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nèi)障臨床治療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論文題目:淺談白內(nèi)障臨床治療與復明工作</p><p><b>  目錄</b></p><p>  摘 要………..........….....…………………........1</p><p>  關 鍵 詞………...................……………………1</p><p>  第一

2、章 研究背景….........................……………1</p><p>  1.1老年高血壓的定義........…………………….2</p><p>  1.2 老年高血壓的現(xiàn)狀…............………………2</p><p>  第二章 研究對象及方法…............…………….3</p><p>

3、  2.1老年高血壓的特點.................………………4</p><p>  2.2 其他特點.....…....................……………...5</p><p>  第三章 研究結(jié)果….......................………...…...6</p><p>  3.1西藥治療老年高血壓................

4、........……….7</p><p>  3.2 中醫(yī)認為高血壓的病因.........................…...8</p><p>  第四章 討論…......................................………...20</p><p>  第五章 結(jié)論…..................................

5、....………...21</p><p>  附 錄…......................................……………….22</p><p>  參考文獻……..............................……………….22</p><p>  【摘要】:高血壓分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

6、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多見于中老年人,可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甚至導致臟器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患者僅憑門診及住院治療不能長期有效地控制血壓,必須堅持終身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及運動鍛煉,以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p><p>  【關鍵詞】:高血壓,控制率,發(fā)生率,老年人</p><p>  研究背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

7、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影響并改變著人類的疾病譜和死因譜。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已構(gòu)成世界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2004年衛(wèi)生部統(tǒng)計資料表明,我國城市人口心腦血管疾病居死亡原因之首,而高血壓是其總死亡的第一危險因素。近半個世紀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上升迅速,據(jù)2002年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8%,患病人數(shù)約1.6億。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是提高高血壓病治療

8、率和控制率的關鍵,是提高生命質(zhì)量、延長壽命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對轄區(qū)居民的入戶調(diào)查登記和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的結(jié)果進行分析,指出在社區(qū)中提高居民對高血壓病的認識,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質(zhì),加強醫(yī)療機構(gòu)對高血壓病的管理和治療,可有效降低高血壓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p><p>  1.1老年高血壓的定義</p><p>  根據(jù)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高血壓防治指南[1],年齡>60

9、歲、血壓持續(xù)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壓收縮壓≥140 mm Hg(1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可定義為老年高血壓。若收縮壓≥140 mm Hg,舒張壓<90 mm Hg,則定義為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p><p>  1.2老年高血壓的現(xiàn)狀</p><p>  Framingham心臟研究的資料顯示,隨著年齡增長,高血壓的患病率和血壓

10、升高幅度增加,接受降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舒張壓控制率下降。在年齡<60歲的人群中,27%的人患有高血壓,其中20%為2級高血壓。在80歲左右的人群中,75%患有高血壓,其中60%為2級高血壓。在年齡≥80歲的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90%以上,在年齡<60歲、60~79歲和≥80歲的人群中,血壓控制正常率分別為38%、28%和23%[2]。據(jù)2002年衛(wèi)生部組織的全國居民27萬人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資料顯示,我國≥60歲老年人

11、群高血壓的患病率為49%。即約每2位老年人中就有1例高血壓,而我國僅32.2%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接受治療,控制率僅為7.6%。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壓流行病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參數(shù)。盡管許多試驗結(jié)果顯示,老年人高血壓能從降壓治療中獲益,但其治療率及控制率均較低。</p><p>  研究對象及方法:調(diào)查方法將入戶調(diào)查、健康體檢和問卷相結(jié)合,內(nèi)容包括測量血壓,詢問病史、對高血壓認知狀況、服藥情況、常規(guī)體檢項目

12、。診斷標準  高血壓的診斷以《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為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的診斷標準;高血壓知曉的定義為調(diào)查對象知道自己診斷為高血壓;控制的定義為通過采取降壓措施使收縮壓<140mmHg, 舒張壓<90mmHg。 材料收集 入戶調(diào)查7000人,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922例 ,按高血壓病管理流程對轄區(qū)所有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級管理、隨訪。在對個村范圍內(nèi)發(fā)放對高血壓病的知曉和治療情況的調(diào)

