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經 絡 學 說,江龍梅,,“醫(yī)無三世,不服其藥” 三世醫(yī)學—— 《黃帝針灸》 《素女脈訣》 《神農本草》,一、經絡學說的概念,經絡學說是祖國中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jié),溝通內外,貫串上下,將人體各部的組織器官聯系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氣血通過經絡運行營養(yǎng)全身,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二、經絡的生理功能,1、溝通表里上下,聯系臟腑器官;
2、2、通行氣血,濡養(yǎng)臟腑組織; 3、調節(jié)機能平衡; 4、感應傳導功能。,三、經絡系統所組成,1、 十二經脈 2 、奇經八脈 3 、十五絡 4、 十二經別 5、 十二經筋 6、 十二皮部 7、 許多孫絡和浮絡,(一)十二經脈,1、十二經脈組成——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又稱十二正經。,十二經脈,手三陰經 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手厥陰心包經手三陽經 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
3、陽三焦經足三陽經 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三陰經 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二)十二經脈的特點,1、十二經脈隸屬于十二臟腑(五臟六腑+心包) 2、陰經(手三陰、足三陰)→臟發(fā)出 3、陽經(手三陽、足三陽)→腑發(fā)出,分布規(guī)律,手三陰→行上肢內側 手三陽→行上肢外側 足三陰→行下肢內側 足三陽→行下肢外側,循行規(guī)律,1、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交手三陽經;
4、2、手之三陽,從手走頭,交足三陽經;3、足之三陽,從頭走足,交足三陰經;4、足之三陰,從足走腹,交手三陰經;,(四)十二經脈交接次序及交接部位,手太陰肺 手食指端 手陽明大腸 鼻孔旁 足陽明胃 足大趾端 足太陰脾 (通向心經) 心中 手少陰心 手小指端 手太陽小腸 目內眥 足太陽膀胱
5、 足小趾端足少陰腎 (通向心包經) 胸中手厥陰心包 手無名指端 手少陽三焦 目外眥 足少陽膽 足大趾 足厥陰肝 (通向肺經) 肺中,,,,,,,,,,,,,,,,,,,四、手太陰肺經,1、循行:從胸走手(1)體表:從腋下出 食指橈側末端。(2)體內:起于中焦
6、 出橫膈, 屬肺,聯系喉嚨。,,,四、手太陰肺經,2、主要病候: (1)臟腑病候:咳嗽氣喘,少氣不足以息,咳 血,傷風,胸部脹滿,咽喉腫痛等。 (2)經脈病癥:缺盆部及手臂內側緣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五、手陽明大腸經,1、循行:從手走頭(1)體表:起于食指末端 挾鼻孔到鼻翼兩旁。(2)體內:從鎖骨上窩進入體腔
7、 下通橫膈, 絡肺,屬大腸。,,,五、手陽明大腸經,2、主要病候:(1)經脈病候:牙痛、咽喉腫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循行部位疼痛,熱腫或寒冷等。3、主治概要:主治頭面、五官、咽喉疾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六、足陽明胃經,1、循行:從頭走足(1)體表:起于鼻翼旁 止于足大趾內側端。(2)體內:從頸部支脈鎖骨上窩部進入 下通橫膈,
8、絡脾,屬胃。,,,六、足陽明胃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胃痛、嘔吐、腸鳴、腹脹、腹水、水腫,消谷善饑;病人時作哈欠,頻頻呻吟,面黑,驚悸,癲狂,小便顏色發(fā)黃等。(2)經脈病候:鼻出血,熱病,咽喉腫痛,口眼喎斜,本經循行部位厥冷、麻木、疼痛。3、主治概要:本經腧穴主治胃腸病,頭面、目、鼻、口齒痛,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其他病癥。,七、足太陰脾經,1、循行:從足走腹 (1)體表:起于足大趾端 止于腋下第六
9、肋間隙。 (2)體內:從腹部屬脾,絡胃 到舌與心聯系。,,,,,七、足太陰脾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腹痛腹脹,泄瀉,便秘,月經不調,崩漏,經閉,帶下,遺精,陽痿,小便不通,黃疸。(2)經脈病候:下肢痿痹,體重肢腫,大腿、膝、內踝等本經循行部位腫痛。3、主治概要:本經腧穴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 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八、手少陰心經,1、循行:從胸走手(1)體表:起于上肢腋窩
10、 止于小指橈側端。(2)體內:屬心,絡小腸, 并與肺、食管、眼、腦 等有聯系。,,八、手少陰心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心痛、胸中痛,煩心、短氣,臥不安。(2)經脈病候:嗌干,目黃,脅痛,手臂內后廉痛、厥,掌中熱。3、主治概要:本經腧穴主治有二:一是心胸、神志病如心悸,心痛,胸悶,健忘,癲狂癇等病癥;二是循經部位病,如口渴,臂厥,脅痛,掌中熱等。,九、手太陽小腸經,1、循行:從手走頭(1)體表:起于小指尺
