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鰭東方鲀4個免疫基因的原核表達及群體EST-SSRs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紅鰭東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肉質鮮美,食用價值高,深受人們的歡迎。紅鰭東方鲀的肝臟和生殖腺等內臟可產生河豚毒素,具有很高的活性和特異性,所以在醫(yī)藥開發(fā)方面具有潛在的價值,在臨床上其應用前景較為廣闊。但與常規(guī)養(yǎng)殖魚類相比,紅鰭東方鲀的生物學特性比較復雜、特殊,所以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故疾病發(fā)生率較高。在病原侵襲機體時,免疫系統(tǒng)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由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如白細胞介素)組成。白細胞

2、介素7(IL-7)、IL-15、IL-15L和干擾素調節(jié)因子2(IRF2)是魚類免疫系統(tǒng)中較為重要的免疫分子。
  (1)本論文利用cDNA末端快速擴增技術(RACE)從紅鰭東方鲀頭腎組織中克隆出了干擾素調節(jié)因子2(IRF2),全長cDNA為1552bp,其ORF為936bp,編碼311個(aa)氨基酸,推導的氨基酸分子量為35.5kDa,等電點為6.56。其中5’非編碼區(qū)為187bp,3’非編碼區(qū)為429bp。經過分析發(fā)現,紅鰭

3、東方鲀IRF2可能為親水蛋白,無信號肽和跨膜結構,具有DNA結合域(DBD)、IRF結合域2(IAD2)和轉錄抑制域(TRD)。與其他物種同源性分析發(fā)現,紅鰭東方鲀IRF2與鱖魚(S.chuatsi)的相似度最高,達79%,這些為以后對此基因功能機制的了解以及深入探討提供了基礎。
  (2)根據NCBI網站上已發(fā)表的紅鰭東方鲀IL-7、IL-15、IL-15L基因和克隆的IRF2基因,設計并合成了用于原核表達的特異性引物,利用PC

4、R技術克隆其成熟肽或編碼區(qū)的核苷酸序列,并成功構建了pET32a-IL-7、pET32a-IL-15、pET32a-IL-15L、pET32a-IRF2和pET28a-IL-7重組質粒,并分別在BL21(DE3)和Rosetta(DE3)細胞中成功誘導表達,得到了相應的融合蛋白。另外,通過優(yōu)化表達條件找到了各個基因表達的最佳菌株、IPTG誘導濃度、誘導時間以及誘導溫度的等條件,為進一步表達和大規(guī)模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便利。純化出的目的蛋

5、白為后續(xù)的生物活性測定和免疫疫苗的制備奠定了基礎。
  (3)從NCBI網站的數據庫下載紅鰭東方鲀的基因組序列和EST序列,然后用SSR-Hunter軟件查找微衛(wèi)星核心序列,利用35個EST-SSR基因位點的特性對57個紅鰭東方鲀個體樣本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每個基因位點有2~7個等位基因數,有效等位基因的平均值為3.3675。觀測雜合度范圍為0.2281~0.7368,平均值為0.4924,而期望雜合度在0.4986~0.8235

6、之間,平均值為0.6859。多態(tài)信息含量(PIC)在0.3712~0.7904之間,平均值為0.6264。Hardy-weinberg(HWE)平衡結果顯示,31個位點有15個處于平衡狀態(tài)(P>0.01),16個位點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偏離。導致了微衛(wèi)星位點偏離平衡的原因可能是養(yǎng)殖群體的個體之間有一定的親緣關系。
  (4)對紅鰭東方鲀微衛(wèi)星標記與體長、體高和體重生長性狀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并對紅鰭東方鲀微衛(wèi)星JX448611、JX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