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 在黑域中光腳行走的小孩</p><p> —— 論莫言小說中的兒童視角</p><p> 所在學院 </p&g
2、t;<p> 專業(yè)班級 漢語言文學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
3、;p> [摘 要]在莫言的絕大部分小說中,生存在成人世界的暴力與丑陋中的兒童是孤獨的,孩子愛的缺失和欲望的狂歡集中體現(xiàn)了這份孤獨,這份孤獨通過孩子的感官經(jīng)驗表達出來。本文分析了莫言小說兒童視角下的成人世界的暴力和丑陋,研究兒童來自成人世界的不公正——暴力和壓抑,生存的苦難——饑餓、愛的缺失引發(fā)的孤獨這一生存感受,寄托了莫言對孩子的生存狀態(tài)的關懷。</p><p> [關鍵詞]莫言;暴力;感官經(jīng)驗<
4、;/p><p> Walk barefoot in black domain of children</p><p> ——Concerning the children's perspective </p><p> in Mo yan's novel </p><p
5、> Abstract::In most of the novel embodied in the adult world, the survival of the violence and ugly children is lonely, children love flaw and desire of carnival embodies the loneliness, the loneliness through childr
6、en express sensory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 yan's novel children of the adult world, the children to violence and ugly from adult world of injustice - violence and repression, surviv
7、al suffering - the lack of hunger, love the loneliness that triggered </p><p> Key words:MoYan;voilence;sense experience</p><p> 莫言是個感覺特別纖敏、發(fā)達的作家。這種非凡的感覺能力,既得自先天,也得自童年時期孤寂而艱苦的生活歷練。莫言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大
8、欄鄉(xiāng)一個中農(nóng)家庭,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別人家討餃子,[1]經(jīng)濟上的貧困給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慘痛的記憶,父親因生活的壓力對他嚴厲的約束也使童年的莫言備受壓抑,這種心理特征直接影響了他后來的小說創(chuàng)作。饑餓、孤獨、幻想是他童年經(jīng)驗的精煉概括,這種經(jīng)驗對莫言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p><p> “我近來的創(chuàng)作,不管作品的藝術水準如何,我個人認為,統(tǒng)領這些作品的思想核心,是我對童年生活的追憶,是一曲本質(zhì)是憂悒的、埋葬
9、童年的挽歌。我用這些作品,為我的童年修建了一座灰色的墳墓”。[2]莫言小說的素材多來源于他童年生活辛酸的記憶,他的作品中除了經(jīng)常寫到饑餓、恐懼等生存環(huán)境的危機外,更多的寫了童年時缺少關愛的孤獨寂寞。</p><p> 莫言的創(chuàng)作天地里,“兒童”這一概念涵蓋極廣??梢苑Q得上是兒童的有兩類人,一類是從生理到心智都是兒童的人物(但在成人眼中看來也不是智力正常的兒童),如《透明的紅蘿卜》中的黑孩,《枯河》中的小虎,《拇
