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DNA誘導的13種水稻突變體特異序列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利用外源DNA誘導水稻發(fā)生變異,已成為創(chuàng)制水稻新種質和新品種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對其誘變的內在機制還不甚了解。本研究室用改良的“花粉管通道法”將玉米基因組DNA片段直接導入受體水稻“日本晴”中,獲得一批具有多種表型變異的突變體材料。本研究選取13個具有特殊表型變異的突變體(V1~V13)作為實驗材料,采用AFLP方法對其進行多態(tài)性分析,并對擴增得到特異條帶進行序列分析,旨在從分子水平揭示外源DNA導入對受體基因組DNA的影響,并分析這種D

2、NA水平的變化對基因功能的影響,為外源DNA誘導水稻發(fā)生變異提供依據(jù)。
  首先,對選定的64對AFLP選擴引物進行篩選,從中優(yōu)化出27對多態(tài)性好的引物,然后用優(yōu)化的選擴引物對13種水稻突變體的基因組DNA進行擴增,共得到64條特異帶和98條缺失帶,說明外源玉米DNA導入可引起受體水稻DNA多態(tài)性發(fā)生改變。
  對上述64條特異帶進行回收純化、克隆和測序,并對其序列進行分析,結果顯示:1、64條特異序列測序共得到15185個

3、堿基,有591個堿基發(fā)生突變,堿基總突變率為3.89%,說明外源玉米DNA導入可誘導受體水稻發(fā)生堿基突變,且具有較高的誘變效應。2、特異條帶的產(chǎn)生是由于限制性內切酶識別序列的堿基發(fā)生突變,或(和)與之相鄰選擇性堿基發(fā)生突變,或(和)DNA片段的插入或缺失所致,說明外源DNA的導入既能引起受體水稻基因組中的個別堿基發(fā)生突變,又能導致DNA片段的插入和缺失。3、在堿基突變類型中,發(fā)生堿基置換的頻率(45.52%)>堿基插入(28.44%)>

4、堿基缺失(25.04%),且堿基置換主要為單堿基突變,堿基插入與缺失偏向于發(fā)生連續(xù)多個堿基。說明將外源玉米DNA片段導入水稻,在誘導產(chǎn)生的堿基突變類型中,以堿基置換為主。4、在284處堿基突變中,單堿基突變241處,雙堿基突變18處,連續(xù)三堿基突變4處,連續(xù)多堿基突變21處,發(fā)生單堿基突變的頻率(84.86%)顯著高于雙堿基突變(6.34%)、連續(xù)三堿基突變(1.41%)和連續(xù)多堿基突變(7.39%)。說明將外源玉米DNA誘導產(chǎn)生的堿基

5、突變主要為單堿基突變。5、在堿基置換中,發(fā)生轉換的頻率(65.80%)顯著高于顛換(34.20%),說明在堿基置換中,易于發(fā)生堿基轉換。6、通過對突變位點的鄰側堿基分析,發(fā)現(xiàn)16種鄰側堿基類型的發(fā)生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為:ANT(9.86%)>CNG(8.80%)>ANG(8.45%)>CNT(7.75%)>TNT(7.39%)=CNA(7.39%)>ANA(7.04%)>GNC(6.34%)>TNG(5.99%)>CNC(4.93%)=T

6、NC(4.93%)=TNA(4.93%)=GNT(4.93%)>GNA(4.23%)>GNG(3.52%)=ANC(3.52%),相對而言,鄰側堿基為ANG、ANT、CNG較易發(fā)生堿基突變;GNG、ANC較不易發(fā)生堿基突變。7、在241處單堿基突變中,轉換157處,顛換76處,發(fā)生堿基轉換的頻率(65.15%)顯著高于顛換(31.54%)。8).64條特異序列中,有18條特異序列的堿基突變發(fā)生在蛋白質編碼序列上,其中發(fā)生同義突變有20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