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物理二輪復(fù)習第一篇專題攻略專題九震動和波動光和光的本性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專題九 振動和波動 光及光的本性,【主干回顧】,【核心速填】(1)振動和波。①振動的周期性、對稱性:x=Asinωt;②波的產(chǎn)生和傳播:v=___。,(2)光的折射和全反射。①折射定律:光從真空進入介質(zhì)時:____=n;②全反射條件:光從光密介質(zhì)射入光疏介質(zhì);入射角等于臨界角C,sinC=___。(3)波的干涉、衍射等現(xiàn)象。,熱點考向1 振動和波動的綜合應(yīng)用【典例1】(2016·全國卷Ⅲ)(多選)由波源S形成

2、的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zhì)中向左、右傳播。波源振動的頻率為20Hz,波速為16m/s。已知介質(zhì)中P、Q兩質(zhì)點位于波源S的兩側(cè),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條直線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間的距離分別為15.8m、14.6m。P、Q開始振動后,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P、Q兩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始終相同B.P、Q兩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始終相反C.當S恰好通過平衡位置時,P、Q兩點也正好通過平衡位置D.當S恰好通過平衡位置向上運動時,P

3、在波峰E.當S恰好通過平衡位置向下運動時,Q在波峰,【解析】選B、D、E。由題意知T=0.05s,v=16m/s,故波長λ=vT=0.8m,找P點關(guān)于S的對稱點P1,由對稱性可知P1和P的振動情況完全一致,P1Q兩點相距Δx= 為半波長的整數(shù)倍,所以P1、Q兩點的振動方向始終相反,P、Q兩點的振動方向也始終相反,A錯誤,B正確;P點距離S點x= 當S恰好通過平衡位置向,上運動時,P

4、在波峰,同理Q點距離S點x1= 當S恰好通過平衡位置向下運動時,Q在波峰,C錯誤,D、E正確。,【題組過關(guān)】1.(多選)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在t=1.5s時的波形圖如圖甲所示,a和b是波上的兩個質(zhì)點,圖乙是其中某一個質(zhì)點的振動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這列波的傳播速度是1m/sB.t=3.5s時,質(zhì)點b的振動速度最大C.t=0時,質(zhì)點a處于平衡位置D.圖乙描述的可能是質(zhì)點b的振動圖象E.這

5、列波的波長為4m,【解析】選A、B、C。由圖甲可知該簡諧橫波波長為2m,由圖乙知周期為2s,則波速為v= =1m/s,故A正確,E錯誤;從t=1.5s到t=3.5s經(jīng)歷時間t=2s=1T,則知t=3.5s時,質(zhì)點b回到平衡位置,振動速度最大,故B正確;根據(jù)乙的振動圖象可知,質(zhì)點在t=1.5s時位移為正向最大,可知圖乙為質(zhì)點a的振動圖象,則知t=0時,質(zhì)點a處于平衡位置,故C正確,D錯誤。,2.(2015·全國卷Ⅱ

6、)平衡位置位于原點O的波源發(fā)出的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水平x軸傳播,P、Q為x軸上的兩個點(均位于x軸正向),P與O的距離為35cm,此距離介于一倍波長與二倍波長之間。已知波源自t=0時由平衡位置開始向上振動,周期T=1s,振幅A=5cm。當波傳到P點時,波源恰好處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經(jīng)過5s,平衡位置在Q處的質(zhì)點第一次處于波峰位置。求:,(1)P、Q間的距離。(2)從t=0開始到平衡位置在Q處的質(zhì)點第一次處于波峰位置時,波源在振動過程

7、中通過的路程。,【解析】(1)當波傳到P點時,波源恰好處于波峰位置,說明P與O的距離為 λ即 λ=35cm,λ=28cm,v= m/s=0.28m/sQ與O之間的距離為6個波長,即1.68m,P、Q間的距離L=1.68m-0.35m=1.33m,(2)從t=0開始到平衡位置在Q處的質(zhì)點第一次處于波峰位置時,波源振動6 T,波源在振動過程中通過的路程s=4A× =4×0.05×

8、6 m=1.25m答案:(1)1.33 m (2)1.25 m,【加固訓(xùn)練】1.(2016·天津高考)在均勻介質(zhì)中坐標原點O處有一波源做簡諧運動,其表達式為y=5sin( t),它在介質(zhì)中形成的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某時刻波剛好傳播到x=12m處,波形圖象如圖所示,則 (  ),A.此后再經(jīng)6s該波傳播到x=24m處B.M點在此后第3s末的振動方向沿y軸正方向C.波源開始振動時的運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D.

