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奘寺學童現象是云南傣族聚居地區(qū)一種獨特的教育現象。奘寺學童現象的獨特性要求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必須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稇?zhàn)國策·趙策二》有言:“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br> 從抽象的理論層面來說,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在傣族地區(qū)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既有民族地區(qū)教育的共性問題,亦有其特殊性。其共性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制度性安排,保障少數民族學生在完成國家對我國公民的科學文化知識的統(tǒng)一要求的同時,繼承和弘揚本民族的文
2、化特色這樣一個雙重任務;其特殊性是,傣族數百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以培養(yǎng)普通信眾為目標的奘寺教育體系,且這套教育體系業(yè)已內化在傣族傳統(tǒng)社會結構之中,成為支撐和傳承傣族社會文化的主要力量。面對兩種教育體系,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應當如何在教育空間和時間上因而應之。
從具體的法規(guī)實踐來說,現實的矛盾主要存在于地方上的強制入學并沒有帶來較好的教學質量,反而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傣族村民與政府的對立情緒,以及學校教師和管理者工作壓
3、力的劇增,他們普遍反映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維持生源和課堂秩序上,甚至無法保證基本的教學質量。從學校教育本身來看,雖然生源得以艱難維持,2000年以后,西雙版納州適齡兒童入學率基本能夠維持在98%以上,但三大問題日益凸顯:其一,學業(yè)成就低。從2001年至2004年西雙版納的統(tǒng)計數據來看,小學的及格率尚能保證在60%-80%之間,而進入初中,及格率常維持在20%-60%之間。從2002年至2005年,勐遮鎮(zhèn)考上大專及本科的學生僅有11人,
4、且不全是傣族。其二,隱性輟學率高。以勐遮黎明中學2010年的統(tǒng)計來看,有80%的學生曠課20節(jié),且病假、事假達兩周以上。其三,教育過程的雙客體化。老師不愿教,學生不愿意學,教與學的成就感極低。
問題的特殊性決定了本研究必須在田野考察的基礎之上,重新審視西雙版納地區(qū)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的適切性。在以往的研究中,面對奘寺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存在兩類解釋范疇:
第一類可稱之為單因素解釋范疇。這一類解釋范疇把兩者之間
5、的矛盾視為一種,或幾種單因素組合影響的結果。通過歸納,這幾種單因素主要集中為宗教因素、經濟因素和觀念因素。在筆者看來,這幾種因素均不足以說明奘寺學童現象的特殊性。宗教中的非理性方面看似與科學知識相沖突,但在實踐中,傣族村民并未體現出不適,他們一方面按照科學知識種植水稻,同時還會行巫,祭祀谷魂。傣族地區(qū)經濟相對富裕固然是事實,但并不必然導致不愿入學讀書,相反,物質生活的富足往往伴隨著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大,難道現代科學文化竟然滿足不了普
6、通傣族村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觀念因素的解釋就更加令人不解,因為按照馬克思(KarlMarx)的理解,觀念必然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不是決定因素。也有學者將這種單因素歸結為文化不適,如農業(yè)社會文化對工業(yè)社會文化的不適、傳統(tǒng)文化對現代文化的不適等。這種說法有道理,但卻過于寬泛,對問題的解決助益不大。
第二類范疇可視為教育時空矛盾的解釋范疇,即將奘寺教育與學校教育兩種教育體系的矛盾視為對教育空間、教育時間安排上的矛盾。這類解釋
7、范疇的優(yōu)點是將矛盾的焦點轉移到了教育本身,但空間與時間上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而如何協調兩者的矛盾正是我們調整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促進傣族教育發(fā)展的目的。從邏輯上來講,目的并不能成為某事物自身的原因。
有鑒于此,對奘寺學童現象的研究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本研究認為,現代學校教育制度是與工業(yè)社會結構相適應的一種教育體系,它在嵌入長期以來相對比較封閉的傣族農業(yè)社會時,必然會遭遇結構性障礙,但是,這種結構性障礙本身可以通過政策與法規(guī)的調
