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與方法,2024/3/19,政治經濟學,從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凱恩斯經濟學 ?。?0世紀初—20世紀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1946)(英)代表作:《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2024/3/19,政治經濟學,現(xiàn)代經濟學——1945年二戰(zhàn)結束后凱恩斯經濟學形成兩個流派:,1、新古典綜合學派:代表人物是薩
2、繆爾森(美)。該派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公私混合經濟,既需要由政府來對國民經濟進行調節(jié)和管理,又需要運用市場機制和自由競爭來提高經濟效率。,2024/3/19,政治經濟學,2、新劍橋學派,代表人物:瓊.羅賓遜(1903~1983)(英)。 該派認為:應把經濟學研究的重點重新轉到國民收入在社會各階級之間分配這一主題上來。羅賓遜在1983年出版了《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對馬歇爾的微觀經濟學體系作了補充。,2024/3/19,政治
3、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主要內容,第一節(jié)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第二節(jié) 國民生產總值及其核算,第三節(jié)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總量,第四節(jié)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缺陷及彌補,一、研究對象和內容 1、研究對象 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總量即國民收入。 通過研究國民經濟中各有關總量如何決定(穩(wěn)定增長)、如何變化,說明社會資源如何分配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
4、民收入分配,,,,,國民收入GDP,國民收入決定,核算方法,第一節(jié) 宏觀經濟學的特點,核算指標,2、研究內容(主要部分) 1、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2、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3、國民收入分配理論 4、失業(yè)和通脹理論 5、經濟增長理論 6、經濟周期理論 等等……,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民收入分配,,,,,國民收入GDP,國民收入決定,核算方法,第一節(jié) 宏
5、觀經濟學概述,核算指標,2024/3/19,政治經濟學,基本內容 收入核算理論:如何準確核算一個國家的GDP總量。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從總需求和總供給角度出發(fā),分析國民收入決定及其變動的規(guī)律。這是宏觀經濟學的中心。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把失業(yè)與通貨膨脹同國民收入聯(lián)系起來,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其相互關系,以便找出解決這問題的途徑。,2024/3/19,政治經濟學,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分析國民收入短期波動的原因,長期
6、增長的源泉等問題,以實現(xiàn)經濟長期、穩(wěn)定地發(fā)展。 開放經濟理論:分析一國國民收入的決定與變動如何影響它國,以及如何受到別國的影響,同時也要分析開放經濟下一國經濟的調節(jié)問題。 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服務的,宏觀經濟理論要為這種干預提供理論依據(jù),而宏觀經濟政策則是要為這種干預提供具體的措施。,2024/3/19,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另一種表述),? 經濟增長? 充分就業(yè)(失業(yè))?
7、物價水平(通貨膨脹)? 國際收支(NX)?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11,2024/3/19,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五大平衡及其綜合均衡,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市場,通過工資率和勞動政策,調整勞動力的總供給和總需求,達到勞動均衡。消費品市場:消費品市場,通過物價指數(shù)和物價政策,調整商品的總供給和總需求,達到商品均衡。資本市場:指用于投資的資本市場,通過利率和貨幣政策,調整貨幣的總供給和總需求,達到貨幣均衡。政府收支:指政府的
8、稅收和支出,通過稅率和財政政策調整財政收入和支出,達到財政均衡。國際市場: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可以通過匯率和對外經濟政策,達到外匯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12,二、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關系,二者是樹木與森林之間的關系,2024/3/19,政治經濟學,,微觀研究單個經濟體的行為及后果,宏觀研究社會經濟總體的行為及后果,個量研究,總量研究,2024/3/19,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qū)別與關聯(lián),1、區(qū)別:總體與個體及考