9、此后M點第一次到達y=-3m處所需時間是2s,【解析】選A、B。波的周期T= =4s,波長λ=8m,波速v= =2m/s,則再經(jīng)過6s,波傳播的距離為x=vt=12m,故該波傳到x=24m處,選項A正確;M點在此時振動方向向下,則第3秒末,即經(jīng)過了0.75T,該點的振動方向沿y軸正向,選項B正確;因波傳到x=12m處時,質(zhì)點向y軸正向振動,故波源開始振動時的運動方向沿y軸正方向,選項,C錯誤;題圖中M點振動方向沿

10、y軸負方向,M點第一次到達y=-3m位置所需要的時間小于半個周期,即小于2s,選項D錯誤。,2.(多選)在某一均勻介質(zhì)中由波源O發(fā)出的簡諧橫波在x軸上傳播,某時刻的波形如圖,其波速為5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P、Q兩點運動方向相同B.再經(jīng)過0.5s質(zhì)點N剛好在(-5m,20cm)位置C.能與該波發(fā)生干涉的橫波的頻率一定為3HzD.波的頻率與波源的振動頻率無關(guān),【解析】選A、B。P、Q兩點關(guān)于波源O對稱,此時P

11、、Q兩點運動方向相同,選項A正確;該波波長為2m,周期0.4s,再經(jīng)過0.5s質(zhì)點N剛好在(-5m,20cm)位置,選項B正確;根據(jù)波發(fā)生干涉的條件,能與該波發(fā)生干涉的橫波的頻率一定為2.5Hz,選項C錯誤;波的頻率與波源的振動頻率相同,選項D錯誤。,3.(多選)(2016·濰坊一模)一列簡諧橫波,某時刻的波動圖象如圖甲,從該時刻開始計時,波上A質(zhì)點的振動圖象如圖乙,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列波沿x軸負向傳播B.

12、這列波的波速是25m/sC.質(zhì)點P將比質(zhì)點Q先回到平衡位置D.經(jīng)過Δt=0.4s,A質(zhì)點通過的路程為4mE.質(zhì)點P的振幅為1cm,【解析】選A、B、D。由乙圖讀出t=0時刻質(zhì)點A的速度方向為沿y軸正方向,由甲圖判斷出波的傳播方向沿x軸負向,故A正確;由甲圖讀出該波的波長為λ=20m,由乙圖知周期為T=0.8s,則波速為v= m/s=25m/s,故B正確;圖示時刻質(zhì)點P沿y軸負方向運動,Q向平衡位置運動,所以質(zhì)

13、點P將比質(zhì)點Q后回到平衡位置,故C錯誤;Δt= 0.4s=0.5T,質(zhì)點做簡諧運動時在一個周期內(nèi)質(zhì)點,A通過的路程是4倍振幅,則經(jīng)過Δt=0.4s,A質(zhì)點通過的路程是s=2A=4m,故D正確;由圖可得質(zhì)點P的振幅是2cm,E錯誤。,熱點考向2 光的折射與全反射    【典例2】(2015·海南高考)一半徑為R的半圓柱形玻璃磚,橫截面如圖所示。已知玻璃的全反射臨界角為γ(γ< )。與玻璃磚的底平面成( -γ)角

14、度、且與玻璃磚橫截面平行的平行光射到玻璃磚的半圓柱面上。經(jīng)柱面折射后,有部分光(包括與柱面相切的入射,光)能直接從玻璃磚底面射出。若忽略經(jīng)半圓柱內(nèi)表面反射后射出的光,求底面透光部分的寬度。,【思維流程】第一步:審題干→提取信息:(1)“玻璃的全反射臨界角為γ” 沿半徑方向射到圓心O的光線在圓心處恰好發(fā)生全反射。(2)“有部分光能直接從玻璃磚底面射出” 部分光線射到底面上入射角小于臨界角。,第二步:突破難點:(

