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b></p><p><b> 課程設計報告書</b></p><p><b> 題目: 產生正弦波</b></p><p><b> 姓名:</b></p><p><b> 班級:&
2、lt;/b></p><p><b> 指導教師: </b></p><p> 設計時間:2012年5月</p><p><b> 目 錄</b></p><p><b> 1.引言</b></p><p> 1.1.背景和編寫目
3、的</p><p> 1.2.術語與縮寫</p><p><b> 2系統(tǒng)組成</b></p><p> 3.硬件電路設計…………………………………………………………………………….</p><p> 3.1 8259A模塊:…………………………………………………………….</p>
4、<p> 3.2 DAC0832模塊…………………………………………………………..</p><p> 3.3 8086CPU模塊…………………………………………………………..</p><p> 3.4 8253模塊………………………………………………………………..</p><p> 4 軟件編程………………………………
5、…………………………………………………..</p><p> 4.1 源程序設計及程序代碼………………………………………………………</p><p> 4.2 正弦波波產生的框圖…………………………………………………….. ….</p><p> 5.系統(tǒng)調試……………………………………………………………………………………</p>
6、<p> 6.設計日程……………………………………………………………………………………</p><p> 7.課程設計體會…………………………………………………………………………….</p><p> 8.參考文獻…………………………………………………………………………………..</p><p> 9附錄.....................
7、......................................................................................</p><p> 總電路圖………………………………………………………………………………. …..</p><p><b> 1、引言</b></p><p> 1.1
8、背景和編寫目的</p><p>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是一門很有趣的課程,任何一個計算機系統(tǒng)都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學習計算機原理是要涉及到整體的每一部分。討論某一部分原理時又要涉及到其它部分的工作原理。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在短時間內較深入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而且也很難孤立地理解某一部分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循序漸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總是處于“學會了一些新知識,弄清了一些原來保留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的循環(huán)中,
9、直到課程結束時,才把保留的問題基本搞清楚。</p><p> 微機應用系統(tǒng)設計與綜合實驗是對所學課程內容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鞏固和提高的一項課程實踐活動。學習該門課程知識時,其思維方法也和其它課程不同,該課程偏重于工程思維,其創(chuàng)造性勞動在于如何用計算機的有關技術和廠家提供的各種芯片,設計實用的電路和系統(tǒng),再配上相應的應用程序,完成各種實際應用項目。</p><p> 應用內容主要包括微型
10、計算機體系結構、8086微處理器和指令系統(tǒng)、匯編語言設計以及微型計算機各個組成部分介紹等,通過這些設計以便使我們對微機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有較深入的了解,能夠系統(tǒng)地掌握微型計算機的結構、8086微處理器和指令系統(tǒng)、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微機系統(tǒng)的接口電路設計及編程方法等,并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p> 在設計時必須用模數(shù)轉換器即A/D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變成數(shù)字量后才能送入計算機進行
11、處理。而計算機處理后的結果也必須通過數(shù)模轉換器即D/A轉換器轉換成模擬量后,結果在用proteus 7.6 SP4軟件仿真時顯示波形和記錄下來。可見模數(shù)或數(shù)模轉換在構成一個控制系統(tǒng)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梢允刮覀兗由顚υ撧D換過程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以后的學習及設計一個控制系統(tǒng)。</p><p><b> 1.2 術語和縮寫</b></p><p> 優(yōu)先權判別器P
