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漿法在泥結碎石防汛道路施工中的應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提漿法在泥結碎石防汛道路施工中的應用</p><p>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p><p>  泥結碎石道路屬于半剛性路面,在城鄉(xiāng)道路和水利工程的堤頂防汛道路中被廣泛應用,隨著新的建筑材料的應用和技術的進步,逐漸被瀝青和混凝土等路面所代替。但泥結碎石道路以其取材便利,技術含量不高,施工工藝簡單,整體性好,維修養(yǎng)護簡易, 造價低等特點,至今依然被廣泛

2、應用,本文就泥結碎應用和近年來使用的泥結碎石層 “提漿法” 施工等問題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以期該種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p><p>  一、泥結碎石道路的適用范圍和施工條件 </p><p>  泥結碎石道路適用于交通流量較小的交通道路,不宜過重車輛,適用于鄉(xiāng)間交通和堤頂防汛道路等小型道路,不適用于底洼潮濕的交通道路;一般在秋季施工為宜,春夏季施工次之,主要應避免在雨季施工,

3、不宜冬季施工,冬季如若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5℃以上,并應在重冰凍(-3∽-5℃)到來之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前完成。 </p><p>  二、道路的結構及材料的選擇 </p><p>  1、結構一般為:路基基層,手擺塊石基層厚20cm,泥結碎石面層厚10cm,最上層砂礫磨耗層厚3cm,路面起拱自堤頂中心向兩邊為3%。 </p><p>  2、主要材料為塊石

4、、碎石、石屑、粘土、白灰,材料要求:石料強度等級不低于3級且質(zhì)地良好、無風化,采用錐形塊石、片石,塊石高度約為16~18㎝;碎石采用級配良好的碎石,其粒徑為2~4cm、強度等級不低于3級、其顆粒形狀應具有棱角近似立方體,不應有粘土塊、植物等有害物質(zhì);碎石的質(zhì)量要求應遵照《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中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粘土(無粘土的砂壤土也行):選定的粘土料場要近,粘土料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50mm,其含

5、量不大于5%;粘土料含水量要適中無雜物,粘土塑性指數(shù)10~20為宜,不足可按一定比例摻入白灰;磨耗層所用碎石采用粒徑為3~5㎜的為宜(如若采用瓜子片,其粒徑應為磨耗層厚度的0.55~0.75倍)。石屑或其它細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場的細篩余料,或?qū)iT扎制的細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礫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礫的顆粒尺寸應合適,且級配較好,必要時篩除超尺寸顆粒。 </p><p>  三、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 </

6、p><p>  根據(jù)我們多年施工的經(jīng)驗,泥結碎石道路施工一般有灌漿法和提漿法兩種,灌漿法施工所用工具簡單,為過去幾十年來所采用,灌漿法的施工基本施工程序是:放樣→挖路槽→路基碾壓→手擺塊石基層→填隙→碾壓→粘土灌漿、鋪碎石→碾壓→做磨耗層→碾壓→清理、整修、養(yǎng)護,但隨著大型的施工機械設備的出現(xiàn),提漿法卻愈來愈多被采用,提漿法的施工基本施工程序:放樣→挖路槽→路基碾壓→手擺塊石基層→填隙→碾壓→攤粘土、鋪碎石、灑水→碾

7、壓→做磨耗層→碾壓→清理、整修、養(yǎng)護。 </p><p>  四、泥結碎石層的提漿法施工工藝 </p><p>  1、路基槽修整施工 </p><p>  在泥結碎石道路的路基槽的處理中,首先進行路槽放線開挖,一般路槽挖深為20~25cm,開挖應適當留有余量(5.0㎝),可采用機械開挖并輔以人工整修,不要超挖、欠挖,為防止路槽積水,在路肩部位每隔一段(50~100

8、米)開挖豁口,保證排水通暢,施工時最好錯開雨季,基面應用人工修整做成拱型,即以路槽縱向中心線向道路兩側應有橫向坡降(可與路面相同),局部低洼的地方要回填、整平,特別是透水性小的路基(如粘土),還應在兩側路肩做適當?shù)膶B布置,以排除路基滲水。在路基開挖后,根據(jù)路基土壤的干濕度和天氣的具體情況,來晾曬路基或路基灑水,先選用6~8t兩輪壓路機預壓,然后選用12~18t壓路機碾壓,路基壓實后干容重不低于15.5KN/㎡, 以滿足設計要求的壓實度

9、、干容重;受施工道路限制,施工進料的車輛要合理安排,避免料車反復碾壓路槽,破壞路基。 </p><p>  2、手擺石層的施工 </p><p>  手擺石層為主要受力層,起承重和穩(wěn)定的作用。手工鋪砌時從路邊緣起,逐漸向路中心推進,較大的石塊鋪于路邊,較小的鋪于路心,塊石采用立鋪,塊石大面朝下,尖端向上以增強穩(wěn)定性和填隙密實,所有塊石必須單獨座穩(wěn),扁平石料應加工后方可使用,塊石的長邊應與路

