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析親子游戲的類型對0~3歲幼兒的影響</p><p>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地加快,許多父母都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人生開始的頭三年,正是孩子各方面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與敏感期。隨著孩子與父母之間各種問題的出現(xiàn),家長逐漸意識到親子關系在幼發(fā)展中的影響和作用。而親子游戲作為親子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內容,成為家長和教師們的重點研究對象。</p><p&g
2、t; 關鍵詞:親子游戲;游戲類型;影響</p><p> 隨著教育的國際化,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也傳入了中國、豐富了國內的親子教育內容,親子游戲的類型也開始豐富多樣。蒙氏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育、妙事多音樂課程、感統(tǒng)課程等許多不同的教育課程,分別有著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內容,也對幼兒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影響。那么蒙氏課程、奧爾夫課程、感統(tǒng)課程、這些課程的教育內容是怎樣的?對幼兒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呢?妙事多音樂課程和
3、奧爾夫音樂課程又有著怎樣的區(qū)別呢?就這些問題,我的個人觀點如下。</p><p> 一、蒙氏課程在生活中對孩子的教育</p><p> 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jīng)歷所創(chuàng)造的。其教學法的精髓在于培養(yǎng)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里,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jù)兒童成長發(fā)展敏感期所創(chuàng)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
4、旨在通過這些教具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蒙臺梭利教學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shù)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內容。孩子通過自我重復操作蒙氏教具創(chuàng)新建構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p><p> 蒙氏課程對環(huán)境的要求很高,它的環(huán)境是安靜的,有準的環(huán)境。這樣的環(huán)境以培養(yǎng)孩子安靜的氣質,獨立完成工作的態(tài)度和能力。尤其是蒙氏的生活課程,他對即將上幼兒園的且缺乏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小朋友有很明
5、顯的教育作用。蒙氏的生活課程主要是對幼兒生活禮儀更方面的教育,包括禮貌地待人接物、文明用餐、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態(tài)度、如何遞交物品、將用過的物品放回原位、穿脫衣服、養(yǎng)成良好地生活衛(wèi)生習慣和愛護環(huán)境等。</p><p> 例如:生活游戲活動:舀珠子活動目標:1)培養(yǎng)幼兒正確使用勺; 2)鍛煉幼兒拿東西的平衡能力;</p><p> 適用年齡:2歲半以上活動準備:托盤一
6、個、 小碗兩個、 勺一個 、珠子若干 活動延伸:豆子、米 、玻璃球 、平均分配舀 一分三活動過程:</p><p> 在上這堂課前,老師會先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走蒙氏線,用一放松心情,從鬧的情緒中過渡到安靜的情境中;</p><p> 教師請家長帶著孩子一次做好;</p><p> 接著老師示范如何正確的工作和工作時的準備步驟,先去工作毯,正確地鋪工作毯(抹
7、一抹、壓一壓);</p><p> 取工作材料,一一的介紹教具,介紹如何正確的是用勺子工作。</p><p> 工作結束后,收拾工作材料和工作毯。(每一步的步驟清晰,言語簡練,沒有多余話語,并且每次取材料時都要對提供材料的老師說謝謝)</p><p> 老師請家長帶著寶寶一起取工作材料,按照老師之前示范的步驟,開始工作。工作由幼兒自己完成,老師和家長更多的只是