10、指銬》中的小男孩。另一類是在生理上已經(jīng)是成年人但心智上仍未成年的人物,如《四十一炮》中的羅小通,《酒國》中的丁鉤兒。在他的筆下,兒童沒有理性的價值判斷,只有兒童感官的特殊。與很多現(xiàn)當代作家如蕭紅、汪曾淇筆下的兒童視角不同的是,莫言的突出特點是轉向了對形式和敘述技巧的開拓,他使感受沖破日常的、公眾的、理性的囚籠,把經(jīng)驗恢復到感官的水平。經(jīng)驗的感官性,維護了生命感受的原始狀態(tài)。</p><p> 本文主要選取莫言的
11、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及《枯河》、《拇指銬》這些早期作品和后期他在2000年發(fā)表的長篇小說《酒國》和在2002年發(fā)表的長篇小說《四十一炮》,這些作品典型地反應了莫言以兒童為視角的小說的中心主題:孩子在成人世界中生存的苦難——饑餓、愛的缺失引發(fā)的孤獨和來自成人世界的不公正——暴力和壓抑。</p><p><b> 一、暴力和丑陋</b></p><p> 在莫言小說
12、中,成人世界的暴力和丑陋是兒童眼中成人世界的主體印象,在這樣的生存狀態(tài)下孩子從心理上到行為上是有反抗的。</p><p><b> (一)暴力</b></p><p> 孩子似乎都是暴力的承受體,為什么成人在兒童身上宣泄暴力?是個人對權欲的追逐。普遍的權力概念被解釋為兩層含義:一是指“政治上的強制力量” [3],整個人類文明史中,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一套強大的壓抑個人
13、權欲的機制,尤以中國為甚。古代是通過閹割(男)、裹腳(女)、酷刑的震懾力,現(xiàn)代則是通過政治批判(附帶身體折磨)和“道德譴責”壓制個人權力。二是指“職責范圍內(nèi)的支配力量”[4],顯然在小說中的權利關系應該是屬于后者。成人對孩子的施暴行動可以看成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控制力和支配力。權力關系則相應地表現(xiàn)為征服與屈從。而這種關系的實現(xiàn)往往借助一定的暴力來實現(xiàn),也就是涵蓋一定的破壞傾向。</p><p> 作家張閎提到“在
14、某種意義上,兒童是介于動物和人類之間的有待進化的亞人類。因此他們應該得到成人的文明監(jiān)護?!盵5]然而這一監(jiān)護首先意味著壓抑和懲戒,甚至是暴力手段,以便對兒童身上殘存的動物性、野性加以馴化。這樣,在成人與兒童之間便存在著“權力結構”,父/子關系表現(xiàn)為施暴/受暴的關系。在小說紅高粱家族中,莫言假想了一種理想的父子關系有父愛成分的保護性關系。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題材的作品中,莫言更多地揭示一種緊張的對抗性的父子關系。這種關系集中表現(xiàn)在《透明的紅蘿卜
15、》黑孩和《枯河》中的小虎身上。</p><p> 在《透明的紅蘿卜》中,代行“父權”的是生產(chǎn)隊長、公社劉副主任、小鐵匠等一幫成人,而家庭的暴力是來自繼母。在黑孩打工的煉鐵房中,有來自師傅小鐵匠的不時出氣式的打罵,在家中有來自后母酒醉后的毆打。</p><p> 如果說黑孩是家庭暴力、成人暴力的受害者,那么小虎之死主要是權力政治暴虐專橫的結果。這種暴力并不隨著現(xiàn)實政治的撥亂反正而消失。在
16、小虎一家所受到的出身歧視和由此產(chǎn)生精神恐懼,大人害怕來自政治的壓抑,貧窮的父親轉借對孩子的暴力來取消自己可能遭受的來自村長這種政治上的壓抑,可能隨之而來的災難,哥哥當兵的事可能泡湯,再加上這個家庭原本就因上中農(nóng)的成分低人一等,與支書結怨后,貧苦的日子會更加難熬,生存利益將骨肉親情完全遮蔽。 </p><p> 實際上,成人暴力、“父權專制”歷史的逐代相傳,早已滲入到民族的集體無意識當中,人們習焉不察