8、整得到解決。正是基于這樣一種基本假設,本研究的分析思路是采取一種現實主義的態(tài)度,以探求現代傣族教育以及教育背后必要的社會與文化基礎,如本土價值、既得利益等,對教育法規(guī)提出了那些要求,在此基礎上,教育法規(guī)應當如何因應。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結構投射和比較分析,即將奘寺學童現象放在傣族社區(qū)結構整體變遷的大背景之下,通過歷時性比較與結構性比較,探尋不同教育形式之于普通傣族村民的生活意義。
通過比較分析,本研究的結論有三:
9、 其一,現代學校教育在傣族地區(qū)面臨困境之癥結并不在于傣族男童必須入寺為僧這一傳統(tǒng)習慣。首先,傣族家長并不反對現代學校教育,送子入寺為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現實的考慮;其次,佛學修養(yǎng)較高的老僧人們同樣不抵制學校教育。不僅不抵制,反而愿意親自到校督促童僧尊重老師,學習現代科學知識;最后,只有學校教師和管理者眾口一詞,對奘寺教育多持否定態(tài)度,且態(tài)度堅決。而且,在學校教師中,只有初中、高中教師反對態(tài)度明顯,小學教師的態(tài)度相對比較溫和,其原因也
10、易于理解,他們的升學、考試壓力最大。
其二,本研究發(fā)現,無論是宗教信仰、經濟富裕,以及生活觀念并不一定必然與學校教育相沖突,相反的是學校教育的內容、方式,以及組織形式并沒有契合傣族聚居地區(qū)的社會人文結構,繼而引起諸多不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相對于傣族社區(qū),學校教育系統(tǒng)成了一種外向的,單一評價標準的,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并且這種模式在各級政策法規(guī)下得以固化、強化。正是這種原因,造成了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在傣族聚居地區(qū)實踐中的諸多困
11、境,如承認的合法性困境、單向度推進學校教育的困境,以及促進平等的困境等等。
其三,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界定模糊,理解偏差,以及利益關聯等問題,存在執(zhí)行僵化、單一化的傾向。如,新《義務教育法》第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可以自行實施義務教育,但卻無實施細則予以配套,教育行政部門出于自身考慮,亦多傾向于不批準。再如,簡單的理解學校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教學原則,將宗教知識排除在課程體系之外等等。
本研究經過對國外多元
12、文化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的梳理,在借鑒其某些具體做法之后,提出了緩解奘寺學童現象的四條建議:其一,放松入口,把住過程和出口;其二,建立教學的常模評價制度;其三,中小學教育引入宗教通識課程;其四;提升教師課程開發(fā)能力,整合民族教育資源。這四條建議能否促進傣族教育良性發(fā)展,其間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及出臺綜合的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予以配套,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磨合。
在以往的教育法制研究、教育法學研究中遵循的通常是這樣一條路徑,即現象一制度一
13、權利一價值。這是西方法學研究的經典路徑,目前也是國內法學研究的主流。但是,這種基于西方話語體系的研究模式或范式能否直接搬到中國,研究中國的實際情況,目前國內學者對此尚有爭論。本研究拋開了過多的理論性爭論,將教育法規(guī)的研究直接面對現實問題和困難,通過教育法規(guī)的調整如何促進少數民族教育良性發(fā)展,在增進少數民族人口的人力資本的同時,促進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如果說本研究可能有一點理論意義的話,可能也就在于研究思路的不同而已。本研究的研究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日本教育法規(guī)研究.pdf
- 教育法規(guī)概論
- 教育法規(guī)課件
- 教育道德與教育法規(guī)
- 教育法規(guī)學習簡報
- 教育法規(guī)實務筆記
- 教育道德與教育法規(guī)
- 產學研合作教育法規(guī)的研究.pdf
- 高等教育法規(guī)論文
- 淺析高等教育法規(guī)
- 高等教育法規(guī)習題
- 《教育法律法規(guī)
- 臺灣私立高等教育法規(guī)研究.pdf
- 大陸民辦高等教育法規(guī)與臺灣私立高等教育法規(guī)的比較研究.pdf
- 教育法規(guī)試題microsoft word 文檔
- 教師招聘教育法規(guī)試題大全
- 高等教育法規(guī)概論論文
- 教育法規(guī)的學習心得
- 高等教育法規(guī)概論論文
- 高等教育法規(guī)題目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