11、側 止于耳前聽宮穴。(2)體內:屬小腸,絡心, 并與胃、食管、目、 耳有聯系。,,九、手太陽小腸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少腹脹,引腰而痛,腰脊箜睪而痛。(2)經脈病候:咽痛,目黃,頰腫。頸、頷、肩、肘臂外后廉痛。3、主治概要:主治頭面五官病、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其他病癥。,十、足太陽膀胱經,1、循行:從頭走足(1)體表:起于目內眥 止
12、于足小趾外側端。(2)體內:從腰部進入體腔,絡腎屬膀胱,從巔頂入里聯系腦。,,十、足太陽膀胱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小便不通,遺尿。(2)經脈病候:頭痛,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出血,項、背、腰、臀部和下肢后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3、主治概要:主治頭、項、目、背、下肢部病癥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及第二側線相平的腧穴,主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病癥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癥。,十一、足少陰腎經,1、循行:從
13、足走腹(1)體表:起于足小趾 止于鎖骨下緣俞府穴。(2)體內:通向脊柱入內 流注于胸中。,,,十一、足少陰腎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咳血,氣喘,水腫,便秘,泄瀉。(2)經脈病候:咽喉腫痛,腰痛,脊股內后側痛,水腫,痿軟無力,足心熱。3、主治概要:主治婦科病、前陰病,腎、肺、咽喉疾病,及本經循行部位其他病癥。,十二、手厥陰心包經,1、循行:從胸走手(1)體表:起于腋下三寸
14、 止于無名指指端。(2)體內:起于胸中 從胸至腹聯系三焦。,,,十二、手厥陰心包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喜笑不休。煩心,心痛。(2)經脈病候: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面赤,目黃。3、主治概要:主治心血管病如心悸、胸痹、胸悶等;神經、精神的病變如失眠、健忘、多夢、癡呆等;消化系統疾病如胃脘痛、納呆、嘔吐、腹痛等;及經脈所過其他部位的病變如胸脅痛,上肢內側中間痛。,十
15、三、手少陽三焦經,1、循行:從手走頭(1)體表:起于無名指末端 止于目外眥(2)體內:進入缺盆后, 分布于胸中, 從胸至腹屬于三焦。,,十三、手少陽三焦經,2、主要病候:(1)經脈病候:耳聾、聽覺模糊不清,耳內烘烘作響,咽干、喉痹,汗出,目外眥痛,頰腫,耳后、肩、肘、臂外側皆痛,小指、次指不用。3、主治概要:主治頭面五官病變如偏頭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熱?。患?/p>
16、經脈所經過其他部位病變如上肢外側中間疼痛等;其他病變如雷癧、便秘、瘧疾等。,十四、足少陽膽經,1、循行:從頭走足(1)體表:起于目外眥 止于足大趾端。(2)體內:從缺盆部進入體內,聯絡肝,屬膽。,,十四、足少陽膽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口苦,心脅痛。(2)經脈病候:頭痛,頷痛,目外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廮,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jié)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17、足外反熱,陽厥。,十五、足厥陰肝經,1、循行:從足走腹(1)體表:起于足大趾端背毫毛部,與督脈合于巔頂。(2)體內:挾胃,屬肝絡膽,循喉嚨后,連目系,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于肺。,十五、足厥陰肝經,2、主要病候:(1)臟腑病候:胸脅脹滿疼痛、肝膽病。(2)經脈病候:嘔吐、呃逆、傷食泄瀉、疝氣、小腹疼痛、眩暈、目疾,遺尿、癃閉、前陰病。3、主治概要:主治肝膽病、婦科病、前陰病、眼病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其他病癥。,十六、
18、任脈,1、循行:循行于胸腹正中線(1)體表:起于會陰穴 止于承漿穴(2)體內:聯系的臟腑器官主要有胞中、咽喉、唇中和目。 2、主要病候: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癃、痔、遺尿、咽干。3、主治概要:主治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病癥,部分腧穴有保健作用,少數腧穴可以治療神志病。,,十七、督脈,1、循行:循行于背部正中線(1)體表:起于長強穴 止于承漿穴(2)體內:聯系的臟腑器官主要有胞
19、宮、脊髓、心、腦、喉、鼻、目、唇。 2、主要病候:脊強而厥,少腹痛,沖疝,癃、痔、遺尿、咽干等。3、主治概要:主治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項、頭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疾病。,,十八、奇經八脈,1、含義:“奇”有“異”的意思,是指與十二經脈不同而“別道奇行”的八條經脈,即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等,統稱奇經八脈。,2、特點:,(1)奇經八脈不隸屬于臟腑,又無表里配合關系。 (2)奇經八脈除任、督二脈有自