8、從旁協(xié)助與指導。(這也正是蒙氏教育理念的特點:以孩子為中心,老師或家長只是環(huán)境的準備者)</p><p> 工作結束時,教師帶領家長和幼兒玩會動態(tài)游戲《找豆子》。將裝有各種豆子的瓶子放在蒙氏線圍成的圓圈里,幼兒跟隨教師隨音樂一起走在蒙氏線上。依據(jù)教師指令很快的找出教師所指的豆子。</p><p> 休息一會后,復習剛剛學過的內容,并擴展游戲內容,將珠子換成豆子或米,請幼兒完成。<
9、/p><p> 錯誤控制:不要把豆子掉在外面。</p><p> 丁一凡三周歲了,今年下半年就要進入幼兒園了,可是他到現(xiàn)在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吃飯還要媽媽喂,不會使用勺子吃飯;大小便不會主動開口說,也要媽媽詢問;并且對于玩過的玩具還會四處亂扔,不會幫著媽媽一起整理;還會搶小朋友的玩具等。他媽媽很焦急,后來他帶著丁一凡過來上蒙氏的生活課,就明顯好多了。</p><
10、;p> 記得當時他在上這項活動課時由于一凡不太會使用勺子,只會抓,導致每次把珠子一個只碗舀到到另一只碗里的時候,珠子都會灑出來,看著其他小朋友做的好,他也會著急。在多次努力改正不行的情況下,這時老師提醒媽媽可以提醒他剛剛老師是怎樣正確的拿勺子的,幫助他一起回憶。在能正確使用勺子時,再讓他繼續(xù)自己的工作。也正是通過上蒙氏課程一凡寶寶學會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課后當老師問及一凡在家里的表現(xiàn)的時候,他媽媽還很開心的說過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自己
11、吃飯了,大小便也會喊媽媽了,有時候還會幫著她一起收拾玩具,甚至是自己收拾。一凡的進步也讓他媽媽感覺很欣慰。</p><p>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特點 是以兒童為主,為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yōu)橹行?,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教師與家長在提供充分的教具的情況下,把握孩子敏感期的學習和蒙氏教學法的精髓,從各個角度,尤其是感覺教育的各方面來促進幼兒智力、能力的發(fā)展,并通過每次的工作培養(yǎng)幼兒的禮儀。</p
12、><p>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快樂</p><p>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聯(lián)邦德國著名音樂家卡爾·奧爾夫( carl · orff1895 — 1982 )所創(chuàng)建。這是一個獨創(chuàng)的音樂教育體系。它賦予音樂教育以全新的反傳統(tǒng)的觀念和方法,同時,奧爾夫音樂教育是歡快的,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打擊樂器不在局限于傳統(tǒng)的音樂器材演奏模式,音樂器材也有了
13、極大的擴展,這里所指打擊樂器包括兩種,既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沙球,三角鐵,雙向筒,手鼓,魚蛙等;及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音條樂器(鐘琴,鋼板琴,木琴等),定音鼓等。</p><p> 奧爾夫樂器具有簡單易奏的特點,以五聲音階為主通常是為主旋律伴奏。將幾個音按固定節(jié)奏型組成“固定音型”反復使用于全曲,是奧爾夫樂器伴奏中常用的方式。不僅如此,在奧爾音樂課堂中,教師將歌唱、律動、美術、樂器演奏、游戲等完美的結合
14、在了一起,不僅使幼兒在課堂中輕松愉快,而且還有效地鍛煉了幼兒的歌曲識譜,歌曲的節(jié)奏感,對音感的訓練,對音樂的欣賞,樂器合奏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在歡快的音樂氛圍中促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鼓勵孩子結交新的伙伴,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p><p> 下面介紹一例奧爾夫親子活動課程的教案:</p><p> 活動名稱:《快樂奧爾夫 — 馬兒來了》 </p>&
15、lt;p><b> 活動目標: </b></p><p> 1.鼓勵幼兒大聲開口朗誦歌謠,使幼兒會說兒歌,并簡單跟唱;</p><p> 2.初步感受速度和力度,養(yǎng)成認真聽音樂的習慣;</p><p> 3.熟悉新音樂《馬兒來了》,通過圖片初步認識馬的樣子。在眾多動物中能正確指出馬在哪里;</p><p>
16、 4.學習新律動了解馬兒跑時要拉韁繩,并學會拍手打節(jié)奏;</p><p> 3.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培養(yǎng)固定拍感;</p><p> 4.學習并演奏樂器碰鈴,培養(yǎng)幼兒音樂感知力; </p><p> 5.注意力、反應力、控制力、身體協(xié)調以及合作等能力訓練和培養(yǎng)。 </p><p> 活動準備:小動物手偶 、呼啦圈 、馬兒圖片、其他動