9、察對象(1)對象不同:宏觀考察整個國家的產出、就業(yè)和物價水平,用總體分析方法;微觀研究單個產品的價格、數(shù)量和市場,用個體分析方法。(2)結果不同:宏觀分析的主要結果是政府政策建議,微觀指導各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3)追求的目標不同:微觀分析利潤最大化,宏觀分析充分就業(yè)和經濟增長。(4)假設條件不同:如在微觀分析中,分析一個廠商降低工資,則假定其它廠商不降低工資;宏觀中則不可能有這樣的假定。,2024/3/19,政治經濟學,2、關
10、聯(lián):市場機制及關注市場主體(個 體)的經濟行為(1)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均建立在市場機制和經濟個體的經濟行為分析之上。(2)二者都關注資源配置。宏觀注重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3)宏觀分析以微觀分析為其基礎。(4)二者均采用供求均衡分析方法。,注意:對微觀經濟是正確的東西, 對宏觀經濟未必是正確的。,三、宏觀經濟學的加總法,1、加總的含義: 2、注意事項:
11、 第一,有些個量可以加總; 第二,有些無法加總(如某些廠商工資上漲); 第三,有些個量或行為無法加總;,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存量與流量,流量:指一定時期測算出來的量值;存量:指一個時點測算出來的量值;人口總數(shù)是存量,它表示一個時點上的人口數(shù);而人口出生數(shù)是流量,它表示一個時期內新出生人數(shù)。一定的人口出生數(shù)來自于一定的人口數(shù),而新出生的人口數(shù)又計入人口總數(shù)。同理,一定量的
12、國民收入來自于一定時期內創(chuàng)造的國民財富,新創(chuàng)造的國民收入計入國民財富中。因此,國民收入是流量,財富是存量。同理,投資是流量,資本是存量。,17,四、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框架,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民收入,短期內其決定及對策,經濟增長論經濟周期理論,,,長期決定及對策,,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國際市場,不同意見和對策,四、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框架,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與宏觀經濟政策
13、 兩個模型兩個政策五個平衡,總量指標,,,核心內容,,,,演化內容,,,,,,,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經濟周期,,,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民收入核算中主要有六個總量,下面先學習GNP和GDP: 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凈值NNP 國民收入NI 個人收入PI 個
14、人可支配收入PDI,20,第二節(jié) 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核算,一、國民生產總值(GNP),1、國民生產總值 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居民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總價值。它按照國民原則統(tǒng)計。,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例如:,中國諾基亞公司歸芬蘭人所有,所以,該公司在中國經營得到的利潤,雖是中
15、國GDP一部分,但不被統(tǒng)計為中國GNP,而應歸入芬蘭GNP。類似道理,中國海爾在美國工廠的利潤,應作為美國GDP一部分,但應被統(tǒng)計為中國的GNP。隨著國際經濟聯(lián)系加強,強調身份區(qū)別的GNP相對重要性下降,重視地域范圍的GDP相對重要性上升,從而使GDP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總產出指標。,2024/3/19,政治經濟學,2、國民生產總值概念的幾個規(guī)定 (1)它是一個市場價值概念 GNP=最終產品的單位價
16、格×產量 注意:自然經濟形式的產品因為沒有價格不計入國民生產總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2)GNP計量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不計入中間產品的價值,以免重復計算。 第一,最終產品的含義: 指最后供人們使用和消費的產品。 第二,實際操作: 在現(xiàn)實經濟中,由于許多產品難以區(qū)分最終產品還是中間產品,故常用增值法——即只計
17、算生產各階段上增加的價值,各生產階段上增加的價值之和等于最終產品價值。例如:一件上衣(最終產品)的價值計量如下表所示:,2024/3/19,政治經濟學,表10-1 上衣各生產階段中間消耗和價值增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3)GNP是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而不是所銷售的最終產品價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4)GNP包括:有形產品+無形產品 這意味著,第三產業(yè)提供的勞務價值也被計入GNP之中。(5)GN
18、P是一個流量指標而不是存量指標(6)GNP的計量原則:國民原則 所謂國民原則,即只計算本國常住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常住居民包括: ①居住在國內的本國居民; ②暫住在外國的本國居民; ③常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 其他類型居民在國內外所生產的產品價值不計入本國的GNP中。,2024/3/19,政治經濟學,3、國內生產總值(GDP)
19、(1)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指一國在一定時期(一般是一年)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 (2)GDP的計量原則:國土原則 所謂“國土原則”,即只計量在一國范圍內生產的產值,不包括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產值。 根據(jù)原則準確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內生產總值(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