13、查問卷972份,治療前知道自己患高血壓病的655人,知曉率為70%;患高血壓病且使用藥物治療的600人,治療率為95%。</p><p>  2.1 老年高血壓病的特點</p><p>  2.1.1據(jù)老齡人群的收縮期高血壓項目研究調(diào)查,我國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0.24%,證實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較舒張期高血壓,或收縮和舒張雙期高血壓對心腦血管病具有更大的危險性。每年導致的心血管病病死

14、率為15.2%,腦卒中病死率為6.9%,心臟病病死率為8.0%,并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已引起國際和國內(nèi)臨床醫(yī)務工作者的廣泛重視。</p><p>  2.1.2藥物的敏感性改變 血壓波動大,老年人血管壓力感受器不敏感,血壓調(diào)節(jié)功能減退;但老年人藥物代謝慢,且多伴腎小動脈硬化和纖維化,腎小球濾過率減低,從而影響腎對藥物的清除作用。同時,老年人動脈壁硬度增加,順應性下降,造成晝夜、季

15、節(jié)和體位變化時血壓波動較大,收縮壓尤其明顯。另外,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激素包括血漿腎素、血管緊張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下降,β受體敏感性也降低,通過神經(jīng)體液機制調(diào)節(jié)有效血容量的能力差,容易發(fā)生低血容量性低血壓。因此,在老年高血壓的治療中應強調(diào)平穩(wěn)降壓。</p><p>  2.1.3 脈壓大 老年高血壓患者另一個特點是脈壓大。老年人主動脈和彈性動脈中膜的彈性纖維減少,膠原纖維含量增多,加上鈣質(zhì)沉著,內(nèi)膜纖維斑塊形成,

16、使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積下降,動脈硬化,彈性減低。脈壓值是反映大動脈硬化程度的一個有力指標。動脈擴張性和順應性下降是高血壓大動脈損害的普遍特征,與高血壓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聯(lián)系。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脈壓增大與腦卒中、心肌梗死及腎損害的發(fā)生密切相關。</p><p>  2.1.4 并發(fā)癥多 老年人常有多種疾病同時存在,靶器官損害明顯,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肝腎功能減退以及其他慢性病,靶器官損害發(fā)生率高是老年

17、高血壓的最大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和高血壓同時對靶器官造成損傷,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種代謝異常,如血脂異常,糖尿病患病比例高,損傷的靶器官多,損傷程度重。美國高血壓全國聯(lián)合委員會發(fā)表的美國高血壓指南強調(diào),降壓與靶器官保護并重,是高血壓治療的核心,二者必須兼顧。有報道在223例65歲以上老年人中,根據(jù)WHO/ISH高血壓指南危險分層標準,56%為中危患者,29%為高危患者,15%為極高危患者,其中左室肥厚發(fā)生率56%,中危患者發(fā)生率48

18、%,高危和極高?;颊吒?2%。</p><p><b>  2.2其他特點 </b></p><p>  白大衣性高血壓,所謂白大衣高血壓(WCH)和診室高血壓基本類似,就是在診室環(huán)境下或在醫(yī)生測血壓時血壓升高,但回到自己家中自己測血壓或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由病人自身攜帶著測血壓裝置,無醫(yī)務人員在場)時血壓正常。這是病人見到穿白大衣大夫后精神緊張,血液中就會出現(xiàn)使心

19、跳加快的兒茶酚胺,同時也使某些血管收縮,增加外周阻力,從而導致血壓上升。過去認為這種“白大衣高血壓”僅精神緊張,本人血壓尚屬正常?,F(xiàn)在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白大衣高血壓”可能是處于正常血壓與明顯持續(xù)性高血壓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tài)。</p><p>  假性高血壓,高血壓病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wǎng)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zhì)性改

