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其他細菌ppt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6章 其他細菌,白喉桿菌: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白喉的病原體 類白喉桿菌假白喉棒狀桿菌(C. pseudodipgtheriticum)結膜棒狀干燥桿菌(C. xerosis)潰瘍棒狀桿菌(C. ulcerans). acnes),第一節(jié) 棒狀桿菌屬,棒狀桿菌屬 是一群G+桿菌,重要致病菌是白喉棒狀桿菌。 其他棒狀桿菌,大多寄生在人的鼻腔、咽喉、外耳道、外陰、泌尿道和皮膚,為條件致病菌(痤瘡、粉刺、陰道

2、炎、尿道炎等)。 微小棒狀桿菌有佐劑作用,可作免疫增強劑。,白喉棒狀桿菌 一、生物學性狀 1.形態(tài)染色 細長微彎G+棒狀桿菌,一端或兩端膨大。 有異染顆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 ①美藍染色——著色不均,有深染的顆粒。 ② Neisser或Albert染色——菌體黃褐 顆粒藍黑,Coryne

3、bacterium,,白喉棒狀桿菌革蘭染色,Corynebacterium,Corynebacterium,白喉棒狀桿菌的異染顆粒,2.培養(yǎng)特性 營養(yǎng)要求高,常用呂氏血清培養(yǎng)基,生長迅速(10~18h),顆粒明顯。亞碲酸鉀(有雙重作用)血平板鑒別培養(yǎng)基—菌落呈黑色(抑制雜菌、吸收亞碲酸鉀還原為元素碲)。,Corynebacterium,,白喉棒狀桿菌在亞碲酸鉀血平板上菌落特征,Corynebacterium,3.變異

4、 形態(tài)、菌落、毒力均可發(fā)生。,Corynebacterium,分型: 根據菌落形態(tài),對亞碲酸鉀還原能力,生化反應, 白喉桿菌區(qū)分為三型:重型(Gravis)中間型(Intermedus)輕型(Mitis) (多見)變異抵抗力較弱,4.對濕熱、消毒劑抵抗力不強; 青、氯和紅霉素等敏感; 但耐冷耐干燥,在環(huán)境中可存活 數日~數周。,Corynebacterium,二、致病

5、性與免疫性 1.致病物質(1)白喉外毒素(diphthero toxin) tox基因編碼,屬于β-棒狀噬菌體的基因組,當這種噬菌體侵入白喉棒狀桿菌,在溶原階段tox基因即可整合至宿主菌染色體上,使之具有編碼產生外毒素的特性。,Corynebacterium,毒性及抗原性強,由A、B二個片段組成。 ①A肽鏈:毒性功能區(qū),可使易感細胞(心肌、神經細胞)內延伸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失活

6、,影響蛋白質合成,細胞死亡,有劇毒。 無論是處于靜止休眠或活躍分裂狀態(tài)的細胞都無法逃脫。,Corynebacterium,②B肽鏈:受體結合區(qū),與易感細胞結合; 轉位區(qū),協助A片段進入細胞內。,Corynebacterium,許多真核細胞,特別是人的心肌和神經細胞上都有這種毒素的受體。嚴重白喉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周圍神經炎(咽腭肌麻痹、吞咽困難、四肢麻痹、肋間肌及隔肌麻痹)。,Corynebacteriu

7、m,將毒素A片段與腫瘤抗體結合,借助抗體的特異性將毒素帶至腫瘤細胞而殺傷,被稱作“導向性藥物”。 這種殺細胞機制與傳統(tǒng)藥物不同,尤其對放療、化療有耐藥性的腫瘤治療有一定優(yōu)勢。,Corynebacterium,還被用于AIDs(A片段與CD4細胞連接后,可將被HIV感染的細胞視為靶細胞)、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療研究。,Corynebacterium,(2)索狀因子 是本菌表面的一種毒性糖脂,影響細胞呼吸和磷酸化。

8、 (3)K抗原:抗吞噬作用,利于細菌在粘膜表面定植。,Corynebacterium,2.所致疾病---白喉 傳染源:病人,帶菌者。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污染的物品),Corynebacterium,,致病機理:病原菌  吸入 鼻咽喉粘膜繁殖產毒 外毒素作用:①局部:滲出性炎癥,形

9、成灰白點或片狀假膜。 (炎性細胞+壞死組織+細菌) 假膜脫落---窒息,是早期致死主要原因。,,,,Corynebacterium,,②全身:中毒癥狀(心肌炎

10、、軟腭麻痹、 腎上腺功能障礙等) 心肌受損成為晚期致死主要 原因。,Corynebacterium,3、免疫性 主要是外毒素免疫,產生的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勺柚苟舅谺片段與敏感細胞結合,A片段不能進入細胞。 病后、隱性感染和預防接種后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Corynebacterium,三、微生物學檢查 1.標本:咽喉假膜部位棉拭取材 2.直接涂片鏡檢 美蘭染色--菌體及排列特征

11、; Albert或Neisser染色—異染顆粒。,Corynebacterium,3.分離培養(yǎng) 呂氏血清斜面---增菌培養(yǎng),進一步檢查; 亞碲酸鉀培養(yǎng)基---黑色菌落。,Corynebacterium,4.毒力試驗 是鑒別產毒白喉棒狀桿菌與其他棒狀桿菌的重要依據。 ①豚鼠體內中和試驗; ②SPA協同凝集試驗或Elek平板試驗,Corynebacterium,Elek平

12、板試驗結果,,,,,沉淀線(陽性),含白喉抗毒素濾紙片,白喉桿菌菌苔,Corynebacterium,四、防治原則 1. 人工主動免疫:白喉類毒素(白百破三聯疫苗), 3月齡初種、共三次; 3、7歲各加強一次。 2. 人工被動免疫: 白喉抗毒素緊急預防。,Corynebacterium,3. 治療 ①白喉抗毒素---早期、足量、防過敏。 ②抗生素---青霉素、紅霉素等。,Corynebact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