20、 2005年:18.2321萬億元 2006年:20.9407萬億元 2007年:24.6619萬億元 2008年:30.067萬億元 2009年:34.0507萬億元 2010年:39.7983萬億元 2011年:47.1564萬億元,中國近幾年GDP總額與增長率,2024/3/19,政治經濟學,2007年亞洲“四小龍”GDP排名,,2024/3/19,政治經濟學,2007年最新世界各國
21、(地區(qū))GDP排名,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理解GDP的概念需注意以下幾點:,A.是一個市場價值概念(價格向量),只包括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非市場活動和非法市場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沒有被統(tǒng)計在內。比如家務勞動、地下經濟如非法毒品交易活動等未被計入;B.是(新)增加值之總和,而不是總產值,即最終產品和勞務;因此,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C. 是流量,而非存量;D. 是地域
22、概念,而非國民概念;E.以市場價格而非以不變價格或計劃價格計算的總產值。F.只計算當年生產的產品。拍賣古董的價值中,只計算中介費。G.折舊計入。折舊所代表的物質不構成新產品的物質體,其所代表的價值由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36,(3)GNP與GDP 第一,二者的計算依據(jù)或準則不同,一個是“國民原則”,一個是“國土原則”。 第二,二者的關系 GDP=GNP-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
23、產品的價值+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注:本表按當年價格計算,,第三節(jié) 國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1、理解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概念表10-1 上衣各生產階段中間消耗和價值增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上衣生產的例子說明了有關GNP的問題: 總產出=總支出=總收入 總產出:種棉、紡紗
24、、織布、制衣等生產過程的增加值50; 總收入:各生產環(huán)節(jié)的增加值50元成為各生產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總支出:購買最終產品(上衣)的支出50元。 因此:要素所有者的總收入=最終產品購買者的總支出=各生產階段的增加值之和即總產出,2024/3/19,政治經濟學,2、三種計算方法 上面的分析表明,可以從生產(將各生產階段的增加值加總)、支出(將購買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和收入(將各要素報酬
25、加總)三個角度計量GDP,即有三種核算GNP的方法(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GDP核算方法,42,(1)第一種核算方法:生產法 計算成衣價值時,將增量產值相加。,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支出法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fā),按照總產出等于總支出的恒等式,把一個國家在一年內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各項支出加在一起而得到的。
26、 總支出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項—— 消費支出:C投資支出:I 政府購買支出:G 凈出口:X—M,44,,(2)第二種核算方法:支出法 第一,支出法:把一定時期內所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第二,支出法的計量公式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數(shù)量,用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用支出法表示的國民生產總值是: GNP=Q1P1+Q2P
27、2+……+QnPn 第三,四項支出的內容 個人消費支出C:包括購買耐用品、非耐用品,勞務支出(如醫(yī)療、旅游等);但建筑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內,建筑住宅的支出歸入固定資產投資中。,2024/3/19,政治經濟學,投資支出I:指增加或替換資本資產的支出。 包括:固定資本投資+存貨投資 固定資本投資指新廠房、新設備、新商業(yè)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貨投資是企業(yè)掌握
28、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貨。 區(qū)別:凈投資與重置投資,2024/3/19,政治經濟學,政府購買支出G:指政府對商品()和服務的購買支出,包括:政府購買國內外產品和服務、購買公務員的勞務。 政府購買支出的另一部分即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民生產總值(因為,政府轉移支付只是收入的轉移,而沒有發(fā)生相應的產品和勞務的交換)。,202
29、4/3/19,政治經濟學,凈出口( X—M ):指勞務和貨物進出口差額方面的支出。 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 用支出法計算的國民生產值為: GNP=C+I+G+(X—M),2024/3/19,政治經濟學,例表10—2 某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資料來源: [美]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6版,323頁,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2024/3/19,政治