12、R:用于管理和識別各中斷源的優(yōu)先級別。通常,IR0優(yōu)先權最高,IR7優(yōu)先權最低。</p><p> 級聯(lián)緩沖器/比較器:實現(xiàn)多個8259A的級聯(lián)。主要信號CAS0-CAS2和 CAS0-CAS2:級聯(lián)信號,級聯(lián)方式時,一個8259A為主片,最多能帶動8個8259A從片,控制64個中斷級。具有雙重功能:當8259A工作于非緩沖方式時,它作為輸入信號,規(guī)定該芯片是主片(SP=1)還是從片(SP=0);當工作于緩沖方
13、式時,它作為輸出信號EN控制緩沖器的傳送方向。</p><p> DAC0832:DAC0832是8分辨率的D/A轉換集成芯片。與微處理器完全兼容。這個DA芯片以其價格低廉、接口簡單、轉換控制容易等優(yōu)點,在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中得到廣泛的應用。</p><p><b> 2、系統(tǒng)組成</b></p><p><b> 3.硬件設計&l
14、t;/b></p><p> 1.8259A模塊: </p><p> 8259A的主要功能如下: </p><p> ①一片8259A可以接受并管理8級可屏蔽中斷請求,通過9片8259A級聯(lián)可擴展至64級可屏蔽中 斷優(yōu)先控制。 </p><p> ②對每一級中斷都可以通過程序來屏蔽或允許。 </p><
15、p> ③在中斷響應周期,8259A可為CPU提供相應的中斷類型碼。 </p><p> ④具有多種工作方式,并可通過編程來加以選擇。 </p><p> 8259A芯片可以接最多8個中斷源,但由于可以將2個或多個8259A芯片級連,并且最多可以級連到9個,所以最多可以接64個中斷源。通過8259A可以對單個中斷源進行屏蔽。</p><p> 圖 8-7
16、 8259 功能框圖</p><p> 在一個8259A芯片有如下幾個內部寄存器:</p><p> 中斷屏蔽寄存器(IMR):8位寄存器,存放CPU發(fā)出的按位屏蔽信號,置1的位將使相應中斷級被屏蔽,8259A對其中斷請求不予理睬,用戶可以編程實現(xiàn)</p><p> 中斷服務寄存器(ISR):8位寄存器,用來存放當前正在處理的所有中斷級. 如CPU正在處理IR
17、1的中斷請求,則IR1被置1. 當系統(tǒng)中只有一個8259A芯片時,ISR中1的位數(shù)表示多重中斷的數(shù)量.</p><p> 中斷請求寄存器(IRR):8位寄存器,接收來自IR0—IR7的中斷請求信號,每級對應一位,有中斷請求時對應位置1.</p><p> 2. DAC0832模塊</p><p> D/A0832引腳圖及邏輯結構圖如下所示:</p>
18、<p> DAC0832引腳功能說明: </p><p> DI0~DI7:數(shù)據(jù)輸入線,TLL電平。 </p><p> ILE:數(shù)據(jù)鎖存允許控制信號輸入線,高電平有效。 </p><p> CS:片選信號輸入線,低電平有效。 </p><p> WR1:為輸入寄存器的寫選通信號。 </p><p&
19、gt; XFER:數(shù)據(jù)傳送控制信號輸入線,低電平有效。 </p><p> WR2:為DAC寄存器寫選通輸入線。 </p><p> Iout1:電流輸出線。當輸入全為1時Iout1最大。 </p><p> Iout2: 電流輸出線。其值與Iout1之和為一常數(shù)。 </p><p> Rfb:反饋信號輸入線,芯片內部有反饋電阻。
20、</p><p> Vcc:電源輸入線(+5v~+15v)。</p><p> Vref:基準電壓輸入線(-10v~+10v)。 </p><p> AGND:模擬地,摸擬信號和基準電源的參考地。</p><p> DGND:數(shù)字地,兩種地線在基準電源處共地比較好。</p><p> DAC 0832由兩個8
21、位寄存器和一個8位的D/A轉換器組成,使用兩個寄存器的好處是可以進行兩次緩沖操作,以至能簡化某些應用系統(tǒng)中的硬件接口電路設計。D/A轉換器由8位輸入鎖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轉換電路及轉換控制電路構成。</p><p> DAC0832的工作方式:根據(jù)對DAC0832的數(shù)據(jù)鎖存器和DAC寄存器的不同的控制方式,DAC0832有三種工作方式:直通方式、單緩沖方式和雙緩沖方式。</p>&l
22、t;p> DAC0832引腳功能電路應用原理圖DAC0832是采樣頻率為八位的D/A轉換芯片,集成電路內有兩級輸入寄存器,使DAC0832芯片具備雙緩沖、單緩沖和直通三種輸入方式,以便適于各種電路的需要。所以這個芯片的應用很廣泛,關于DAC0832應用的一些重要資料見下圖: D/A轉換結果采用電流形式輸出。若需要相應的模擬電壓信號,可通過一個高輸入阻抗的線性運算放大器實現(xiàn)。運放的反饋電阻可通過RFB端引用片內固有電阻,也可外接。
23、DAC0832邏輯輸入滿足TTL電平,可直接與TTL電路或微機電路連接。</p><p> 3.8086CPU模塊</p><p> 兩種工作方式功能相同的引腳</p><p> ?。?)AD15 ~AD0:地址/數(shù)據(jù)總線,雙向,三態(tài)。 </p><p> ?。?)A19/S6~A16/S3:地址/狀態(tài)信號,輸出,三態(tài)。 </p&
24、gt;<p> (3)BHE(低)/S7:允許總線高8位數(shù)據(jù)傳送/狀態(tài)信號,輸出,三態(tài)。 </p><p> ?。?)READ:讀信號,輸出,三態(tài),低電平有效。 </p><p> 信號低電平有效時,表示CPU正在進行讀存儲器或讀I/O端口的操作。 </p><p> ?。?)READY:準備就緒信號,輸入,高電平有效。 </p>&
25、lt;p> READY信號用來實現(xiàn)CPU與存儲器或I/O端口之間的時序匹配。</p><p> ?。?)INTR:可屏蔽中斷請求信號,輸入,高電平有效。 </p><p> (7)TEST:等待測試控制信號,輸入,低電平有效。 </p><p> (8)NMI:非屏蔽中斷請求信號,輸入,高電平有效。 </p><p> ?。?