20、變。肱動脈血管壁的增厚硬化,需要較高的氣囊壓力才能阻斷血流,所以間接測壓常獲得較高的血壓讀數(shù),甚至比直接測壓法血壓高出30 毫米汞柱以上。我們把這種血壓升高叫假性高血壓。假性高血壓的患者由于臟器的血管也有動脈硬化,因此常伴有臟器供血不足,同時其舒張壓也不很高,不易耐受降壓治療,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時可能會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因此這類患者在未確診前不宜貿(mào)然進行降壓治療。確診后應同時對動脈硬化和臟器供血不足進行治療,消除動脈硬化的易患因素,逆轉(zhuǎn)

21、動脈硬化從而保護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p><p>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患者在降壓治療中由平臥位改為直立位而出現(xiàn)頭暈眼花時,有直立位低血壓的表現(xiàn),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服降壓藥期間活動應緩慢。</p><p>  餐后低血壓,餐后低血壓(PPH)是指老年人進食后所引起的低血壓,即餐后2h內(nèi)收縮壓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其機制是因為機體進食時迷走神經(jīng)興奮,胃、腸、胰等內(nèi)臟組織

22、血流量增加,而其它部位血流量相對減少,當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未相應增加時,就產(chǎn)生PPH。</p><p>  老老年高血壓,是指年齡>80歲的老年人群中,血壓持續(xù)或三次非同日血壓測量值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老老年高血壓的降壓標準有所不同,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收縮壓降至目標水平為150mmHg,以免脈壓增寬,并在不影響脈壓的情況下,爭取盡可能降到140mmHg,而舒張壓

23、降至70mmHg 為宜。</p><p>  老年高血壓臨床診治過程中還具有癥狀不典型、對降壓藥物的治療反應不均一,隨季節(jié)變動大以及治療順從率、控制率低等特點。</p><p>  研究結(jié)果 :轄區(qū)常住居民18201人,男9726人,女8475人;高血壓患病數(shù)1342例,患病率為10.42%,其中男712例,女630例,男:女為1:1.07,通過χ2檢驗,P>0.05,男女患病率

24、之間差異無顯著性。高血壓病在各年齡組分布情況:30~39歲共23例占總患病的1.71%,40~49歲共119例占總患病的8.87%,50~59歲共290例占總患病的21.61%,60歲以上患病率最高,占全部高血壓病的67.81%。高血壓患者分級管理狀況:Ⅰ級1060例(79%),Ⅱ級175例(13%),Ⅲ級107例(8%)。3 治療</p><p>  3.1 西藥治療老年高血壓</p><

25、p>  目前,西醫(yī)治療老年高血壓以西藥為主,按藥理作用,可將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西藥分為Ⅰ類利尿劑;Ⅱ類為血管緊張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鈣拮抗藥、β受體阻斷藥;Ⅲ類為肼屈嗪、咪唑啉受體激動藥、α受體阻斷藥。</p><p>  利尿藥是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可單獨治療輕度高血壓,也常與其他降壓藥合用以治療中、重度高血壓,臨床治療高血壓以噻嗪利尿藥為主。β受體阻斷藥對輕、中度高血壓有效。鈣拮抗藥能抑制細胞外ca

26、2+的內(nèi)流,能松弛平滑肌,舒張血管,使血壓下降。ACEII能使血管舒張壓下降。</p><p>  對于輕中度高血壓患者:首先選單藥治療,用I類或Ⅱ類均可。用藥后,如血壓仍>140/90mm Hg者,則二藥聯(lián)用。一般選I+Ⅱ或Ⅱ+Ⅲ,常用利尿藥以抗水鈉潴留;β受體阻斷藥與Ⅲ類藥合用,可抑制腎素釋放:ACEI可阻止利尿藥對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tǒng)(RAAS)的激活。若無效,則三聯(lián)用藥:如I+Ⅱ+Ⅲ,即利尿

27、藥+β受體阻斷藥+擴血管藥(肼屈嗪、β受體阻斷藥、鈣拮抗藥)或利尿藥+鈣拮抗藥+咪唑啉受體激動藥,或ACEI+利尿藥+鈣拮抗藥,或利尿藥+米諾地爾+β受體阻斷藥均可。現(xiàn)有抗高血壓藥長期單獨使用后常會失效,如加大劑量較易引起不良反應而難以繼續(xù)應用,所以臨床實踐中常用聯(lián)合用藥,以增強療效及減少不良反應。臨床根據(jù)個體化原則選擇西藥,方可發(fā)揮其降壓作用較強且作用迅速的優(yōu)勢。迄今為止,西藥的一些明顯缺點卻仍未得到滿意解決,如副作用較大,影響水、電