30、經濟學,中國GDP構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例),2024/3/19,政治經濟學,注: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統(tǒng)計局《中國統(tǒng)計年鑒》1990,1995、2002,(3)第三種計算方法:收入法 A.收入法的含義 即通過把所有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收入(即企業(yè)成本)相加來計量GNP的方法;,2024/3/19,政治經濟學,要素收入:工資:W (wage)租金:R (rent)利息:I (interest,公債利息不計入)稅前利潤:B
31、(benefit包括:股息+所得稅+未分配利潤)業(yè)主的收入:B1(非公司制)企業(yè)轉移支付及間接稅:T(indirect tax)資本折舊:D (depreciation),B.計量和核算的五項內容工資、利息和租金工資:從廣義上講,包括所有工作的酬金、津貼和福利費(含必須繳納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險)。利息:指人們在銀行存款、購買企業(yè)債券所獲得的本期凈利息收入。不包括個人間因借貸而發(fā)生的利息和政府公債利息;租金:指個人出租土地、房
32、屋等資產時的租金收入及專利和版權收入。,2024/3/19,政治經濟學,業(yè)主收入 包括業(yè)主的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這些收入往往是混在一起的。 業(yè)主:指不受人雇傭的獨立生產者,如醫(yī)生、律師、農民等; 公司稅前利潤(毛利) 包括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潤。,2024/3/19,政治經濟學,企業(yè)轉移支付和企業(yè)間接稅
33、 企業(yè)轉移支付:指企業(yè)向非營利組織的慈善捐款、向消費者賒賬; 企業(yè)間接稅:指企業(yè)繳納的貨物稅、銷售稅、周轉稅等。 資本折舊 折舊雖不是生產要素收入,但它會沖減其他收入項目,所以也應將其計入國民生產總值內。,2024/3/19,政治經濟學,收入法計算 國民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凈值+折舊 國民生產總值(GNP)=
34、工資、利息和租金+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企業(yè)轉移支付+企業(yè)間接稅+折舊,2024/3/19,政治經濟學,第四節(jié)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總量 一、國民收入核算的五個總量指標 1、國內生產凈值(NDP ) (1)國內生產凈值NDP 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凈值額。 (2)NDP的計量 國內生產凈值=國內
35、生產總值-資本折舊,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資本折舊 國內生產凈值=工資、利息和租金+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企業(yè)轉移支付+企業(yè)間接稅 它表示經濟社會在補償了資本存量損耗以后所生產的凈產品總值。 它是一定時期內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一國以當年價格(或不變價格)計算的社會總產品(一切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額)減去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資本(折舊費+原材料價值)以后余下的部分。,
36、2024/3/19,政治經濟學,2、國民收入(簡稱NI) (1)國民收入NI: 指一國的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因提供服務所獲得的各類報酬之和。 (2)NI的計量 NI=工資、利息和租金+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政府補助金 NI=國內生產凈值(工資、利息和租金+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企業(yè)轉移支付+企業(yè)間接稅)-(企業(yè)轉移支付+企業(yè)間接稅)+政府補助金,2024/3/19,政治經濟學,(3)計量
37、特點 如果說GDP和NDP是從生產角度來表示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那么NI就是從分配角度表示一國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時期內從這些產品和勞務中所得的、以要素成本計算的收入總和。 (國民生產凈值包含間接稅,國民收入不包含間接稅:國內生產凈值=工資、利息和租金+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企業(yè)轉移支付+企業(yè)間接稅),2024/3/19,政治經濟學,3、個人收入(PI) (1)個人收入:
38、 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個人所得的各種收入之和。 (2)個人收入與國民收入的區(qū)別: 第一,從國民收入角度看,國民收入中有些項目不是個人收入,如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2024/3/19,政治經濟學,第二,從個人收入角度看,個人所獲得的收入中,部分收入不是來自于要素收入,如轉移支付、政府對個人支付的失業(yè)保險金、退休金和公債利息等,這些個人收入是不能計入國民收入指標的; 第三,利息調整,指不包