10、中心線垂直,石塊應沿著道路的縱向緊密排列,以改善受力條件,石塊不得疊砌,并相互錯縫,塊石高度約為16~18㎝,相鄰塊石高度不超過3cm,擺石完成后,用小碎石填縫(料徑5~8cm),填充緊密無松動石塊,撒布嵌縫料后撒鋪粘土(虛土4~6 cm厚),粘土的用量為石塊的30%為宜,如20㎝厚的手擺石層,粘土厚度6㎝左右,人工整平后用壓路機從兩側路邊開始向路中心反復碾壓,先振動碾壓2~3遍,最后靜碾壓1-2遍,壓路機速度在2~4km/h為宜,直至

11、無明顯輪跡,使粘土層具備填縫、穩(wěn)定和防滲作用。 </p><p>  3、泥結碎石層施工: </p><p>  ⑴、采用分層鋪筑,每層鋪筑4~6cm,碎石與粘土的攤鋪厚度約為3:2,具體為第一步:在料場內(nèi),根據(jù)各路段底基層寬度、厚度及預定的干容重,計算需要的干集料數(shù)量,按其松鋪系數(shù)為1.20~1.30備料,粘土必須曬干,使其含水量適中,粉碎篩分,除去雜物,涼在手擺塊石基層上,集料攤鋪應均

12、勻鋪撒力求平整,土厚度不亦過大,一般為2~3㎝,找平并滿足路拱要求。第二步:按松鋪厚度(壓實厚度的1.2~1.3倍)攤鋪碎石,一般攤鋪厚度為3~4㎝,輕型壓路機慢速一遍碾壓整平。第三步根據(jù)試驗段確定的用水量灑水浸泡,一般視路槽兩邊溢出少量水為宜,浸泡時間也要根據(jù)具體的天氣情況來定,一般為5~8小時,使粘土充分泡透后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提漿,提漿時可能存在局部缺漿的現(xiàn)象,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補償粘土和水,使泥漿充滿碎石空隙并擠滿表面,待漿干后,

13、用壓路機按先輕后重,先邊緣后中間的順序進行碾壓,每層碾壓成型厚度應為3~5cm。 </p><p>  按上述方法鋪筑第二層,由第一層鋪筑完成后的厚度來修正第二層的各種材料的用量和比例關系,以保證二次成型后總厚度為10±0.5㎝,對存在的局部缺漿部位,鋪筑第二層適當調(diào)整粘土用量,并及時找平,以使路面成型。在最后一次泥漿尚未干時,即可用輕型壓路機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要根據(jù)情況隨時進行補撒石子和粘土并適量

14、灑水,以達到“泥結石”的目的。 </p><p>  ⑵、泥結碎石面層碾壓施工: </p><p>  碾壓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表土過干、表層松散,應適當灑水,如土過濕,發(fā)生流漿現(xiàn)象,將根據(jù)具體情況,分別采用補充土料碾壓、換填好的材料等措施,使其達到標準一次性合格,用12T以上壓路機進行碾壓時,直線段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內(nèi)側路開始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

15、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的全寬時,即為一遍,碾壓至滿足要求的密實度為止,一般碾壓6~8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1檔為宜,以后用2檔。路面兩側,多壓2~3遍。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diào)頭”和急剎車。兩作業(yè)段銜接處,留0.5~1m不碾壓,適量灑水,保持最佳含水量,第二段施工時,前段留下來未碾壓部分,重新與第二段一起碾壓,使其得到全面壓實。 </p><p><b

16、>  4、磨耗層 </b></p><p>  先整平泥結碎石面層路面凹坑,在路面上鋪撒顆粒松散的粘土1.5㎝,再鋪層瓜子片2.5㎝,然后灑水在攤鋪路面上,3小時后用輕型壓路機碾壓4~6遍,采用0.3~0.5㎜規(guī)格的石屑找平壓實即可,并注意用掃帚將石屑掃勻。在開放交通的兩周內(nèi),應采取適量灑水保持最佳含水量和補撒石屑等保護措施,不使磨耗層表面遭破壞。 </p><p>  

17、五、提漿法施工的優(yōu)點 </p><p>  1、泥結碎石道路工程中的泥結碎石層施工通常采用灌漿法和提漿法,通過檢查來看,采用提漿法,效果比較好,碎石間泥漿飽滿,空隙少,層面結合緊密。 </p><p>  2、由于采用分層施工,其材料損失小利用率高,干燥快,施工周期短,易于施工,減少了遭遇雨水的機會,使施工質(zhì)量易于控制,既能保證質(zhì)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期,是一個很好的施工方法。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