逸品”成為最高品評標準,并且“逸品”的豐富內(nèi)涵對文人畫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全文共分為四章:
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李嗣真的“逸品”觀
- 試論金中期女真族“全盤漢化”及維護舊俗問題_17765.pdf
- 同聲傳譯中預測和等待策略的應用研究_17765.pdf
- 李嗣真《書后品》研究_16274.pdf
- 李觀文集校注.pdf
- 李觀文集校注
- 中唐李觀及《李元賓文集》研究.pdf
- 臺大校長李嗣涔給畢業(yè)生的14點叮嚀
- 李吉林情境教學觀探索.pdf
- 北碑逸品塔銘佳作
- 高叔嗣研究
- 淺論中國畫“逸品觀”對大寫意花鳥畫出現(xiàn)的影響.pdf
- 高叔嗣研究.pdf
- 李健吾戲劇觀研究
- 試析李通玄的修行觀.pdf
- 李栗谷天人觀研究
- 李賢的語言觀——《后漢書》李賢注研究.pdf
- 高叔嗣研究_10985.pdf
- 顧嗣立詩歌研究
- 李健吾戲劇觀研究_6669.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