28、解質(zhì)代謝,影響血脂、血糖代謝,有的藥物長期使用還可影響性功能等。其次,有些西藥降壓過程中可導致血壓波動性改變,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存在對藥物敏感性的變化以及代謝功能的降低,一些患者常規(guī)用藥量即可使血壓下降過低,甚至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而如果減少用藥次數(shù)</p><p>  3.2 中醫(yī)認為高血壓的病因</p><p>  高血壓為西醫(yī)病名,傳統(tǒng)中醫(yī)無此病名。中醫(yī)將高血壓病歸屬于中醫(yī)頭痛、眩暈

29、或肝風等范疇。一般認為,其成因多為情志失調(diào),飲食偏嗜,久病體虛和勞欲過度致肝、脾、腎功能失調(diào),風陽、痰火上擾清空,或陰精氣血不足使腦失所養(yǎng),其本質(zhì)為本虛標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于1993年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之“中藥新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把高血壓分為肝火亢盛、陰虛陽亢、陰陽兩虛、痰濕壅盛證4型。在研制新藥及開發(fā)保健品中,該分型方法已被廣泛采用。但由于老年高血壓病病因病機復雜,老年高血壓病中醫(yī)辨證分型迄今尚未

30、統(tǒng)一。結(jié)合老年高血壓的病理生理特點,在前期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專項課題、首都科技發(fā)展基金等資助研究的基礎上,李浩將老年高血壓病分為痰瘀阻絡、陰虛陽亢和腎虛型,李浩說這解決了過去分型過于繁雜,難以推廣應用的不足,為老年高血壓病的客觀辨證及循證醫(yī)學研究奠定了基礎,但尚缺乏中醫(yī)界各家的認同。</p><p><b>  中藥治療高血壓</b></p><p>  中藥經(jīng)典方:蔡

31、傳家以天麻鉤藤飲(天麻、鉤藤、石決明、牛黃、黃芩、益母草等組成)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60粒,總有效率92%,且降壓過程平穩(wěn)、降壓幅度大。鄧樣熊等用天麻鉤藤湯加減(天麻9g、石決明24g、梔子9g、黃芩9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夜交藤9g、茯苓9g、丹參15g、川牛膝9g)治療63例。用藥兩周后顯效21例,有效42例,總有效率100%。陳康遠用六味地黃丸加味(熟地黃、澤瀉、茯苓、山藥、鉤藤、夏枯草、牡丹皮、石決明、山茱萸等)治療原發(fā)性

32、高血壓377例,顯效113例,有效245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95%。魏霞等用杞菊地黃丸加減(枸杞10g、熟地黃15g、山藥20g、牡丹皮12g、丹參3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杜仲15g,川牛膝15g,龜板12g甘草6g)治療肝火偏亢氣血上沖型高血壓,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2g,梔子12g,黃芩12g,生地黃15g,鉤藤15g,生石決明15g,川牛膝15g,杜仲12g,夜交藤30g,甘草6g)治療肝腎陰虛,下虛上實型高血

33、壓,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半夏12g,白術15g,天麻9g,遠志12g,石菖蒲9g,郁金9g,陳皮12g,竹</p><p>  自擬方:張志祥等自擬養(yǎng)陰活血湯(沙參30g、麥冬15g、知母15g、生石決明30g、益母草10g)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30例,對照組15例用腦立清,結(jié)果治療組總效率86.67%、顯效率53.33%,對照組有效率53.33%、顯效率20.0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張國倫用生地黃20g,枸杞

34、子15g,鉤藤15g,牛膝15g,益母草30g,漢防己15g,并隨證加減治療不同證型的高血壓療效很好。胡旭立等治療高血壓病常在辯證方中加入羌活、防風、秦九等祛風藥也有較好的效果。</p><p>  中成藥和單味藥:洪創(chuàng)雄用參麥注射液治療高血壓病30例,對照組用硝普鈉治療。結(jié)果治療組有效率93.3%,對照組60.0%,兩者有顯著性差異(可信度待查)。譚元生等治療高血壓病,治療組45例口服復方七芍降壓片,對照組45