26、)RESET:復位信號,輸入,高電平有效。 </p><p> ?。?0)CLK:時鐘信號,輸入。 </p><p> (11)VCC電源輸入引腳。 8086 CPU采用單一+5V電源供電。 </p><p> (12)GND:接地引腳。 </p><p> ?。?3)MIN/MAX:最小/最大模式輸入控制信號。 </p>
27、<p> 引腳用來設置8086 CPU的工作模式。當為高電平(接+5V)時,CPU工作在最小模式;當為低電平(接地)時,CPU工作在最大模式。 </p><p><b> 最小模式:</b></p><p> 用于單機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所需要的控制信號全部由8086直接提供。在最小系統(tǒng)中,除了8086CPU、存儲器、以及I/O接口芯片外,還包括:一片82
28、84A,作為時鐘頻率;三片8282/8283或74LS373,作為地址鎖存器;二片8286/8287或74LS245,作為雙向數(shù)據(jù)總線收發(fā)器。</p><p><b> 2總線讀周期</b></p><p> 8086CPU進行存儲器或I/O端口讀操作時,總線進入讀周期,時序如下:</p><p> 時鐘周期 T:CPU工作的時間脈沖。由
29、時鐘發(fā)生電路提供,每個時間脈沖的間隔時間為時鐘周期。</p><p> 總線周期: 每4個時鐘周期完成一次總線操作,即一個操作數(shù)的讀/寫操作,稱為總線周期。 </p><p> 指令周期:完成一條指令的時間,由整數(shù)個總線周期構成,指令功能不同其指令周期長度不等。</p><p> 等待周期TW:當被操作對象無法在3個時鐘周期內完成數(shù)據(jù)讀寫操作時,在總線周期中插
30、入等待周期。 </p><p> 空閑周期 TI:無總線操作時進入空閑周期,插入的個數(shù)與指令有關。</p><p><b> 4.8253模塊</b></p><p> 8253的主要功能:</p><p> 1、一個芯片上有三個獨立的16位計數(shù)器通道</p><p> 2、每個計數(shù)器的
31、內部結構相同,可通過編程手段設置為6種不同的工作方式來進行定時/計數(shù)</p><p> 3、每個計數(shù)器在工作過程中的當前計數(shù)值可被CPU讀出</p><p> 8253內部編程結構</p><p> 計數(shù)器/定時器8253特點: 三個通道,可單獨使用</p><p><b> 片內尋址</b></p>
32、<p> A1 A0= 00、01、10、11</p><p> 對應:通道0、1、2和控制口地址</p><p><b> 工作方式:6種</b></p><p><b> 內部結構圖如下:</b></p><p><b> 1、數(shù)據(jù)總線緩沖器</b&g
33、t;</p><p> 往計數(shù)器設置計數(shù)初值;</p><p> 從計數(shù)器讀取計數(shù)值;</p><p> 往控制寄存器設置控制字。</p><p><b> 2、讀/寫邏輯電路</b></p><p> A1 A0:端口選擇</p><p> 0 0:通道0
34、(0號計數(shù)器)</p><p> 0 1:通道1(1號計數(shù)器)</p><p> 1 0:通道2(2號計數(shù)器)</p><p> 1 1:控制字寄存器</p><p> 8253中各通道可有6種可供選擇的工作方式, 以完成定時、計數(shù)或脈沖發(fā)生器等多種功能。</p><p> 8253的各種工作方式
35、如下: </p><p> 1.方式0:計數(shù)結束則中斷 </p><p> 工作方式0被稱為計數(shù)結束中斷方式,它的定時波形如圖9.3.4所示。當任一通</p><p> 道被定義為工作方式0時, OUTi輸出為低電平;若門控信號GATE為高電平,當CPU利用輸出指令向該通道寫入計數(shù)值WR#有效時,OUTi仍保持低電平,然后計數(shù)器開始減“1”計數(shù), 直到計數(shù)值為
36、“0”,此刻OUTi將輸出由低電平向高電平跳變,可用它向CPU發(fā)出中斷請求,OUTi端輸出的高電平一直維持到下次再寫入計數(shù)值為止。 </p><p> 在工作方式0情況下,門控信號GATE用來控制減“1”計數(shù)操作是否進行。當GATE=1時,允許減“1”計數(shù);GATE=0時,禁止減“1”計數(shù); 計數(shù)值將保持GATE有效時的數(shù)值不變, 待GATE重新有效后,減“1”計數(shù)繼續(xù)進行。 </p><p
37、> 顯然,利用工作方式0既可完成計數(shù)功能, 也可完成定時功能。當用作計數(shù)器時,應將要求計數(shù)的次數(shù)預置到計數(shù)器中,將要求計數(shù)的事件以脈沖方式從CLKi端輸入, 由它對計數(shù)器進行減“1”計數(shù),直到計數(shù)值為0,此刻OUTi輸出正跳變, 表示計數(shù)次數(shù)到。當用作定時器時,應把根據(jù)要求定時的時間和CLKi的周期計算出定時系數(shù),預置到計數(shù)器中。從CLKi,輸入的應是一定頻率的時鐘脈沖,由它對計數(shù)器進行減“1”計數(shù), 定時時間從寫入計數(shù)值開始,