39、括在上述利息凈額之中的個人利息收入。,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PI = NI―個人得不到的+個人額外得到的 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金)+政府轉移支付+紅利+利息,62,(3)個人收入(PI)計算,4、個人可支配收入(PDI) (1)個人可支配收入 指一國一定時期內個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2)PDI的計量
40、 PDI=個人收入-(個人所得稅+其他非稅收性支付)。,2024/3/19,政治經濟學,五種國民收入總量指標關系式,1、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外國人在本國的收入+本國人在外國的收入2、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折舊=工資、利息和租金+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企業(yè)轉移支付+企業(yè)間接稅3、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凈值-間接稅=工資、利息和租金+業(yè)主收入+公司稅前利潤+政府補助金4、個人收入(PI
41、)=國民收入-公司所得稅和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金+ 轉移支付+其他利息收入5、個人可支配收入(PDI)=個人收入-(個人所得稅+其他非稅收性支付)。,2024/3/19,政治經濟學,2024/3/19,政治經濟學,從國內生產總值GDP到個人可支配收入DPI,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國民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折舊,,間接稅,,公司利潤,,個人所得稅,,折舊,,外國人在本國收入,,
42、本國人在國外的收入,,個人利息收入,,第五節(jié) 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1.兩部門的含義 指一國內存在兩個經濟部門,即消費者和企業(yè)。舍象了政府和外貿。 2.提出兩部門的作用和意義 簡化分析,2024/3/19,政治經濟學,3. 宏觀經濟學如何分析兩部門經濟,(1)從總供給與總需求角度來理解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的收入代表總供給; 國民收入的支出代表總
43、需求;,2024/3/19,政治經濟學,(2)為什么要從總供求角度角度來理解國民收入?因為: 人們要提供勞動力和資金等要素給生產者,就會有報酬收入,這些報酬來自于生產者,它們是生產物的等價物,即總供給; 另一發(fā)面,人們得到收入后要進行使用,就會有購買,即總需求; 所以,應該(可以)從總供求角度來理解國民收入的收與支;,2024/3/19,政治經濟學,(3)如何從供求角度理解國民收入? A.從總供
44、給角度看,國民收入是人們提供各種生產要素后得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報酬,人們把這些收入用于消費和儲蓄當中: 總供給Y=各種要素供給的收入總和 =工資+利息+地租+利潤 =消費C+儲蓄S B.從總需求角度看,國民收入是要素所有者對所獲收入的使用,即二種支出:消費C+投資I; 總需求Y=消費需求+投資需求 =消費支出+投資支出
45、 =消費C+投資I (4)總供求均衡的條件: C+S=C+I S=I 這就是所謂儲蓄-投資恒等式。,2024/3/19,政治經濟學,二、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1.三部門的含義 指消費者、企業(yè)和政府; 2.三部門的經濟構成 (1)從支出(需求)角度看:Y=C+I+G (2)從收入(供給)角度看:Y=C+S+T T=T0+
46、Tr T=T0=稅收 Tr=轉移支付 T=政府凈收入 3.三部門時儲蓄-投資恒等式 C+I+G=Y=C+S+T I+G=S+T I=S+(T-G) 若T=G 則I=S,2024/3/19,政治經濟學,三、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1.四部門的含義 指消費者、企業(yè)、政府和外貿 2.四部門經濟的構成 (1)從支出角度看:Y=C+I+G+X
47、 (2)從收入角度看:Y=C+S+T+M 擴展理解: 支出角度:Y=C+I+G+(X-M) (X-M)=凈出口 收入角度:若本國居民給外國居民存在轉移支付Kr,則: Y=C+S+T+Kr,2024/3/19,政治經濟學,三、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3)儲蓄-投資恒等式 C+I+G+(X-M)=C+S+T+Kr 其中: T-G:代表政府有儲蓄(收大于支)
48、 M-X+Kr:代表外國對本國發(fā)生的儲蓄; 式中:M和Kr是他國的收入,X是他國的支出; 若M+Kr>X,意味著他國對本國存在儲蓄,反之,存在負儲蓄;,2024/3/19,政治經濟學,第六節(jié) 實際GDP與名義GDP (1)現(xiàn)價和不變價格 現(xiàn)價:即當年的價格; 不變價格:也稱“可比價格”或“固定價格”,“現(xiàn)行價格”的對稱。指用某一定時期或年份的商品價格作為當年價
49、格來計算產值的價格。譬如:我國規(guī)定:1981-1990年期間,以1980年的實際價格為不變價格。,2024/3/19,政治經濟學,第六節(jié) 實際GDP與名義GDP,(2)名義GNP與實際GNP 名義GNP:指按現(xiàn)價(當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 實際GNP:指按不變價格即用某一年的價格作為基年價格計算出來的價值。,2024/3/19,政治經濟學,(3)二者的關系,實際GNP=名義GDP÷GDP折
50、算指數(shù)P 名義GDP既反映了實際產量(最終產品數(shù)量)變動,又反映了價格的變動。實際GDP則只反映產量的變動。 為了準確地反映國民經濟實際增長情況,通常根據(jù)實際GDP進行計算。,2024/3/19,政治經濟學,第七節(jié)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缺陷及彌補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基本上能反映一國經濟狀況,但仍存在缺陷,需要加以彌補。 一、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缺陷。