35、例口服卡托普利。結(jié)果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32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93,3%,對照組顯效24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71.1%。治療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顯下降(p﹤0.01),而對照組TC、TG無明顯變化。羅偉等用葛根素治療高血壓60例,結(jié)果內(nèi)皮素的過量釋放得到控制,循環(huán)中TXA2-PG12平衡失調(diào)得以糾正。</p><p>  中藥治療高血壓的機制</p><p&g

36、t;  目前,經(jīng)藥理研究證明具有降壓作用的中藥中,具有利尿作用的如茯苓、澤瀉、桑寄生、杜仲、防己、茵陳蒿、羅布麻等;具有鈣離子阻滯作用的如當歸、川芎、紅花、赤芍、丹參、三七、前胡、肉桂、羌活、獨活、葶藶子、桑白皮、五味子、防己、茵陳蒿、海金沙等;具有B受體阻滯作用的如葛根、淫羊霍、佛手等;具有影響血管緊張素Ⅱ形成作用的如板藍根、瓜蔞、法半夏、膽南星、青木香、海風藤、山楂、紅花、何首烏、白芍、牛膝、澤瀉、海金沙、降香、木賊等;具有血管擴張

37、作用的如黃芩、鉤藤、赤芍、防己、益母草、羅布麻葉等;具有中樞性降壓作用的如遠志、酸棗仁、鉤藤、桑寄生、全蝎、地龍等。在辨證處方的基礎上應重視選擇不同類別的降壓中藥。</p><p><b>  針灸治療</b></p><p><b>  毫針刺法</b></p><p>  夏氏采用復溜,太溪,太沖、足三里四穴治療原發(fā)性

38、高血壓病50例,均行平補平瀉的手法,得氣后留針30min,每5min捻轉(zhuǎn)一次,每周三次.患者自行穴位按摩,每穴5min,每天一次.同時用行為療法:①戒煙.②減輕體重.③適度飲酒.④限制鈉鹽。⑤膳食改變.⑥體育活動.⑦消除緊張情緒.對照組僅用行為療法,觀察三個月,結(jié)果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8%和48%,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衛(wèi)彥將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40例傳統(tǒng)針刺組40例西藥組40例.治療組取人迎穴,直刺o.8~1寸,不提插,

39、以小幅度捻轉(zhuǎn)5min,不留針,每日治療一次.傳統(tǒng)針刺組取穴百會、曲池、太沖,太溪,采用平樸平瀉法,留針30min,1次/日.卡托普里利片2片(25mg),3次/日,飯前l(fā) h口服,治療均為45d.結(jié)果顯示三組的有效率分別為86.84%、66.67%和64.1%,表明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兩個對照組.張氏取雙側(cè)懸鐘穴治療高血壓病40例,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期間每隔10 min,運針l min.1次/日,10次為1療程,每次治療前

40、后均測血壓,治療期問停用其他降壓藥物,結(jié)果總有效率為92.5%.張朝暉等取</p><p><b>  電針刺法</b></p><p>  周杰芳等把高血壓實證病人40例隨機分為強電針組(21例)和中電針組(23例),針刺穴位選取雙側(cè)曲池,太沖穴,接通G6805-2多用治療儀,用連續(xù)波,70次/min的頻率.60V空載電壓.強電針組以3.7mA的電流強度進行刺激,中

41、電針組以2.7mA的電流強度刺激,持續(xù)電針20min.結(jié)果顯示強電針組電針后收縮壓明顯升高(P<0.01),舒張壓變化不明顯(P>0.05),而中電針組電針后收縮壓與舒張壓均明顯降低(P<0.01).朱宇丹等將69例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9例,對照組30例.治療組取目窗(雙).四神聰(左右)、風池(雙)、風府,接通G6805—2型電針儀,用連續(xù)波,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通電30mln,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2