38、到計數(shù)值計到“0”為止,這時OUTi輸出正跳變,表示定時時間到。 </p><p> 有一點需要說明,任一通道工作在方式0情況下, 計數(shù)器初值一次有效,經(jīng)過一次計數(shù)或定時后如果需要繼續(xù)完成計數(shù)或定時功能,必須重新寫入計數(shù)器的初值。 </p><p> 2.方式1:單脈沖發(fā)生器 </p><p> 工作方式1被稱作可編程單脈沖發(fā)生器,其定義波形如圖9.3.5。進
39、入這種工作方式, CPU裝入計數(shù)值n后OUTi輸出高電平, 不管此時的GATE輸入是高電平還是低電平, 都不開始減“1”計數(shù),必須等到GATE由低電平向高電平跳變形成一個上升沿后,計數(shù)過程才會開始。與此同時,OUTi輸出由高電平向低電平跳變,形成了輸出單脈沖的前沿,待計數(shù)值計到“0”, OUTi輸出由低電平向高電平跳變,形成輸出單脈沖的后沿, 因此,由方式l所能輸出單脈沖的寬度為CLKi周期的n倍。 </p><p&
40、gt; 如果在減“1”計數(shù)過程中, GATE由高電平跳變?yōu)榈碗姾?,這并不影響計數(shù)過程,仍繼續(xù)計數(shù);但若重新遇到GATE的上升沿,則從初值開始重新計數(shù), 其效果會使輸出的單脈沖加寬。</p><p><b> 4.軟件編程</b></p><p> 4.1 正弦波產生的框圖:</p><p> 4.2 源程序設計及程序代碼</p&g
41、t;<p> CODE SEGMENGT</p><p>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p><p><b> ORG 3400</b></p><p> H8: JMPP8259</p><p> TABLE DB 80H+00H, 80H
42、+21H, 80H+40H, 80H+5AH, 80H+6EH, 80H+7FH</p><p> DB 80H+6EH, 80H+5AH, 80H+40H, 80H+21H, 80H+00H, 80H-21H</p><p> DB 80H-40H, 80H-5AH, 80H-6EH, 80H-80H, 80H-6EH, 80H-5AH</p><p> D
43、B 80H-40H, 80H-21H</p><p> Port0 EQU 0FFE0H</p><p> Port1 EQU 0FFE1H</p><p> DAPORT EQU 0FFE4H</p><p> -----------------中斷向量表初始化和8253初始化------------------</
44、p><p><b> P8259:CLI</b></p><p> MOV AX,OFFSET INT8259</p><p> MOV BX,003CH</p><p> MOV [BX],AX</p><p> MOV BX,003EH </p><p> MO
45、V AX,0000H</p><p> MOV [BX],AX</p><p> CALL FOR8259</p><p> MOV SI,0000H</p><p><b> STI</b></p><p> P8253:MOV DX,0FFEBH</p><p&
46、gt; MOV AL,34H</p><p><b> OUT DX,AL</b></p><p> MOV DX,0FFE8H</p><p> MOV AL,33H</p><p><b> OUT DX,AL</b></p><p> MOV AL,01H&
47、lt;/p><p><b> OUT DX,AL</b></p><p><b> XOR BX,BX</b></p><p> MOV SI,OFFSET TABLE</p><p> AGAIN:JMP AGAIN</p><p> ----------------
48、-----------中斷服務程序----------------------------</p><p> INT8259:CLI</p><p> MOV DX,DAPORT</p><p> MOV AL,[SI+BX]</p><p><b> OUT DX,AL</b></p><p
49、><b> INC BX</b></p><p><b> CMP BX,20</b></p><p><b> JNZ XX59</b></p><p> XOR BX,BX </p><p> XX59: MOV AL,20H</p><
50、;p> MOVDX,Port0</p><p><b> OUT DX,AL</b></p><p><b> STI</b></p><p><b> IRET</b></p><p> -----------------------8259初始化------
51、----------------------------</p><p> FOR80259:MOV AL,13H</p><p> MOV DX,Port0</p><p><b> OUT DX,AL</b></p><p> MOV AL,08H</p><p> MOV DX,P
