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貼敷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穴位貼敷治療 ——冬病夏治,中醫(yī)特色護理小組,,甘肅省中醫(yī)院肺病科 劉曉霞,概念簡介,“冬病”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發(fā)病或者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 “夏治”是針對冬季容易發(fā)作 的疾病在夏 天疾病緩解期 的時候治療,來減

2、 少在冬天或者春天發(fā)作次數、緩 解發(fā)作的程度,顧名思義“冬病 夏治”。,概念簡介,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也是人們最容易貪涼飲冷耗傷陽氣的時候,“三伏天”在人體相關穴位敷貼辛熱溫陽之

3、藥物,扶助人體陽氣,加強衛(wèi)外功能,提高機體防病抗病能力,減少在陰寒較盛之冬秋季節(jié),由于陽氣不足而導致一些疾病的復發(fā)。,概念簡介,穴位貼敷療法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過將藥物敷貼到人體一定穴位,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故又稱“三伏灸”、“三伏貼”。以中醫(y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把藥物研成細末,用姜汁、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涼油、藥液甚至唾液調成糊狀,或用呈凝固狀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黃醋、米飯、棗泥制成軟膏、丸劑或餅劑,或將中藥

4、湯劑熬成膏,或將藥末散于膏藥上,再直接貼敷穴位、患處(阿是穴),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chuàng)無痛穴位療法。,功效,禁忌證,1)貼敷部位有創(chuàng)傷、潰瘍者禁用。2)對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禁用。,穴位貼敷的常用穴位,常用腧穴由高至低排在前10位的有肺俞、定喘、心俞、膈俞、膻中、腎俞、膏肓、大椎、脾俞、天突。腧穴歸經多屬足太陽膀胱經、任脈、督脈和經外奇穴;以背俞穴居多?! 妷央蜓ǎ荷耜I、氣海、關元、大椎、命門、足三里等。還有一點,不管醫(yī)生宣

5、傳方面還是病人理解方面,切忌把貼敷的方法和作用過度夸大,主要起到防病和治未病的作用,操 作 步 驟,操 作 規(guī) 范,1.藥物組成以白芥子、生艾葉、生姜作為基本處方,可結合既往的臨床經驗和地域特點等進行加減。2.藥材炮制白芥子、生艾葉采用道地藥材,白芥子可以通過炒制或者調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對皮膚的刺激程度,其余藥物均采用生藥。,操 作 規(guī) 范,3.藥物制備藥物制備過程要求在無菌、清潔、常溫環(huán)境下進行。藥物的制備方法:采用潔凈藥材,

6、將藥物烘干,粉碎,過80~120目篩,備用。姜汁的制備方法:采用生姜,洗凈,粉碎,三層無菌紗布擠壓取汁而成。姜汁的濃度可以根據原有的經驗和地域的特點在50%~100%之間適當調整,濃度調整可以通過加適量蒸餾水調配而成。,操 作 規(guī) 范,貼敷時機  一般在每年夏季,農歷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如果中伏為20天,間隔10天可加貼1次)。在三伏天期間也可進行貼敷,每兩次貼敷之間間隔7~10天?! ∧壳?,有些單位尚在探索

7、“三九”天或平時時間進行貼敷,以提高臨床療效。,操 作 規(guī) 范,貼敷時間 ?、俪扇嗣看钨N藥時間為2~6小時,兒科患者貼藥時間為0.5~2小時?! 、诰唧w貼敷時間,根據患者皮膚反應而定。同時考慮患者的個人體質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病人如自覺貼藥處有明顯不適感,可自行取下。,操 作 規(guī) 范,*療程  連續(xù)貼敷3年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后,患者可以繼續(xù)進行貼敷,以鞏固或提高療效。 * 貼敷部位  貼敷的部位一般以經穴為主

8、,臨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膈腧、膻中等。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證取穴,臨床常用穴位有風門、膈俞、心俞、脾俞、腎俞、足三里等。,操作規(guī)范,貼敷方法  先將貼敷部位用75%乙醇常規(guī)消毒,然后取直徑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藥膏,將藥物貼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兒患者可適當減小)的脫敏膠布固定。聯合治療:配合口服使用補肺益壽合劑和補肺固本合劑,效果更佳。,施術后處理,1)換藥:貼敷部位無水泡、破潰者,

9、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簽蘸溫水、植物油或石蠟油清潔皮膚上的藥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貼敷。貼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潰者,應待皮膚愈后再貼敷。2)水泡處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處理,讓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應以消毒針具挑破其底部,排盡液體,消毒以防感染。破潰的水泡應做消毒處理后,外用無菌紗布包扎,以防感染。,注意事項,久病、體弱、消瘦以及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 孕婦、幼兒慎用 。顏面部慎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 。對于所貼敷之藥,應將其固定

10、牢穩(wěn),以免移位或脫落 。凡用溶劑調敷藥物時,需隨調配隨敷用,以防揮發(fā) 若用膏劑貼敷,膏劑溫度不應超過45度,以免燙傷 對膠布過敏者,可選用低過敏膠布或用繃帶固定貼敷藥物 。對于殘留在皮膚上的藥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質擦洗 貼敷藥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 貼敷后若出現范圍較大、程度較重的皮膚紅斑、水泡、疹癢現象,應立即停藥,進行對癥處理。出現全身性皮膚過敏癥狀者,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其他應注意事項,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是一種

11、扶助人體正氣、增加免疫力、調動人體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長期使用。對貼敷期間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如果疾病發(fā)作或者病情加重應積極就醫(yī),控制病情;并應認真記錄每次發(fā)作的時間、程度、治療情況等;臨床醫(yī)生應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給予治療和康復的咨詢指導。同時,此療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進行此療法前,要向患者認真介紹適應病癥和注意事項等。  此療法實施時間集中,患者眾多,實施部門應該充分準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