42、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對照組口服珍菊降壓片或山綠茶片,每日3次,每次1—2片,觀察40天.結(jié)果:治療組中,顯效32例,有效6例,總有效率97.44%.對照組中,顯效18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93.33%.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顯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p><p><b>  艾灸療法</b></p><p>

43、  彭麗輝等以艾灸百會穴治療48例高血壓病患者,艾灸時以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灸10min,1次/日,20次為I療程,治療期間停服降壓藥物.結(jié)果:艾灸前后患者血壓有顯著性差異(P<0。05).</p><p><b>  磁極針</b></p><p>  薦氏將60例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分為磁極針組(磁極針加基礎治療)及對照組(基礎治療)各30例,基礎治療

44、為:卡托普利每次12.5mg一25mg,3次/日,連續(xù)用藥20天;磁極針組在基礎治療上同時采用“三元牌”磁極針針刺治療,取穴曲池、豐隆、太沖。穴位常規(guī)消毒,進針得氣后留針30分鐘左右, 1次/日,6次為1療程,共治療3療程,療程問休息1天.結(jié)果:磁極針組治療后患者血壓及血漿ET含量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P<0.01);對照組患者血壓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血漿BT含量治療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

45、/p><p><b>  針灸并用</b></p><p>  吳清明分別采用針刺合谷,太沖加百會穴溫針灸和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各40例,治療前后各檢測血漿內(nèi)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1次.結(jié)果: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漿ET含量均有減少,前后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差異亦無顯著性意義(P>0.05);NO含量均有增多,但治療前后及組問差異均

46、無顯著性意義(P>0.05);ET/NO比值下降明顯,治療前后差異非常顯著(P<0.01),但組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p><p><b>  針藥并用</b></p><p>  王振國等采用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高血壓各30例,治療組取穴:耳后降壓溝,曲池穴, 1次/日,7次為一療程,配合天麻鉤藤湯加減治療, 1劑/日,一周為1個療

47、程,4療程后評價療效.對照組常規(guī)服用拜新同, 1次/日,每次30rag,連續(xù)30天。結(jié)果:兩組患者降壓療效相比,治療組總有效率70%,對照組56.57%,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楊平等將7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編號,逢三的倍數(shù)者編入對照組,余編為治療組,對照組口服心痛定10mg,3次/日,療程20天.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針刺治療,取穴:主穴:風池,曲池、足三里,三陰交,隨證配穴:肝陽上亢配太沖;肝腎陰虛配太溪;

48、痰濕內(nèi)阻配豐?。?次/日,20天為1療程.結(jié)果:治療組與對照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均明顯降低(P<0.01),治療組降低血壓的幅度較對照組大(P<0.05);治療組有效率為95.6%,對照組有效率為80.0%(P<0.05).史根師將高血壓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針藥組和對照組(單服中藥).針藥組,取穴:曲池、豐隆、百會、太沖,足三里,內(nèi)服降壓方:龜板109,夜交藤109,毛冬青109,生地1 59,天冬109,桑寄<

49、/p><p><b>  穴位注射</b></p><p>  曹陽將57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采用魚腥草注射液.丹參注射液2ml交替穴位注射治療,穴取腎俞.足三里,隔日1次,治療1個月為I療程;對照組27例采用口服心痛定10mg,2—3次/日,治療1個月為I療程.兩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意義(P<0.05,

50、P<0.01);治療組收縮壓、舒張壓下降雖較對照組明顯,但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施易安采用足三里穴注射治療高血壓病40例,用藥:VBI 100mg、VBl2 0.15 mg,胎盤組織液2ml、當歸注射液2m1、ATP20mg、輔酶AS0u,雙側(cè)足三里交替使用,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閥歇3天.治療結(jié)果:經(jīng)1-3個療程治療,本組40例中治愈12例,占30%;好轉(zhuǎn)28例,占70%;總有效率100%.楊佃會

51、將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60例隨機分為穴注組和肌注組各30例,穴注組取曲池穴(單側(cè))緩緩注入利血平0.5mg,肌注組肌注利血平1 mg。結(jié)果穴注組即時降壓效應從注射后5分鐘開始至少能維持235分鐘,而肌注組即時降壓效應從注射后30分鐘開始至少能維持210分鐘,說明穴注組的印</p><p><b>  鼻針療法</b></p><p>  豐小鵬采用鼻針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