51、 第一,核算范圍的局限性:非市場交易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沒有得到反映。有些經濟活動本身不以交換為目的,因此,沒有市場價格,如家務勞動、義務勞動、農民自給自足生產部分等。,2024/3/19,政治經濟學,GDP指標的缺陷,第二,核算內容的片面性:不能反映出人們所得到的福利情況及付出的成本。如產品和服務質量的高低、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程度、收入分配狀況、環(huán)境污染情況、休閑、健康、壽命等不能得到體現(xiàn)。,2024/3/19,政治經濟學,國家統(tǒng)計局副局
52、長許憲春在《求是》雜志文章指出:GDP指標存在局限性: A.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經濟發(fā)展狀況。首先,GDP沒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務在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GDP不能反映經濟發(fā)展的質量差異;第三,GDP不能準確地反映財富的增長;第四,GDP沒有反映非市場性家務勞動?! ?B.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會進步狀況。一是GDP沒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務在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GDP不能反映就業(yè)狀況;三是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
53、公平合理;四是GDP不能反映社會福利改善情況。,2024/3/19,政治經濟學,第三,國際間的不可比性。 購買力平價:一種根據(jù)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shù)。 通過一系列統(tǒng)計計算,找到兩國間貨幣購買力的實際對比關系,而不是匯率所表示的對比關系,以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這一反映兩國間貨幣實際購買力水平或對比關系的方法就是購買力平價法。 我國GDP與購買力平價法:2008年人
54、均GDP23647.61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約為:5345美元;2009年人均GDP約為25120.07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約為:5677.82美元。,2024/3/19,政治經濟學,二、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缺陷的彌補。 彌補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各種缺陷的措施: 1、設計兩種核算體系互相補充 一是SNA體系:核算GNP; 二是MPS體系:核算社會總產值; 分別采用不同的記賬方法
55、。,2024/3/19,政治經濟學,2、托賓和諾德豪斯(英)提出經濟福利尺度(簡稱 MEW),薩謬爾森(美)提出純經濟福利(簡稱NEW)理論試圖擴展國民收入核算的內容。 3、卡塞爾(瑞典)提出購買力平價理論,試圖解決不同國家之間貨幣匯率不合理、從而各國GNP不可比的問題。,2024/3/19,政治經濟學,威廉·諾德豪斯 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出生于新墨
56、西哥州的阿爾伯開克,本科畢業(yè)于耶魯大學,1967年在麻省理工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保羅·薩謬爾遜和羅伯特·索羅。從1967年起,他一直在耶魯大學任教,并在1973年被聘為終身教授。 現(xiàn)任耶魯大學惠特尼·格里斯伍爾德經濟學教授和考爾斯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諾德豪斯教授在耶魯大學主講經濟學原理課程。諾德豪斯是美國最有影響的50名經濟學家之一,全球研究氣候變化經濟學的頂級分析師之,2024/3/19,政治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習題
-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試題及答案
- 第十章 國民收入核算
- 宏觀經濟運行與國民收入核算
-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islm理論
- 宏觀經濟學第2講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 國民收入核算與經濟轉型的關系研究.pdf
- 第10章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 西方經濟學考研復習筆記國民收入核算
- 《西方經濟學》- 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csn
-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 第13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習題
- 最優(yōu)國民收入分配研究.pdf
- 經濟學第七章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 基于環(huán)境因素的全要素生產率和國民收入核算研究.pdf
- 如何看待中國的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和政府收入
- 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動態(tài)演變
- 安徽省國民收入分配問題研究
- 第七章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判斷選擇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