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經(jīng)》“臟氣法時”思想主要探討人體的生命節(jié)律。受時間生物學興起的影響,“臟氣法時”思想越來越受到重視。 當前對“臟氣法時”思想的研究,文獻方面還停留在對《內經(jīng)》人體節(jié)律的整理階段,尚未探討深層次的產生原因、內部邏輯等問題,所以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實驗方面,普遍存在著忽視“臟氣法時”對應性特征的問題,其原因是研究者對中醫(yī)五臟實質的認識不足。 本文討論的“臟氣法時”話題范圍是廣義的,凡《內經(jīng)》里與時間節(jié)律有關的主題,都被列入
2、討論范圍。其中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屬于“臟氣法時”的生理方面內容,九宮八風和五運六氣屬于“臟氣法時”的病因方面內容。 “臟氣法時”思想產生的原因,是古人從“天圓地方”觀念出發(fā),用原始思維方式,形成了以數(shù)術為表現(xiàn),以法時為特色的知識體系?!芭K氣法時”思想由此派生。 “天圓地方”觀念是陰陽五行思想產生的基礎?!疤靾A地方”可分為三種模式:“亞”型模式,九宮模式和六壬模式。 在“亞”型模式中,探討了五臟本質問題。認為是五
3、行決定了五臟的由來,中醫(yī)認識五臟的道路是科學與文化交織、觀察與想象融合。具體的醫(yī)療實踐使五臟五行配屬由解剖模型向功能模型轉變。古人把人體內的氣機變化歸納為生長化收藏幾種趨勢,而五臟被認為是這幾種趨勢的基礎。 在對“四時五臟陰陽”結構的討論中,認為“五時”不是常用詞,不贊成“五臟應五時”的說法。在對“五臟休王”的討論中,認為五行相生符合“天圓地方”時空觀念,其實質是流動時間的空間化表達和具體空間的時序化表達。而五行相克來源于五材的
4、具體特性,與四時五方之理不同,故有關五臟相克的內容無研究必要。對中醫(yī)用五行生克解釋五臟關系、解釋臨床治療,認為此處五行生克經(jīng)過理論修飾,概念轉換,已非本來面目。 對五臟實質現(xiàn)代研究的反思,認為最可行的辦法是把實體模型和功能模型分割開來。屬于實體模型的部分,可以尋找對應的物質基礎。但這條路本身有局限性,研究越向微觀發(fā)展,越不適合解釋實體模型。屬于功能模型的部分,要把注意力放在人體升降浮沉的氣機變化上,不要受實體模型的影響。兩種模型
5、的區(qū)別主要是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區(qū)別。功能模型沒有特異性物質基礎,導師煙建華教授曾提出“非特異性物質時空分布說”,認為其實質是體內微觀物質在數(shù)量、比例或分布趨勢上的變化。 在九宮模式中,探討了九臟和九宮八風問題。九臟中仍是五臟處于主導地位,但依據(jù)的是解剖模型。九臟與“三部九候”相關,“三部九候”的概念演變一直保留著解剖模型的特征。 關于九宮八風,認為與風角候氣有關。《內經(jīng)》的“虛風”概念源于八節(jié)候八風,提出了“虛風以時至”的觀點
6、。并論證虛風是多種疾病,尤其是瘟疫的病因,《內經(jīng)》對瘟疫發(fā)病的解釋,就是虛風伏邪發(fā)病。 在六壬模式中,討論了“天六地五”與六腑的數(shù)目問題。對十二經(jīng)脈問題,認為十二月決定了十二經(jīng)脈。雖然早期經(jīng)脈系統(tǒng)沒有手厥陰經(jīng),但它以足臂分類,以雙足十二脈對應十二月。后來經(jīng)脈系統(tǒng)發(fā)展到十二經(jīng)脈,構成完整的經(jīng)脈循環(huán),才以陰陽內外分類。經(jīng)絡理論不全是客觀描述,也有很多觀念因素,研究經(jīng)絡實質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對五運六氣問題的討論,否認“五運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經(jīng)》“四時五臟脈”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五臟“執(zhí)兩端”思想的相關研究.pdf
- 《內經(jīng)》刺血法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人性思想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陰陽思想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養(yǎng)生思想研究.pdf
- 《內經(jīng)》補瀉刺法研究.pdf
- 廣義“臟氣”的“氣分為三”假說及其相關問題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平人”思想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醫(yī)學道德思想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中的“和合”思想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道家哲學思想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生命哲學思想研究.pdf
- 談《內經(jīng)》營衛(wèi)之氣與睡眠
- 七、靈樞決氣-黃帝內經(jīng)
- 《黃帝內經(jīng)》中“心”的形氣神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道家哲學思想研究
- 《內經(jīng)》情志治療思想臨床應用研究.pdf
- 《黃帝內經(jīng)》“氣”說的美學探討.pdf
- 《內經(jīng)》養(yǎng)生心理學思想探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