17、,司空見慣。《拇指銬》等小說凸顯的乃是成人壓抑機制對兒童施行的“規(guī)訓”和“懲戒”。在孩子眼中,這種來自成人世界的“暴力”是那樣不可理喻,冷酷蠻橫?!赌粗镐D》從表面看情節(jié)似乎并不十分符合邏輯和引人入勝,它講述了一個8歲的貧窮農(nóng)村小孩阿儀去鎮(zhèn)上為母親買藥,無意中多看了幾眼在路旁石供桌上對坐的一對男女,結果被這男子用一個精致的拇指拷在了樹上,無人能解開。在經(jīng)歷了極度的肉體折磨后,孩子阿儀咬下了自己的兩根拇指,才得以解脫。</p>
18、<p><b> ?。ǘ┏舐?lt;/b></p><p> 除了暴力,成人世界的丑陋也是孩子眼中的主體印象之一,莫言小說中存在大量的非審美意義上的丑,不是化美為丑,就是以丑為美。審丑也是作者語言風格的一種表現(xiàn),在孩子看來外界的一切都是丑的,世間萬物似乎什么都是丑陋的。這種丑集中在對小說主體——農(nóng)民這樣群體的外貌和行為的丑化上。</p><p> 首先是行
19、為的丑,在《透明的紅蘿卜》中,小鐵匠看不慣自己喜歡的菊子姑娘和小石匠走在一起,故意將小石匠送來的兩只價錢昂貴的待修鋼鉆弄壞,以引起斗毆事件,最后導致一旁勸架的菊子姑娘一只眼被石子擊中而失明,因嫉妒釀成悲劇。</p><p> 在長篇小說《四十一炮》中,莫言塑造了村長老蘭、我父親羅通和母親楊玉珍三個主要人物形象,老蘭是中國農(nóng)村改革里的風云人物,父親則代表在時代風云面前保守頑固的一方,而他身上那些傳統(tǒng)而美好的東西,
20、被當時的逐利風氣所抹殺;母親同大多數(shù)農(nóng)民人生一樣只求蓋上大瓦房,過上好日子。莫言以上世紀90年代初農(nóng)村改革為背景,通過一個孩子羅小通的視角折射出農(nóng)村改革初期兩種勢力、兩種觀念的沖突以及人性的裂變,人們在是非標準、倫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惘。在屠宰村,只有羅通反對老蘭們往肉里注水。但是羅通在他兒子羅小通看來卻是這樣的:“我父親出身流氓無產(chǎn)階級,從小就跟著游手好閑的爺爺沾染上了好吃懶做的瀟灑氣質(zhì)。他反抗老蘭可謂獨特:他愛上了老蘭垂涎已久的美人“
21、野騾子”并與她私奔了。“私奔”是羅通利用民間方式向老蘭權力的挑戰(zhàn),同時使羅通失去了倫理合理性與現(xiàn)實合法性,不僅妻兒因此受苦,他自己也成為村民們的笑柄。更不幸的是,“ 野騾子”在生女兒嬌嬌時難產(chǎn)死了,于是羅通又回到了故鄉(xiāng)。但此時的老蘭不可一世。老蘭以物質(zhì)為誘餌把羅通拉進自己的勢力范圍,讓他干起了肉聯(lián)廠廠長,至此,羅通不僅沒能阻止老蘭生產(chǎn)注水肉,而且成為老蘭的左膀右臂為虎作</p><p> 其次是人物外形的丑,莫
22、言長短篇小說丑角大量存在。在小說《歡樂》中,除了我奶奶、二奶奶、方碧玉等極少數(shù)風流的女人外,其余大都外形丑陋。在《豐乳肥臀》中,對一個士兵的描寫:“我看到,在小個子士背后,是磕頭蟲面黃肌瘦的臉。他像一個從墳墓里鉆出來的窈窕活鬼。黃臉變紫,頭發(fā)像兩塊氈片,綢褂子粘在身上,脖子更長,喉結像一只雞蛋,胸膛上肋骨凸現(xiàn)。他的眼睛像墓地里的磷火。”[6]作者所要再現(xiàn)的對象是人,可是作者的感覺卻使這個“人” 變成了一只相當恐怖的怪物。后來的作品如《紅
23、蝗》極端化得審丑有些讓讀者不能接受,“因為丑在這些作品里被作家用審美的眼光去關照和透視,去鞭撻和解剖,去評價和判決,而不是被自然主義的展覽和玩賞?!盵7]而莫言此時卻偏向后者。</p><p> 在《四十一炮》中大量形象的比喻使成人世界丑得有些滑稽。如他描述鄰居家的一個叫姚七的養(yǎng)豬戶:“姚七站在自家的臺階上,左手放在右邊的胳肢窩里,右手夾著煙卷,瞇縫著眼睛,陶醉地看著自家的豬。紅太陽撒下的光芒,使他方形大臉宛如