52、ort1</p><p><b> OUT DX,AL</b></p><p> MOV AL,09H</p><p><b> OUT DX,AL</b></p><p> MOV AL,7FH,IRQ7</p><p><b> OUT DX,AL&l
53、t;/b></p><p><b> RET</b></p><p> COED ENDS</p><p><b> END H8</b></p><p><b> 5.系統(tǒng)調試</b></p><p> 該系統(tǒng)經(jīng)調試應產生一正
54、弦波,但是因能力有限等種種原因最終導致調試失敗,因此無結果產生。</p><p><b> 6.設計日程</b></p><p> 2012年3月底—完成選題,交開題報告 </p><p> 2012年4月—查閱相關資料</p><p> 2012年5月—開始分工進行課程設計</p><p&g
55、t; 2012年6月25日—初步完成設計</p><p> 2012年6月26日進行整理、修改不足最終完成設計</p><p><b> 7.課程設計體會</b></p><p> 通過此次微機原理課程設計,使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微機原理課程上講到的各種芯片的功能,以及引腳的作用,同時加深了對于主要芯片的應用的認識,同時在試驗室的環(huán)境里
56、熟悉了匯編程序的編寫過程和運行過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 ,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在做課程設計的過程中,不僅是考驗自己所學的《微機原理》知識,更是要鍛煉自己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在在此次課程設計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p><p><b> 8.參考文獻
57、</b></p><p> 【1】馬義德,張在峰等.《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2】陳學,武俠云.《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指導書》 長沙:中南大學教材科,2008年3月【3】劉天旺,《protel99se電路設計應用教程》,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年【4】李志民.《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指導書》 長沙:中南大學教材科,2006年8月
58、【5】周荷琴,吳秀清.《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6】陸紅偉.《微機原理實驗與課程設計指導書》,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年【7】裘雪紅,李伯成,劉凱.《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二版),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p><p><b> 9.附錄</b></p><p><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程設計--正弦波信號
- 課程設計報告---正弦波設計
- 高頻課程設計--正弦波振蕩
-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設計--用da轉換器dac0832產生鋸齒波和正弦波
- 正弦波發(fā)生器課程設計
- 正弦波信號發(fā)生器課程設計
- rc正弦波振蕩器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正弦波振蕩器的設計
- 正弦波振蕩電路設計課程設計
- 電氣工程課程設計-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 課程設計----高頻晶體正弦波振蕩器
- dsp課程設計---正弦波信號發(fā)生器
- 基于dsp正弦波發(fā)生器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正弦波發(fā)生、頻率顯示電路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正弦波發(fā)生器
- 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 模擬電子課程設計---正弦波振蕩器的設計
- dsp課程設計---正弦波信號發(fā)生器報告
- 高頻晶體正弦波振蕩器課程設計報告
- 電子課程設計--方波_三角波_正弦波發(fā)生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