52、27例,取高血壓上點(在兩眉之間,即印堂穴)和高血壓下點(在鼻尖的稍下方),鼻針一般要求以15—20度角向下斜刺,唯高血壓上、下點向上斜刺.針刺深度1—2分,以不刺到軟骨為度,每隔i0分鐘捻轉(zhuǎn)1次,留針30分鐘.1次/日,10天為1療程.針刺前休息15分鐘,針刺前和起針后分別測量血壓.結(jié)果顯示總有效率為92.6%,同時,頭暈、頭痛、耳鳴、心悸、失眠等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減輕甚至消失.</p><p><b&g

53、t;  頭針療法</b></p><p>  李振爽運用頭針治療老年高血壓病30例,取百會穴,用2寸毫針刺入穴內(nèi)1.5寸,捻轉(zhuǎn)200次/min,持續(xù)3min后靜留5min.用同樣方法再運針2次后起針.治療前或治療2d后停用降壓藥.10d后評定結(jié)果,總有效率為93.3%.</p><p>  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的優(yōu)勢</p><p> ?、?癥狀改善明顯,②.

54、保護靶器官,③.與西藥合用減除副作用,④.降壓平穩(wěn)和緩,⑤.非藥物治療降壓有效。</p><p>  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的不足</p><p>  治療作用緩慢,對急性高血壓的治療不能盡如人意。中醫(yī)辨證分型尚不統(tǒng)一,在病例選擇和療效標準方面也欠規(guī)范,因而影響了結(jié)果的可比性和可信性;臨床研究絕大部分樣本較小,缺乏大規(guī)模、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及長期隨訪研究;中醫(yī)藥抗高血壓的機理研究還比較薄弱

55、,如降壓的穩(wěn)定性、可重復性欠理想;在實驗研究中制劑、劑量、給藥途徑、動物品種等與臨床存在距離,相當一部分中成藥有效成分不明確,質(zhì)控難度大。</p><p>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老年高血壓</p><p>  黃邦云將180例患者在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戒煙戒酒及對癥治療基礎上,采用卡托普利治療12.5mg,3次/日,4周為1療程。此后調(diào)整為12.5mg,2次/日,8周為1療程。同時采用中醫(yī)辨證

56、方法自擬藥方治療,珍珠母309,熟地黃15g,枸杞子15g,丹參15g,茯苓10g,車前子10g,生山楂10g。眩暈頭痛加天麻10g,夏枯草10g;失眠加棗仁10g,交藤10g;頭痛加川芎10g;心急氣短加黨參15g,黃芪15g;陰虛明顯加龜板15g。煎熬2次,早晚各1次,3周為l療程,治療4個療程。180例患者血壓控制效果顯效者141例,有效者32例,無效者7例,有效率為96.1%(173/180)。潘斌將50例患者按照年齡、性別、血

57、壓類型匹配的原則分為兩組,每組25例,分別接受兩種治療方法。對照組:先給予卡托普利25mg,3次/d。治療4周后將卡托普利用量降至12.5mg,2次/日,12周為1個療程;治療組:予卡托普利25mg,3次/d進行治療,4周后將卡托普利用量降至12.5mg,2次/d,同時加用自配的中藥制劑進行治療,中藥制劑配方為:珍珠母30g,生龍骨20g,山萸肉15g,生牡蠣20g,水蛭</p><p>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老年高

58、血壓的優(yōu)勢及不足</p><p>  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優(yōu)勢在于:發(fā)揮中醫(yī)治病求本,改善癥狀,減少并發(fā)癥,減少西藥用量,降低副作用等積極作用,克服中藥降壓效果慢、幅度小等不足,取西藥降壓迅速,控制緊急病情之優(yōu)勢。但是, 當前盡管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案治療老年高血壓病已有部分報道,但絕大部分尚停留在專家個人的經(jīng)驗和各自單位的臨床觀察,缺乏多中心、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其療效的客觀性難以確定。另外,由于中藥成分和炮制方法

