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石窟藝術研究——從藝術圖像到佛教意象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文摘要本論文選擇了北朝晚期( 東魏、北齊) 到隋初鄴城地區(qū)石窟群之一安陽石窟藝術為研究以特定的歷史、文化、地域等環(huán)境下安陽石窟藝術生成與發(fā)展狀態(tài)為主線,結合周邊地區(qū)佛生態(tài)和佛教文化傳播及幾位高僧的弘佛活動展開研究。以揭示出安陽石窟藝術中包含的“共¨卜性”。也由此引發(fā)出對相關佛教藝術問題進行討論。安陽石窟群計有五個窟,分布兩處:一處是位于安陽西南方3 0 余公里的寶山大住圣窟和大留圣窟;另一處是距寶山約5 公里處龜蓋山南麓的東

2、、西、中三窟,被學界稱為“小南海石窟”,五個窟先后開鑿于東魏、北齊、隋代。安陽石窟群文化遺存,自2 0 世紀3 0 年代起,就引起了中外學者的注意。陸續(xù)有研究者對其進行調查、觀測、研究。其中,河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編撰的《寶山靈泉寺》是比較重要的考察報告。迄今止,對安陽石窟作整體文化藝術研究尚屬起步,本文是一種嘗試。四年來,筆者對安陽石窟遺存進行了十數(shù)次的考察、記錄、調研,獲取了大量詳實的有關文獻資料。首次對安陽石窟總體( 文化) 藝

3、術進行探索式研究,并嘗試把本文研究引向多元與深入。本論文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基本論述了本文選題的學術意義和研究范圍、藝術分期和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現(xiàn)狀等,大致提出了研究思路與基本觀點;第一章論述了安陽石窟群的地理環(huán)境與歷史背景,文化傳承與宗教氛圍,概述了安陽地區(qū)歷經了殷商、曹魏、后趙、前燕、東魏、北齊六朝在此或周邊建都的歷史,闡明了“鄴城”地區(qū)文化的作用與影響;第二章記述了安陽五個石窟( 寺) 的分布、遺存概況,對石窟藝術進行了

4、分類:第三章論述了東魏、北齊、隋代安陽石窟藝術的題材內涵與形式,對其中罕見的藝術圖像作了突出展示與分析。同時,將石窟藝術與藝術思維、佛教經義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與專題研究;第四章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將安陽石窟藝術與佛教形象、審美意象、佛教美學、象征文化等結合起來探討;另一方面通過佛教文化的傳播和影響,介入對安陽石窟藝術與相關佛教藝術的聯(lián)系作了探討,概述了多種條件下形成的“安陽樣式”;最后部分是結語,綜述了安陽石窟藝術的主體面貌與學術價值

5、,對其迥異藝術圖像如北齊石塔、“白佛”像、禪觀像、刻經、成組神王,傳法圣師圖、七佛等作了不同層次的論述。本文又將安陽石窟藝術的過渡性、地域性、多元性予以提示,旨在對其給予適度的藝術定位與價值判斷。本文認為,安陽石窟藝術是鄴城地區(qū)石窟藝術體系中比較重要和特殊的藝術現(xiàn)象,它濃縮了中國石窟藝術從北魏向唐代過渡的概況;它與響堂山、天龍山等石窟藝術共同起到承前啟后、孕育新生的作用,并以自成一體的內涵與形式展示出獨特的品格與價值。其中,以僧稠、靈裕

6、等為代表的禪宗、華嚴、凈土、三階等思想意識,不僅為此后諸宗的形成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還對安陽地區(qū)與鄴城地區(qū)諸石窟藝術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安陽石窟藝術在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方面,以及在藝術形象和創(chuàng)造思維等方面,均體現(xiàn)出多元與唯一的并存,內涵與形式的統(tǒng)一。其中,新的內涵與形式值得研究者繼續(xù)展開深入研究。關鍵詞:安陽石窟觀想與形象象征文化綿延佛教美學a s a r t i s t i ci m a g e s a n dc r e a t i

7、v et h i n k i n g .B u tt h e c o n t e n t sa n d f o r m ss t i l l a w a i tf u r t h e re x p l o r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oA nY a n g G r o t t o e s £- w i e w p o i n ta n di m a g e £1 s y m b o l i s m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