15、1)明確光線從底面射出時會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可得出從底面射出的光線的左邊界。(2)根據(jù)與玻璃磚相切的光線確定透射光的右邊界。,【解析】在半圓柱形玻璃磚橫截面內(nèi),考慮沿半徑方向射到圓心O的光線1(如圖),它在圓心處的入射角θ1為θ1=γ?、偾『玫扔谌瓷渑R界角,發(fā)生全反射。,在光線1左側(cè)的光線(例如光線2),經(jīng)柱面折射后,射在玻璃磚底面上的入射角θ2滿足θ2>γ?、谝蚨诘酌嫔习l(fā)生全反射,不能直接折射出。在光線1右側(cè)的光線(

16、例如光線3)經(jīng)柱面折射后,射在玻璃磚底面上的入射角θ3滿足θ3<γ?、垡蚨诘酌嫔喜荒馨l(fā)生全反射,能從玻璃磚底面射出。,射到半圓柱面最右側(cè)的光線4與柱面相切,入射角i為i= ?、苡烧凵涠芍?經(jīng)圓柱面折射后的折射角∠OAB=θ4滿足sini=nsinθ4 ⑤式中,n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角的定義知1=nsinγ?、?聯(lián)立④⑤⑥式得θ4=γ ⑦由幾何關(guān)系知∠AOB=γ,故底面上透光部分的寬度OB為l= 答案

17、:,【遷移訓(xùn)練】,遷移1:改變玻璃磚的形狀如圖所示,寬為a的平行光束從空氣斜射到平行玻璃磚上表面,入射角為60°,光束中包含兩種波長的光,玻璃磚對這兩種光的折射率分別為n1= 光束從玻璃下表面出射時恰好分成不重疊的兩束,求玻璃磚的厚度d為多少?(已知sin37°=0.6, cos37°=0.8,結(jié)果可用根式表示)。,【解析】根據(jù)光的折射定律,則有:n1= n2= 得

18、:θ1=30°,θ2=37°由分析可知,恰好分開時:x=d(tan37°-tan30°)又有:x= 解得:d= 答案:,遷移2:把玻璃磚改為平面鏡如圖所示,一束光線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反射后在上方與平面鏡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點P,現(xiàn)在將一塊上下兩面平行的透明體平放在平面鏡上,則進入透明體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再從透明體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

19、的P′點(圖中未標出),與原來P點,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已知透明體對光的折射率為 。求光在透明體里運動的時間。,【解析】設(shè)透明介質(zhì)的厚度為d。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根據(jù)折射定律得:n= 將n= ,α=60°,代入解得:β=30°由題意及光路圖得Δs=2dtanα-2dtanβ代入解得:d=1.5cm,光在透明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為v= 光在透明介質(zhì)中通過的路程為s= 所以光在透明

20、體里運動的時間為t= =2×10-10s答案:2×10-10s,遷移3:把玻璃磚改為水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觀景臺,如圖所示是截面圖,觀景臺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為觀景臺右側(cè)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4m。在距觀景臺右側(cè)面x=4m處有一可沿豎直方向移動的單色點光源S,現(xiàn)該光源從距水面高3m處向下移動到接近水面的過程中,觀景臺水下被照亮的最遠距離為AC,最近距離為AB,若AB=3m,求:,(

21、1)水的折射率n。(2)光能照亮的最遠距離AC(計算結(jié)果可以保留根號)。,【解析】(1)點光源S在距水面高3m處發(fā)出的光在觀景臺右側(cè)面與水面交接處折射到水里時,被照亮的距離為最近距離AB,則:由于n= 所以,水的折射率n=,(2)點光源S接近水面時,光在觀景臺右側(cè)面與水面交接處入射到水里時,被照亮的距離為最遠距離AC,此時,入射角為90°,折射角為臨界角c則:n= 可得sinc= 由數(shù)學(xué)知識得tanc=,

22、解得:AC=htanc= 答案:(1)  (2),【規(guī)律總結(jié)】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題型的分析思路(1)確定要研究的光線,有時需根據(jù)題意,分析、尋找臨界光線、邊界光線為研究對象。(2)找入射點,確認界面,并畫出法線。,(3)明確兩介質(zhì)折射率的大小關(guān)系。①若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線。②若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一定發(fā)生全反射。(4)根據(jù)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列出關(guān)系式,結(jié)合幾何關(guān)系,聯(lián)立求解。,【加固訓(xùn)練】1