24、一塊紅燒肉?!边€有一個描寫母親的場景中是這樣的“她腦后的小髻象一片干巴巴的牛糞,雙手死死地攥著二齒鉤子,手指灰白勾曲,象雞爪子一樣。”[8]通篇小說的人物外貌描寫都顯得粗鄙。</p><p> 最后是語言的丑。來自成人世界的語言暴力,臟話、野話等粗俗污穢的意象時有滲漏,透著一股濁氣。在《透明的紅蘿卜》中“瞎了你的狗眼了!”[9]小鐵匠對黑孩罵道。在《四十一炮》中,母親面對回心轉意的父親這樣罵道:“你走吧走吧,你
25、他媽的算是個什么東西!你要是有志氣,就該堂堂正正地走,何必像狗一樣,跟著那個臭娘們私奔?” [10] </p><p> 在暴力和丑陋下的孩子必然會有反應,反抗形式有轉移對象施暴,或是沉默待機爆發(fā)。在《鐵孩》這篇幻想性作品中,作者塑造的兩個小男孩生活在五十年代“大煉鋼鐵”的日子里,飽受了成人荒誕生活所帶來的屈辱和饑餓。作者賦予這兩個小孩吃鐵的能力,他們對成人世界的反抗就是吃掉煉鐵的高爐和鐵塊,吃掉民兵的槍管,
26、大人們驚恐地把他們叫做鐵精。而黑孩對成人世界的反抗則是沉默,這意味著對成人世界的拒絕;通過拒絕語言,來拒絕成人世界的文明。但是黑孩并沒有完全拒絕這個社會,瘦弱的孩子原本是被派去砸石頭,但是因為不小心砸傷手去了鐵匠爐拉風箱,并很快適應了這種日子,當關心他的菊子姑娘看他拉風箱拉地很辛苦而欲將他帶走時,他狠狠地咬了她一口。從中看出黑孩對外界也有自己的選擇和想法,他知道回去在外面砸石頭要風吹雨淋。黑孩對菊子姑娘的關愛不是無動于衷的,他渴望來自成
27、人世界的愛,因此他嫉妒菊子姑娘給小石匠的愛,這個嫉妒的爆發(fā)形式就表現(xiàn)在小鐵匠和小石匠的斗毆時選擇幫助小鐵匠。</p><p> 正如《透明的紅蘿卜》作者自述創(chuàng)作過程:“其實我在寫這篇小說時,我并沒有想到要譴責什么,也不想有意識地去歌頌什么。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哪怕是一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也是非常復雜的。這種內(nèi)心世界的復雜性就決定了人的復雜性。人是無法歸類的。善跟惡、美跟丑總是對立統(tǒng)一地存在于一切個體中的,不過比例不同
28、而已。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事物,往往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11] 在《四十一炮》中羅小通因其父母在村長的誤導下狂熱的賣注水肉導致的悲劇,讓他一次次向村長復仇的暴力傾向逾演逾烈。孩童的這種暴力,既是對成人世界暴力的模仿與呼應,也是對孤獨的宣泄。</p><p><b> 二、孤獨體驗</b></p><p> 孩子通過感官感受來表達在成人世界暴力和丑陋下
29、的孤獨體驗,他們感官系統(tǒng)的異常發(fā)達似乎也是受成人世界壓抑機制即暴力所迫的結果。</p><p><b> 成人壓抑下的孤獨</b></p><p> 黑孩在成人世界的壓抑下,他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所以各種感覺異常敏銳,當來自菊子姑娘的關愛使他重新拾起了一種夢幻般對愛的渴求,他的頭腦中產(chǎn)生的一個金色的,晶瑩透明的紅蘿卜,他想抓住它就是他渴求得到人間的溫飽和愛,莫言通過調(diào)
30、動孩子的感官體驗細致表現(xiàn)孩子祈求擺脫成人壓抑,擺脫缺失愛的孤獨的心理。</p><p> 對感官經(jīng)驗的大肆鋪張是莫言小說敘述風格的標志。生活的窮苦導致情感的饑荒即導致成人對孩子愛的缺失。成人的壓抑機制</p><p> 莫言所塑造的孩子都有饑餓感、孤獨感和對苦難超乎尋常的忍受力。這些農(nóng)村的孩子們最大的夢魘就是饑餓,他們似乎永遠處于一種饑餓狀態(tài)中,對食物有著極大的渴望。《透明的紅蘿卜》中