59、的復雜性,聯(lián)合西藥治療后,療效機制更加難以明確,成為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案治療老年高血壓病進一步推廣應用的瓶頸。</p><p>  討論:高血壓病常見多發(fā),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關調(diào)查資料顯示,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成年人高血壓人數(shù)由1960年的3000萬增加到1980年的5900萬,1991年又上升到9400萬,并仍有上升勢態(tài)。因此,定期進行高血壓的調(diào)查非常重要,它可以為政府制定高血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可

60、靠的信息和科學依據(jù)。本次調(diào)查顯示,我院所轄社區(qū)高血壓病以50~59歲和60歲以上兩個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占調(diào)查比例的21.61%和69.81%,并且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轄區(qū)居民高血壓患病率與國內(nèi)及其他大城市相比相對較低,患病率為12.42%。高血壓的知曉率為78%,明顯高于全國普查的30%,筆者認為這些與社區(qū)日益增多的健康教育、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綜合管理工作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治管理力度加大有關。我們在轄區(qū)充分宣傳良好的衛(wèi)生政策,如隨訪、發(fā)放宣

61、傳單、板報宣傳欄,大力開展健康宣傳,提高轄區(qū)居民高血壓病的知曉率;成立高血壓咨詢宣教中心,倡導科學的生活方式,加強高血壓高危人群的監(jiān)管;定期為轄區(qū)民眾體檢、堅持門診病人測血壓制度,對高血壓患者分級管理,建立隨訪追蹤機制,對高血壓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截止到200</p><p>  結(jié)論:并不是所有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都需要藥物治療,對于高血壓情況不嚴重,不合并任何其他疾病的患者來說,運用非藥物療法完全可以控

62、制,其方法為:1、控制體重,2、適當運動,3、合理膳食,4、思想放松,5、清淡少鹽,6、戒煙少酒,7、補鉀補鈣,情緒樂觀。對于需要藥物治療的高血壓的患者,治療過程中也要堅持非藥物治療。老年高血壓治療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控制血壓水平,更在于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這與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與治療特別強調(diào)整體觀念、綜合辨證、多環(huán)節(jié)調(diào)節(jié)的理念相吻合。依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進展,遵循循證醫(yī)學最佳研究證據(jù),選擇最佳西藥降壓治療方案,并充分考慮老年

63、高血壓的發(fā)病特點,結(jié)合中醫(yī)辨證施治理論,實現(xiàn)辨病與辨證相結(jié)合的治療模式,以尋求最佳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方案,是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的總體發(fā)展趨勢。</p><p><b>  參考文獻</b></p><p>  蔡傳家,解連庚.天麻鉤藤飲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60例臨床研究中國醫(yī)藥情報,</p><p>  鄧樣雄,黃榮璋.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高血壓病6

64、3例吉林中醫(yī)藥,2004,陳康遠.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原發(fā)性高恤壓337例療效觀察新中醫(yī),2003,35</p><p>  魏霞,穆廣梅.高血壓辯證體會中國醫(yī)藥報,2005,19</p><p>  高允珊.石決牡蠣湯治療高血壓病60例臨床觀察湖南中醫(yī)雜志,2005,21</p><p>  張治樣,封建濤,馬宏秀.養(yǎng)陰活血湯治療高血壓病30例臨床觀察?,F(xiàn)代中醫(yī)藥,

65、2004</p><p>  張國倫,唐東明,林路.張國倫治療高血壓病經(jīng)驗山東中醫(yī)雜志,2004,23</p><p>  胡旭立,張智明.試論祛風藥在治療高血聰病中的應用。陜西中醫(yī),2005,25</p><p>  洪創(chuàng)維.參麥注射液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p><p>  譚元生,鄭圣明,譚超。復方七

66、芍降壓片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及機理研究中成藥,2004,26</p><p>  羅偉,李保東,揚瑞華,等.葛根索對高血壓病患者血漿內(nèi)皮索及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2含量的影響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6</p><p>  夏勇江.針刺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觀察.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6,22</p><p>  衛(wèi)彥,孫忠人,寇吉友等.針刺人迎穴治療高血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