17、物圖片、 碰鈴 </p><p> 音樂準備:《小火車》《say hello》《馬兒來了》《小星星》《夢之旅搖籃曲》 馬的教具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點名和熱身游戲</p><p> 1. 熱身集體舞:《小火車》 </p><p> 組織幼兒和家長一個接一個的拉成對,播放音樂《小火車》,老師邊唱歌詞,跟著歌詞做律動; </p>
18、<p> 音樂結束時,隨著老師一起做拉汽笛的動作。</p><p><b> 2. 點名游戲:</b></p><p> 請家長圍成圈帶著寶寶一起做好,教師坐在前面,對著寶寶邊拍手邊唱點名歌謠:</p><p> 教師:拍拍小手 點點頭 你的名字叫什么?</p><p> 寶寶:我的名字叫x
19、x。</p><p> 教師:x x歡迎你,我們都很喜歡你!</p><p> (對于還不會說話或害羞不愿說話的寶寶,家長可代替寶寶說,并向其體小朋友揮揮手)</p><p><b> 2)認識彼此 </b></p><p> 請寶寶上臺一一與小動物擁抱問好,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p><p&g
20、t;<b> (二)動態(tài)游戲:</b></p><p> 1.聽音樂《馬兒來了》</p><p> 1)播放音樂《馬兒來了》,教師請幼兒認真聆聽音樂;</p><p> 2)聽馬叫聲:引題聽誰來了?(放音響,馬的叫聲)</p><p> 3)教師拿出教具演示,并念歌詞2遍;</p><p&g
21、t; 4)介紹馬:你們說馬兒最喜歡吃什么呀?</p><p> 小朋友聽,老師邊聽邊演示教具馬;</p><p> 5)學馬蹄聲:聽完一遍后,問小朋友,你們聽過馬蹄聲嗎?馬跑步時的聲音。有誰來學學?小朋友學了之后,老師再示范,再一起學;</p><p> 6)教師請幼兒和家長一起隨音樂律動起來。先學馬兒跑的樣子,馬兒跳的樣子;</p><
22、p> 歌詞:馬兒來了 馬兒來了</p><p> 馬兒會跑 馬兒會跳</p><p> 弟弟看見了 拍手哈哈笑</p><p> 2. 樂器演奏:《小星星》</p><p> 1)出示樂器碰鈴,教師演奏,幼兒仔細聆聽聲音;</p><p> 2)幼兒到老師前有次序的拿樂器,并說出樂
23、器的名字;</p><p>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p><p> 4)放音樂《小星星》,用碰鈴為音樂伴奏;</p><p> 節(jié)奏:X X X X / X X X -</p><p> 5)鼓勵幼兒邊伴奏邊跟唱歌曲;</p><p><b> 6)歌詞:</b>
24、</p><p> 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p><p> 掛在天上放光明,就像許多小眼睛</p><p> 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p><p> (三)結束部分:放松音樂游戲《夢之旅搖籃曲》</p><p> 1. 放音樂《夢之旅搖籃曲》,教師帶著寶寶做伸展和放松律動。</p&g
25、t;<p> 2. 寶寶坐在家長腿上,或選擇任意自己覺得最放松的姿勢,跟音樂搖擺</p><p> 提示寶寶閉上眼睛休息。</p><p> 3. 復習回顧全課,并向家長總結和點撥全課教學目標。</p><p> 4. 唱再見歌下課(拿小貓瞇手偶) ,并一一與寶寶擁抱告別。</p><p> Let’s sing by
26、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p><p>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p><p>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p><p> Let’s
27、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p><p> 二妞是一個38個月活潑可愛的寶寶,和媽媽的感情很好,卻對爸爸這個形象沒什么概念。因為她爸爸是一名船員,常年不在家,和爸爸之間很疏離。記得有次中午她爸爸來接她回家,她看見爸爸時沒有小孩子的興奮與高興的心情,反而是在她爸爸說“二妞,爸爸來接你回家了?!睍r低下了頭,讓爸爸牽著回家,甚至都沒叫一句爸爸。而
28、在上了奧爾夫親子音樂課后,總能聽到二妞對她爸爸說:“爸爸,我們回去后再一起玩一遍好嗎?”或者是“爸爸,我們回去拉著媽媽一起跳好嗎?”</p><p> 奧爾夫音樂課就是在這樣輕松歡快的環(huán)境中促進親子關系,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社會交往能力和音樂的感知、欣賞和表達的能力。它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有即興性、參與性、自然性、民族性、大眾性等特點。從音樂的角度綜合性的鍛煉幼兒,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能力。</p>