31、就是在這種饑餓的環(huán)境下展開敘述的,吃聯(lián)系了彼此的感情,催動了故事的發(fā)展。這個瘦小干癟的黑孩在菊子姑娘在給他的食物中感受到母親的溫暖,黑孩幼年失母,心靈深處有著難以愈合的隱痛。在砸石廠工作的時候,菊子姑娘經(jīng)常在中午為他送來午餐,不時用食物不時溫暖他的心,他通過食物與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產(chǎn)生感情,使他從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不僅對母親也是對女性的愛意。</p><p> 莫言的很多短篇小說寫出了自己的類似的兒童經(jīng)歷,如短篇小說《五個
32、餑餑》寫的是在饑餓的歲月中,除夕夜農(nóng)村的供神習俗使一家人丟失了僅有的幾個餑餑,白面的,是爺爺和小弟弟們半個月的好口糧。對饑餓的進一步忍受則又表現(xiàn)了親情的缺失而帶來的孤獨,結果是五個餑餑被偷而帶來的對“我”這個家中食欲最好的孩子的懷疑動搖了對一個兒童起碼的尊重和信任。</p><p> 在觸覺上,《透明的紅蘿卜》中被繼母打得遍體鱗傷的黑孩竟然可以細微得感覺到來自他人對他的撫愛。他感覺到那溫暖的手指順著他的肩頭滑下
33、去,感覺到那只手又移到他的耳朵上,兩個指頭在捻著他漂亮的耳垂。一個對寒冷、身體上的創(chuàng)傷都無動于衷的小白癡黑孩,卻可以敏感的感受到菊子的撫摸,就在撫摸耳垂的一瞬,黑孩渴望愛的意識在覺醒,所以我認為可以換個角度去理解黑孩后來咬菊子的行為。是借此對菊子的親近,他不知道如何對菊子示好,在語言功能喪失的情況下,他只有通過咬來完成其與菊子親近的渴望。 </p><p> 在《透明的紅蘿卜》中,作家有意將主人公黑孩卻
34、設計成一個始終保持沉默的孩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有力地凸顯聽覺在敘述中的重要性。黑孩拒絕說話,暗示了有著話語霸權思想的時代沒有給弱者以說話的權力。但是,“沉默并不是真正的無聲,它是心靈回聲的一種特殊表達,正需要主體的傾心聆聽。”[12]因此,沉默的時刻根本就不是聲音缺席的時刻。黑孩并不是啞巴,可在敘事情境中未發(fā)一言。正是對語言的“棄絕”發(fā)展了啞默兒童敏銳的感覺。無法言說的處境,讓黑孩學會了用耳朵與身外的世界對話?!昂诤⒌亩涠?/p>
35、動著,把老鐵匠的話全聽進去了?!彼恰伴L得十分夸張”的雙耳,通過不停地抖動實現(xiàn)著自己和外界的交流。聽覺似乎為黑孩子提供了一個通往精神自由天地的出口:“劉副主任的話,黑孩一句也沒聽到。他聽到黃麻地里響著鳥叫般的音樂和音樂般的秋蟲鳴唱,逃逸的霧氣撞著黃麻葉子淡綠的莖桿,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螞炸剪動翅羽的聲音像火車過鐵橋?!盵13]聽覺不僅為黑孩提供了某種庇護,還成為他暫時解脫的一種方式,“他的手扶住冰涼的白石欄桿,羊角錘在欄桿上敲了一下,欄
36、桿和錘子一起響起來。傾聽著羊角錘和白石欄桿的聲音,往事便從眼前消散了。” [</p><p> 黑孩從傾聽中獲得了自由,但是卻也始終無法擺脫現(xiàn)實社會的傷害所引發(fā)的孤獨。這個有靈性的孩子并不是用肚皮來思考生活,在認識菊子姑娘之前他聽到黃麻地里響著鳥叫般的音樂等都是輕松,借此逃避成人世界。但在小說結尾部分他聽見黃麻地里百靈鳥的歌唱聲,臉上浮起冰冷的微笑,好像他知道這只鳥在叫著什么。他躲在洞里仔細觀察著,終于發(fā)現(xiàn)了奧
37、秘:只要百靈鳥叫起來,菊子姑娘和小石匠的身影就會消失不見。在小說中出現(xiàn)無數(shù)次的菊子姑娘和小石匠呼喚黑孩,他卻聽而不答,他不僅聽到了別人聽不見的東西,還看見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此時孩子對菊子精神上的愛的寄托就因此消散了,心中的透明的紅蘿卜再也找不到了,他再次陷入了孤獨中。</p><p> 小說《拇指拷》是由阿儀買藥過程中的一系列感官印象構成的,有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且摻雜了主人公的想象和幻覺。小說中當孩子被黑