23、.(2016·全國卷Ⅲ)如圖,玻璃球冠的折射率為 ,其底面鍍銀,底面的半徑是球半徑的 倍;在過球心O且垂直于底面的平面(紙面)內(nèi),有一與底面垂直的光線射到玻璃球冠上的M點,該光線的延長線恰好過底面邊緣上的A點。求該光線從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對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解析】設(shè)球的半徑為R,球冠底面中心為O′,連接OO′,則OO′⊥AB,設(shè)∠OAO′=α,則有cosα= 即α=30

24、°。由題意MA⊥AB,得∠OAM=60°,如圖所示。,設(shè)M點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別為i、r,N點的入射角為i1,玻璃的折射率為n,由于△OAM為等邊三角形,則有i=60°根據(jù)折射定律有:sini=nsinr,將n= 代入,可得r=30°過N點作法線NE,由于NE平行于AM,有i1=30°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i2=30°,連接N、O,由幾何關(guān)系知∠MNO=60

25、6;,故∠ENO=30°由于∠ENO為反射角,NO為反射光線,這一光線經(jīng)球面再次折射后不改變方向,所以光線從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對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β=180°-∠ENO=150°答案:150°,2.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磚ABC放置于真空中,∠B=30°,CA的延長線上S點有一點光源,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由D點射入玻璃磚,如圖所示。光線經(jīng)玻璃磚折射后垂直BC邊射出,且此光束經(jīng)過SD所用時

26、間和在玻璃磚內(nèi)的傳播時間相等。已知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BD= d,∠ASD=15°。求:,(1)玻璃磚的折射率。(2)SD兩點間的距離。,【解析】(1)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入射角i=45°,折射角r=30°,n= 可得n=,(2)在玻璃磚中光速v= 光束經(jīng)過SD和玻璃磚內(nèi)的傳播時間相等有 可得SD=d。答案:(1)  (2)d,3.(2016·??诙?如圖所示,

27、在平靜的水面下有一點光源S正在以速度v勻速上浮,開始時點光源到水面的距離為H,水對該光源發(fā)出的單色光的折射率為n。請解答下列問題:,(1)在水面上方可以看到一圓形的透光面,求經(jīng)時間t后該圓的半徑(光源未出水面)。(2)若該單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長為λ0,該光在水中的波長為多少?,【解析】(1)作出全反射光路圖如圖,設(shè)光在水面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C,則sinC=由幾何關(guān)系得:tanC=所以得圓形的透光面半徑為:r=,(2)由n=

28、 ,光的頻率為:f= 可得該光在水中的波長為:λ=答案:(1),熱點考向3 光的波動性     【典例3】(多選)(2015·全國卷Ⅱ)如圖,一束光沿半徑方向射向一塊半圓柱形玻璃磚,在玻璃磚底面上的入射角為θ,經(jīng)折射后射出a、b兩束光線。則(  ),A.在玻璃中,a光的傳播速度小于b光的傳播速度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長小于b光的波長C.玻璃磚對a光的折射率小于對b光的折射率D.若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漸變大

29、,則折射光線a首先消失E.分別用a、b光在同一個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上做實驗,a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大于b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名師點撥】(1)色光的折射率與折射角的關(guān)系:n越大,偏折角越大。(2)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入射角大于等于臨界角。(3)干涉條紋間距公式:Δx= λ。,【解析】選A、B、D。a光的折射角更大,則玻璃磚對a光的折射率大于對b光的折射率,在玻璃中a光的傳播速度小于b光的傳播速度,在真空中,a光的波長小于b光的波長,A

30、、B項正確,C項錯誤;玻璃對a光的折射率大于對b光的折射率,a光的臨界角小,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變大,則折射光線a首先消失,D項正確;a光的波長小于b光的波長,a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小于b光的干涉條紋間距,E項錯誤。,【題組過關(guān)】1.(2015·天津高考)中國古人對許多自然現(xiàn)象有深刻認識,唐人張志和在《玄真子·濤之靈》中寫道:“雨色映日而為虹”。從物理學(xué)的角度看,虹是太陽光經(jīng)過雨滴的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