20、己的獨立腧穴外,其他六條經脈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經與任、督脈之中。 (3)奇經八脈的循行錯綜于十二經脈之間,而且與正經在人體多處相互交會,因而奇經八脈有涵蓄十二經氣血和調節(jié)十二經盛衰的作用。當十二經脈及臟腑氣血旺盛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滲灌供應。,十九、十二經別,1、定義: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2、循行特點:多數經脈均有離、入、出、合的循行過程,即
21、十二經別從同名正經分出的稱“離”,又稱“別”;而后入走胸腹腔與相關臟腑屬絡稱為“入”;再從相關臟腑上行頭項出走體表稱“出”;最后陽經經別皆歸入本經,陰經經別合入互為表里的陽經稱為“合”。這樣,十二經別依據陰陽表里關系分為六組,《內經》中稱為“六合”。這種“六合”的形成,進一步加強了表里經脈之間在體腔深部的互相聯系。,3、十二經別的作用,(1)加強了十二經脈表里兩經在體內(臟腑)之間的聯系。 (2)擴大了經穴主治的范圍。例如陰經經
22、脈在頭項部合于與其相表里的陽經經別,這樣就加強了陰經經脈同頭面部的聯系。,二十、十五絡脈,1、定義: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有一條絡脈,加上脾之大絡,稱為十五絡脈。2、分布特點: (1)分布在人體體表,屬經脈在體表的聯屬部分; (2)十二經脈的別絡均從本經四肢肘、膝關節(jié)以下的絡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經脈。任脈的別絡從鳩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脈的別絡從長強分出后散布于頭、背,脾之大絡從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脅。,3、十五絡脈主要作用,(
23、1)加強了十二經脈中陰陽表里兩經在體表的聯系。 (2)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經脈聯系。任脈別絡溝通了腹部經氣;督脈別絡溝通了背部經氣;脾之大絡溝通了側胸部經氣。,二十一、十二經筋,1、定義: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于筋肉關節(jié)的體系,是十二經脈在肢體外周的連屬部分。2、作用:(1)約束骨骼,利于關節(jié)的活動。(2)充實了十二正經在體表的部位。,二十二、十二皮部,1、定義: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的部位,也是經
24、絡之氣散布所在。2、作用:(1)十二皮部是衛(wèi)氣充沛的領域(2)十二皮部為抗御外邪的屏障,十九、經絡的作用與經絡理論的臨床應用,(一)經絡的作用1、溝通內外,網絡全身 《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藏,外絡于支節(jié)?!?、運行氣血,協調陰陽 《靈樞·本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jié)者也?!?,3、抗御外邪,反映癥候 《靈樞·本藏》:“衛(wèi)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
25、,腠理致密也。”4、傳導感應,調整虛實 《靈樞·官能》:“審于調氣,明于經遂。”,(二)經絡理論的臨床應用,1、經絡診法 由于經絡對機體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特定的聯系,所以當人體臟腑的功能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侵襲而發(fā)生疾病時,便可在該經脈循行的路線和所隸屬的有關部位上,表現出各種癥狀和體征。,,2、分經辨證 由于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臟腑絡屬,它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以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癥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yī)基礎理論經絡學說
- 中醫(yī)基礎理論——經絡學說
- 中醫(yī)學藏象學說課件
- 中醫(yī)學教學經絡
- 中醫(yī)學經絡講稿
- 中醫(yī)學 ppt課件
- 中醫(yī)學ppt課件
- 中醫(yī)學基礎課件-藏象學說
- 經絡學說[優(yōu)質文檔]
- 經絡學說,中醫(yī)基礎理論,徐財神
- 中醫(yī)學藏象學說
- 經絡學說[優(yōu)質文檔]
- 中醫(yī)學基礎4經絡
- 中醫(yī)學-陰陽學說
- 中醫(yī)學的哲學基礎五行學說ppt課件
- 基礎中醫(yī)學藏象學說
- 中醫(yī)學的ppt課件
- 中醫(yī)學基礎講課ppt課件
- 中醫(yī)學基礎經絡與腧穴
- 《中醫(yī)學基礎》經絡與腧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