38、衣人堅固地拇指銬銬在樹上之后,有無數(shù)農(nóng)人從他身旁目不斜視地走過,在物質(zhì)饑荒的年代里,人的感情也是饑荒的。大人都認為這個窮困的小孩肯定是干了什么壞事而受到的懲罰。最后一個抱著孩子的軟弱的女人可憐他的處境,試圖用割麥的鐮刀把這個拷子鋸開,最后鐮刀也崩了,孩子還是困在那里。</p><p> 他在經(jīng)歷了太陽暴曬后,困倦而來的關于母親的噩夢,“他感到自己的身體懸掛在崖壁上,下邊是深不可測的山澗,山澗里陰風習習,一群群精
39、靈在舞蹈,一隊隊骷髏在滾動,一匹匹餓狼仰著頭,齜著白牙,伸著紅舌,滴著涎水,轉圈嗷叫?!赣H一把抓住了他帶著他飛升……身后全是星斗,有的如磨盤,有的小似碗口,都放光,五彩繽紛,煞是好看。”[16]在經(jīng)歷了閃電,傍晚的冰雹之后,為了病床上的母親的藥,更為了解脫這種種的痛苦,在一片高亢的歌聲飄進耳朵的時候,孩子咬住了一根拇指就像咬住了與自己無關的,冰冷冷的、另人厭惡的東西并將它吐到了地上。小說的結尾他飛快地跑,推開房門撲進母親的懷抱感覺到
40、從未有過的溫暖和安全。正如法國作家法歇爾所說的:“在我們這個時代,離開了羞恥、焦慮和厭倦便不可能對人類的處境進行思考。我們這個時代,離開了憂傷和無止境的心靈痛苦,便不可能體會到喜悅;離開了窘態(tài)的痛苦,便看不到個人的成功?!盵17]故作家莫言試通過孩子的感官感受,用肉體的受虐使讀者達到對痛感的體會,從而來加深對現(xiàn)實的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讀者享虐心理的存在是加深這種感受的重要原因。</p><p> 孩子原本就面臨
41、窮苦導致的饑餓,但是一次來自成人世界無端地懲罰使他陷入痛苦的折磨之中,他付出的代價就是失去自己的一個手指,莫言同樣調(diào)動孩子的感官體驗將這份痛苦形象地傳達給了讀者,側重對孩子肉體狀態(tài)的關注,從而使讀者深切體會孩子因痛苦而引發(fā)的孤獨感。孤獨在他一個人穿過黑夜陰森的墳墓,被銬住后無人解救,無法解救;孤獨在因又餓又渴的痛苦產(chǎn)生的幻想中母親的到來又離去;孤獨在此刻對母親溫暖的懷抱的渴求。</p><p> ?。ǘ┯駳g
42、下的孤獨</p><p> 在小說《四十一炮》中,寫了一個拒絕長大的孩子羅小通。小說極寫了一個孩子對肉的渴望,可以說是貫穿故事的線索。羅小通是“肉神”現(xiàn)實的具體化。在羅小通生存的世界下的大人都是被欲望奴役的,孩子也在這樣的欲望世界里深受影響。他蔑視知識、大鬧課堂,發(fā)明先注水后殺牲畜為方式的“注水車間”并榮任車間主任,用流氓無產(chǎn)者炮擊的手段向老蘭“復仇”等等,用魔幻手法寫出一個孩子的神通廣大的能力。羅小通是早熟的
43、、其攫取貪婪的眼神里充滿了毒液,這個孩子的眼神里沒有悲憫和同情,只有攫取和欲望,能讓這個少年產(chǎn)生全部快感的是對肉的渴望和咀嚼。在小說中大量的出現(xiàn)吃肉過程中帶來的感官的享受深入刻畫了孩子食欲:“在這個雪花飛舞的夜晚,我腦海中浮現(xiàn)在黑暗中放射著白光的豬頭,想象它被劈成兩半在鐵鍋里翻騰的景象,我的鼻子似乎嗅到了豬頭肉的鮮美氣味,大量的肉分子熱氣洶涌的升騰著,氣味芬芳,另我心醉神迷?!盵18]</p><p> 莫言在
44、《四十一炮》后記中說,羅小通是一個“身體已經(jīng)長得很大”,但“精神還沒有長大”的少年。他因為“拒絕長大的心理動機”,所以試圖用喋喋不休的訴說來挽留逝去的少年時光”。這種回憶無疑與人們在歷經(jīng)滄桑后體驗到的心靈孤寂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對自身存在不確定性的焦慮有關。這時曾經(jīng)擁有的少年時光便會成為心底自然的依賴?!坝绕涫窃谌魏我环N困難使我們的憂懼超乎想象的時候,突然回憶到過去和遙遠的情景,就好像是一個失去的樂園又在我們面前飄過似的”。[19]羅小通對于