31、。如圖是彩虹成因的簡化示意圖,其中a、b是兩種不同頻率的單色光,則兩光(  ),A.在同種玻璃中傳播,a光的傳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過平行表面后,b光側(cè)移量大C.分別照射同一光電管,若b光能引起光電效應(yīng),a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從水中射入空氣,在空氣中只能看到一種光時,一定是a光,【解析】選C。根據(jù)題圖可知,發(fā)生第一次折射時a光的折射角小于b光的折射角,則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由v=

32、 可知,a光傳播速度小于b光,故選項A錯誤;以相同的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過平行的表面后,a光側(cè)移量大,故選項B錯誤;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則a光的頻率大于b光的頻率,照射同一光電管,若b光能引起光電效應(yīng),a光也一定能引起光電效應(yīng),故,選項C正確;以相同的入射角從水中射入空氣,a光折射率大,若只能看到一種出射光時,則是b光,故選項D錯誤。,2.(2016·江蘇高考)(1)楊氏干涉實驗證明光的確是一種波,一

33、束單色光投射在兩條相距很近的狹縫上,兩狹縫就成了兩個光源,它們發(fā)出的光波滿足干涉的必要條件,則兩列光的__ _____________相同。如圖所示,在這兩列光波相遇的區(qū)域中,實線表示波峰,虛線表示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在________________(選填“A” “B”或“C”)點會出現(xiàn)暗條紋。,(2)在上述楊氏干涉實驗中,若單色光的波長λ=5.89 ×10-7m,雙縫間的距離d=1mm,雙縫到屏的距離l=2m。求第1個

34、亮條紋到第11個亮條紋的中心間距。,【解析】(1)產(chǎn)生光的干涉的前提是頻率相等。波峰與波峰或者波谷與波谷相疊加振動加強,所以A、B點出現(xiàn)明條紋,波峰與波谷疊加振動減弱,所以C點出現(xiàn)暗條紋。,(2)相鄰亮條紋的中心間距Δx= λ,由題意知,亮條紋的數(shù)目n=10,解得L=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L=1.178×10-2m。答案:(1)頻率 C (2)1.178×10-2m,【規(guī)律總結(jié)】各種色光特征比較,在已知折射角

35、判斷波速、波長、頻率的問題中和已知波長或頻率判斷折射或全反射現(xiàn)象的問題中,折射率都是解決問題的橋梁。,【加固訓(xùn)練】1.(多選)關(guān)于下列光學(xué)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中藍光的傳播速度比紅光快B.光從空氣射入玻璃時可能發(fā)生全反射C.在岸邊觀察前方水中的一條魚,魚的實際深度比看到的要深D.分別用藍光和紅光在同一裝置上做雙縫干涉實驗,用紅光時得到的條紋間距更寬,E.在給玻璃櫥窗里的文物拍照時,在照相機鏡頭前安裝一片偏振濾光片的

36、目的是減弱反射光使文物清晰,【解析】選C、D、E。光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v= ,其中n是折射率,由于藍光折射率大于紅光折射率,所以藍光傳播速度比紅光慢,A項錯誤;光從光密介質(zhì)向光疏介質(zhì)傳播時,可能發(fā)生全反射,所以B項錯誤;視深h和實際深度H關(guān)系為h= ,所以魚的實際深度比看到的要深,C項正確;條紋間距Δy= λ,由于紅光波長大于藍光波長,所以紅光得到的條紋間距更寬,D項正確;在給玻璃,櫥窗里的文物拍照時,在照相機鏡頭前安

37、裝一片偏振濾光片的目的是減弱反射光使文物清晰,這個偏振片起到了阻礙反射光這種偏振光進入鏡頭的作用,選項E正確。,2.如圖所示的雙縫干涉實驗,用綠光照射單縫S時,在光屏P上觀察到干涉條紋,要得到相鄰條紋間距更大的干涉圖樣,可以 (  )A.增大S1與S2的間距B.減小雙縫屏到光屏的距離C.將綠光換為紅光D.將綠光換為紫光,【解析】選C。雙縫干涉的條紋間距公式:Δx= λ,增大S1與S2的間距就是增大d,所以條紋間距變小,A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