29、<p> 三、感覺統(tǒng)和課程對幼兒的幫助</p><p> 感覺統(tǒng)合課程始于美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麗絲博士認為:人腦像一部感覺處理器,對外界事物的感覺,主要來自于感覺印象。兒童在這一階段經(jīng)常動個不停,忙于尋找各種感覺刺激,很少用大腦去思考問題,這感覺運動發(fā)展期。感覺運動的經(jīng)驗,對日后讀書、寫字等認知學習、穩(wěn)定的情緒管理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將有極大的幫助。</p><p>
30、 當今社會由于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嬌寵溺愛造成的操作能力的欠缺;生活空間小而造成的運動和集體運動量的不足;過早使用學步車造成的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兒右腦感覺刺激足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或大或小的造成孩子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身體協(xié)調能力不佳、不會穿衣、上廁所還不會自己清理、甚至是自閉等問題。</p><p> 感覺統(tǒng)合課程則是針對訓練孩子的感覺包括聽知覺、前庭平衡覺、本體感覺、觸覺和視知覺的訓
31、練,來改善這些問題。下面介紹一組感覺統(tǒng)合的小游戲,主要是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認知能力、增強本體感等的訓練。</p><p><b> 游戲一:分糖果</b></p><p> 游戲目的:鍛煉孩子精細動作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認知和分辨能力。</p><p> 游戲準備:孩子喜歡吃的糖果若干、與糖果大小相似的珠子或球若干、空瓶子一個</p&
32、gt;<p> 游戲過程:將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個盤里,鼓勵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區(qū)分出來,將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來放入空瓶子里。挑完后蓋上瓶蓋,搖晃瓶子。讓孩子傾聽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p><p><b> 游戲二:小兔拔蘿卜</b></p><p><b> 活動目標:</b></p><p>
33、 1、訓練幼兒向目的地雙腳跳;</p><p> 2、增強幼兒的靈活性。</p><p> 活動準備:蘿卜6個、小兔頭飾6個。</p><p> 游戲規(guī)則:幼兒從起點線小兔跳到蘿卜地拔一個蘿卜后往回跳,先到終點的為勝。</p><p> 注意事項:活動過程中,要先做熱身運動,注意活動的安全性。</p><p>
34、 在上這堂課的孩子中,寧萌是我記憶深刻的孩子。他除了每周過來上早教課外,周一到周五就在我們園的托班里,相對于其他孩子我對他就很熟悉了。他3周歲了多了,但是他的大肌肉運動發(fā)展的不好,不會跳,也不太會跑。平日里老師就會讓他玩排球,或讓他坐在羊角球上練習跳,有時是讓他踩腳踏車。并然他家長平日在家里多帶他出去跑跑跳跳,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這些方面的訓練,寧萌的大肌肉運動有了明顯的改善,最明顯的是每日的晨間操,跳躍的時候不再只是看到他站在那里了。<
35、;/p><p> 感覺統(tǒng)合課程的訓練教具有多種,不單單只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看到的平衡木、觸覺球、踩踏石那些感統(tǒng)教具,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可以作為我們進行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教具,如:水、吹風機、手機等。</p><p> 感覺統(tǒng)合親子游戲,不僅能幫助家長正確的認識孩子的問題,也能在一起活動中促進彼此感情的交流,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p><p> 四、妙事多音樂課的早期
36、教育影響</p><p> 妙事多音樂始創(chuàng)于美國的“妙事多音樂花園”是一套以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理念及教法為基礎的幼兒全人發(fā)展音樂教學法。</p><p> “妙事多音樂花園”最早由著名的音樂教育家,羅納.格博士于上世紀的70年代開創(chuàng)的。1980 年海格博士與著名的蒙臺梭利教育專家奧黛莉.利克女士一起開始創(chuàng)作完成了這一套適合出生嬰兒到9歲兒童音樂課程和教材,如今這套音樂教學法及課程、教材在