45、童年的回憶便源于這種孤寂和焦慮。在他對大和尚訴說往事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孤獨、絕望和被遺棄的人:“我完了。什么都沒有了,娘死了,爹捕了,妹妹也死了,吃肉的本事也沒有了??”[20]“精神還沒有長大”的少年羅小通當然很難接受這一現(xiàn)實,而尤其讓他無法面對的是吃肉本領的消失——對于一個愛吃肉、會吃肉、懂吃肉,把吃肉看得重于一切的“肉孩子”而言,這顯然是一個無法承受的打擊。從羅小通回憶的童年往事看,吃肉是他存在過并且存在著的最有力證明,因此失去這
46、一本事的羅小通必然會感到孤獨。</p><p> 弗洛伊德將人的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人處于本我的狀態(tài)時會放任自己,對自己的所有欲望都不加以控制,怎么想怎么做,自我是我們最多的狀態(tài),超我則是道德層面上的狀態(tài)。[21]羅小通所處的狀態(tài)與常人正好相反,大多的時間都處于一種本我的狀態(tài),不會思考,沒有理性,對欲望不加扼制,任它們流竄。以轟擊四十一炮作為解決事情就是本我缺失、放任自我的表現(xiàn)之一。</p>
47、<p> 在小說《酒國》中,丁鉤兒屬于這類身體已成年但是心智未成年的人,偵破游戲是屬于男孩的游戲。他依舊停留在男孩子式的想象之中,這是他與現(xiàn)實之間的屏障。酒國市對于殺驢習以為常,他卻不能忍受。男童式的敏感和幻覺在他身上有了充分的表現(xiàn)。他對自己陷入吃人的行為惴惴不安又軟弱無能。小說把我們帶入了飲酒的狂歡,吃人的狂歡之中,丁鉤兒是奉上級命令來偵察酒國的吃人事件,最后卻自己卷入了吃人醉酒的狀態(tài)之中,消除吃嬰兒暴行的努力最終變成對
48、暴行的參與。但是丁鉤兒又是在不斷地反叛的,在破案開始的宴席上,他看到形狀清晰可辨的嬰孩時,才從酒醉中猛醒,憤怒之下,他拔槍射擊,不過僅僅擊中那個嬰孩的腦袋,最后卻在旁人的哄騙下滿心歡喜地加入了吃人盛宴。但是內(nèi)心卻一直有一股反叛力量,這股反叛力量得到酒精力量的輔助和強化,最終導致他理性和意志的全盤崩潰,在破案失敗身遭羞辱后殺人,最后在逃亡中跌入糞坑。</p><p> 他的孤獨感來自一個人破案的無依無靠,來自處處
49、受到來自酒國的威脅,來自無法偵破并揭舉人們對殺嬰孩的暴行罪行的苦惱,來自自己的意志薄弱,軟弱無能。當自己也在酒國中陷入飲酒吃肉的狂歡中,必然會導致悲劇的產(chǎn)生。</p><p><b> 小結</b></p><p> 黑域即是指成人世界的暴力和丑陋,在這樣的生存狀態(tài)下的孩子是光腳行走的,在陰冷的黑域中不得不光著腳,在此就是用感官之觸覺來感受這個現(xiàn)實世界。</
50、p><p> 莫言這種創(chuàng)作也可以說是對童年回憶的一種復歸,一種紙上的藝術化的宣泄,讓人們意識到在那個年代那個社會,苦難的不僅是大人,孩子對苦難的記憶更加深刻,不僅來自物質(zhì)更是來自精神。</p><p> 作家莫言饑餓孤獨的童年情感體驗使其執(zhí)著于表現(xiàn)人類生存的苦難與不公,展現(xiàn)了人性在苦難面前的堅韌和變異,其變異在于成人對兒童施加的暴力,通過孩子主觀化的感性世界呈現(xiàn)了生命的苦難,寄托了他對孩子
51、生存狀態(tài)的關懷。同時,這樣一個富于刺激性的、支離破碎的感官世界,映現(xiàn)了主體內(nèi)部的基本狀況:那是一個充滿著焦慮和渴望、騷動不安的世界。</p><p><b> 注釋:</b></p><p> [1]林清.饑餓和幻想—論缺失性童年經(jīng)驗對莫言創(chuàng)作的影響.語文學刊(高教版),2007.(7)</p><p> [2]林清.饑餓和幻想—論缺失性
52、童年經(jīng)驗對莫言創(chuàng)作的影響.語文學刊(高教版),2007.(7)</p><p> [3][4] [德]埃利亞斯·卡內(nèi)提.群眾與權力</p><p> http://bbs.psysoper.com/thread-21054-1-1.html.2011.2.4</p><p> [5]張閎.感官王國——先鋒小說敘事藝術研究.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
