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認知特征及其教學模式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高職院校學生認知特征及其教學模式設計</p><p>  【摘要】高職學生的認知特征有其獨特之處,依據(jù)高職學生的認知特征,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縱深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高職院校學生認知特征為切入點,設計與其認知特征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切實改善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p><p>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認知特征

2、教學模式 </p><p>  一、認知特征與教學模式設計 </p><p>  認知特征,是認知方式、方法、風格與模式所表現(xiàn)出來的規(guī)律性特點。認知特征是在社會環(huán)境和所受教育的影響下,在一定的生理特征基礎上和長時期的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對事物感知的方式和習慣。具體指個人在認知活動中的感覺、判斷、分析、總結過程中所形成的對信息經常性、習慣化的加工方式,以及偏愛態(tài)度等。 </p>

3、<p>  教學模式的設計,首先要對整個教學活動有清晰明確的掌握。其次,運用對教學內容、教學體系、教學情境以及教學方法的整體構建和設計,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模式的設計要從整體上把握、推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除將教學相關要求納入到模式設計中之外,還要將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學情納入到教學模式總體設計中。 </p><p>  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表明,學生的認知特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有顯著的影

4、響。同時,學生的認知模式與教學模式的相適應程度,也會明顯的影響教學效率、效果和教學質量。因此,了解學生學生的認知特點是教育教學模式設計的前提,在對學生認知特征進行分析和把握的基礎上,設計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p><p>  近幾年,隨著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課程與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的推進,以及新一輪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等,高職院校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放在教學質量的提高上。隨之而來的

5、是各種職業(yè)教育教學方法和課程模式的改革,其中以項目課程、任務型課程、工作過程課程等影響較為突出。同時,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一再被強調,而教師的作用側重于引導、激發(fā)和存進學生的學習。 </p><p>  因此,在掌握告知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教學模式的課程性質和教學方法進行設計,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的質量。 </p><p>  二、高

6、職院校學生的認知特征 </p><p>  高職院校學生不同于本科院校學生,其認知特征與本科院校學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必須深刻把握高職院校學是的認知特征,才能有效的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 </p><p> ?。ㄒ唬┬轮R和經驗的獲得 </p><p>  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平時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經驗。但是他們獲得新知識和經驗的途徑更傾向于觀察

7、和實際動手操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相較于理論的抽象的想象與思考更喜歡具體的事物。 </p><p>  在反復的練習中他們的感官系統(tǒng)變得更為靈敏,因此在具體的情境下更容易獲得對事物的認知。而本科院校的學生則恰恰相反,他們更喜歡理論的學習和思考,他們喜歡通過閱讀和專業(yè)課程獲得知識。 </p><p><b> ?。ǘW習習慣 </b></p>

8、<p>  高職學生在平時學習時表現(xiàn)出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歡新鮮,有趣和變化著的事物。也因此反應在學習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學習情緒多變,不能堅持,容易厭倦怠學等。因此,引起學生興趣和保持對學習內容的新鮮感,在高職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較弱,不善于思維但卻善于動手,普遍表現(xiàn)出較強的操作能力,表演欲望和情境駕馭能力,動手能力和肢體語言發(fā)展較好,實踐能力較抽象思考能力占優(yōu)勢。 </p>

9、<p> ?。ㄈ┳晕艺J知及控制能力 </p><p>  高職院校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喜好有清楚的了解,但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調節(jié)、控制能力較差。高職院校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點,但是學習和做事情缺乏計劃性和執(zhí)行力,組織紀律較差,缺乏團隊協(xié)作能力。他們自信、喜歡表現(xiàn),但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容易產生挫敗感,缺乏耐心。學習過程遇到的難點問題,不能總結規(guī)律較好的改正。 </p><p>

10、;  綜上所述,抽象思維和脫離具體事物的理論知識,是高職院校學生認知過程中的弱項。具體的表現(xiàn)為,不喜歡書本或聽課學習,喜歡并善于自己動手,通過實際操作掌握知識學習,對實際生活中的具體知識或新的咨詢感興趣。對有興趣的知識和課程,能夠主動的進行學習,但也會因不穩(wěn)定的情緒決定學習熱情。 </p><p>  因此,在教學模式設計上應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認知特點。 </p><p>  三、基于高

11、職院校學生認知特征的教學模式設計 </p><p>  (一)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計 </p><p>  以項目型、任務型和工作過程型課程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項目、任務和工作過程的實際參與,在實踐學習中內化理論知識和技能。這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就是為了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在“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學,學中做”最早是由美國教學家杜威提出的,其最初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與實

12、踐的脫軌。在項目型、任務型和工作過程型課程的開發(fā)設計中,首先要強調的是“做中學”,也就是做在首,理論講授在次。 </p><p>  這是由高職院校學生認知特征決定的。由于高職學生抽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差,因此首先應讓學生在直接的實踐操作中自己觀察體會,然后在由教師進行點撥和指導。教師不再是課堂的講授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p><p> ?。?/p>

13、二)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 </p><p>  運用生活化、情境化、故事化的教學環(huán)境,以職業(yè)崗位和工作環(huán)境為情境載體,讓學生在教學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從高職學生認知特征的認知特征出發(fā),加強高職學生在職業(yè)崗位和工作環(huán)境中對知識和技能的把握,將抽象的理論知識以具體的情境為載體表現(xiàn)出來,盡可能的做到生活化、情境化和故事化,使學生直觀的感受職場,體驗情感。 </p><p> ?。ㄈ┙虒W方法生動化、形象化

14、 </p><p>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是以抽象文字為載體的,比如說教科書、PPT、講義等。在充分考慮高職院校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應運用更為生動化、形象化的教學方法,比如道具、模型、視頻以及慕課等。抽象程度較高的文字和理論知識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怠學的情緒。而道具、模型、視頻、微課和慕課則更容易吸引高職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學習興趣。只有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呈現(xiàn)方法,才能較好的適應高職學生的認知特征,提高課堂教學

15、質量。 </p><p> ?。ㄋ模┙虒W氛圍掌控 </p><p>  在前文分析高職學生認知特點時強調,高職學生喜歡變化,貪圖新鮮,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對單調乏味東西感到厭煩,而且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針對以上特征,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意教學氛圍的掌控,要時時刻刻控制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在教學過程中要保持激情,充滿幽默感。教師能夠巧妙靈活的將新鮮的事物和新鮮的元素引入

16、到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p><p>  學生的認知特征無優(yōu)劣之分,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模式卻有適用與不適用之分。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p><p><b>  參考文獻: </b></p><p>  [1]薛維峰.高職學生認知

17、風格測試、特征分析與教學策略研究――基于認知風格的SIA分類模型[J].時代教育,2014,(19). </p><p>  [2]宋連喜.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其相關概念辨析[J].職業(yè)教育(下旬),2013,(05). </p><p>  [3]朱理鴻,朱煥桃.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與高職教育教學改革[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11). </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