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鰻鱺敗血癥病理學和組織化學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歐洲鰻鱺(Anguilla anguilla)養(yǎng)殖在我國得到迅速發(fā)展,并已成為我國養(yǎng)鰻業(yè)的主導種類。但是病害問題始終是影響歐鰻養(yǎng)殖業(yè)的最重要因素,根據近年的病害調查,發(fā)現歐洲鰻鱺敗血癥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都呈上升趨勢,造成的危害最大,且無良好的控制方法。為病害控制方法研究提供理論基礎,促進歐洲鰻鱺養(yǎng)殖業(yè)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進行了歐洲鰻鱺(Anguilla anguilla)敗血癥病理學和組織化學的研究,探討該癥的發(fā)生過程和發(fā)生原因。

2、 經電鏡觀察,在不同年齡、不同養(yǎng)殖區(qū)域部分患敗血癥歐洲鰻鱺鰓、肝和腸細胞內檢出皰疹病毒。病毒顆粒呈圓形、存在不同階段:空心、雙環(huán)狀和實心的病毒核衣殼,直徑80nm-120nm。 血液指標研究結果表明:病魚機體內紅細胞比例下降,大量溶解;白細胞總數顯著增加,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白細胞分類百分比(DLC)發(fā)生變化,滲透脆性增高。紅細胞數量減少、白細胞數量增加和血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都表明血液循環(huán)受到侵害。 患敗血癥歐洲鰻鱺的鰓、心、肝

3、、脾、腸、腎器官顯微病理觀察結果表明:鰓表現為鰓小片上皮破壞、脫落,毛細血管腫脹、充血、變短,鰓小片融合成棍棒鰓;心肌纖維腫脹、扭曲斷裂,排列紊亂,肌纖維間隙增寬,心外膜斷裂,白細胞浸潤;肝實質結構嚴重受損,細胞索結構模糊,界限不清,肝細胞腫脹、空泡化、大面積壞死解體,肝中的血管壁受損、出血、淤血;脾臟呈敗血脾,脾髓內充滿紅細胞,白髓結構被破壞、體積縮小甚至消失,脾臟網狀細胞、造血組織和結締組織大量壞死,崩解成粉紅色無結構物質,脾竇,脾

4、靜脈有淤血、溶血現象,有較多棕黃色含鐵血黃素顆粒;腸管粘膜上皮細胞脫落,膜間質水腫并充血,毛細血管充血、炎性細胞浸潤,病變嚴重的腸腔內有大量紅細胞及成片脫落的上皮細胞;腎小囊的間隙加大,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裂解,腎小體的數量減少。 患敗血癥的歐洲鰻鱺重要器官的超微病理變化表現為:鰓中大量的細胞崩解,細胞界線消失,僅見崩解后的膜質結構:心肌纖維扭曲、溶解、局部出現空泡區(qū),細胞核腫脹、染色質貼膜分布,胞質較疏松,出現空隙,肌節(jié)結構不

5、清晰,線粒體空泡化;肝細胞細胞核的染色質淡染,核膜模糊、膜間隙增大、斷裂,胞質稀疏,核糖體增多,脂肪滴大且多;脾臟白髓區(qū)淋巴細胞核異染色質邊集,核膜破裂,紅髓區(qū)紅細胞核固縮、胞膜模糊,胞質稀疏,腸粘膜微絨毛排列不整齊或缺失;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厚、破裂,上皮細胞足突融合并微絨毛化,胞漿內線粒體嚴重空泡化,腎小管胞質中線粒體空泡化,溶酶體、殘余小體增多,刷狀緣微絨毛結構散亂、脫落。堿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在患敗血癥歐洲鰻鱺內的分布及其變

6、化表明:患敗血癥歐洲鰻鱺堿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堆積上皮細胞,說明血管壁受損,膜性結構破裂、殘缺,同時酸性磷酸酶量上升。 通過上述研究,患敗血癥鰻鱺的主要病理變化為:全身小血管受損,引起嚴重的多發(fā)性充血、出血和水腫,并伴隨重要器官實質細胞的變性與壞死;推斷病害發(fā)生過程為:病原通過廣泛地侵襲肝、腎、脾、鰓、腸、心臟、肌肉和血液等器官組織,造成廣泛性出血,全身性組織損害,各器官組織出現腫脹、顆粒變性、水泡變性、壞死崩解以及紅細胞碎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