53、8.3.178</p><p> [6]柯倩婷.《豐乳肥臀》的饑餓主題及性別政治.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18)</p><p> [7]王金誠.從審美到審丑:莫言小說的走向.北方論叢,2000.(1)</p><p> [8][10][18][20]莫言.四十一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143,133</p>&l
54、t;p> [12]謝欣.心靈的渴望與追求——讀莫言的小說集.當代作家評論,1986.(4)</p><p> [9][11][13][14][15]莫言.透明的紅蘿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334,243,32,23,245</p><p> [16]莫言.莫言作品集.??冢耗虾3霭婀?,2006.2.465</p><p> [17][法]
55、米歇爾·???規(guī)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櫻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45</p><p> [19]林霖.評莫言的長篇小說《四十一炮》.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5)</p><p> [21][美]霍夫曼.弗洛伊德主義與文學思想.王寧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54</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勞倫斯小說人性的回歸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余華后期小說中“民間力量”的詩性構成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三言”中的商人形象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張愛玲小說的中國式意趣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金庸小說的婚戀價值觀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三言”“二拍”中的僧尼形象
- 畢業(yè)論文漢語言文學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 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 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圍城》的諷刺藝術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王安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探析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納蘭詞的佛學情結
- 畢業(yè)論文漢語言文學專升本
-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論曹操性格中的“義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