37、全世界以多種語言在許多國家的幼兒教學中實施和運用。</p><p> 妙事多和奧爾夫雖同樣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但是妙事多針對的孩子年齡更小,教育也主要是歌唱與律動相結合的形式。同時它也融合了奧爾夫、柯達伊、達克羅茲、戈登等教學法精華,是一門集合眾家之長的音樂教育課程。</p><p> 下面介紹一個妙事多音樂教案:</p><p><b> 活動名
38、稱:洗手歌</b></p><p><b> 活動目標:</b></p><p> 在音樂中體會快樂的情緒;</p><p> 鍛煉自信心,勇于表現(xiàn)自己;</p><p> 在歡快的音樂活動中學會正確的洗手方式。</p><p> 活動準備:《莎啦啦》《跳起來》《洗手歌》《睡
39、呀寶寶睡》各種動物聲音的音樂磁帶、有關眼睛的圖片</p><p><b> 活動過程:</b></p><p><b> 熱身活動</b></p><p> 聽音樂《莎啦啦》,家長拉著寶寶一起,隨音樂律動身體,熟悉環(huán)境</p><p><b> 點名游戲:</b><
40、;/p><p> 1)唱《say hello》歌,老師坐在前面,小朋友們坐成半圓。拿手偶問好,唱歌: </p><p> Say say say hello,say hello to x x</p><p> Say say say hello,say hello to x x</p><p> Hello x x,很高興認識你!<
41、/p><p> 目的:逐一認識幼兒,用歡快的歌曲使幼兒感覺親切而不排斥。</p><p> 動態(tài)音樂游戲《跳起來》</p><p> 教師請家長一起將寶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隨著教師一起做動作,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如何做動作;</p><p> 教師清唱音樂《跳起來》,剛開始可先放慢速度,待家長熟悉動作后可加快歌唱速度;</p>
42、<p> 請配課老師播放音樂《跳起來》,一起隨音樂做律動;</p><p> 對于可以站立行走的寶寶,家長可站起來牽著他們跳。</p><p> 靜態(tài)游戲《睡呀寶寶睡》</p><p> 關掉燈光,播放音樂《睡呀寶寶睡》,讓幼兒躺進家長的懷中,放松。家長搖晃幼兒,知道音樂停止。</p><p><b> 休息時間
43、</b></p><p><b> 動態(tài)游戲《彩虹傘》</b></p><p> 1.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提醒幼兒和家長開始上課了;</p><p> 2.播放《小星星》,讓幼兒坐進彩虹傘中,家長和老師一起拉動彩虹傘,轉圈或將彩虹傘合起;</p><p> ?。ㄆ撸╈o態(tài)游戲:聽聲音</p>
44、<p> 教師播放有各種動物叫聲的磁帶,提醒幼兒仔細聽,問他們聽到了哪些小動物的聲音,并鼓勵他們大膽的表現(xiàn)小動物的動作。</p><p><b> ?。ò耍┙Y束部分</b></p><p> 一起唱再見歌,和幼兒一一說再見。</p><p> 可欣就是一個因上妙事多音樂課而受益的孩子。她是一個喜歡唱歌跳舞而又靦腆的孩子,每次來園
45、里一聽到音樂就會很開心的跟在起舞,但是卻跟不上節(jié)奏,也無法合拍,唱歌聲音也極小,不好意思大聲唱??墒请S著妙事多音樂的不斷學習,她漸漸的也就敢表現(xiàn)自己,大膽歌唱了,律動也能合上拍子了,甚至是其他小朋友做不好的扭腰動作她卻能做的很好。</p><p> 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親子教育又是幼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親子活動在孩子的發(fā)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親子活動是爸爸媽媽與孩子的零距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淺談幼兒民間游戲的創(chuàng)編-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淺談幼兒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3
- 淺談幼兒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 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淺談幼兒音樂教育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0-3歲嬰幼兒的保育和教育考試資料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幼兒音樂教育方法的探究
-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 電大_學前教育_畢業(yè)論文
-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6
- 學前教育大專畢業(yè)論文
- 專升本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